林晓波:中国高铁无砟轨道技术创新人
他,是我国无砟轨道建造技术最早参与的同志之一,参与研发的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技术共获国家专利28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6项。
他,在国内首次提出了无砟轨道路基A、B组填料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标准,为专家评估提供了可靠依据。填料运用于18米高填方的试验,经过三年的观测,沉降微小,试验取得成功。
他,参与了高铁道岔板和地铁道岔板的研制工作。高铁道岔板的研制技术已获得1项发明专利和1项实用新型专利。地铁道岔板已在浦东火车站试铺,这是上海地铁中首次使用板式道岔结构。
他就是林晓波,现任中铁二十三局集团轨道公司科技部部长,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靠创新改变命运,他用创新创造效益,他让创新成为党员先进性永不褪色的前进战旗!
(一)风起于青萍之末
1980年,17岁的林晓波高中毕业。因为父亲是水泥厂工人,他就顺理成章地来到成都铁路局马角坝水泥厂接父亲的班,在生料车间当一名普通的工人。
生料车间主要负责原料处理与生料粉磨,噪音不断,粉尘弥漫,是水泥厂环境最艰苦的一个车间。林晓波每天上班都要“全副武装”--防尘口罩、帽子、衣服、裤子,从头到脚都得捂得严严实实,来回不停地运料、拌料、堆料,成天和炉渣、石灰石、砂岩、煤炭打交道。由于机械化程度低,配料工作全靠人力装车,磅秤计量,每天每班6人要处理物料100余吨。“工作一天下来,工作服要湿透好几遍”。汗水冲击着意志,也打开了思想的闸门,他几次向领导提出机械化改造设想,得到领导的肯定和鼓励,并开始规划一套机械化生产线。半年后,他被调到了试验室。
调到试验室后的林晓波,如鱼得水。爱动脑筋的他,加上勤奋好学的性格,很快就把化验工作干得有条有理。但是,他并不满足于干好本职工作。闲暇之际,他就跑到试验室的其他办公室串门,主动帮那里的师傅干活,借机学习他人的技术本领。不到两年,他就把试验室的所有工作都摸了个透,在各种技能比武中崭露头角。凭着过硬的技术,他很快就从厂里的年轻人中脱颖而出。1987年,23岁的林晓波被成都铁路局工程总公司选为唯一的代表,参加铁道部举行的全国铁路系统水泥质量大检查,而且是所在分队的队长。也就在这一年,他被厂里提为试验室主任。1990年,他又被提为厂长助理,成为当时成都铁路局工程总公司最年轻的干部,年仅26岁。
(二)小荷才露尖尖角
2005年,林晓波调到中铁八局遂渝无碴轨道综合试验段科研工程指挥部担任试验室主任,同铁科院合作开展路基沉降观测科研项目,这是他首次接触到高铁无砟轨道技术。当时,中国的高铁无砟轨道主要是学习日本和德国的技术。他根据试验段的实际情况,在国内首次提出了路基A、B组填料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标准,经咨询德国专家,在其书面回复中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填料运用于18米高填方的试验。经过三年的观测,沉降微小,试验取得成功。遂渝线无砟轨道综合试验段的各项成果为我国大面积开展无砟轨道建设工程作出了建设性指导工作。其中,由他作为第一作者拟写的“遂渝无碴轨道综合试验段路基沉降观测分析报告”,为专家评估提供了可靠依据;拟写的《遂渝线无碴轨道路基施工技术总结》、《道岔施工技术》、《道岔组装作业指导书》,为日后的规范编制工作提供了基础资料。
2009年6月,林晓波调到中铁二十三局集团轨道交通公司成都管片厂但任总工程师,参与研发铁道部的重点科研项目--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技术。他会同西南交通大学设计了新型轨道结构的疲劳试验方案和可维修试验方案,并在成都公司和八公司养马河基地进行试验,为新型轨道板及轨道结构的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可维修性能提供了试验数据和样本。课题组总结出路基纵连、桥上单元的最优轨道结构方案,相较德国、日本的轨道板工艺,新型轨道结构克服了梁面温度应力和路基不均匀沉降对轨道结构的影响;板下灌注自密实混凝土,形成复合板结构,增大了轨道板自重,列车通过时降低了轨道结构的振幅和振动频率,达到了减振降噪的作用,同时也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结构耐久性;新型轨道板利用受力分布均匀,受弯应力小的原理加宽了扣件间距,相较规范要求,扣件使用量减少了9%;模拟路基沉降对纵连轨道结构进行维修试验,也取得了不间断行车的良好效果。
2011年,他获得了中国铁建总公司“CRTSⅢ型无砟轨道板研制及路基纵连板施工维修技术研究科技成果一等奖”和“客运专线大号码无砟道岔(板)制造与施工工艺研究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技术已陆续运用于成都至彭州支线、盘锦至营口客运专线铁路、及武汉城际铁路,宣告了日本、德国对中国高铁无砟轨道技术垄断的结束。
(三)观念更新天地宽
地铁通过多年来运营,逐步暴露出一些技术中的缺陷问题。比如,整体埋入式无砟轨道难以适应地质不均匀沉降的问题;轨道不平顺超限度维修难的问题;道岔结构磨损大的问题。地铁在寿命期内维修成本高于新建铁路问题。2011年,针对我国高铁技术快速发展的现状,中铁二十三局轨道公司提出了“将高铁先进的技术转化到地铁中来”的设想。
2011年9月,林晓波代表公司携带专利技术,先后两次在业主单位上海申通公司技术中心进行专题汇报,提出地铁中实施板式无砟轨道的技术方案。会上,技术中心、维修中心、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对实施方案进行了充分论证,认为方案可行,并确定中铁二十三局集团与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合作开展试验段的研究试验工作。林晓波随之调到中铁二十三局轨道公司上海U梁预制场,负责地铁道岔板研制及地铁弹簧浮置板、T型轨枕板的生产工作。在地铁道岔板的研究实验过程中,他通过与高铁桥梁结构的道岔板相比,结合地铁施工特点进行了相应的技术改进。2012年4月28日,“地铁12#单开板式结构道岔方案上道试铺评审会”在公司上海梁场召开,林晓波参与的“地铁板式无砟轨道研究项目之地铁12#单开板式结构道岔方案子课题”,以及由他编写的《地铁岔区板式无砟轨道评审报告》,经过评审专家组听取汇报、实地参观、认真讨论,获得通过。目前,公司已为上海申通研制了地铁道岔板科研产品。地铁道岔板已在浦东火车站试铺,这是上海地铁中首次使用板式道岔结构,有利软土地基条件下板式道岔技术的深入研究。
地铁弹簧浮置板、T型轨枕板的生产,在国内尚属首例。林晓波经过反复计算试验,发现弹簧浮置板施工图的曲线轨间距有误。他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对浮置板的核心参数进行重要修正,并得到了设计方的认可。公司由此获得了地铁“浮置板”首批7000万元的生产任务。
党员的先进性,从来都是历史的具体的。林晓波的理想、信仰、党性,是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中诠释的不懈追求、忠诚执著;林晓波的人生价值,是在对企业的不离不弃中,不断创新而又无怨无悔的快乐。在林晓波的精神世界里,每一项技术成果的取得就是他拥有的财富。这笔财富,让他那样充实,那样笃定。这种精神在当今这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显得尤其可贵。
免责声明:客运站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
热门高铁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