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伦敦 连载 之九:与鬼子聊天

  • 2013-04-14 13:51:29
  • 来源:客运站
  • 点击次数:247

这是来伦敦之后天气情况最差的第一个周末。按照伦敦惯常的天气预报,天气应该是mixed sunshine and shower,阳光与小雨双双光临才比较正常,但是这两天阳光却显然不是很起劲,所以只有细雨来相伴了。于是网球没有办法打了,足球也踢不成了。呆在房间里的时间过得也不慢。上午起床已经10点多,弄了点牛奶,煮个鸡蛋,再加点涂黄油的面包,早饭就吃好了。营养应该算不错了。然后就捉着自己在写字台前看书。虽然没看进去多少,好歹也算是学习了。下午与李向东打台球。晚上李向东做饭,我洗碗。然后大家在厨房瞎聊天。

查看了一下自己的功课,发现有一篇500字的essay需要在月底前交,赶紧在电脑前坐下,开始码字。到晚上12点半,搞完了。字数凑足,抄了三本书。好在今天隔壁的德国鬼子似乎不在,白天的时候在厨房听到他打移动电话给某人,可能是他的女朋友,要去她那里。最好了。因为我发现这小子非常可恶,即使不是周末,他女朋友不在这里,他也总是在半夜三更的时候折腾,门开进开出,声音巨大,实在让我纳闷他在搞什么名堂。尤其是周四晚上,我的感觉最差,因为周五早上我9点有课。心想再观察一下,如果自己没法适应,就只好跟他交涉了。

在这里这段时间,经常会碰上些面貌看上去很象中国人的学生,结果当然里面有很多台湾人和香港人。跟我住同一个Flat的阿明是香港中文大学毕业的,在他的香港朋友中有一个从小在比利时长大的女孩,在香港才呆过五年,在这里读本科。有一次我们四个(他们三个香港人)吃完饭后在一起聊天。这个小女孩对于中国大陆政府的印象特别差,说起江泽明的时候就骂他猪脑。就有关中国政府我着实跟她辩论了一番。比如西藏独立问题,台湾问题,和香港的发展问题等。阿明跟我的意见比较一致,不管怎样,香港现在已经回归中国大陆,并且他的认识的基础是直接建立在香港的,应该说比较接近中国人自己的认识。而那个小女孩却完全从西方的角度来看。当我们跟她说起南斯拉夫的事情和其他的国际事件时,她却又什么都不知道。年纪小是一个方面,但另一个方面也说明西方跟中国有相当大的认识鸿沟。

昨天晚饭之后的聊天进行了相当长的时间。我和李向东邀请了阿明和玲(越南女孩)一起吃饭。后来Harry和Jenny也参加了聊天。谈的内容相当广泛。从课程,到开户的银行,到伦敦的街头市场,到Harry和Jenny的姓。我们说Harry和Jenny五百年前是一家,因为他们都姓包。Harry的姓是Boward, Jenny姓Ball。我们告诉他们包在中国非常有名,因为中国古代有个有名的法官就姓包。Harry是个德国人,在这里读博士。他有一张非常可爱的典型的卡通型的脸,做事很仔细。他吃饭很简单,数片面包,涂上黄油,奶酪,和其他我也不太清楚的酱,再加一个西红柿。吃得很干净。虽然我们觉得这样天天吃(当然他也会作一些较小的搭配和变动)怎么可能不厌烦,他却丝毫没有觉得不可接受的表情,一直都兴致很高。我们曾经邀请他一起吃东西,但他从来都很客气地谢绝了。感觉上亚洲人跟欧洲人之间确实有很大的不同,比如Jenny也不会吃我们的东西,但玲就会接受。不过Harry还是比较可爱,这些时间下来,逐渐熟悉,他也经常参与我们的交谈,说笑话,也愿意吃我的东西。昨天当我们谈到一部美国电影The Sleepless in Seattle的时候,Harry在我身后笑得前仰后合,我们都不清楚他为什么乱笑,于是我捉住他要他说。他说可以告诉我vis-á-vis, 原来我们把sleepless念成slipless,他说slip是短裤的意思,slipless就是没穿短裤的的意思。于是我也跟着大笑。我后来查了一下字典,发现slip没有短裤的意思,只有内衣的意思,也许是Harry记错了。跟Harry不同的是,Jenny来自英国。她是个很文静的女孩,在一开始的时候我曾经觉得有些意外,因为我没想到英国居然也有这么文静的女孩。她吃饭很简单,烤个土豆,作个烤鱼,或者就只吃几张薄饼,再加用原橙汁兑的饮料,简简单单就算吃饭了。我和阿明有一次捉住她给我们做晚饭,她很不好意思的答应了。结果做了一锅我现在都已经说不上来是什么的菜,只记得里面有鸡肉,有色拉油,还有其他什么蔬菜,我和阿明都装作很满意地吃了,以后就再也不开要Jenny做饭这样的玩笑了。

1999年10月24日

分享到: 0
下一篇: 英国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