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人在巴黎很多见,我们的出现自然不会引起好奇的注目,但沿路上看到碰到的人们挺友好,走在街上,常常可以收获微笑和致意,但都是淡淡的,就象三月的阳光,温暖却不会把人吓跑。但爱打招呼的是少数,大部分人都自顾自走路和做事,巴黎人似乎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浪漫和热情,或许是文学描述和媒体的误导。我和燕子看到什么都挺新鲜,总是忙着拍照片,一不小心就给拉在后头,又得发足狂奔一阵。终于到了老贝的家,走进一扇普通的木门,是一个普通的院子,围着院子是很多当地传统式的建筑,住户显然不少,还要见缝插针地安排车库,居住密度可与上海媲美,但环境整洁,从外面看并不觉得怎么拥挤。沿着窄得仅容一人独行的螺旋楼梯逶迤而上,一直转了四五层,老贝打开一扇普通没有装饰的门,是一个很小的玄关,紧接着又上一段楼梯,穿过一条窄小的走廊,就是老贝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家了(其实他的老家在布里塔尼,每个周末他都回那儿,工作日则在这里)。
老贝原是搞神学的,一直未婚,曾和一位神甫一起收养了一个男孩,那位神甫生前和老贝一起住在这件屋子里,如今神甫的书桌和床铺都分纹未动。看来他们的感情很好。房间的格局和装饰布置很有风格,跨层的空间、斜斜的天窗、壁炉、原始风格的沙发、铺在地上当作床的厚厚的羊羔皮、搭在木楼梯扶手上的破牛仔裤和脏衬衣,最重要的是满架的藏书和收藏品:来自印地岸农村的牛铃、泰国的一对木麒麟蹲坐在壁炉前、埃及的面具和许多东方或是西方的艺术品,小小的茶几上叠放着大大小小的匣子…打开窗子,是一个小街心广场,可以看到郁郁葱葱的绿树和喷泉以及在露天咖啡馆闲坐的人们。贝尔纳在这里独自生活,自得其乐,平静而满足,他说等他明年退休就到中国来作长期旅行,很欣赏他的小屋也羡慕他的心境。
贝尔纳用当地中餐馆里买来的饺子和中国带来的绿茶招待我们,一共是五种饺子,每人每种一个,那种感觉让人觉得不是在吃在中国原是很普通的食物,而是在享用某种精制的糕点。当然,大家其实都没吃饱。安排好以后两周的大致工作计划后,我们就告别贝尔纳,向“中国城”进发。
中国城在13区,其实也只是一个普通的街区,只是中餐馆和华人相对集中一点。在一家菲律宾华侨的小店里,我们用国内带来的美元兑换了法郎,100美元兑606法郎,又去中国同胞开的超市采购了食品。大家正在店门口享用冰激淋时(22法郎6个,不贵吧),到哪里都喜欢搭讪的许博和一位可爱的亚美尼亚小伙聊了起来,小伙的女朋友从超市出来时,大家都很欣喜地发现她是个中国人。姑娘和小伙都是在里昂念书,利用假期来旅行的,他们很热情,带我们去地铁站,还教了我们逃票的高招,并执意留下电话号码,虽然只是匆匆过客,但却给我们带来了好心情。
告别了他们,我们直接回旅馆,一路上悠悠闲闲地东逛西荡,巴黎的夜来的特别迟,九、十点钟天才开始暗下来,好久没有看见这么蓝的傍晚天空和绚烂的晚霞了。晚上,自己动手作了丰盛的晚餐,说不上是西餐中吃还是中餐西吃,煮了一大锅罗宋汤、煎了6个荷包蛋、炒了一盆花椰菜,外加一大锅白米饭和好多豆腐卷。大家用刀叉和盘子用餐、用杯子代替饭碗,倒也别有风味。早餐和午餐都早已消化殆尽,这是今天唯一的饱餐。
(第一天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