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风水

  • 2013-04-22 18:42:03
  • 来源:客运站
  • 点击次数:1810

京都, 风水

人人皆知北京有着悠久的历史。从考古资料得知,至少在50多万年前这里就有原始人类居住。从地理环境来看,华北大平原、东北大平原、蒙古高原,在北京地区交汇。北京建筑在这太行山和燕山两条山脉交会之地,永定河与潮白河之间的永定河冲积扇平原的顶端,跨越山麓和平原、丘陵之地,在沧海之畔的永定河古渡口之上,南临大河。这里是龙脉之地,是藏风蓄水、聚气蓄势的龙虎奔腾之都会,更是三大地理区域和文化区域的交汇之区。 先后有燕、前燕、大燕、辽、金、元、明、清8个朝代建都在这里,这不是偶然的。比如元朝,元大都城的格局准确地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基本原则。左祖,也即太庙的位置是在皇城之东,今朝内大街以北;右社,也即社稷坛,建于今阜内大街以北。元大都城的整个皇城即为前朝;皇城坐北朝南,其“后市”商业区就在钟鼓楼什刹海一带。 洪武元年(1368)明军占大都,改建大都城,将北城垣向南移5里。1369年改元大都为北平府,永乐元年(1403)改北平为北京。永乐十七年(1419)将原大都城南城墙向南移2里,第二年改称京师。嘉靖三十二年(1553)建外城。1644年清建都北京。 历史上,天安门一带一直为中华之门户,华夏之中心。故而整体布局一直以阳数为主。如正阳门,正阳桥,天安门等等。解放之后,尽管长安两门即中华门拆除,但至到今天,北京的城市布局,基本上是以之为中心,成环式结构向外延伸。听导游说,北京在建设五环路时,正值申办奥运会,所以,正好与奥运“五环”相喻,故而被称为奥林匹克路。 天安门进入端门,就到了紫禁城,它是依照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学说”思想构思而建设的,《周易》中阴爻为六相合,因此论东西各六宫,后三宫加上东西十二宫,共为15座宫殿,正合紫微垣之数,四象即“朱雀、玄武、青龙、白龙”,因此,南门被称为五凤楼、北门明称玄武门,后因避康熙名而发为神武门,表示紫禁城为天下四方的中心,皇帝乃“八方向化、九土来王”的君主。今天的北京的区域,还能找到这样的五行生克布局,比如,东方属木,故有朝阳区,商业百货多在此布局,比如王府井;西方属金,故北京的国内、外金融银行皆位于此,从人文地理的角度透视,东西两城是北京政治文化经济的密集区,各大党政机关部委之所在地。导游还说,现在人们平时用的“买东西”而没有“买南北”,其实是与五行布局有密切的联系。南方属火,故为刚烈,代表法律,故宣武区、崇文区在南面,皇帝从前班师回朝,也就要从南门而入。解放前的崇文宣武,也多居住着没落的八旗子弟,一些落后的声色场所也就设在这些提笼架鸟的八旗子弟住所周边。当然也有许多北京著名的老字号在这里,如专营古玩器具、名人字画的琉璃厂,老北京所谓“东富西贵南贫北贱”之说还是蛮有几分道理的。北方属水,主藏,因为用作宫寝居处。 可以这样说,不了解中国古代的风水,就不会明白北京的整个布局,这理论也深深扎根于北京的普通百姓的心里。在老北京街道,会发现民宅的修建都不高,平房为多,导游也说,因为在皇城底下,皇权的威严,百姓的建筑是不允许修高的。 风水理论,是中国古代科技的成就,是很有道理的,可是,风水并没有拯救封建皇权。如今,一座纪念碑耸立在天安门广场中央,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的修建,风水已是旧貌换新颜。

故宫的风水之说

故宫, 风水

北京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历时十四年建成。其规模宏大,占地7.2平方公里,建筑面积为1.5平方公里,有房屋9999间,黄色琉璃瓦屋顶,蓝色护城河和红色围墙把它与外界隔开。

据闻,故宫在设计建造时,遵循了许多儒家的原则,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前朝、后市、左祖、右社。”所谓前朝,是指宫殿的前面是百官议政的朝堂;所谓后市,是指皇宫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交易市场,以满足宫廷生活的需要;左祖,指的是皇宫的左面,是皇帝祭祀祖先的太庙;右社,指皇宫的右面,是皇帝祭祀土地神、谷物神的社稷坛。

故宫的建筑都严格遵循对称规则,沿一条南北走向的中轴线排列,而这条中轴线上的建筑,更以故宫为重心,这些建筑都坐北朝南,体现着皇帝的至尊。午门是故宫的正门,平面呈“凹”字形,以聚生气,中间洞开三门。在午门高大砖石墩台上建有崇楼五座,正楼九开间。这些都是“九五至尊”的象征。

过了太和门就是三大殿。三大殿坐落在一个“土”形的三台上,中国文化阴阳五行中“土”居中,所以故宫的设计者将故宫最重要的部分,用汉白玉砌成了“土”形三台。

坤宁宫与乾清宫的名字和功用都是对应。《易经》中,乾对天,主阳;坤对地,主阴。清、宁二字都是安定、详和的意思。

故宫的后门为神武门,位于中轴线之北。故宫中有一条称为金水河的小河,横贯东西,将广场分为南北两半。在中国人的环境观念中,背山面水是一种理想的模式,金水河自紫禁城的西北角流入宫中,并流经几座重要的建筑前面,以造成背山面水的吉利环境。按五行相生,金生水,故名金水河。

古人认为世上万物皆分阴阳,男性为阳,女性为阴;方位的前为阳,后为阴;数字中的单数为阳,双数为阴等。在故宫,属于阳性的帝王执政的朝廷放在前面,将皇帝、皇后生活的寝宫放在后方,这不仅适应使用功能方面的需要,也符合阴阳之说。前朝安排三座大殿,后宫部分只有两座宫,符合单数为阳、双数为阴之说。

五种颜色中,除东青、西白、南朱、北黑外,中央为黄色,黄为土地之色,土为万物之本,尤其在农业社会,土地更有特殊的地位,所以黄色成了五色的中心。在紫禁城,几乎所有的宫殿屋顶都用黄色琉璃瓦也就是这个原因

从前门开始的风水——故宫紫禁城- -

紫禁城, 故宫, 风水

2004年3月12日的行程是围绕着老北京的中轴线,故宫是重点。我们很早就出发了。不过一到前门,我们就下了车,开始步行。其实也对,前门是老北京内城九座城门之首,过去专供皇上使用。所以从这里开始旅游,在我看来是最合适不过。

尽管北京的老城墙不在了,但是我还是打算从北京九门的故事说起。老北京的城门市很有内涵的,由下列级部分组成:城楼,建筑在城台的上面。城楼下面和城墙连成一体的部分叫城台,城台比相邻的城墙稍微高那么一点,宽那么一点,城台的正中间儿开个门儿,称“城楼门”。这城楼门已经是城门防御的最后一道防线了;瓮城,建在城楼前的一座小城堡。瓮城的墙体和城墙相连,从天上往下看,瓮城又分方型、长方型和半圆形几种不同的形状。瓮城的作用是,把防御线从城楼外移,起到保护城楼的作用。箭楼,建在瓮城的正中间儿,它正对着里面的城楼。箭楼分四面,面向城外的三面每层都有对外攻击的箭窗。箭楼下面的城台比瓮城的城墙稍高稍宽,并且和瓮城连为一体。如果要想看实物,可以直接去北京北边儿的德胜门,那儿的箭楼保存相对完好;闸楼,也是建在瓮城之上,或者在左,或者在右,也可能左右都有。它的形状就好比是小一号的箭楼。闸楼也是三面儿辟有箭窗,下面辟有门户。但是,闸楼下面不设门扇,而装有由闸楼控制的可以吊起或放下的“千斤闸”。北京城的内城,各门的闸楼门一般是与相邻瓮城的闸楼门两两相对,唯一例外的是安定门,它的瓮城闸楼门没有按惯例辟在西边儿,而是开在了瓮城的东边儿。可惜目前保持完好的只有前门,而这个前门在民国时又改建过,已经是一种西洋风格,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北京城门。尤其是箭楼的改建,考察过老北京城的瑞典学者喜仁龙在1924年出版的《北京的城墙和城门》中评论说,罗斯凯格尔“用一种与原来风格风马牛不相及的方式重新加以装饰,在前门整个改造工程中,箭楼的改建确实是最令人痛心的。”

老北京内城的九门比较重要,而且各自有各自的用途。用老北京的话儿来说,叫做“九门走九车”。东面城墙两个门:朝阳门—走粮车。朝阳门的城门洞顶上,刻着一个谷穗儿。粮食进了朝阳门,就存放在附近的粮仓之中。现在朝阳门内的地名还有“禄米仓”、“海运仓”、“新太仓”等;东直门—走石车。其为建筑门,城里所用的砖瓦砂石,都由顺义、东坝等地拉来,经东直门运进城;北面城墙有两个门:德胜门为出兵门,出兵打仗都走德胜门;安定门为进兵门,打仗归来都进安定门。所以当时有一首歌谣:“打仗要德胜,进兵就安定。”

南面城墙有三个门:崇文门—走酒车。崇文门又名“哈德门”,城外是酒道,当年的美酒佳酿大多是从河北涿州等地运来,进北京自然要走南路。以前的崇文门外,东北方向有一只铁龟,造型很是古朴,据说是用来镇海眼的。宣武门—走囚车。因为刑场设在宣武门外的菜市口。犯人经刑部审核确定,从宣武门出去,在菜市口问斩。宣武门的城门洞顶上刻着三个大字儿:“后悔迟”,可不是后悔迟嘛,都要问斩了,再后悔哪儿还来得及啊!还有一个就是正阳门,即前门。西面城墙有两个门:阜成门—走煤车。因为北京西面的门头沟一带是产煤之地,北京城所用的煤全是打那边儿运过来的。老阜成门的门洞顶上刻了一枝梅花,老干婆娑,颇有画意,“梅”“煤”同音。西直门—走水车。西直门的城门洞上面刻着水的波纹。过去的北京城里没有自来水,皇帝嫌城里水苦,专门喝城外西北玉泉山的水。乾隆皇帝曾夸北京玉泉山的泉是天下第一泉,现代科技下人们专门把这的水送去鉴定,的确是杂质少,味道纯正。

我们首先登上了前门,如今这里已成为一座展示老北京风土人情的博物馆,门票五元。在国家级风水师的介绍下,我们观看了《老北京系列展》、老城墙、老街、老市、老宅子,透过一副副生动的历史照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看到了逝去已久的雄伟壮丽的城门、城墙,纵横交错的胡同,纯朴归真的民风民情,风格各异的店铺摊商,从中感受到独特而富有魅力的京味,领略老北京的风情。听风水师的介绍,北京城的设计考虑了中国传统风水所说的五行等等。所谓北京城居民分布特点也体现在其中:南贫北贱东富西贵。重要的是我们有幸抚摸了中国传统神物乾隆时期的貔貅,北京的三大神兽之一,粤音读作“皮休”。相传貔貅是一种凶猛瑞兽,而这种猛兽是雌雄同体的。在古时这种瑞兽是分为一角或两角的,一角称为“天禄”,两角称为“辟邪”,后来再没有分一角或两角,多以一角造型为主。在南方,一般人喜欢称这种瑞兽为“貔貅”,而在北方则多称为“辟邪”。风水师向我们讲述了周小川担任中国建设银行行长期间的一段趣事,当时国家为建行总行选的地址门前有桥,又多阴影。小川同志很是烦恼,后来聘请国家风水师参谋,决定把建行大楼建成三组鼎状,门前还拜访了一对貔貅,结果建行事业蒸蒸日上,将第一个海外上市,小川同志也步步高升。不过因此建行大楼的造价也提高了一倍。接着便带着我们请貔貅,这东西有很多讲究,只能用玉制的,而且要子母双请。不同职业需要不同颜色,诸如此类,等等。我看中了一个,可惜要上千块,只有望洋兴叹。不过有道是信则灵,而且中国风水学的确是奥妙无穷。

出了前门博物馆,再往前行进,就是天安门广场。这里大家就太熟悉了吧。各个建筑的分布有条有理,在这里我们留下了全团的合影,我还艳遇一把,和两个小妹妹留影一张。沿着金水桥,我们走过天安门,向故宫行进。十几年前,我曾经和老爸一起来过,当时对于钟表馆、珍宝馆啧啧称奇。这次走的线路只是中轴线,当然不能尽览故宫全貌。唐朝诗人骆宾王有一句诗:“未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面对明清皇宫紫禁城,你也 许只能用两个字来表达你的感受,这就是“壮”与“尊”。有人说端门是故宫的起点,其实这不确切,午门才能算作起点。不过端门现在却成了许多影视活动取景之所。因为故宫之内是不能拍摄的。

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是前三殿,后三宫。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东西北三面以12米高的城台相连,环抱一个方形广场。当中的正门平时只有皇帝才可以出入,皇帝大婚时皇后可以进一次,殿试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从此门走出一次。文武大臣则按文东武西由两侧门出入。门前的石狮市北京的三大神兽之一,雄狮戏球,雌狮抚幼。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殿高35.05米,为重檐庑殿式,面积2,377平方米,共55门,72根大柱,其中6根是缠龙金柱,是宫中最高大的建筑,是明清两代皇帝举行大典的场所。皇帝的登极、大婚、册立皇后和每年的春节、冬至节、皇帝生日以及公布进士黄榜、派将出征、宴会等大的庆典活动都在这里举行。每逢大典之日,从太和殿至天安门外,设有庞大的仪仗,太和殿前檐下设中和韶乐,太和门内设丹陛大乐,王公立于丹陛之上,一品至九品文武百官齐集于丹陛内陈设“品级山”的御道两旁。太和殿檐角尖端上的装饰物,从左起第一为骑凤仙人,其次为鴟吻(音吃吻,龙的九子之一)、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太和殿是我国唯一有十个饰物的建筑。殿前广场上有日晷和嘉量,象征帝王掌管时空。在广场上还有大水缸,外镀黄金,很多有刮痕,为八国联军所为。这是传统上的镇火之物。为了看日晷,我付出了代价,奔跑中手机甩了出去,屏幕坏了。不过我这个人就是天生乐天派,很快就调节好了心情。

中和殿是每逢皇帝在太和殿举行典礼前休息的场所,也常在此接受官员的跪拜礼。另外每年春季祭先农坛,也先在这里阅视祭文。祭祀地坛、太庙、社稷坛的祝版,同样在此阅视。殿中心有康熙皇帝御笔“无为”二字,导游还考问我此二字含义。我大显神威,让两位妹妹佩服得五体投地。

保和殿则是每年除夕清代皇帝举行宴会,赐宴外藩、蒙古王及文武大臣的地方,也是考状元的地方,殿试由皇帝亲自命题,前十名的卷子还要由皇帝亲自阅看,前三名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

乾清门则是后三宫(内廷)的正门,在清代这里是“御门听政”的地方。

后面便是乾清宫,明到清康熙年间,此宫是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的地方。雍正皇帝即位后将寝宫移至养心殿,这里就成为举行内廷典礼活动和引见官员、接见外国使臣的场所。大殿上高悬正大光明的牌匾,据传雍正曾私改变后的遗诏,其实则是野史乱讲,将遗诏藏于匾额之后是雍正的发明。

交泰殿,最开始的功用是凡遇元旦、千秋(皇后生日)等重大节日,皇后在这里接受朝贺。乾隆十三年(1748年),把象征皇权的二十五玺收存于此,遂成为储印场所。可惜很多玺印流失海外。后面我会提到康熙御笔之宝的故事。坤宁宫,明代属皇后的寝宫。清康熙朝始将东侧两间用作皇帝大婚的洞房,自幼登基的康熙、同治、光绪三帝以及逊帝溥仪大婚时均先在此居住,再迁居别宫。西侧四间为萨满教祭祀神堂,内设安放神像的环形大炕和制作祭品的煮肉大锅等。祭祀分朝祭和夕祭,供奉有佛祖释迦牟尼、观音菩萨、关圣帝君(关羽)、蒙古神等。

我们就这样边走边看,拍拍照,听听讲解,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御花园。位于紫禁城中轴线上,坤宁宫后方,明代称为“宫后苑”,清代称御花园。全园南北纵80m,东西宽140m,占地面积12000㎡。园内主体建筑钦安殿为重檐盝顶式,座落于紫禁城的南北中轴线上,以其为中心,向前方及两侧铺展亭台楼阁。园内青翠的松、柏、竹间点缀着山石,形成四季长青的园林景观。该园主要有三大特色:其一,建筑布局对称而不呆板,舒展而不零散。以钦安殿为中心,两边均衡地布置各式建筑近20座,无论是依墙而建还是亭台独立,均玲珑别致,疏密合度。其中以浮碧亭和澄瑞亭、万春亭和千秋亭最具特色。两对亭子东西对称排列,浮碧和澄瑞为横跨于水池之上的方亭,朝南一侧伸出抱厦;万春亭和千秋亭为上圆下方、四面出抱厦、组成十字形平面的多角亭,体现了“天圆地方”的传统观念。两座对亭造型纤巧秀丽,为御花园增色不少;其二,园中奇石罗布,佳木葱茏,其古柏藤萝,皆数百年物,将花园点缀得情趣盎然。园内现存古树160余株,散布园内各处,又放置各色山石盆景,千奇百怪。如绛雪轩前摆放的一段木化石做成的盆景,乍看似一段久经曝晒的朽木,敲之却铿然有声,确为石质,尤显珍贵;给我留下印象的有海参石,真是象极了,“诸葛拜斗石”真是给人无尽联想;连理树真是奇妙,可惜同行的人没有夫妇的,我下次一定带我的云云到此;

其三,彩石路面,古朴别致。园内甬路均以不同颜色的卵石精心铺砌而成,组成900余幅不同的图案,有人物、花卉、景物、戏剧、典故等,沿路观赏,妙趣无穷。 我们此次就是沿着这条线,从神武门出了故宫。

下面简单谈一下其他的线路:养心殿位于乾清宫西侧,是雍正皇帝以后历代清代皇帝的寝宫,殿中的扁上题“中正仁和”四字。乾隆皇帝在养心殿的西边隔开了两个房间,收藏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洵的《伯远贴》,所以这两间房子也叫“三希堂”。其实可以在我们的线路中停一下。

西路景区:西六宫,内侧为永寿宫、翊清宫、储秀宫,外侧为太极殿、长春宫、咸福宫等。这里是皇帝和后妃居住和活动的地区之一,慈禧太后曾居住于储秀宫和长春宫。另外还有供皇太后居住的慈宁宫、著名的佛堂雨花阁等。

外东路,从九龙壁开始,向北依次为宁寿宫景区、养性殿,最北边是珍妃井。宁寿宫。因乾隆作为太上皇养老而闻名。养性殿为乾隆皇帝晚年批阅奏章、召对臣工、选派官吏、接见外藩属国陪臣的地方。天顶正中为装饰华丽的浑金蟠龙藻井,中间设宝座、屏风、两旁的甪端、香筒盛放檀香,上朝时点燃,甪端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日行一万八千里,通晓四夷之语,为吉祥之物,也寓护卫和辅助君主之意。香筒形状仿古代亭子式样,“亭”和“定”为谐音,寓江山安定之意。宁寿宫花园,俗称乾隆花园,乾隆认为他当皇帝的时间不能超过他的祖父康熙,在位六十年后让位,做了太上皇,住在此花园内。园中亭内有流觞曲水。畅音阁,是宫中最大的戏台,台分三层,上中下分别为福、禄、寿台,寿台台面有地井五个,上有天井三个,可分别通地下室和禄台台面,井旁设绞盘,此套设备供演出神仙鬼怪上天入地之戏剧用。

各种专题展览也是故宫盛景,其中以珍宝馆、钟表馆最为出名,另有陶瓷馆、青铜器馆、绘画馆、玉器馆、珐琅馆。珍宝馆中最著名的是青玉“丹台春晓”,俗称“寿山”,原玉料重3000斤,来自新疆和阗,玉山宽150厘米,高105厘米,由清代宫廷画家方琮设计画样,扬州玉工历经4年时间精心雕琢,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十月完成,下有流云铜座。玉山富有诗情画意和浓厚的生活气息,象征“寿比南山不老松”;玉石仙台,是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内务府大臣福锟、立山等五人在慈禧太后六十寿辰时恭进的礼品。仙台以紫檀为台座,用玉石、翡翠、玛瑙、水晶、珊瑚、象牙、青金石、孔雀石等珍贵材料,雕刻洞天仙境、山石树木、神话人物,表现了“群仙祝寿”的吉祥题材。看来这一点上乾隆和慈禧还是相通的。钟表馆里面是中国最好的西洋钟表,每天11点和14点还有钟表演示。十多年前观看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大家都知道上海博物馆的三绝是瓷器、青铜器、书画,而故宫里也有这样的三座馆,我没有进去过。所以不敢妄言是否比上博更佳。不过应该不差。平时的书画展览只展出元明两朝的21幅作品,但是都是精品。至于玉器馆,肯定要比上博更精,东西的档次明显上了一个台阶;珐琅馆里面分掐丝珐琅和画珐琅,前者从元朝开始,后者从清朝开始,是中华工艺美术的又一奇葩。

关于故宫门票的价格,60元(旺季,4.1-10.31),40元(淡季),无论旺季、淡季,学生门票20元不变,园内门票:珍宝馆10元,钟表馆10元。另外新修复的一些景点可能也要收票,如乾隆花园。关于乾隆花园,我还想说几句,这里应该很是精妙,比我后文要写的恭王府花园和前文提到的北海乾隆花园要美丽,但是遗憾我还没有去过。只能转一下其他人的论述:全园共分三部分,一是古华亭,取这个名字的原因是这里有一棵古树——楸树。这树已是第四代了,老树枯死而复生,绵亘了四代。为了欣赏这棵树,乾隆皇帝在树的前面盖了个“古华亭”,还自题楹联:明月清风无处藏,长楸古柏是佳朋。乾隆皇帝喜欢题诗,走到哪里,兴之所至,随手留下不少“御诗”、“御题”,并且有几个为他捉刀的人。但这里的字应是他自己写的,显露出乾隆体那种特有的浑圆的美。古华亭左边是禊赏亭,亭里就是有名的流杯渠。北京只有四处有流杯亭,这里是其中之一。后面我会在恭王府花园里再次提到。“茂林修禊”,所以禊赏亭四周栏杆上画的都是秀竹。亭子的旁边有小井,太监从井里用辘轳打上水来,倒在两只大缸里,缸水利用地势通过管子流到亭内水渠里,象征着“曲水流觞”。古华亭右边是露台,台不高,但通过崎岖的山道盘旋而上,显得有些险峻。台上只有三四平方米面积,配上很矮的栏杆,看起来似乎就开阔了;二是一个三合院,正厅叫遂初堂。乾隆皇帝25岁登基,做了60年的皇帝,到85岁退位,89岁死去。历代帝王中在位这么长久的皇帝没有几个人,这促使他更加致力于自己的享受,于是他从乾隆三十六年起用了很长时间修建这座花园。当时正当乾隆盛世,他踌躇满志,就给庭院取了“遂初堂”、“符望阁”等这些显示封建帝王雄才大略的名字。这个院子似乎没有什么特色,倒是院中那只用碧玉雕琢的盆景引人入胜,三只小羊低着头在山道上走着,显然也是取“三羊开泰”的意思;从三合院退出来,打开旁门,走完一条狭长的甬道,就进入乾隆花园的第三部分,这里有耸秀亭、延趣楼、翠赏楼、符望阁等古老的建筑。特别引人注意的是假山顶上那座小亭子,亭子的5根柱子呈梅花形,亭顶的藻井、栏杆上的浮雕都是梅花图案,亭顶用紫酱、孔雀蓝两色琉璃瓦筑成,看上去素雅别致。亭顶上还有个石绿色的宝顶,上面画的还是梅花。走完假山上弯曲的石阶来到亭前,上面有乾隆御笔亲题的匾额:“碧螺”。当年康熙皇帝南巡至太湖,巡抚宋荦把洞庭东山碧螺峰产的野茶贡给皇帝喝,康熙为茶叶取了个文雅的名字:“碧螺春”。乾隆是以继承他祖父的事业为己任的,起这个名字既有纪念他祖父的意思,又有取法江南名胜的意思。高山顶上翘立一座亭子,正像湖中田螺悄悄地爬上了水面石头一样。这是春天的景色。“碧螺”是春天的名词,梅花报春,取这个名字,既有皇帝对未来充满希望的遐想,也有园林专家模仿南方园林胜趣巧妙的构思。

写了这么多的故宫,其实才发现还有太多的可以写,那么留着以后我写个专栏吧,呵呵!

出了故宫,已经很累了。今天旅行社安排的午餐还是很丰盛的,有涮羊肉、北京烤鸭、老北京炸酱面,还有特色的葫芦羊肉、栗子白菜。吃饭的地方叫老北京,可能不太有名,但是菜的味道还可以。涮羊肉的时候,我还学习了蔬菜的识别,因为很多才我都叫不上名字,比如黄芽菜等,也算是为做一个上海男人做些准备。还有一种外面放了豆子的面条也可以涮,算是开了眼界。

因为参加护士出国考试,两个妹妹错过了前天的颐和园之游,于是一个妹妹便提议放弃下午的恭王府之旅,结果两人发生了矛盾。我从中周旋,才促使她们最终还是选择了恭王府花园。事实证明选择是正确的。那么请看下一篇——世界首富曾经生活的地方恭王府花园。

分享到: 0
上一篇: 北京有感
下一篇: 悠闲逛京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