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在天涯,在海角
孤身一人,怀着一颗孤独的心,行走在苍茫的小路上,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走下去,一直走到天的尽头,那是水天相接的地方,再也没有路了。就像马致远说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样。梦里,我曾有过这样的经历。
为了享受这份孤独,我就这样一个人踏上了海南岛.从百酷网上预订了一个房间,入住了……第二天开始了一个人的享受……走进了三亚这片海湾,用心灵去触摸天涯,触摸海角,。
站在那几块光秃秃的大石头下向南望去,茫茫的大海上,有几只海鸥正无声地飞翔,我的心,就像这浩瀚无垠的大海一样,显得无限落寞和空旷。这就是三亚,中国最南边的城市、古时的崖州,一个在内陆人看来十分遥远和荒蛮的海岛,古代人要坐着马车,乘着海船,长行多少天才能到达的地方。可是,今天,坐在飞机上喝着咖啡,低头在舷窗上看着云海,从遥远的东北,几个小时就能飞到这里。是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缩短了人与天涯的距离。
有人说,“天涯”和“海角”这两组字是苏东坡被贬到海南岛时写上去的,但我查遍了古籍才证实,“天涯”两个字,乃是清代雍正年间崖州知州程哲所书,而“海角”两个字,则不知出自何人之手了。不过由此想到,古代的海南岛,是一个十分偏远荒凉的所在,因此,帝王们常常把那些他不喜欢的官员或罪臣贬到这里。有文献记载的,除了苏东坡之外,还有唐宋时期的李德裕、李纲、赵鼎、胡铨、李光五位名臣被贬到海南。这五位名臣可都是有老百姓口碑的,而且死后又都被封为“公”的,因此,在海口,还留下了一座“五公祠”,让这些先哲们的一缕忠魂留在海南。另外,还有许多不知名的内地官员,也曾被贬到这里来陪伴先贤的幽魂和品尝偏远,品尝孤独。
我想,正是这些被贬的文人,才能写下“天涯”和“海角”如此苍凉的字句,而正是这几个苍凉的字,才浸透了他们苍凉悲怆的心情,才引起了旅人孤寂的共鸣。如果再认真翻检一下史书,我们还会发现,这些被贬的古人,几乎都遭遇过朝廷中十分残酷的尔夷我诈的党争和迫害。在封建专制、忠奸不分的时代,恐怕只有“天涯”,只有“海角”才能远离政治的旋涡,给那些心灵受伤的人一点精神的喘息。
说不上是出于对古代贤人的怀念还是别的什么,在天涯海角那几块大石头周围,我转了一圈又一圈。四周游人熙熙攘攘,都是陌生的面孔,只有古人留下的字与我相知:
有时候遇到不顺,真的想逃到一处谁也不认识我的地方;
陷入世事不能自拔时,天涯也许是你解脱的港湾;
厌倦了市井的丑陋,孤独就是一种最奢侈的享受。
有时候细想,人与人之间真正相知的,一生恐怕只有一两个人,其余都是不能敞开心扉的——人与人,永远是陌生和隔膜的,甚至是同床共枕的夫妻。
当我坐在沙滩上,看那海面上飞翔的海鸥,就羡慕起可以自由飞翔的小鸟,可以到它想去的任何地方。回头再端详那些大石头,只见它们光秃秃的,没有了一点楞角,是经多了海水的潮起潮落,看多了昼夜的斗转星移,见多了人间的悲欢离合,尝多了世上的苦辣酸甜吧。
记得一位要好的同事,有一年他们全家去海南一游,我问,一定是去过三亚,到过天涯海角了吧,有什么感想?他说,什么感想都没有,就是在那几个大石头下转了几圈,有老婆陪着,孩子跟在身边闹着,几乎和在家一样啊。于是我明白了,到天涯海角去最好就是一个人,因为,我们要品尝的是那种孤独和苍凉。
踟躇在斜阳下,望着那些光滑的非几何形状的大石头,感觉它们好像是有人故意摆在那里的一样。突然,游人们有些骚动,张目望去,是一对新人出现了。只见那新娘子穿着红色的结婚礼服,新郎穿着西装,手挽着手地,走向“天涯”,走向“海角”。摄影师跟着他们,把新人们的笑脸留下来,保存在光蝶中,定格在相册里。新人的亲朋好友们,则向让路的游人们撒着糖果,换来的是不相识的游人拍手对新人的祝福。
人们告诉我,每年,都会有无数对新人从远方赶到三亚,在这片海滩上,在这几块大石头下举行一次别样的新婚仪式,作为人生的永久纪念。它象征着,天涯海角,海沽石烂心不变。细问一下当地人才知道,原来,这出自一则美丽的传说:
人们说,“天涯”、“海角”两块大石本是一对痴情男女所变。传说,古时内地有一男一女,自小青梅竹马,相亲相爱,长大后立下盟誓:生不能结为夫妻,死后即使变成石头也要并肩相立。谁知双方父母不许他们结成良缘,另择婚配。两人无奈,携手私奔,一直逃到海边。这时,追赶的家丁跟踪而至。面对浩瀚无垠波涛汹涌的南海,年轻恋人无处可逃,只好紧紧拥抱,双双投海。一帮家丁横冲过来分开了他们,此时风雨大作电闪雷鸣,两人立刻变成一对大石头,那些家丁也变成了他们中间的小石头。后人为纪念他们,就在两块大石头上刻下了“天涯”和“海角”四个字。再后来,男女相恋就常以“天涯海角永远相随”来表明自己的心迹了。
但是,今天的现实中,有几对新人能走到婚姻的尽头?有资料显示,大约有四分之一的现代家庭被婚后的夫妻矛盾所困扰;有许多夫妻,结婚不久就以分手告别而成为路人;还有许多夫妻,虽然人生活在一起,但终其一生都是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
如今,当我回到家中,回忆起天涯之旅,那些长着宽大叶片的椰子树、棕榈树和芭蕉树,以及蓝天大海常常会淡忘下去,而那几块光秃秃的大石头却始终在我心中挥之不去。它们就像一个抽象的符号,抽象得只剩下一缕幽魂。可这幽魂却是震撼人心的。
大才子苏东坡终其一生多次被贬。记得他在一处贬所为他出生不久的儿子洗澡,不知不觉中,他唱出了一首洗儿歌: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我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是不是这世界上,也像天涯海角的大石头一样,被磨没了楞角,才能允许它留下来呢?苏东坡把人生的磨难归结到聪明上,这种苦涩的滋味,让多少人为之心灵震颤啊!
从三亚向西40公里,有一个小镇名叫崖城。据史书记载,这里就是历史上的崖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就是海南岛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在今天的崖城古镇,我们只能在少许古迹上用心灵来触摸这座古城了。
有一个女性,她并不是被流放,而是自我流放到崖州的,那就是黄道婆。黄道婆是南宋时期江南一个小镇上的苦命童养媳,因为不堪忍受恶婆婆的打骂,十二岁时从家里出逃,偷偷上了一条货船驶上茫茫大海,最后漂泊到崖州。是善良的黎族人收留了她,在崖州水南村居住下来一直生活了三十七年。三十七年的时光,让这位女性从一个小姑娘长成了一个老婆婆。她以江南女性的智慧和柔情,同当地黎族姐妹结下深厚友情,她借鉴黎族姑娘的织锦技术,改造了当地的织布机。回到家乡后,她把从“天涯”带回来的技术发扬光大,最终把自造就成了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织布机发明家。从这一点看,天涯海角对于一个苦命的人却是一处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同时也是一处打磨她人生的地方。
在三亚城东的一座小山上有一尊鹿回头的雕塑,讲述的是一则关于黎族人来历的美丽爱情传说:
相传,古时候五指山里,有一位勤劳勇敢而又善良的黎家青年猎手,上山打猎时发现了一只美丽的梅花鹿,便紧追不舍。9天9夜之后,他翻过了99座山,趟过99条河,一直追到三亚湾边上的珊瑚礁上。前面是碧波万顷的茫茫大海,后面是紧追上来的猎手,梅花鹿已走投无路,便站立不动的回过头来凝望那位猎手。就在猎手搭箭弯弓,准备发射的时候,只见眼前电光一闪,刹那间眼前出现一团白色的烟雾,当浓烟散尽之后,梅花鹿不见了,只见站在眼前的是一位美丽的姑娘,姑娘含情脉脉地向着猎手走来,向他倾诉心中的衷情。原来该姑娘系天上的仙女,因钟情于人间的这位勤劳勇敢的年轻猎手,征得王母娘娘的准允后,下凡人间向该猎手倾诉爱慕之心。青年猎手也为这位姑娘的真情所感动,两人便海誓山盟,结下百年之好,在此安居乐业、繁衍子孙,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成为黎族人的祖先。后人便将这地方以“鹿回头”相称。三亚市也因此别称“鹿城”了。
天涯海角,鹿回头,善良的人们编织着美丽的神话,后人就都陶醉在这神话中。至于历史上有多少被贬的人在这里度过多少苦难岁月,就让它留在古书里让学者们研究去好了。
从另一个角度看,所有的漂泊者,无论是自愿的或被迫的,都是从熟悉的地方走向陌生的地方,自觉不自觉地编织着人文交叉的网。于是让我想起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在走向陌生环境中进步的,学者们把它们称作“地理大发现”。从古绯尼基人开辟的商路,到唐玄壮远行求经,再到郑和下西洋、麦哲伦环球航行,甚至英国人向北美和澳洲发配犯人、俄国人向东西伯利亚流放死囚……漂泊者流出的眼泪甚至鲜血,都幻化成了一条条行人路上的坐标,就像抽象符号一样的天涯海角的那些大石头一样,默默地承载着历史。
据说,回到江南水乡的黄道婆是在苦苦怀念她第二故乡崖州水南村时去世的,这我深信不疑。三十七年,人生能有几个呀!她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都留在了偏远的海角天涯,能不怀念吗?
记得多年以前看过一部电影叫《城南旧事》,它是根据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同名小说改编的。林海音出生在北京,后来,在政治风云中她漂泊到了台湾。上个世纪60年代,她的这部小说在台湾出版后立刻风行全岛和大陆,老北京的往事,让漂泊在海岛上的老人们唏嘘不己。
还记得这部电影中,有一群女学生唱的《骊歌》,是民国才子李叔同所作: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