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西湖的早晨,天空阴霾无雨,孤山显得飘渺了许多,若隐若现地立在湖边;断桥挽着苏堤浸在微微骄喘和荡漾着的碧波里;岸边的垂柳暧昧地撩起纤细的枝条,迎着沁凉的晨风向朦胧的西湖频频摇摆。而杭州人似乎已经麻木了西湖的妩媚,行色匆匆地奔忙在她的身旁,正所谓“久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而对于我和妻来说,自是从未见过名声大噪的西湖,更为文人骚客的溢美之辞所惑,故新婚燕尔之后,便千里迢迢地来到江南解读她的那分美丽。匆匆片刻,初识西湖,我们就来到龙井问茶。西湖龙井是出了名的,尤其是清明时节的茶更是极品。我们虽不及儒雅名士般风流倜傥,却也潇洒地在破旧的竹椅斜靠过来,讨上一杯透着绿绿的色彩,散着淡淡清香的龙井,权且算做“品茗”吧!
抬头望望,油绿茶树层层叠满的狮峰山映在忧郁的天空里,龙井村那具有江南情调的秀气可人的建筑错落有致栖在山腰间;深深呼吸,鼻腔里侵满了那龙井的幽香仿佛瞬间润泽到心肺,一种难以形容的畅快传递到每一根神经,轻轻地拨动着欢乐的思绪纵情歌唱。我们称上些茶叶,放入行囊,顺着小路在山间穿行。偶而瞥见一位老伯头顶斗笠,身背竹篓,悠然于油绿之中似少女般轻盈地采茶。我们热情地打讪后,便聊了起来,妻更是欣然作秀,背上老伯的采茶道具,故做茶山阿妹状翩然留影。杭州人很会尽风花雪月之能事,“西湖十景”偏偏又有新旧之分,我们也分辨不清,只好按图索骥。 从龙井村出来不远,便可寻见“九溪烟树”,九曲溪流潺潺绵绵,随着小路忽左忽右,转眼间又跌落成瀑,将修长白皙的身体倚进一汪深潭的怀抱,水雾迷离,似烟罩树,虽有人工雕琢之痕,却有令人动情怜爱之处。触景生情,不免惆怅一番,心绪略沉了些,直到那雄壮凝重的六合塔悠然映入眼帘。以潮水闻名遐尔的钱塘江悄然地流过他的身旁,陪伴着这千年古老的木塔目睹杭州日新月异的变化。登塔远眺,西湖娇羞地隐在烟雨蒙蒙里,钱塘江桥却慷慨地把臂膀挎在两岸,任凭似蓝色飘带的江水在臂弯里玩耍,城市的喧嚣似乎被这撩人心静的景致冲淡了许多,随你“只把杭州做汴州”。
杭州的确美丽,给人一种安详舒适的感觉,那种流露是不经意的,也许用心才能体会到,否则你也不过是陶醉于雪片般赞美的诗篇文章,去附庸风雅,人云亦云罢了。西湖本是钱塘江的泻湖,经过几次人为的雕琢与修葺,自然与人工巧妙结合,一时间在南宋时期躲避战乱、安逸享乐的文人墨客如潮颂扬之中便成与“天堂”相伴的人间美景。但西湖却有其独特的魅力,当我们从太子湾公园出来,再次与她“亲密接触”,不知不觉被其迷惑了。苏东坡有诗云:“水光敛艳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我便最欣赏这几句,西湖确是这样的,阴晴皆美,各有各的味道。再观西湖,水波微荡;游船数尾,点缀于上。湖中小岛,远远相望;亭台楼榭,卧波临浪。苏堤白堤,横亘悠长;山外青山,层峦叠嶂。好一派江南风光!西湖宛若文静秀丽的女子,端坐在杭州的西侧,巧妙地与现代气息的杭州融在一起;闲暇时光,随意在湖边漫步,领略这城中山水,怎不令人觉得惬意呢?更不要说有一堆“三潭印月”“柳浪闻莺”“花港观鱼”“平湖秋月”等让人耳熟能详的景致了。乘上画舫在西湖上畅游一番后,直到天色将晚,我们才带着倦意离去,但心情却是轻快无比的。
翌日,我们去灵隐寺游玩。据说,在灵隐许愿挺灵的,妻自是不肯放过。黄色的院墙衬出几分古朴,避日的浓荫透出几丝清凉,众多的香客显出几缕灵验,我们在香火缭绕的气氛中也不免虔诚起来,倒觉得济公在此修行而饱受排挤确实不算过分。但灵隐也的确沾了济公的光,几百年前在东南声誉鹊起,时至今日。那飞来峰也有几分神秘,兀起平畴,孤立一峰,无人能说出它的来历,却有家喻户晓从天而降的传说。飞来奇石上又雕刻了栩栩如生、神气活现众多佛像,尤其以大肚弥勒的笑容可掬令人叫绝,不然他那副尊容也不落于灵隐寺的门票上。游罢灵隐,我们又去朝拜岳王庙。岳庙背靠青山,面临西湖,倒也不枉岳飞一世英名。院落虽不是很大,却很别致。印象较深的是中间一汪碧池内,红色锦鳞游来荡去,碧绿荷叶星星点点,倘若站在那爬满青苔的石桥上抛下少许食屑,鱼儿便趋之若骛,更有甚者跃出水面,颇为有趣。再就是那岳飞青冢之前跪着的四*臣铁像,已是磨损得发亮,还在承受人们的唾骂,真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走出岳庙,我们又一次看见了西湖。天气晴好,她又换了一身装束。田田的荷叶漂在湖水中,填满了泊在湖边的画舫之间的空隙,起伏连绵的青山逼得湖水蓝冽许多,断桥依旧那优美的曲线凌驾于碧波上,白堤的浓荫仿佛极尽夏日里的疯狂展示着满眼的绿,湖光山色让你的眼舒适到极点,那美丽中的亭台楼榭更是奢侈的点缀,添上一丝人文的气息,这一刻我们已经心醉了,我们的西湖情结从此留在记忆里… …
离别西湖,离别杭州,也许再寻她时,只有在梦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