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迟桂花

  • 2013-04-24 15:40:57
  • 来源:客运站
  • 点击次数:1199

山寺月中寻桂子。

今年的桂花愈发开的迟了。国庆都过了才暗香浮动。往常似乎中秋前后,某个清晨,打开窗户,清凉的空气中,就会有种秋天特有的混杂着泥土和草木叶的新鲜味道。做个深呼吸,就有一股沁人心脾的甜香弥漫其间。然后定睛一望,原来是院子里的桂花开了。似乎一夜之间细细碎碎的金黄小花已爬满枝头,毫不吝啬地释放着自己的热情。走在小区里,走在大街上,清风深情款款地吹过来,让桂花独有的芳香氤氲着、弥漫着、流淌着,贪婪地深吸一口气,再吸一口气,恨不能将这我最爱的花香多多地储藏在记忆的小罐子里,让未来的每一天都充盈着甜蜜的滋味。

只有闻到了桂花的香味,才觉得秋天已经到了。

所以当我鼓动剑休假一天去窑上看桂花时,是理直气壮的。

其实我当时连窑上这两字都不知道是怎么写的,就知道传说那里有二千亩桂花。想想看二千亩的桂花盛开,那该是怎样的馥郁芬芳啊!

不醉几回桂花香,此生枉为苏州人.

苏州市的市话是桂花,苏州人是怎样喜欢桂花也是有记载的。摘抄一段:苏州的桂花有早晚两种,早桂开于秋分,晚桂开于寒露。花如米粒,有白、黄、赤之分,分别叫作“银桂”、“金桂”、“丹桂”,花开时,香气四逸,沁人心脾。苏州人用桂花来浸酒、做酱,蒸糕,制露。因桂花树木纹如犀,苏州人称其为“木犀”,后写成“木樨”。金秋时节,桂花飘香,弥漫四邻,逾日不绝,大有“独占三秋压众芳”之势。而每年八月桂花将开之时,天气必有数日燠热如暑,苏州人称之为“木樨蒸”,桂花必经此蒸郁,始开。自此,则金风玉露,秋凉送爽了。此时正是秋游大好时光,虎丘、山塘、天平、灵岩、上方等处以至于苏城四郊,一缕桂花香中,游人如织。清人蔡云《吴歈》诗有“七里山塘七里船,木犀香里沸歌弦。十千那够一船费,月未上弦直到圆”之句,可见当时苏州冶游之盛。

三言两语,剑就与我志同道合了。

车开了高架上转来转去,恍然觉得原来是在光福的路上。

早春探梅,初秋访桂的好地方就是光福,很好听的名字是不是。有时候想想好笑,人们总是对异乡旖旎风光念念不忘,却对故乡的美景视而不见。

原来窑上就在香雪海边上的一条小路,道路两旁都是村民的房子,可以看到院落里一匾一匾金灿灿的桂花,还有空气中无所不在的花香。

停好车子一问,才知道还要沿着道路走上去。

转个弯后豁然开朗,而香气也愈发的浓郁,一下子眼前就出现了那大片大片的桂花林。

漫山遍野的叠翠浮金其实谈不上是好看,然缭绕空气中那怡人陶醉的馥香,却说不尽的缠绵动人。

无意中一转身,烟波浩荡的太湖竟然就在路边。

那泼墨山水于遥远处,迤逦地从眼前划过.

山色无定姿,如烟复如黛。

已近晌午,阳光热热的照在身上,微风吹拂,很是舒服。

桂花林里到处都是村民在采摘桂花,用大片的塑料袋铺在地下,然后用竹竿敲打,落英缤纷,霎那芳华。实在是桂花的花期很短,令人怅然不已。

转进桂花林中随意乱走,遇见一老媪在独自采摘。看上去老人很是寂寞,唠唠叨叨和我们闲话家常,妹妹(苏州老人对年轻女子的称呼),阿是来看桂花格,味道阿香?伲一径勒里厢,闻弗出香味哉。几个子女都是在外地,他们要做事的,做公家事,都忙。在家里闲着也没事,就来帮女儿采摘桂花,辛苦吗?不辛苦格,放心吧。做惯了。几乎大哉?已经八十二了,重孙都十八岁了。

看着老人吃力的仰着头敲打树枝,心里一阵黯然,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能和老人反复说,阿婆啊,做不动就歇歇啊。

下山时想起,刚过了重阳节。

经过村子里,看见桂花的收购价已经降到8元一斤了,而辛苦一天也不过就采六七斤左右。每一种美好的事物都有不足人道的辛苦。

从窑上出来,剑说我们去南山公园看石壁吧。看吧,光福来了很多次,也不知道是什么石壁。

走进山中就觉得欢喜,三面倚青,一面傍湖,一条蜿蜒小路随山势而筑,缓处路线舒长少折,陡处则路线顿置宛转。山路两旁郁郁葱葱,并无多少游人,既有“碧石青苔满树阴”的幽静,又有“鸟鸣花发空山里”的野趣,是个修身养性的好地方。在路延伸处的山顶上,浓荫掩映中,露出黄墙一段,飞檐一角,是座背山临湖,傍山筑室而立的寺庙,永慧禅寺。

后来查了资料,才知道这山这寺都是大大的有名。这山是叫蟠螭山俗称南山,在弹山之南。蟠螭山因其状如无角的蟠龙而得名。“山有曲折致灵,水有波澜致清。”蟠螭山座落水际正得此景。它作蜿蜒状斗入湖中,有如水中岛屿,若遇云岚飘渺如海,则有“山在有无之中”之妙。而永慧禅寺也为石壁精舍,建于明嘉靖二年(1523)。据原《光福志》载:“明隆庆三年(1569)僧憨山复创”。相传为憨山大师结茅之地。清道光中重建。寺内殿宇二十多间。整座寺庙因高而低顺山势而筑,山门造型朴实如便家。入门东折方可进殿,颇合“山居僻其门径”的画理。

当时只觉得寺庙虽破旧,也幽静雅致。后院有一陡削石壁,上面布满了文人墨客的墨迹。参观了一圈后,我们在山门口的院落里坐着与一位出家师傅和几位居士闲谈。说些什么已经没什么印象了,门口高大的银杏树上一片片如小扇子般的叶子将金黄色的午后阳光轻轻揉碎。树影斑驳,婆娑于金黄色的寺庙院墙上,院子里静谧安祥,做义工的阿婆在打盹,寺庙里的叫花花的小狗温顺的趴在地上聆听。似乎没有风,可是树梢的逸动偏又明了风的存在。一位居士说他经常会来寺里住上一段时间,安心养性。是啊,静思而生慧,在这样的清静之地总是有一些领悟和感思吧。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追逐自由的脚步……”手机铃声不合时宜的响起,是妈妈的电话,询问我们何时回去。是啊,该回去接小朋友放学了,要烧一顿晚饭了。中年的旅行,到底牵挂多些。

车子沿着太湖大道奔驰,水天一色的夕阳下仿佛置身仙境,短短的一天有那么多美好留下。于是又可以在一段时间里无比接近家居平常背后的滴水穿石的坚忍。

依然怅怅不已。

何日更重游?

旅游小贴士:

光福镇具有2500多年的悠久历史,位于苏州市古城西南28公里的太湖之滨,南邻太湖区,西邻太湖、北通长江,光福自有“湖光山色,洞天福地”之美称,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享有“鱼米之乡”,“四季有果”之美称;光福是传统工艺之乡 ,苏绣的发源地之一,精湛的雕刻工艺巧夺天工;光福人文景观,名胜古迹密集,吴文化内涵深厚,形成了多层次的旅游专线,是国家太湖名胜风景区之一。光福主要的景点有邓尉山坞、铜观音寺、光福塔、司徒庙等

位于邓尉山坞,是中国四大探梅胜地之一。邓尉梅花甲天下,以其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著称于世。明代文人姚希孟曾在《梅花杂咏》一文中说:“梅花之盛不得不推吴中,而必以光福诸山为最”,梅花盛开时,繁花似雪,暗香浮动;微风吹过;香飘数十里。山上有“闻梅馆”、“梅花亭”清康熙年间江苏巡抚宋荦题书的“香雪海”摩崖石刻和乾隆皇帝探梅御诗碑刻。周围还有数百亩梅林,形成“登楼观梅、入园探梅、进廊揽梅、登山赏梅”四大赏梅景点。

铜观音寺原名光福神寺,始建于梁代天监二年(公元503年)。几经兴衰,现存殿宇是清道光十二年(公元1813年)建筑,宋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有个农民在光福神寺旁取土,挖得铜观音像一尊,后送至寺中,于是被改为铜观音寺。寺内殿宇富丽堂皇,除大雄宝殿,观音殿,还有金刚殿 、西方殿等。廊壁碑碣古刻,古香古色;寺后亭、台、池、榭、点缀雅致;奇卉怪石,罗列其中;树林青郁,景色迷人。

光福塔又称舍利佛塔。坐落于龟峰山巅,始建于梁大同年间,距今一千四百多年,1998年修葺一新。塔为四方七级,高38米,身边宽5.18米。光福塔踞山临湖,景色旖旎,犹如一幅洗炼的中国画展现在游人面前。登临塔山纵眼四望,但见高处峰峦攒簇,低处层林叠翠,湖光山色,相互掩映,给人以“不在画中,似在画中”之感。

司徒庙位于邓尉山山坞的梅林丛中,相传东汉大司徒邓禹晚年就隐居于此。庙里供奉着邓禹塑像,院内有当年邓禹种植的汉柏四株,已历1900余年,清乾隆帝下江南巡视曾多次观赏,并赐四株古柏为“清奇古怪”,洵为天下奇观。明代《楞严经》、《金刚经》石刻保存在庙内。据此,江苏省人民政府已将这组古刻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壁精舍在永慧禅寺后院内,山岩峭壁陡直,似刀削的石壁高出地面八九米,壁上布满名公巨卿、文人墨客的题咏、游记,此乃著名的蟠螭山摩崖石刻二十六方。壁岩间更有一株千年的古石楠树,扎根在石壁的岩缝中。其根一半在岩缝里,一半裸露在岩缝外。由于树身和树根都一目了然地呈现给游客,并且树身紧贴陡峭石壁,如苍龙卧伏,又似巨蟒盘旋,沿峭壁蜿蜒曲折,向上爬攀将八米左右上崖顶后展开一片苍翠,才是树冠。树冠四季常青,充满生机,丝毫不见苍衰之态。此石楠形如卧龙,故又称“困龙”。

一进寺内,两株相距一丈的银杏树十分抢眼,这是两株明代的银杏树,右边为雌性、左边为雄性,每棵树都要二人合抱,这对银杏树的“婚姻”已持续了600多年。银杏是雌雄异株的植物,只有雌树和雄树栽在一起,雌树所结的银杏才能播种发芽。由此可见,光福古人在600多年前不仅知道雌雄银杏树要栽在一起的原理,而且已经在实际的生产中加以利用了。

院内另有宫庭宝物一件:镶金碧玉竹。竹枝翠绿,嫩黄相间,犹如翡翠。相传憨山高僧修炼得道进京受封时,御赐金银珠宝,翡翠玛瑙,高僧视而不见,唯独受就两株镶金碧玉竹,带回蟠螭山移植于寺内。如今,这碧玉竹仍青青翠影穿溜于壁里缝间。

距石壁精舍西去一百米左右处有座憨山台。憨山台相传是明嘉靖年间(1522~1565),憨山大师修炼打坐、结茅之地。据史记载,憨山和尚法号德清,为明末四大高僧之一。故石壁精舍又称谓憨山寺。憨山著有《憨山梦游集》、《山居诗》等。《山居诗》条幅一件,为罕世之宝。憨山台侧,有一清澈见底,终年不涸的梅村泉。梅村泉为纪念清代诗人吴伟业命名的。憨山台有摩崖石刻八方,连同石壁精舍后院削壁上的二十六方摩崖石刻都为清代、民国石刻。这三十多方摩崖石刻,体形不一,含行、隶、草、楷、篆各体,各见所长。有李根源浑厚安祥的书法,有章炳麟含蓄凝重的书法,有吴湖帆刚柔相济的书法,有谷秀钟潇洒飘逸的书法……。

清代诗人孙原湘为《石壁》诗赞:“苍苍绝壁瞰湖边,万顷琉璃照眼前。风雨欲来云满地,人烟何处水浮天。松声时作空中乐,鸥影都成世外仙,七十二峰看不了,一峰诗恩一飘然。”极尽了文人雅士游览蟠螭山的感受。

(岁月静好)

(露邑黄金蕊,风生碧玉枝)

(光福窑上赏桂,石壁禅寺寻幽)

分享到: 0
下一篇: 扬州休闲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