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记者的印象里,江南,就是一幅水墨画;而古镇同里,则是画面右下方的一首诗。
千百年来,不计其数的文人墨客徜徉在江南烟雨中,含英咀华,挥毫泼墨,给锦绣江南增添了沁人心脾、历久弥香的人文气息。
体验梦里水乡,寻访江南古镇,一直是本报《文心周末》全国作者的梦想之一。11月9日,在江苏省吴江市统计局和同里镇政府的鼎力协助之下,部分作者代表齐聚同里,寻幽怀古,写景状物,以文会友,共同度过了5天难忘的精彩时光。
国家统计局总工程师郑京平先生耽繁出席同里笔会开笔仪式,鼓励统计工作者积极投身新闻与文学创作,努力拓展统计服务平台;吴江市人民政府市长温祥华亲临笔会,发表热情洋溢的迎宾词;本报社长曾玉平致《开笔献词》,副社长王海峰主持开笔仪式。江苏省统计局、苏州市统计局、吴江市统计局、同里镇政府主要领导联袂出席开笔仪式,并为笔会剪彩。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与热情参与,给笔会写下了厚重的第一笔。
墨魂?江南?笔会
宋朝词人王观有词云: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大文豪王安石则说: 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
正所谓: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喜欢写作的人,无不以投身江南为梦想。
在记者看来,一朝又一朝、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之所以迷恋江南,主要是因为沉醉于江南的水。
宋朝词人赵师侠的《江南好》,专咏这江南之水天一色:天共水,水远与天连。天净水平寒月漾,水光月色两相兼。月映水中天。
苏东坡一首《望江南?》,写出了江南水城风韵: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朱敦儒《望江南》,则写绝了江南水上生活情调:炎昼永,初夜月侵床。露卧一丛莲叶畔,芙蓉香细水风凉。枕上是仙乡。
而文人的水乡生活,在水色之中,又添墨香,惹得读者文思汹涌,心痒难挠。有戴复古《望江南》?二首为证:
壶山好,博古又通今。结屋三间藏万卷,挥毫一字值千金。四海有知音。
门外路,咫尺是湖阴。万柳堤边行处乐,百花洲上醉时吟。不负一生心。
除文人之外,墨客们也不甘寂寞。他们施展丹青妙手,《江南烟雨图》、《寒江钓雪图》,……把个江南水乡描绘得如人间仙境一般。
烟雨江南,因了文人墨客的抒写,俨然成了笔墨江南。
如果没有水,江南就没有了神韵;而如果没有诗画,江南就没有了灵性与文心。笔墨,是江南的魂魄。
因为水乡的神韵,我们相聚在江南;因了江南的魂魄,我们笔会在同里。我们,多么希望以稚嫩的文笔,效法千古之风流,去描摹水的神韵,去淋漓墨之魂魄。
江南水城,以苏州名气最盛。同里虽小,单以水而论,却也不遑多让。
同里地处太湖之滨、大运河畔,四周五湖环抱,东临同里湖,南濒叶泽、南星二湖,西畔庞山湖,北连九里湖。同里古镇,就像一朵高洁的睡莲,在连天碧水中轻摇浅荡着,安然度过了历史的烽火与岁月的烟尘。在漫长的历史风雨里,同里曾因“湖”得福,避免了一次次的兵燹之灾。镇区被“川”字形市河及其支流切割为大小不一的15个小岛,沿河屋宇连绵,街巷纵横,家家临水,户户通舟。镇区布局一切环绕水做文章,因水成街,因水成路,因水成市,因水成园,因水成桥,巧妙地把水、路、桥、园、宅融为一体,浑然天成。
水多,桥就多。同里镇区共有大小河流15条,水面占去总面积的20%。15条河流上,架设着各个朝代的古桥40多座。最有名的自然是同里人津津乐道的“三桥”:太平、吉利、长庆。
三桥横跨在同里的名片-退思园边的河道上,顺流相望。也因了这个便利,三桥有了喜庆吉利的名字,从而形成了“走三桥”的风俗。老人做寿要走三桥,新人大喜之日要走三桥,逢年过节也要走三桥,讨个吉利,沾沾喜气,托个心愿。天南地北的游客来到同里,这三桥成了必须的体验。似乎不从三桥走,枉到同里游了。
记录古镇悠久历史的,是思本桥。它始建于南宋年间,距今已越700余年,仍然坚固如初。桥名“思本”,取“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之意。
而最能见证古镇文化精神的,当属普安桥。普安桥始建于1506年,至今也有500余年的历史。桥体西侧石壁上,雕刻着这样一副对联:一泓月色含规影/两岸书声接榜歌。同里虽小,却有着读书的传统。据记载,宋朝以来,同里出过状元1人,进士42人,文武举人90多人。
因为多水,同里成为地地道道的鱼米之乡。这里盛产鱼虾,各种水产品取之不尽。比较珍贵的有白鱼、鳜鱼、鳗鱼、鲈鱼等。现在的同里拥有水面1。2万亩,年产水产品5万担。这里的水生植物同样丰富,有茭白、水芹、莼菜、芡实、菱角等。其中,芡实被称为“水中人参”,为有名的时令补品。
因为多水,同里人形成了自己浓郁的茶文化。为取水方便,茶楼一般都建在沿河。喝早茶的凌晨四五点钟就来到了茶楼,新汲的河水沏上新茶,两人对饮,香飘两岸。
11月11日,是笔会安排的古镇文化体验日。走得累了,记者便陪同绵阳笔友董泓、徐州笔友刘振坤等,坐在河边茶桌上品茶。回看河心,一条小船上停歇着五六只墨鸭。船主手握长竿,接过游人10元钱,便赶一只墨鸭下水。起初,我们不相信水里有鱼。没想到,墨鸭一个猛子下去,不一会儿上得船来,勃子就见鼓鼓的一团。船主用手只轻轻一勒,便见一条活蹦乱跳的鱼儿泛着银光,落在舱里。以前只在鲁迅的文章里拜读过墨鸭捕鱼的故事,亲眼目睹还是第一回,很是开眼惬意。
时值11月,立冬的日子早过了,北方已是落叶遍地。而在同里河岸,婆沙柳条竟自依然故我,碧绿成行。茶肆的主人在给客人沏茶的间隙,悠闲地摘着和柳叶一样碧绿的水芹。在她的身旁,一框新出锅的菱角兀自冒出丝丝热气,飘来缕缕清香。
吸吮着阵阵菱香,一首流芳千年的古诗浮上心头:越女新妆出镜新,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人间贵,一曲菱歌抵万金。
这框飘香的红菱,一定是出自一位年轻姑娘之手吧。她在采菱的时候,应该在唱着温情如水的《采菱歌》。这么想着,更觉这满河的菱香、满城的水色,沁人心脾,醉人肺腑。
江南水城,以苏州名气最盛。同里虽小,单以水而论,却也不遑多让。
同里地处太湖之滨、大运河畔,四周五湖环抱,东临同里湖,南濒叶泽、南星二湖,西畔庞山湖,北连九里湖。同里古镇,就像一朵高洁的睡莲,在连天碧水中轻摇浅荡着,安然度过了历史的烽火与岁月的烟尘。在漫长的历史风雨里,同里曾因“湖”得福,避免了一次次的兵燹之灾。镇区被“川”字形市河及其支流切割为大小不一的15个小岛,沿河屋宇连绵,街巷纵横,家家临水,户户通舟。镇区布局一切环绕水做文章,因水成街,因水成路,因水成市,因水成园,因水成桥,巧妙地把水、路、桥、园、宅融为一体,浑然天成。
水多,桥就多。同里镇区共有大小河流15条,水面占去总面积的20%。15条河流上,架设着各个朝代的古桥40多座。最有名的自然是同里人津津乐道的“三桥”:太平、吉利、长庆。
三桥横跨在同里的名片-退思园边的河道上,顺流相望。也因了这个便利,三桥有了喜庆吉利的名字,从而形成了“走三桥”的风俗。老人做寿要走三桥,新人大喜之日要走三桥,逢年过节也要走三桥,讨个吉利,沾沾喜气,托个心愿。天南地北的游客来到同里,这三桥成了必须的体验。似乎不从三桥走,枉到同里游了。
记录古镇悠久历史的,是思本桥。它始建于南宋年间,距今已越700余年,仍然坚固如初。桥名“思本”,取“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之意。
而最能见证古镇文化精神的,当属普安桥。普安桥始建于1506年,至今也有500余年的历史。桥体西侧石壁上,雕刻着这样一副对联:一泓月色含规影/两岸书声接榜歌。同里虽小,却有着读书的传统。据记载,宋朝以来,同里出过状元1人,进士42人,文武举人90多人。
因为多水,同里成为地地道道的鱼米之乡。这里盛产鱼虾,各种水产品取之不尽。比较珍贵的有白鱼、鳜鱼、鳗鱼、鲈鱼等。现在的同里拥有水面1。2万亩,年产水产品5万担。这里的水生植物同样丰富,有茭白、水芹、莼菜、芡实、菱角等。其中,芡实被称为“水中人参”,为有名的时令补品。
因为多水,同里人形成了自己浓郁的茶文化。为取水方便,茶楼一般都建在沿河。喝早茶的凌晨四五点钟就来到了茶楼,新汲的河水沏上新茶,两人对饮,香飘两岸。
11月11日,是笔会安排的古镇文化体验日。走得累了,记者便陪同绵阳笔友董泓、徐州笔友刘振坤等,坐在河边茶桌上品茶。回看河心,一条小船上停歇着五六只墨鸭。船主手握长竿,接过游人10元钱,便赶一只墨鸭下水。起初,我们不相信水里有鱼。没想到,墨鸭一个猛子下去,不一会儿上得船来,勃子就见鼓鼓的一团。船主用手只轻轻一勒,便见一条活蹦乱跳的鱼儿泛着银光,落在舱里。以前只在鲁迅的文章里拜读过墨鸭捕鱼的故事,亲眼目睹还是第一回,很是开眼惬意。
时值11月,立冬的日子早过了,北方已是落叶遍地。而在同里河岸,婆沙柳条竟自依然故我,碧绿成行。茶肆的主人在给客人沏茶的间隙,悠闲地摘着和柳叶一样碧绿的水芹。在她的身旁,一框新出锅的菱角兀自冒出丝丝热气,飘来缕缕清香。
吸吮着阵阵菱香,一首流芳千年的古诗浮上心头:越女新妆出镜新,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人间贵,一曲菱歌抵万金。
这框飘香的红菱,一定是出自一位年轻姑娘之手吧。她在采菱的时候,应该在唱着温情如水的《采菱歌》。这么想着,更觉这满河的菱香、满城的水色,沁人心脾,醉人肺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