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经济气象经济指与天气等气象预报服务有关的各类经济活动的总和。把握气象信息对商品的生产、经营活动能够提供有益的帮助,在西方国家,气象经济已成为一门成熟的商业运作,而从2003年开始,国外气象服务企业开始进入中国市场,气象经济在中国具有优越的发展前景,但也面临一定的问题。
气象经济气象经济是随着经济发展产生的一个新名词,气象经济指与天气等气象预报服务有关的各类经济活动的总和。由于气温、湿度等气象因素对商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很大,准确、及时地把握气象信息对商品的生产、经营活动能够提供有益的帮助。
气象经济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利用气象预报进行防灾减灾所取得的效益,如防御热带气旋、暴雨、干旱和人工影响天气等;二是充分利用有利的气象条件进行经济活动所取得的效益,如利用有利地形进行农业综合开发、商业部门利用气象预报进行有益的经营活动等。 西方经济学界的德尔菲气象定律指出,气象投入与产出比为1:98,即企业在气象预测方面投资1元,可以得到98元的经济回报。在不同的市场条件下得到不同的应用。经济回报率可能会更高。 气象经济已成为一门成熟的商业运作,德国、日本、欧美等国家的气象机构开发出的“啤酒指数”、“空调指数”、“耗电指数”、“冰激凌指数”等气象指数,成为企业确定生产营销计划的重要依据,不少企业因此得到气象投资的丰厚回报。
国外发展
气象经济中的一度效应气象资讯服务在欧美、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已形成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产业,经济效益尤为可观,并且成为一条相当不错的生财之道。比如法国气象台为一级方程式赛车、法国网球公开赛等体育赛事以及其他大型户外文体活动提供详尽、准确的天气预报。仅此一项,法国气象台每年的经济收益就高达2000万欧元。 在日本经营电冰箱和空调的厂商,每年都会斥巨资购买大量的气象信息和气象数据,以此来分析气象变化与销售额的关系。德国更是如此,在这个啤酒消费大国,每当他们国家的平均气温超过22℃时,啤酒就开始畅销,当气温每上升1℃,大瓶装的啤酒则会每天多销230万瓶;气温在30℃以上时,每上升1℃,全国啤酒销量再增加100万杯。这就是著名的德国啤酒指数。
中国状况
据中国气象局开展的全国气象服务效益评估项目的结论表明:中国气象部门提供的气象服务每年至少在经济社会中产生了3328亿元效用;投入产出的效益可达1:69.这表明气象经济同样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中国气象经济学还是一个新兴学科,气象服务也还停留在简单的气象预报台阶上,气象服务市场尚未形成。 1985年前,中国气象部门的工作重点放在灾害性的天气预报上,1985年后国务院才批准气象部门开始开展有偿气象服务。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国内商业性气象服务并没有形成规模化产业,更没有获得较大的商业利润。 气象资讯服务的价值已不仅仅局限于为人们生活提供参考,它还可以为政府决策、招商引资、城市规则等方面提供服务。国内电业部门、高速公路管理部门、铁路部门、保险公司等行业在气象经济上已经迈出可喜一步,这些行业每年都要向气象台定购有关本行业经济的专业性气象预报,以及时作出最有利的经济决策。 2003年,日本最大的私人气象公司天气新闻公司(WNT)在上海设立办事处的消息,曾引起业界的一场轰动。美国国际气象服务公司、日本天气新闻公司等先后在广东、上海开设分支机构,并取得资讯、咨询服务的营业许可证,从事远洋导航气象服务。英国气象局也一直在积极与中国气象部门寻求合作,双方同意把气象导航作为首选项目,确定由北京全球气象导航公司与英国气象局开展合作。截止2008年,中国气象服务领域已经涵盖了农业、工矿、城建、交通运输、旅游、仓储、环保等行业和部门,为他们提供从一年天气趋势展望到6小时内短时预报等各种服务,已遍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拥有了上百个服务点,气象有偿服务的收入一年超过了1亿元。“泳装指数”、“感冒指数”、“情绪指数”等气象指数,表明气象资讯信息与生活近在咫尺,且已经渗透到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
国内气象事业在得到国家和社会长期和可持续投入的同时,也在创造着更大的有形和无形的社会、经济和环境价值回馈国家和社会,气象投入已经演变成一种战略投资。尤其是气候急剧变化的今天,社会抵抗自然灾害的脆弱性不断增加,无论是在公共投入平台上,还是用各种市场机制进行衡量,气象经济的投入产出比都是一笔极其可观的收益。
气象预报和气象资料分析作为一种信息服务产品,充分重视挖掘气象服务潜在的价值势在必行。但气象经济在发展中仍存在诸多问题:譬如,有偿气象服务的收费标准,气象经纪公司与客户之间的责权利关系问题,倘若出现纠纷势必会面临无法可依的窘境。 因此有专家建议,要使国内部分可以面向市场的气象服务健康发展。首先要建立规范的市场规则,明确公益性与商业性气象服务的范畴与界限,制定气象服务市场参与者的准入条件等。其次要将面向市场的气象服务应该通过转换机制,参与竞争,以及优质优价来求得发展。另外还要让气象产品的制作方式与使用方式相互结合,在明确需求的条件下生产有针对性的气象产品。但最主要的还是要建立规范的气象信息服务市场,引入公平竞争的机制,建立完善完整的、公正的配套法规,删改、修订现行气象法中的垄断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