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因强制游客购物不成“北京导游持刀威胁游客”的视频报道在网上热传。北京市旅游委8日举行发布会介绍,北京旅游委等部门已启动相应的工作预案机制,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事发地昌平公安分局办案民警已介入调查。(人民网7月9日)
近年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也带动了旅游业的蓬勃、红火。但平心而论,旅游在中国很难称得上是一件舒心的事儿,尤其是在节假日。但凡有跟团旅游者,应该都体会过各种特殊的“待遇”:诸如强迫式购物、象征性观光此类。而这些只是旅游乱象的表象,其根源在于中国社会发展的步调紊乱。
现在的旅游模式中,导游的讲解已不再是传播旅游点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而是处处引导游客的消费意识,旅游购物已经演变成旅游陷阱之首。至于所购商品的质量也有待考究,导游引领购物的商品一定在品质低、质量差和价格虚浮上三者至少居其一。
其实,导游从旅游购物的“规定动作”中抽取佣金,早已不是新闻,跟团旅游,总有购物项目。不管是按进店人头给钱,还是按成交额度分账,导游从中渔利,已经成为一个“公开的秘密”。但这些利益面前,就可以成为导游对游客持刀相向的借口吗?
导游和游客只是一个界面,前面是很长的积累,最后一定会在这个地方爆发出来,这是必然的。这不是某个地方某个团的个案,而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那么,造成这一乱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造成这一乱象的根源在于,国内旅游行业准入门槛低、秩序混乱、旅行社低价竞争。为了争取客源,旅行社争相推出低价团或者“零负团费”吸引游客。虽然国家对此明文禁止,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断绝佣金现象。因为旅游购物背后,实际上有一根“利益链”:导游、旅行社和购物商店。加之游客资源具有流动性的特点,致使回扣成为全行业的痼疾。
全国有两万多家旅行社,那么必然会存在竞争,这竞争的条件无疑是价格战,而利润也就只能从购物中来了。导游呢,没有底薪还要兼顾着司机、领队等的利益,难免泥足深陷。再说购物商店,则往往抱着“一锤子”买卖的心态,再加上利润还需“再分配”给导游和旅行社,因而可能成为“黑店”。一些主管部门害怕严格管理会影响“政绩”,也默认了这样的“行业潜规则”,甚至形成与旅行社和商家的“利益同盟”,所以往往也是睁只眼闭只眼。
那么,这一乱象就无法杜绝了吗?不然,也许逐步完善导游薪酬的合理化也许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如若旅行社实行“导游工资制”并加以业绩奖励的话,将导游收入由暗转明,也就会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导游的行为,同时也推动导游从业群体在个人口碑和业务技能上的良性竞争,从而对导游人才的职业发展,形成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