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北区政府网
- 中 文 名: 柳北区政府网
- 官 网: http://lbq.liuzhou.gov.cn
- 地 址: 雀儿山街道胜利路12号
- 服务热线: 0772-2815043
柳北区政府网简介
柳北区位于柳州市的北部,建区于1979年。下辖2个镇和8个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域面积320.03平方公里,总人口36.8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44万人,是柳州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区。辖区呈扇形,依山环水,风景宜人,环境优越,九曲柳江环东、南、西三面而过,北面有风光秀丽的雀儿山公园、君武森林公园、江湾休闲观光区等风景区。
中文名称柳北区外文名称Liubei District行政区类别市辖区所属地区柳州市下辖地区解放 雅儒 锦绣 柳长 钢城 胜利 雀山 白露政府驻地胜利路12号电话区号0772邮政区码545000地理位置柳州市北部面 积282平方公里人 口43万人(2010年)方 言西南官话桂柳片气候条件中亚热带季风气候著名景点雀山公园、君武森林公园、花果山生态园、十二湾林场机 场柳州白莲机场火车站柳州北站车牌代码桂B行政代码450205目录1 建制沿革2 行政区划3 地理环境▪ 位置▪ 气候4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水资源5 人口民族6 经济概况▪ 农业▪ 工业7 交通运输8 教育事业▪ 幼儿教育▪ 小学教育▪ 成人教育9 文化事业▪ 文化场所▪ 文物古迹10 旅游观光▪ 雀儿山公园▪ 君武森林公园▪ 沙塘花果山迷宫建制沿革编辑
柳北区隋开皇十一年(591年),析桂林县置马平县,县治所设于今柳州市柳北区雀儿山附近“双山”。属象州.大业元年(605年),撤象州,马平县属桂州。大业三年(607年),桂州改称始安郡,马平县属之。唐武德四年(621年),马平县为昆州(同年改名南昆州)治所。贞观八年(634年)为柳州治所。马平县城址位于今柳州市城中区东南滨江一带。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柳州治所迁柳城县,马平县仍属之。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马平县属柳州安抚司,十六年(1279年)属柳州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马平县属柳州府。为府治所,清仍之。民国元年(1912年),撤马平县入柳州府。2年6月,裁柳州府,复置马平县,属广西柳江道,为道治所。民国20年(1931年)1月1日,马平县改名柳州县。23年柳州县属柳州行政监督区并为治所。26年4月7日,柳州县改名柳江县。29年,柳江县属第四行政督察区并为治所。31年,第四区改称第二区,柳江仍为区治所。1949年11月25日,柳江县城解放。12月10日,柳江县城区,即今柳北辖区及部分郊区划归柳州市。城区外18个乡划为柳江县,属柳州专区。1950年3月19日,柳江县治迁拉堡圩。今柳北辖区分属柳东、柳西区。7月26日,柳东、柳西区改为第二、第三区,属柳州市第二、第三区,一部分属柳城县鹧鸪江乡。同年下半年,改属第一、三区。1955年撤区,建立街道,今柳北辖区分属文惠街道、中南街道和郊区管辖。1958年9月25日成立柳北区,管辖新建工业区。1960年4月,撤销区公所和居民委员会,将城区和郊区合并,组成柳州市辖4个人民公社。雀儿山人民公社成立,下辖白露(钢铁)、长塘(飞跃)和沙塘(超美)等3个分社。今柳北辖区大部分属雀儿山人民公社,一部分属城中人民公社文惠分社、东方红农业分社。1961年12月恢复城乡分管。21日,撤销雀儿山公社,将大部分地区并入郊区,小部分并入城中区。1962年恢复居民委员会,今柳北辖区部分划归向阳公社所属居委会。次年12月5日,恢复雀儿山公社,辖柳北工业区全部地区。1968年间,柳州市成立城中区、鱼峰区、郊区,今柳北辖区分属城中、郊区。1972年,城中、鱼峰合并为柳州市城区。今柳北辖区分属其中解放公社和雀儿山公社。1979年9月20日,恢复柳北区。28日,柳北区正式成立。属柳州市至今未变。
行政区划编辑柳北区初建时,就原解放公社和雀儿山公社的13个居民委员会扩建为16个居民委员会。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区内工商企业、居民点不断增加,居民人口激增。根据居民居住情况和便于居民自治原则,辖区居民委员会逐年调整,1980年下辖18个居委会。1981年,新建跃进路、北雀路、胜利路和火车北站等居委会,辖区居委会增加到27个。1985年3月,由于城区工作需要,区内设立解放、黄村、胜利、雀儿山4个街道办事处,作为区政府的派出机构,代表区政府行使部分职权,并直接管理辖区内各居民委员会。解放街道办事处主要管辖从八一路至跃进路口、三中路、北站路、白沙路地段的12个城市街道居民委员会,机关驻地八一路36号。黄村街道办事处管辖南从雅儒路铁桥头北至北雀路红碑路口,东至湘桂铁路边,西至柳江地段,下辖8个城市街道居民委员会,机关原驻北雀路7号,后迁至雅儒路清水塘边。胜利街道办事处管辖南起跃进路口,北至柳长公路与湘桂铁路交叉口,西至北雀路中段,东至柳江畔,下辖14个城市街道居民委员会及胜利小区管理委员会,机关驻地胜利小区。雀儿山街道办事处管辖地区南与胜利办事处交界,北至鹧鸪江地段,下辖9个城市街道居民委员会,机关驻地北雀路79号。1983年1月17日,柳城县沙埔公社石碑坪片古木、大滩大队划归柳州市,境内的长虹机械厂的职工、家属为城市户口,归柳北区管理;同日,鹿寨县属的洛埠镇划归柳州市,境内的柳江造纸厂的职工、家属为城市户口,亦属柳北区管理,柳北区辖范围按选民所在地逐渐扩大。1988年5月,成立柳钢居民办事处,自行管理柳州钢铁厂内部9个居民委员会,行政上仍受柳北区人民政府领导。全辖区的居民委员会经历年调整,至1990年,共有52个。管辖最远的地方,为屯秋两个居委会,驻地在鹿寨县境内。这种城乡交织并与外县搭界“插花”的现象,是柳北区行政区划和管理上突出的特点。 2012年2月22日,洛埠镇划归鱼峰区。2015年,柳北区管辖8个街道3个镇:解放街道、雅儒街道、胜利街道、雀儿山街道、钢城街道、锦绣街道、白露街道、柳长街道、石碑坪镇、沙塘镇、长塘镇
柳北区位于柳州市北部,地处东经109°21'一109°26′,北纬24°19′一24°24′。东部和西南部隔柳江与郊区柳东乡和柳南区相望,南接城中区,北至郊区长塘乡、白露乡,西滨柳江,形成北宽南狭的长形带柄斧状布局,总面积18.99平方公里(如包括辖区12个不连片的选举单位所在地,总面积计达48.46平方公里)。是一个城乡交织地区。
气候
柳州位于南亚热带北缘,大江环绕,地气疏豁,柳北地区受季风环流影响尤为明显。气候特征是夏长冬短。夏季盛行温暖湿润的海洋气团,雨量充沛,冬季盛行寒冷干燥的大陆气团,形成夏湿冬干的气候。自1964年以来,在沙塘物候观测点进行系统的物候观测,从多年的天气变化和柳北一带的生物现象表明:柳州地区(以柳北为观测点)春季由每年2月7日至4月25日,气温由摄氏11度逐渐升至20.4度,先见毛桃芽膨大,桐油树展叶至苦楝树开花,共历78天。自每年4月末起进入夏季。初夏平均气温20.4度,葡萄开花;仲夏气温平均21度,蚱蝉始鸣;季夏平均气温26度,桂花绽蕊,至每年10月初夏季结束,共为160天。秋季由每年10月3日至12月25日,计为84天,平均气温16.2度,枇杷出现花蕾,桐油树叶渐次变黄。自12月26日起至第二年2月6日是为冬季,共43天,平均气温11度,苦楝树叶落尽,野草枯黄。年平均气温摄氏20.5度,一般变化不大,年际前后的气温差异在0.4度左右。最热月份为每年7—8月,月平均气温28.8度,1956年8月7日极端最高气温为42度;最冷月份是每年12月至次年1月间,月平均气温10.3度,1955年1月12日的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3.8度。无霜期332天,1975年霜冻严重,全年有霜期连续22天。
自然资源编辑矿产资源
柳北区内的岩层为沉积岩,地下矿藏多属于沉积矿,如石灰石、白云石矿,分布面积很广。笔架山已探明C1级储量石灰石273万吨,含氧化钙46.9%;白云石153万吨,含氧化镁21.25%。驼背山的石灰石储量21万吨,含氧化钙50%;白云石130万吨,含氧化镁19.9%。1970年,柳州钢铁厂曾在此两山开采白云石,投产半年后,发现矿体溶洞裂隙发育,其间填满粘性黄土,影响生产,因而停产报废。鹧鸪江一带地下储藏二叠系风化形成的堆积锰矿,并有页岩黏土,适于作建筑材料打砖用。
水资源
柳北区内地下水资源丰富,主要含水段分布标高在50一20米,地下水埋藏2.5—2.2米不等。经计算,地下水储存资源约0.15亿立方米左右,允许开采量9.25万立方米/日,这类地下水属重碳酸钙、镁类型,水温春冬摄氏20一23度,夏秋20一25度,水质良好。1985年已有柳钢等13个厂矿企业单位开凿成井利用地下水,收到明显的经济效益。
人口民族编辑
柳北区据民国37年(1948)5月份统计.当时柳州城厢普通住户24227户、97949人;公共住户296户、16064人;流动人口24071人,总计全柳州城厢人口为138084人(其中男84003人,女54081)。今柳北辖区当时属柳州、柳城两县分管,人口无准确统汁数字。解放后至1979年,区域变动频繁,人口流动很大。今柳北区政府成立后,经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确计全区总人口为104948人,是解放前一年柳州城厢总人口的76%。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时,柳北区内人口已增加到210557人,为解放前一年柳州城厢总人口的152.48%,超过一半以上。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杳数据,柳北区常住人口为428023人,其中:解放街道44690、雅儒街道53266、胜利街道63695、雀儿山街道42501、钢城街道39813、锦绣街道65852、白露街道21435、石碑坪镇20086、沙塘镇30691、长塘镇39826、洛埠镇6188
经济概况编辑农业
柳北区新中国建国前,农村的土地、山林等主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大量为地主和封建宗族占有,广大农民无地、少地。据民国22年(1933)马平县政府选择雅儒村、黄村100户农民作抽样调查,统计半自耕农占50%,佃农占28%,自耕农只占22%。75%以上的土地为地主所有。地主凭借所占土地向佃农出租,普遍采用分租制,以谷物计租,对半分成或四六分成(即地主、佃农各半或主4、佃6)。年租一次定死,年中受灾不变。农民苦累一年,收获后除交田租、牛租外,所余无几,遇有天灾人祸,则靠向地主(财主)借贷,忍受重利剥削,过着贫困不堪的生活。清道光十四年(1834),太学生陈玉作《城北看菜花》诗,描写当时柳州北郊已有人家专业种菜,而菜价低贱,“几担挑入市,难易粟一斗”。菜农的生活也很贫苦,“菜佣忙菜花,菜色常嗟有”。历时百余年,至民国24年(1935)以前,柳州近郊基本形成雅儒、连塘、湾塘3个村的蔬菜基地。雅儒村有5代人均以种菜为业的菜农,他们习惯传统种菜方法,很少改进。民国35年(1946)广西农事试验场派人到雅儒村首次用美国制造的喷雾器为菜农喷洒药物,菜农才开始懂得用器械灭除害虫。在解放前夕,雅儒等村大多数菜农的生活仍处于贫困中,“卖菜婆,咬菜脚”,就是他们的生活写照。白沙村一带多畲地,农民除在水田种稻谷外,多种糖蔗,采用土法榨糖,自产自销。民国24年(1935)柳州白糖产量为广西全省之首,白沙年产糖10余万公斤。但蔗农要交地租、开榨税和在市场上受到层层盘剥,年人均收入仍不足200元(国币)。民国25年(1936)12月10日,黄村、雅儒、白沙等村,首次举行村民大会,讨论各村兴革事宜,但在土地所有制未改变前,处于国民党政府统治下,贫苦农民没有经济地位,也没有政治地位,所谓“兴革”,一切仍由国民党当局决定,农民的愿望无从实现。新中国建国后,1951年3月6日,雅儒村、黄村首先办理减租、减息,解决农民春夏度荒问题,保证农业生产顺利进行,同时提高农民的阶级觉悟,随后分别建立农会,为土地改革创造条件。同月10日,市人民政府派土改工作队进驻黄村,发动、领导农民开始进行土地改革,并逐渐全面铺开。至1952年,黄村、雅儒、白沙等村土改工作结束,把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从根本上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实现“耕者有其田”。1954年9月27日至11月20日,市颁发土地证,白沙、黄村等村村民先后都领到土地、房屋所有证和国有土地使用证。1954年,农村工作开展“以互助合作为中心”的生产运动。经过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3个阶段,进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2月7日,雅儒村成立高级蔬菜生产合作社,一时掀起办高级合作社的高潮。由于办社发展过快,一些人缺乏思想准备,认识不足,入社后感到吃亏,1957年初,一度有人闹“退社”,1月9日,雅儒村、黄村派干部参加郊区党委召开的三级干部会议,开展“合作社有没有优越性”的讨论,统一思想,稳定合作社,顶住退社风。12月17日,市内首次下放干部到白沙、黄村参加劳动,与农民同吃同住,共同搞好农业生产。1958年,出现农业生产“大跃进”局面,2月27日,在全市召开“农业生产大跃进”会议,白沙、黄村等社、队参加,提出3年内实现粮食亩产800斤的口号。1959年7月18日,郊区划分为雅儒等5个蔬菜生产区,实行分口管理,其中两个生产区在今柳北辖区内。至1962年,黄村、雅儒、白沙3个大队28个生产队全以蔬菜生产为主,同时开展多种经营。黄村、雅儒两个大队召开老农座谈会,讨论缩短和消灭四、五月蔬菜淡季的问题,提出具体办法:(一)合理安排生产,错开播种,分期上市;(二)根据蔬菜不同品种、不同特点,实行间种、套种;(三)增加高产和适合四、五月雨季生产的蔬菜品种与早熟瓜的播种面积;(四)克服雨季的不利自然条件,做好防虫工作;(五)搞好蔬菜加工。雅儒大队还认真制定合理的劳动定额,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实行集体计件、评工记分、个人计件和按时记分等3种计酬方式。为了保证耕作质量和方便记分,逐块丈量土地,进行编号、建立卡片,并发动群众民主制定质量检查制度,严格执行,共同遵守,不断地提高蔬菜的产量和质量。1962年第一季度以来,月月超额完成蔬菜上市任务。副业以养猪发展较快。雅儒一队从1958年开始,依靠社员投资,办起集体养猪场,到1965年全队饲养生猪达227头,其中集体养猪121头,比1958年增加4倍。全队达到平均每户养猪7头,全年卖给国家大肥猪110头,全年集体养猪收入6450元,占生产队总收入的27%。其他各社、队发展养猪业,都有不同程度的收入。1989年1月26日,新华社电讯报道胜利小区个体户秦金华贷款办养猪场,自1986年至1989年,共卖猪给国家1.1万头,成为辖区内养猪发家的大户。辖区内有地方国营鹧鸪江牛奶场1所,于1963年4月1日建成,次年投产,供应柳北片市民饮用鲜牛奶,至1990年年产奶量33.65万公斤,全年总产值115万元。牛奶场还办有家禽饲养场,每年又为市场提供活鸡、鸭、珍珠鸡、生猪等3.5万只(头)。辖区内还有几个园艺场,其中鹧鸪江园艺场也从事水稻生产,1965年所种260亩早稻亩产折干谷225公斤,比1964年亩产增加18%。场里柑橙1963年总产量比1962年总产量增加1倍以上,1965年的总产量又比1964年增产约3成。1969年,鹧鸪江园艺场一部分改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五七干校”和南宁市“五七干校”;另一部分划出,新建红星园艺场和红江园艺场。至1973年,恢复鹧鸪江园艺场,1985年产值432万元。柳州市红星园艺场1970年1月在龙家桥建场,以栽种柑橙为主兼营养殖业,1990年农业产值91万元,养殖业产值140.1万元。
工业
柳北区内的工业,最早只有1间附属于生产教养院的火
柳北区柴厂,1950年创办于铜鼓岭(今三中路),设备简陋,仅有手摇火柴出片机和切枝机各1台,当年广西全省火柴会议决定,分配该厂生产任务才102箱。1951年创建织布厂,亦附属于生产教养院,安置经过改造、无家可归的妓女22人和孤儿、贫困烈、军属、残废军人等30余人,有织布机13台、整经机1台、摇纱机1台及漂染和后处理等设备。另有腐竹厂也设在铜鼓岭,1952年创办,仅有1间草棚,1个管理人员和10多名生产人员,设备为石磨2盘,10余只平底锅,用2匹马拉磨。这些厂的设备既不足,工人技术也不熟练,产量极低,长期亏损。腐竹厂于1953年3月停办,织布厂和火柴厂于1954年2月移交市工商局接管,合并他厂,迁出柳北辖区。辖区内原有少数小手工业者,分散、游动设点经营,无固定地点,亦无统一管理。1953年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才将小手工业者组织起来,并逐步由街道、居民委员会组成生产厂、组,开始有了街道工业。1951年,柳州锌品厂在白沙村、柳州贮木场在白露村境内相继建立,是柳北区内最早出现的大型国营企业。1958年,柳州钢铁厂在雀儿山附近破土兴工,建成广西最大的钢铁企业。继后,许多企、事业单位不断迁入柳北区。全市的纺织工厂也大部份集中于区内,柳北辖区随之日益繁荣,成为柳州市的新兴工业区。柳北区人民政府成立后,1979年贯彻国民经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8字方针,区内组建11个区属工厂。1984年对区属工厂分别进行调整和充实,采取关、停、并、转的措施,保留区属工厂8个。1990年,区属工业企业才又有较大发展。柳北区的工业主要是依靠群众,自力更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有了积累,再求发展,这是一个基本特点。 交通运输编辑
柳北区柳北辖区内有火车北站、白沙汽车客运站、铁路货运站、鹧鸪江码头等交通枢纽站点,国家一级公路209国道纵贯该区4个乡镇,连接柳州市北面四县,正在建设的环城高速公路与209国道交汇,将南柳、桂柳、宜柳高速公路连接贯通,潭中高架桥、胜利立交桥等大型现代交通建筑也已建成使用,形成了纵横交错、快捷方便的公路网络。
教育事业编辑幼儿教育
柳北中学幼儿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幼儿园、托儿所。柳北辖区早在50年代农业合作化时期,一些生产队已开办有幼儿园和托儿所,为妇女参加劳动生产解除后顾之忧。柳州木材厂于1954年已开办幼儿园,其他各大中型厂矿依靠自身力量,一般也陆续设有托儿所、幼儿园。1960年8月25日,市妇联、教育局、民政局在雀儿山人民公社联合召开幼托工作现场会议,全市117个单位的代表参加,听取该公社办好幼托组织,促进人民公社巩固、提高的经验介绍。随着经济发展,社会需要,各街道居委会和厂矿企业均自行创办规模不等的内部托儿所或幼儿园。1984年,三中路第一居委会还自筹资金创办幼儿学前班,于2月6日开学,是区内首创。自改革开放以来,又出现个体户开办幼儿园。1988年辖区内计有混合托幼83间,其中收托100名以上儿童的26间,全辖区入托总人数9099人。到1990年,混合托幼减至77间,其中收托100名以上儿童的增至27间,全辖区内入托人数8377人,有幼托工作人员1480人,为幼儿教育打好基础。
小学教育
柳北辖区内,开办新制小学始于民国15年(1926)春,马平县知事公署在雅儒村六祖庵创办县立第四初级小学校,有学生60余人,开设国文、算术两科,教师2人。民国18年(1929)小学实行征收学费制,但确为赤贫者免收。学校一直办到抗日战争末期,校名迭有更变,即今雅儒小学的前身。民国22年(1933)在黄村开办柳州县广源乡国民基础中心小学。民国24年(1935),在龙家潮岭上创办白沙国民基础小学,有学生60多人,分4个年级,实行2级教学制,有教师2人,民国33年(1944)校舍被日寇飞机炸毁,次年秋,利用白沙糖厂作教室,恢复白沙小学。柳州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发展教育,贯彻“政府领导,群众办学”的方针,至1954年先后在第一区内设立3所民办小学,其中北站因距离较远,单独开班,解决当地学龄儿童入学的问题。另由市文教局统一领导,在柳北辖区内有计划、有步骤地改建或新建一些小学,于1959年创办鹧鸪江小学,1965年始建柳北小学(1981年改称北雀路小学)等,并批准区属范围内各机关、企业单位以及私人兴办小学教育。三中路小学的前身原是民办文惠小学,1958年7月由尹钧、邓素珍、秦楚珍等人自筹经费,在文惠路扫盲夜校的基础上,租用2间民房,报经政府批准开办,有学生60至70人,教师2人,得到街道群众的热情支持。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学杂费收入和街道办事处补助,不足再向社会集资。教师待遇每人每月最初只有20元至25元,以后才增加到30元至35元。1963年,文惠街道办事处集资5万元,在三中路中段建造1栋3层教学楼,有教室12间。1964年秋,文惠小学全部迁入新校舍上课,成为该校的固定校址,有学生11个班共约500人,教师15人,学校初具规模,仍属街道领导,实行民办公助。从1965年起,教师工资由市教育局拨给70%,区政府补助30%,职工医药费每人每月1元,以后增为2元。1966年秋,学校改名“七一小学”。1970年市教育局拨款1.5万元,城中区政府补助5000元,并向社会集资,又兴建1栋2层教学楼,有教室7间,还盖了办公用房和职工宿舍,师生利用劳动时间,开辟操场和一些活动场地,使七一小学成为全市较大规模的民办完全小学,1972年有学生15个班共约700余人。1978年91名毕业生中有89名升入初中,其中17名为重点中学录取,升学率为98%。1979年9月1日,七一小学改隶柳北区人民政府领导,1982年遵照市教育局指示,将学校改名三中路小学,当年选送10名教师脱产进修1年,提高到具有中等师范的业务水平,从1980年开始,通过考核,到1986年2月报准11位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中共柳北区委在学校发展优秀教师入党,并建立学校党支部组织,加强党对学校的直接领导。学校里建立2个校办工厂,到1986年校办企业收入累计达23200元,其中14300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1989年9月1日,三中路小学改为公办,由市教育局直接领导,全校有14个教学班600多名学生。所有教职员工全部改为全民所有制职工。
成人教育
柳州解放后,人民政府一面兴办学校教育,一面着手扫除文盲。1950年北站街开办居民夜学班,有180多名成年人参加学习文化;15岁以上的失学青年和14岁以下的失学儿童学习国语、常识、算术、珠算等课。1956年1月27日,市人民政府即派扫盲工作队进驻黄村、白沙、以居民小组为单位开办少青壮年识字班、文化补习夜校。1979年,柳北区属5个工厂和4条街均成立扫盲组。1980年区人民政府发出《关于集中开办扫盲学习班》的通知:扫盲学习暂定1个月,每日用半天,加上每星期二、四晚上分别集中7厂、2街和3个劳动队的扫盲对象学习文化,学习期间,工人和劳动队员由工厂和劳动队照发工资,居民由区文教科从文教经费中提取发给每人每日4角生活补助费。无故旷课者作旷工处理,职工扣发工资,居民不发生活补助费。在扫盲班学习勤奋者。经过验收达到脱盲标准的发给脱盲证,并给一些物资奖励。1982年,贯彻国务院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关扫盲的指示,在柳北全区内进行调查,对区属11个厂和13条街共6377名少青壮职工和居民中查实有242名文盲、半文盲,10月18日集中他们分期分班进行学习,每日学习半天,每期1个月,前后历时1年,经考试验收有40人脱盲。至此,全区非文盲人数6176人,占少青壮总人数96.8%,达到基本扫除文盲的标准(按市规定工厂非文盲人数占总人数的95%;街道居民非文盲数占总人数的85%即为无盲标准),柳北区实现基本无文盲区,市人民政府给予通报表扬并发给奖金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