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网 > 广西政府网 > 河池政府网 > 南丹政府网

南丹县政府网

  • 中  文  名: 南丹县政府网
  • 官        网: http://www.gxnd.gov.cn
  • 地        址: 城关镇南丹街13号
  • 服务热线: 0778-7232095
  •             

南丹县政府网简介

  南丹县,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位于广西西北面,总面积3916平方公里,辖7镇4乡,有壮、汉、瑶、苗、毛南、水、仫佬等23个民族,总人口27.6万。南丹是是历史上的“兵家喉地”,桂、黔、川交通的重要枢纽,位于西南公路210国道和黔桂铁路交叉点上。南丹历史悠久,宋置南丹州,明复南丹州,清称南丹土州,民国7年改州置县至今。南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气温16.9℃。2006、2007年南丹连续两年获得“广西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南丹是广西烤烟生产基地,中国锡锌生产基地,“中国长角辣椒之乡”,“中国瑶鸡之乡”。南丹县境地处云贵高原向桂西北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整个地势由东北向西南方向倾斜,境内高山连绵起伏,峰峦重迭,海拔在600~900米之间。位于罗富乡罗屯村境三匹虎次峰海拔1321米,为县境最高点,吾隘乡独田村的拉仁河口海拔205米,为县境最低点,高低相差1116米。县境泥盆纪和石炭纪地层出露齐全,有世界罕见的菊石年代连续的各类化石层,构成剖面完整清晰的阿谢尔斯菊石。

  南丹县县名始见于宋元丰(1085年)前,以出产朱砂(又称丹砂)向朝廷进贡,又地处南方故称南丹。南丹西北部(今月里、六寨、里湖一带)古为夜郎国属地。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今县地称蛮地,属牂牁郡毋敛县地。三国时期属蜀国益州牂牁郡毋敛县地域。直至晋朝(265—420年)仍沿袭汉制。南朝宋、齐时期(420—502年),今县地仍属毋敛县地。梁、陈(502—589年)时期,废毋敛县,今县地属马平郡管辖。隋朝(589—618年)南丹沿称蛮地,属黔安郡。唐为羁縻极边之地,在境置羁縻鸾州(今月里、巴峨一带)、羁縻延州(今巴平、六寨一带)、羁縻明州(今县城附近)、羁縻福州(今大厂、高峰一带)、羁縻那州(今吾隘乡那地村南二里那周屯),属黔州都督府,五代十国改属宜州。宋开宝七年(974年)七月,壮族土酋莫洪曣纳土归宋,废羁縻明州,改称南丹州。元丰三年(1080年),南丹土官莫世忍向朝廷进贡,朝廷另赐新印“南丹州印”。崇宁初年(1102年)(今那地)壮族土酋罗世念纳土归宋,崇宁五年(1106年)建羁縻地州。大观元年(1107年)改南丹州为观州(州址在今高峰街);同时,置羁縻孚州(今昌里一带),统归仁等县,治所归仁县;置羁縻允州(今星店、大平一带,宋末改称永州);废羁縻延州。大观四年(1110年),羁縻孚州废,归仁县、孚州改称靖南寨,隶观州。政和七年(1117年)废靖寨,恢复孚州、归仁县。宣和三年(1121年)重废孚州及归仁县,复置靖南寨。绍兴四年(1134年)废观州,恢复南丹州,废靖南寨。宋代南丹州属庆远府辖,羁縻那州、地州为广南西路直属。元至元十四年(1278年)南丹土官莫大秀奉表内附,南丹州改称南丹安抚司。大德元年,南丹安抚司与庆远路同省之,设庆远南丹溪峒等处军民安抚司。羁縻鸾州改称鸾州长官司,羁縻永州改称永州长官司,羁縻福州改称福州长官司,另置延州长官司。那州、地州沿袭,直

  南丹县属湖南道思州军民安抚司。明洪武元年(1368年),南丹土官莫天护纳土归明,那州、地州合并为那地州,罗黄貌为土司,直属庆远府。洪武七年(1374年)七月,并延州、鸾州、福州、永州人南丹州,属庆远府。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废南丹州设南丹卫,有官佐吏目302人,旗军10617人。永乐二年(1404年)南丹卫迁往宾州(今宾阳县)。正统十年(1445年)恢复南丹州,南丹卫仍作为军事机构保留。万历八年(1580年)南丹卫从宾阳迁上林县三里营。清雍正十年(1732年)南丹州改称南丹土州,归河池州承审。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改土归流,实行弹压制。清代那地州改称那地土州,隶庆远府。民国元年(1912年),南丹土州隶庆远府,那地土州归东兰县承审。2年,南丹土州改隶柳江道。7年,废南丹土州建南丹县。19年南丹属宜山民团区。20年那地土州划归南丹县。21年南丹改属柳州民团区。25年11月,南丹属庆远行政监督区。29年属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公署;31年改属第二区;37年改属第十区。1950年1月14日南丹解放,属宜山专区。1958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宜山专区更名柳州专区,南丹随属之。1965年5月,南丹县属新成立的河池专区,1969属河池地区,2002年6月18日开始属河池市至今未变。行政编辑2000年,南丹县辖8个镇、2个乡、3个民族乡。2003年南丹县行政区划一览(7个镇、2个乡、3个民族乡:城关镇、大厂镇、车河镇、芒场镇、六寨镇、月里镇、吾隘镇、罗富乡、巴定乡、中堡苗族乡、八圩瑶族乡、里湖瑶族乡)(根据当年广西行政区划代码整理)城关镇辖:城南、城北、莲城、铜江、拉所、小场、车马、拉要8个社区;四山、茅坪、莲花、火幕、鸳鸯桥、拉易、恩村、关上、大平、挽白、更垌、中坪12个行政村。

  南丹县地图大厂镇辖:铜坑、长坡、巴力、铜车江4个社区;官山、翁乐、杨州、南胃、龙更、龙藏、大厂7个行政村。车河镇辖:车河、拉么2个社区;车河、八步、坡前、拉么、堂汉、骆马、大平7个行政村。芒场镇辖:芒场社区;拉麻、磨岩、尧林、坡鸾、蛮降、拉希、拉腊、拉者、巴平、幕麻、者麻、蛮坝12个行政村。六寨镇辖:六寨社区;者远、甲棉、龙马、银寨、壮里、雅陇、麻阳、弄撒、播细、拉堡、松柏、化里12个行政村。月里镇辖:月里社区;上稿、巴峨、播闹、化良、摆者、纳弄、立外、纳塘、牙林9个行政村。吾隘镇辖:江河社区;吾隘、塘谋、独田、纳定、思河、凡里、昌里、那地、纳弯、德竹、古兰、同贡12个行政村。罗富乡辖:罗富社区;玉兰、六内、坡旁、塘丁、雍里、纳老、打更、巴良、板劳、罗更、央哨、黄黑、黄江、杏村、湾村、龙腊、罗屯17个行政村。巴定乡辖:巴定社区;蛮卷、陋里、才怀、龙腰、帮里5个行政村。中堡苗族乡辖:中堡社区;九立、懂托、拉纳、大水井、东井5个行政村。八圩瑶族乡辖:八圩社区;拉友、七圩、砂厂、下坪、立坳、汉度、朝房、文家、利乐、甲坪、老圩场、瑶寨、塘浪、关西、吧哈15个行政村。里湖瑶族乡辖:里湖社区;瑶里、怀里、纪兰、岜地、纪杏、甲木、八雅、贵江、仁广、纪后、懂甲、化果12个行政村。2005年,巴定乡并入六寨镇。

  南丹县

  南丹县内气候多样,地区差异和垂直差异明显,具有高原山区的气候特点和变化规律。其特点是气温低、雨量多、光照少、南北气候差异很大,干旱、冰雹、低温、霜冻等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局部地区风、涝灾害也常有出现。总的说是冬寒冷、夏温热,春秋凉爽(春暖迟、秋冷早),霜期较短。

  水文

  南丹县境山高水高,不少河流穿行于岩溶发育地带的溶洞之中,忽出忽入,时隐时现,明河与伏流紧紧相连,反复变换,这是县内水文特点之一。不少明河地段,坡降陡,落差大;一些地段,岩坎高,水流急,明河、暗河中都有不少瀑布,这是县内水文特点之二。大气降水较多(年均降水量1400毫米左右),但在岩溶发育地区,裂隙渗漏严重,春夏季节的晴和天气,地表水不断向上蒸发和向下渗漏,很快形成干旱,而大雨或暴雨到来时,暗河水满,溢出地面,无处流淌,滞塞于低洼谷地中,此时则出现不少短暂(4~6日)的山间小湖。这种“十日无雨到处干,一场大雨到处淹”是县内水文特点之三。南丹县水面面积5.26万亩,占总面积的0.9%。

  资源编辑土地

  南丹南丹县总面积3916平方公里,折合587.4万亩。1990年底统计,其中农业用地面积30.4万亩,占总面积5.17%;林业用地174.58万亩,占总面积29.72%;牧业用地70.00万亩,占总面积11.91%;河流、湖面占地5.26万亩,占总面积0.895%;城镇、工矿住宅、交通用地28.90万亩,占总面积4.92%;石山面积95.39万亩,占总面积的16.24%;荒山面积182.87万亩,占总面积31.13%。

  矿产

  南丹县境矿产资源丰富,已勘探出银、铜、铁、锡、钼、铅、锌、汞、锑、铝、铀、铋、铟、镉、钴、砷、硫、磷、钨、煤、莹石、水晶、重晶石、石灰石、云母等矿种,其中锡精矿金属蕴藏量为116万吨,铅锌精矿金属量为14.4319万吨,锑金属量为10万吨,铝金属量为6.46万吨,硫储量61万吨,铜12.45吨,金0.56吨,煤4119。4万吨,汞0.2251吨、银200吨。南丹被誉为“有色金属之乡”、“中国的锡都”、“矿物学家的天堂”。

  植物

  县境地处南亚热带北缘与中亚热带东、西区内,为桂西北山地丘陵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域,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桂北山地丘陵植被片。1990年南丹县有森林100.65万亩(含人工林),覆盖率17.13%,蓄积量330.94万立方米,境内既有大量的中亚热带林木分布,又有南亚热带林木生长,也有温带林木共生,原生森林植被有樟科、壳斗科、槭树科、山茶科等40多科500多种。

  人口编辑远古时代,南丹县内已有土著民族——壮族居住。从宋朝初年(公元960年)开始,瑶族、水族、苗族、汉族等民族相继从湖南、贵州、山东、江西、广东等省迁入。元末(1367年),县境总人口50253人,之后由于战乱,人口锐减,至民国16年(1927年),总人口仅为28992人。此后人口有所回升,民国22年(1933年)总人口66025人。尔后,由于疾病为害,人口增长缓慢,民国33年(1944年)人口增至76024人,11年间仅增9999人。解放后,县内人口发展呈现三个基本特点,一是人日急剧增加,二是人口的寿命在延长,三是人口的文化素质在提高,其中人口数的增加最为突出。1953年南丹县人日106128人,1990年南丹县人口265348人,37年间增加159220人。为了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自1979年起开始实行计划生育。经过近10余年的努力,从1983年起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1982年出生率为34.1‰,1986年出生率降为16.22‰,1990年出生率再降至14.5‰。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南丹县总人口291421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城关镇53057、大厂镇27932、车河镇16553、芒场镇27205、六寨镇42935、月里镇24024、吾隘镇17341、罗富乡27407、中堡乡7661、八圩乡25166、里湖乡22140。

  交通编辑县境崇山峻岭,道路崎岖,历史上交通闭塞,经济发展缓慢。直至民国23年前,南丹县还没有1条公路。从县到省城,唯一的通道是北宋初期遗留下来的宽约5尺、由州间驿道连成的,从贵州经南丹通往宜山的宜州道。县际交通因山连岭接,越岭路段多为直上直下、幅窄坡陡的宽约3尺的古道。乡与乡、村与村之间多是一些经过长时期的人踩、马踏、水冲而自然形成的羊肠小道。交通条件差,运输工具很落后,陆路运输只有靠肩挑、背篓、马驮。水路以木排、竹筏、木船运输。民国22年(1933年),新桂系主政广西时期,开始修筑丹池公路。23年,为开采大厂矿区的有色金属,继而修建车厂支路。27年又出于军事和政治需要,修建车田公路。28年9月,为抗战和抢运大西南军用物资的需要,兴工修筑黔桂铁路,32年3月通车经过县境至贵州都匀。民国33年8月,日军侵桂,国民党军事当局为阻止日军长驱直入,遏制其机械化部队的横行,下令将所有的公路和铁路破坏殆尽。34年5月,日军从广西撤退,国军尾随追击,又耗巨资和大量劳力,对公路和铁路进行紧急抢修。1949年,国民党军在溃逃时,又大肆破坏丹池公路多处桥梁,全线不能通车。解放后经过抢修或重建,才恢复交通。解放后,县内交通事业发展迅速,从1956年起相继修建丹峨干线公路1条,过境42公里;地方支线公路15条,全长269公里;乡村公路28条,272.7公里;各厂、矿、场、处自建专用公路35条,150.4公里;东西环城路2条,4.47公里。加上解放前修建的丹池、车田等公路,至1990年共有公路85条,总长853.57公里,其中油路117.75公里。平均每百平方公里有公路21.8公里,100%的乡镇和80.8%的行政村通汽车,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城乡联结的公路网络。解放后至60年代主要是人力和畜力运输;70年代初推行短途机械运输。1980年后,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贯彻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方针,南丹县运输业在结构上发生了变化,由单一的国营运输企业发展到国营、集体、个体一起搞运输,车辆迅猛发展,1985年南丹县拥有大客车34辆,货车415辆,其他机动车153辆,拖拉机531台。客运量133.18万人次;货运量44.75万吨。1990年南丹县拥有大客车75辆,货车839辆,其他车267辆,摩托车746辆,拖拉机708台。客车营运线路发展到30条(县内、县外各15条),客运量132.6万人次,周转量4416.24万人公里;货运量80.36万吨,周转量2064.65万吨公里。南丹位于西南公路210国道和黔桂铁路交叉点上,西南出海大通道成都——重庆——贵阳——南宁——柳州——北海二级公路贯城而过;国家重点工程龙滩电站的前期工程南丹——天峨二级公路也已建成。

政府网站查询

  • 选择省份:
  • 选择城市:
  • 选择区县:

天气预报 更多>>

南丹天气

  • 今日
    高温 17℃
    低温 12℃
  • 明日
    高温 22℃
    低温 12℃
  • 后天
    高温 22℃
    低温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