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姑县政府网
- 中 文 名: 美姑县政府网
- 官 网: http://mg.lsz.gov.cn
- 地 址: 巴普镇美东路
- 服务热线: 0834-8242351
美姑县政府网简介
美姑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北部,地处大凉山黄茅埂西麓。地理坐标为东经102°53′—103°21′,北纬28°02′—28°54′之间。县境东邻雷波县,西接越西县,南连昭觉县,北毗峨边彝族自治县,西北与甘洛县连界,东北同马边彝族自治县接壤。境内有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纳龙风景区,龙头山等景点。美姑县名来源于这里有很多“美丽的姑娘”。但美姑县的少女确实出名的美丽。美姑县下辖1个镇,35个乡。2006年,美姑县生产总值(GDP)达到63820万元,比2005年增长1.3%。
中文名称美姑县外文名称MeiguCounty别名莫古行政区类别县所属地区中国四川下辖地区巴普镇、觉洛乡、井叶特西乡政府驻地巴普镇电话区号0834邮政区码616450地理位置四川南部面积2731.6平方公里人口180734人(2004年)方言彝语气候条件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著名景点大风顶、黄茅埂、纳龙、燕子崖、美丽角湖、溜筒河大峡谷、美女峰机场西昌青山国际机场车牌代码川W知名产业矿业、林业、旅游业行政代码513436目录1历史沿革2地理环境▪位置境域▪地貌▪气候▪水文3行政区划4自然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动物资源▪植物资源5人口民族▪人口▪民族6经济▪综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7社会▪教育▪文化▪卫生8政治9交通10旅游历史沿革编辑凉山彝族,古泛称“西南夷”,“故邛都国地”。春秋、秦至汉初,美姑属邛都。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
年),邛都为越巂郡,在美姑河畔置卑水县,辖美姑地区。东汉、蜀汉、晋至刘宋时期(25~479),卑水县仍隶属越巂郡。齐梁时期,齐高帝建元元年至建元四年(479~482),改越巂郡为越巂僚郡,废卑水县。美姑属越巂僚郡。梁武帝大同三年(537),越巂置巂州,美姑属巂州。梁简文帝大宝元年至成武帝永定二年(550~568)后,巂州荒废。北周武帝天和三年(568),置西宁州,不久改为严州。美姑地区隶属严州。隋文帝开皇六年(586)严州改为西宁州,置越巂县。开皇十八年(598)改西宁州为巂州。美姑隶属巂州越巂县。隋炀帝大业三年(607)罢巂州置越巂郡,美姑隶属越巂郡越巂县。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改越巂郡为巂州。美姑隶属巂州越巂县。唐懿宗咸通二年(861),巂州为地方政权南诏所据,置建昌府,美姑隶属建昌府,咸通十四年(873)起至宋代末,美姑属彝族阿都部和沙马部管辖。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析建昌府地置总管府,并置建昌路,设里州,美姑隶属里州,初属四川,后隶云南。明初沿袭元制,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仍实行土司制度。洪武十五年(1382),置建昌卫指挥使司,美姑仍隶属里州。洪武二十七年(1394),在凉山腹地置“凉山夷部”,废里州,美姑属“凉山夷部”,分别由利利土司、沙马土司管辖。清雍正六年(1728),改建昌府为宁远府,并置西昌、冕宁、盐源三县,美姑属宁远府西昌县。清乾隆、嘉庆(1736~1820)时期,利利、沙马、阿卓土司先后被黑彝家支逐出美姑地区。宣统二年(1910)分西昌县增置昭觉县,美姑大部分属昭觉县,小部分划入马边、雷波县管辖。实为黑彝家支割据的地区。民国时期(1911~1949)美姑实际上无行政机构。由阿侯、阿陆、苏呷、恩扎、甘、木坡、马、海来、莫说、阿支、舍培、阿卓、阿素、舍洛、吉觉等大小黑彝家支分割管辖。1951年4月22日,成立昭觉彝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隶属西康省西昌地区专员行政公署。美姑大部分地区隶属昭觉县,部分地区分属雷波、马边县管辖。1952年4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建置美姑县,县治所牛牛坝,隶属西康省西昌地区专员行政公署。是年8月,县治所改设甲谷。1956年5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建置洪溪县,县治所依果觉,隶属凉山彝族自治州。1959年6月,洪溪县并入美姑县,县治所迁巴普,隶属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1990年美姑县仍隶属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
地理环境编辑位置境域
美姑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北部,大凉山黄茅埂西麓。县域实辖面积2731.6平方公里。县
美姑县
域介于东经102°53′~103°21′,北纬28°02′~28°54′之间,县境南北长94.8公里,东西宽46.4公里。东邻雷波县,西接越西县,南连昭觉县,北毗峨边彝族自治县,西北与甘洛县连界,东北同马边彝族自治县接壤。
地貌
美姑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的横断山脉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交汇处,境内山峦起伏,河流纵横。大风顶、黄茅埂、连渣果峨、阿米特洛、瓦侯能和等大山分别位于县境的东部、西部和北部,地势由北向南倾斜。东北部最高海拔4042米,东南部最低海拔640米。
气候
境内属低纬度高原性气候,立体气候明显,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1.4℃,常年日照充足,年日照1790.7小时。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814.6毫米,但降水量北部多南部少,分布不均。冬季长达135天,年均霜期125天。境内自然灾害频繁,主要有冰雹、暴风雨、泥石流、干旱、寒潮霜冻、低温等。
水文
美姑县大小河流和溪沟159条,总长287公里。东北部的瓦侯河流入马边河,属岷江水系,河流全长45公里;美姑河(含下游溜筒河)由北向南出境流入金沙江,境内干流总长142.5公里。
行政区划编辑2004年,美姑县辖1个镇(巴普镇)、35个乡(觉洛乡、巴古乡、农作乡、瓦古乡、尔其乡、拖木乡、炳途乡、瓦西乡、采红乡、苏洛乡、竹库乡、典补乡、龙门乡、洒库乡、九口乡、柳洪乡、龙窝乡、子威乡、尔合乡、哈洛乡、尼哈乡、乐约乡、树窝乡、合姑洛乡、候古莫乡、牛牛坝乡、依果觉乡、峨曲古乡、佐戈依达乡、拉木阿觉乡、洛莫依达乡、井叶特西乡、依洛拉达乡、候播乃拖乡、洛俄依甘乡)。
自然资源编辑水资源
2006年,美姑县境内水系分属金沙江水系和岷江水系,汇集大小河流159条,总长287公里。水能资源在美姑的自然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美姑河、溜筒河、连渣洛河、瓦候河等河流及支流均是山区河流特征,水量丰富,全县水资源达29.03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为85.4万千瓦,可开发量达到45万千瓦,现只开发了7757千瓦。[4-5]
矿产资源
2006年,美姑县境内地层除第三系、石碳系缺失和震旦系未出露外,其余均有出露,出露面积最广的是中生界的三迭系、侏罗系。地下矿藏种类较多,已初步勘探和开发利用的主要有玄武岩、铁矿、煤、铜矿、石灰石、石膏、硫矿、铝矾土、水晶石等。现已探明玄武岩储量达38282.44亿吨,铁矿储量达461万吨,煤储量达9298.26万吨。[4-5]
森林资源
2006年,美姑县有林地43607公顷,覆盖率达15.8%,林木总蓄量641.41万立方米。林木种类有冷杉、云杉、铁杉、滇杨、欧美杨等21余种;森林仅荞木树种就有50个科,65个属,180余个种;经济林木有女贞、漆树、油桐、核桃等19余种。药用林木有厚朴、黄柏、年夷、杜仲、川桂等10余种。[4-5]
动物资源
2006年,野生动物和野生药材种类繁多。野生动物有187种,分属62个科。受国家一类保护的动物大熊猫等5种,二类保护的有猕猴、小熊猫、白腹锦鸡等27种。[4-5]
植物资源
2006年,牧草共有79个科,232个属,374个种;农作物主要有玉米、洋芋、荞子、麦类等,果品以花椒、核桃为代表;野生药材达103种,且蕴藏量较大,主要有天麻、木香、黄柏皮、大黄等58种,年产量上万斤的有33种,名贵药材麝香、鹿茸、熊胆、贝母、虫草也具有一定的数量,蜡虫以质量好,产量高而著称全川。[4-5]
人口民族编辑人口
1949年前,境内人口数字无记载可查。1949年境内人口总数为85748人,1952年建县时,全县总人口为87070人。至1958年,人口出生率从1954年的25.49‰上升到1958年的26.79‰。死亡率从1954年的9.53‰上升到1958年的11.91‰。到1958年底,全县总人口为97824人,9年间增加12076人,年均增长1.37%。1959年,全县人口96154人。进入三年困难时期,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1961年下降为5.71‰。人口死亡率上升,三年平均年死亡率60.999‰。最高年的1960年达98.59‰。人口自然增长率连续出现负增长,最高的1960年达—86.6‰。1961年全县总人口下降为83775人,比1958年减少14049人,下降率为14.36%。1963年,人口增长开始回升。1964年,全县人口为83393人。此后人口增长较快,1980年全县人口达129819人,比1964年增长55.67%,年均增长2.24%,年平均出生率为46.56‰,死亡率17.8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8.76‰。1981年全县年末人口133040人。从1981年的41.88‰下降到1990年的24‰。死亡率持续下降,从1981年的18.01‰下降到1990年的10.34‰。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81年的23.87‰下降到1990年的13.66‰,人口猛增得到控制。1990年,全县总人口为151024人。多孩率由1981年的34.3%下降到1990年的12.78%;计划生育率由1981年的59.45%上升到1990年的85.35%;节育率由1981年的10.18%上升到1990年的80.92%。2006年全县出生人口2751人,出生率13.85‰;死亡人口1026人,死亡率5.17‰;人口自然增长率8.68‰。全年净增人口4769人,截止2006年底户籍人口200982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196784人,占总人口的97.89%;彝族人口为196704人,占总人口的97.87%。
民族
美姑县现在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僳僳族、满族、瑶族、侗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等民族。
经济编辑综述
解放前,境内经济属奴隶社会私有制经济,以农业为主。至1978年,全县社会总产值为2710万元,其中工业产值681万元,农业产值1522万元,其它产值507万元。1979年后,随着农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县内经济进入历史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至1990年末,社会总产值达6776万元(为1978年的4倍,年递增12.42%),其中工业1368万元,农业4354万元,其它产值1054万元。2001年,美姑县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达到28586万元,较2000年增长7.82%,增幅上升了0.9个百分点,第一、二、三产业分别为16822万元、3925万元、7839万元,同比2000年增长4.7%、2.7%、18.3%。从产业结构看,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60.6:14.4:25调整为58.8:13.8:27.4,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2.4个百分点。从生产角度看,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6.5%、5%、58.8%。2006年,美姑县生产总值(GDP)达到63820万元,比2005年增长1.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3925万元,增长3.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1464万元,下降15.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8431万元,增长9.9%。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51.3:21.6:27.1调整为53.1:18:28.9,第二产业比重下降3.6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上升1.8和1.8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
解放前,境内经济属奴隶社会私有制经济,以农业为主。1952年,美姑县农业总产值582万元(80年价,下同)。其中种植业352万元,畜牧业171万元,比重为64:36。1957年农林牧副渔开始全面发展,总产值上升为709万元。此后,因受农业体制的影响,农业产值长期徘徊不前。1975年,美姑县农业总产值1799万元,种植、林、牧、副、渔业比重为69:8.5:18:4:0.5。1981~1985年,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1985年,美姑县农业总产值3405万元。种植、林、牧、副、渔业比重为51.8:7.5:25:15.6:0.1。1990年底,美姑县农业总产值4354万元,其中种植业1756万元,牧业1451万元,林业358万元,副、渔业785万元,种植、林、牧、副、渔比重为40.4:8.2:33.3:18.12001年,美姑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028万元,比2000年增长6.65%,其中:农业8832万元,增长7.45%;林业1624万元,下降10.62%;牧业8549万元,增长9.87%;渔业23万元,与2000年持平;农业、林业;牧业、渔业产值分别占总产值的46.42%、8.53%、44.93%、0.12%。粮食生产再创新高,全年粮食生产总产量达72000吨,比2000年增长1.05%,其中:小春粮食2656吨,增长4.9%;大春粮食69344吨,增长0.91%。2006年,美姑县农业总产值实现54994万元,同比增长3.9%。2007年~2013年,美姑县第一产业无专项统计资料。
第二产业
1958年,美姑县始办工业,是年工业产值24万元。“二五”计划期间(1958~1962年),经过调整整顿国民经济,工业总产值59万元,比1958年增长1.46倍。“三五”、“四五”计划期间(1966~1975年),受“文革”影响,增长缓慢。1975年,工农业总产值2051万元,较“二五”期末上升57.89%,年递增4.67%,其中工业产值252万元,年递增15.63%。“五五”计划期间(1976~1980年),经过拨乱反正,整顿经济秩序,工业产值564万元,比1975年上升1.24倍。“六五”计划期间(1981~1985年),农村实行体制改革,进一步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起步,期末工农业总产值4495万元,较“五五”计划期末增长73.75%,其中,工业产值1090万元。“七五”计划期间(1986~1990),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大力发展商品经济。1990年,工业产值1368万元,为1958年的56.8倍,为1978年的2倍。2001年全部工业总产值达2912万元,同比增长20.79%;其中:限额以上工业产值1491万元,同比2000年增长8.2%;实现现价总产值2412万元,增加值945万元,增长31.01%。从所有制形式划分,公有制工业完成产值1536万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52.75%,比2000年增加7.11%;非公有制工业完成产值1376万元,占工业中产值比重47.25%,比2000年增长40.70%。从轻重工业划分,轻工业完成产值440万元,同比增长7.58%,占工业总产值比重15.11%;重工业完成产值2472万元,同比增长23.41%,占工业总产值比重84.89%。2006年,美姑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353万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69.2%。工业经济运行的突出特点:一是经济效益总体运行质量良好。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637.9万元,比2005年增长102.9%;实现工业利润296.4万元,增长355.0%;实现工业利税804.5万元,增长94.1%2007年~2013年,美姑县第二产业无专项统计资料。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2006年,美姑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7539万元,同比2005年增长20.2%,全县完成建安工程33999万元,同比2005年下降2.4%,基本建设投资54540万元,同比2005年增长21.4%。更新改造734万元,其他投资432万元。旅游2006年,美姑县共接待旅游者12.74万人次,比2005年增长200%;旅游总收入达1500万元。国内贸易2001年,美姑县市场竞争激烈,消费品市场保持旺销势头。全年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6077万元,比2000年增长24.53%;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实现增加值1795万元,比2000年增长10.6%。分城乡看,城市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577万元,比2000年增长12.24%;农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500万元,比2000年增长35.45%;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消费品零售额1287万元,集体经济24万元,个体经济1704万元,股份制经济155万元,其他经济2907万元。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2655万元,餐饮业491万元,制造业24万元,农业生产者2907万元,比2000年分别增长65.21%、3.37%、9.09%、4.72%。2006年,美姑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480万元,同比2005年增长15.4%,按销售地区分,县的零售额6658万元,同比2005年增长24.5%,县以下的零售额8822万元,同比2005年增长9.3%。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的零售额13718万元,同比2005年增长16.3%,餐饮和住宿业的零售额万1675.0元,同比2005年增长10.9%,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的零售额2651万元,同比2005年降5.8%,私营个体经济的零售额12742万元,与2005年同期相比增长21.5%,其他经济的零售额87万元。2007年~2013年,美姑县第三产业无专项统计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