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网 > 陕西政府网 > 商洛政府网 > 丹凤政府网

丹凤县政府网

  • 中  文  名: 丹凤县政府网
  • 官        网: http://www.danfeng.gov.cn
  • 地        址:
  • 服务热线: 0914
  •             

丹凤县政府网简介

  丹凤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因县城襟带丹江、背依凤冠山而得名,属商洛市管辖。地势西北较高,东南偏低,河谷相间,呈“掌”状地貌,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土石山区县。全县森林覆盖率70%,是陕西省会西安的“后花园”。是著名改革家商鞅封地,四皓隐居之处,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的故乡。

  丹凤县古为殷契所封之国,为商国。商、周时为古鄀国地,春秋时为楚地丹江晚霞,公元前351年为秦国占领。前340年为商鞅封地,名商邑。前337年更商邑置商县(治今古城村),辖今商州区及丹凤、商南、山阳县大部。汉元鼎四年(前113)割境西置上雒县,三国魏改为上洛县(在今商州市),时商县辖区为今丹凤、商南、山阳三县大部。西晋泰始二年(226)分境南置丰阳县(今山阳县)。北魏景明元年(500)于境东置南商县(今商南县)。隋文帝开皇4年(584),改商县为商洛县,辖今地与商南县地,治今古城村。唐武德2年(619),移商洛县治于金阳村(今商镇)。金贞元2年(1154),更商洛县为商洛镇,属上洛县。元至正元年(公元1264年),废上洛县,今地属商州。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设州同驻龙驹寨(今陕西丹凤县龙驹寨镇),属商州直隶州,1912年废。民国四年(1915),设商县县佐,驻龙驹寨,至民国二十年(1932)撤销。民国三十五年(1946),设陕西省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公署龙驹寨办事处。民国三十七年(1948),撤办事处,建立陕西省龙驹设治局(属三等县建制),治所龙驹寨镇(今陕西丹凤县龙驹寨镇)。1949年6月1日,建立丹凤县,县治龙驹寨,初隶豫陕鄂边区陕南行政主任公署商洛分区;1950年2月,改隶陕西省商洛专区。1958年12月撤县,辖地分别并入商县、商南、山阳县。1961年10月1日,丹凤县正式恢复,隶陕西省没洛专员公署。1981年元月15日,复改为丹凤县人民政府,隶属陕西省商洛行政公署商洛地区。2002年开始属商洛市。

  丹凤县位于陕西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的商洛地区,处于33°21′32″至33°57′4″、东经110°7′49″至110°49′33″之间,商丹盆地东部,东西长62.1公里,南北宽65.5公里,总面积2438平方公里,因县城南临丹江、北依凤冠山而得名。县城所在地龙驹寨距省会西安170公里,距离商洛市政府所在地商州50公里。

  地貌

  丹凤全境,山岭连绵,河谷纵横,为“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土石山区。山有秦岭三条支脉:北部蟒岭、中部流岭、南部鹘岭,简称“三岭”。河有丹江及其三条主要支流:银花河、武关河与老君河。简称“一江三河”。“三岭”与“一江三河”,岭谷相间,互相交织,大致呈“掌状”地貌。丹凤县地势,西北较高,东南偏低,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北部玉皇顶(海拔2057.9米)与南部雷家洞(海拔412米)最大相对高差1645.9米。

  气候

  处于亚热带半湿润与东部季风暖温带过渡性气候区,平均气温约13.80℃,元月最冷,平均气温1.2℃;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5.6℃,年较差24.6℃。年平均最低气温9.1℃,极端最低气温零下13.4℃(1967年1月16日);年平均最高气温19.5℃,极端最高气温为40.8℃(1966年6月20、21日),是商洛地区最高极值。降雨量687.40cm,无霜期217天。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56小时,年总辐射量122.79千卡/平方厘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适宜各类作物生长。

  资源编辑矿产资源

  丹凤境内已发现和探明的金属矿有金、银、铜、铁、锑、钒等,非金属矿有石灰石、花岗岩、大理石、水晶、白云母、萤石、石棉、石墨、钾长石、绿柱石、白云岩、矽线石、石榴籽石、磷、石英等,犹有铀、铌、钽等稀有金属矿。蔡川乡皇台铜矿,唐宋以来朝廷多次在今蔡川乡一带开采铜矿铸钱,皇台矿藏以铜为主,品位较高,并伴生有银、铁。其次是蔡川乡蔡洼锑矿,北赵川、冠山等地菱铁矿和磁铁矿,留仙坪石灰石,蔡洼、大西沟的石榴籽石和矽线石,马家坪、峡河、北赵川等地的钾长石,竹林关雷家洞的水晶。

  植物资源

  各种树木,丹凤县共174种。既有耐寒松柏,又有喜热棕榈,连“活化

  丹凤县百万亩造林石”银杏亦有保留。用材林木有水杉、油松、马尾松、华山松、白皮松、黑松、火炬松、杉木、刺柏、山杨、毛白杨、箭杆杨、大关杨、波氏杨、加杨、小叶杨、枫杨、柳、白桦、白榆、黑榆、榔榆、换香、榔枥、辽东枥、刺叶枥、青岗栎、若栎、山栒子、椴木、构树、泡桐、法桐、青桐、皂荚、合欢、刺槐、黄檀、香椿、臭椿、三角枫、五角枫、八角枫、青榨槭、灯台树、刺楸、女贞、梓树、竹、冬青、稠李(山桃木)、四照花、软枣等70余种。经济林木有山萸、核桃、柿子、葡萄、板栗、毛栗、苹果、桃、杏、李、枣、梨、沙果、萘子、樱桃、油桐、黄连木、花椒、漆、桐、油茶、栓皮栎、桑树、山楂、文冠果、猕猴桃、五倍子以及五味子等40余种。灌木有簸箕柳、六道木、山枣、马桑、山梅、荆条、棣棠、千枝柏、灰栒子、野蔷薇、绣线菊、胡枝子、照山白、映山红、迎春花、丁香、山绿子、毛樱桃、竹叶椒、腊梅、海棠、月季、山葡萄、金银花等。

  动物资源

  鸟类丹凤县野鸟以长尾雉、环颈雉、锦鸡为最著。其肉可食,尾、羽可作各种装饰,为国家重要出口品。其次有麻雀、喜鹊、麻野鹊、老鸦、老鹰、野扑鸽、白鹇、绿翠、金腰燕、鹞子、鹌鹑、野鸭、猫头鹰、啄木鸟、燕、雁、八哥、画眉、鸳鸯、布谷、白鹭、戴胜等。兽类林麝(香子)、豹、毛冠鹿、大灵猫、青、、草鹿、牛鹿、驴鹿、豺、狼、狐、猪獾、水獭、貂、黄鼬(黄鼠狼)、野兔、家鼠、田鼠、飞鼠、松鼠、刺猥、蝙蝠、豪猪、野猪、花面狸、豹、豹猫等40余种。

  人口编辑1941年,丹凤县总户数为30683户,人口男女共计109208名。2000年,丹凤县总人口295833人。2012年,丹凤县总户数97737户,总人口309187人(男:162694人,女:146493人),分别比2011年增加2342户和1833人,当年出生2523人,死亡1906人。丹凤县城镇人口117663人。境内民族有汉族、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白族。

  交通编辑解放前,仅有基本沿古武关道修筑之西荆公路通过境内,晴

  丹凤县交通图通雨阻,路况极差。余均为民间道路,仅供肩挑背驮。六十年代,始改造旧路,修筑新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交通面貌起根本变化。1990年,丹凤县共有干线一条(三级油路)60公里;县区公路6条,204.3公里(三级沙石路53.3公里,四级路面183.9公里,余为等外路),区乡公路23条,297.1公里(四级公路141.7公里,等外155.4公里);乡村公路10条,69.9公里(均为等外路);专用线8条,51.7公里。共计公路48条,683公里(三级油路60公里,三级沙石路53.3公里,四级路面325.6公里,等外244.1公里),丹凤县7区43乡(镇)全部通了公路,各区全部通行轿车,已通客车的乡镇达24个。2012年,丹凤县共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0.96亿元,完成省道改建20公里,白苏四级公路16公里改造建设,实施通村组水泥路50公里,村级交通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完成丹牌等水毁公路修复34.8公里。丹凤县公路通车里程累计达到1893公里,其中:国道54公里,县道247公里,乡道501公里,专用路38公里,村级公路1053公里。境内高速路里程42.9公里,铁路营业里程52公里,火车站4个。丹凤县完成客运量113万人次,旅客周转量5355万人公里;完成货运量74.6万吨,货物周转量6980万吨公里。

  经济编辑2013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62.23亿元,增长14%。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3.65亿元、增长19.1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64亿元、增长17.98%。

  农业

  种植业是丹凤县农业生产主要组成部分。1986年,丹凤县种植业产值1925万元,占农村总产值36.9%,从业人数91423人,占农业总人数84.5%。1990年种植业产值2928万元,占农业总产值38.8%,从业人数84931人,占农村总人数78.4%。解放以来,丹凤县迭次进行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并在化肥、农药、电力、农机等方面进行大量投资,在调整作物布局、改进耕作制度、推广优良品种、改良土壤、防治病虫害等方面亦采取一系列措施。1981年后,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全面推行,扭转了单一抓粮食的作法,出现了各业并举的新局面。1986年,农业总产值5221万元,等于1978年2472万元的2.1倍。1989年,农业总产值7168万元,比1988年6644万元增长7.89%。1990年,农业总产值达7542万元,比1989年增长5.22%。2012年,丹凤县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稳步推进,产业发展后劲显著增强。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达到18.67亿元。其中:农业产值完成8.28亿元;林业产值0.52亿元;牧业产值9.17亿元;渔业产值378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66亿元,粮食总产达到6.52万吨。

  工业

  1949年,丹凤县工业总产值69.9万元。1952年,上升到137.

  鸡冠插汉79万元。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个体手工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在丹凤县形成食品加工、木材加工、造纸、建材等30多个行业的工业生产体系,诞生县办全民和集体所有制工业。1958年,丹凤县工业总产值达280万元。由于“左”的影响,加之1960~1962年困难时期,一批企业相继下马,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严重破坏,丹凤县工业总产值骤降至解放初水平,长期徘徊在百万元以下。1970年,在大办地方小工业的高潮中,丹凤县工业企业数量增加,工业总产值上升到163.38万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工业生产方走出困境,生产规模扩大,生产能力提高。1978年,丹凤县有工业企业68个,其中县办全民15个、县办集体7个,工业总产值834.81万元,是1970年的5.11倍。轻工业形成以葡萄酒生产为龙头,葡萄基地、造纸印刷、木器加工等各自配套的生产体系;重工业以锑品冶炼、水泥、石材为主体,形成采矿、选矿、水泥制品,石材制品一条龙生产体系。1982年,丹凤县工业总产值达1019.83万元,工业净产值304.2万元。1988年,丹凤县工业总产值5524万元;县办工业净产值838.5万元,是1980年的2.75倍。1990年,丹凤县工业总产值达7623万元,工业净产值1126万元,上交税金238万元。2012年,丹凤县完成工业总产值58.65亿元,实现增加值13.3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产值23.49亿元,增速比2011年同期回落1.5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9.5亿元。2012年丹凤县规模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8%,比2011年提高5个百分点。

  2013年,集中力量推进重点区域开发建设,累计完成投资49.43亿元,四大重点区域建设初具雏形,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效应凸显。创新理念策划的丹南经济主干线项目列入国家扶贫公路项目、商於古道文化景区项目列入省级十大文化景区项目,发展的核心板块不断拓展。

  卫生

  丹凤县古代之医药从业人员,主要为坐堂应诊之中医大夫,自采草药之走乡郎中,赶集赴会摆地摊的江湖游医,专司接生的“老娘婆”。几千年间一直依靠这支队伍以中草药从事医疗保健,维系生命繁衍。民国时期龙驹寨、竹林关始有西医,然不足10人。解放初,通过县区卫生工作者协会,将丹凤县中西医组织了起来,1951年开始建立国家卫生机构,主要由上级分配和部队转业部分军医、护士。以后则由医科大学、卫校逐年分配一批批中、初级医务人员,逐步建成一支具有现代医药知识、中西医兼备的正规医疗队伍。1954年县卫生院及留仙坪、峦庄卫生所共有职工14人,包括医师4人,医助1人,调剂1人,护士5人,助产士3人。1984年,丹凤县有医师72人,医士283人,大专毕业32人,中专毕业267人。2012年,丹凤县卫生系统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267个,其中,县直医疗卫生机构有县医院、县中医医院、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卫监所、县妇幼保健院、县乡村医生培训中心、爱卫办共7个;有镇级卫生院16个,乡级卫生院4个,专职公卫办1个,民营医院1所;村卫生室208所,个体医疗机构30个;丹凤县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有专业技术人员1521人,其中:乡镇卫生院以上医疗卫生单位有医务工作人员641人,有副高以上职称41人;有村医754人。

  科技

  1978年召开科学大会时,丹凤县与会科技人员达到594人。

  商山森林公园1980年丹凤县各类科技人员为715人,1982年为1189人,1983年为1555人;1985年达到2181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40人,农业技术人员118人,卫生技术人员231人,自然科学技术人员307人,财会人员137人,其他科技人员1248人。1990年,丹凤县有高级技术职称科技人员35名,中级595人,初级1551名。2012年,丹凤县共申报各类项目6项,争取项目资金2172万元,丹凤县参与科技研发投入的企业达7家,投入科研经费471万元。全年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万余册,现场培训和咨询人数达2100多人,全年专利申请量达到32件,完成科技成果鉴定3项。

  教育

  2012年,丹凤县共有学校141所,其中:中学20所(职高1所,高级中学1所,完全中学2所,初级中学1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6所);小学121所(中心小学11所、完全小学46所、初小64所)。在校学生44840人(职业中学3998人,普通中学14042人,小学18864人)。丹凤县中小学共有教师3477人(公办3164人,代教313人)。其中:小学1184人(公办1076人,代教108人),初中911人,高中667人,职高306人,幼教409人(公办182人,代教205人)。高中专任教师613人,初中专任教师822人,职高专任教师298人,小学专任教师1027人。共有幼儿园41所,在园幼儿7922人。2012年高考,丹凤县二批本科以上上线1301人,上线率55.24%,高于全省24.5个百分点。其中达一批本科线415人,二批本科线866人。

  文化

  丹凤社火表演的节目有舞狮子,耍长龙,弄棍棒。更多的演员则脚踩高跷,扮成神话故事、经典戏曲中的人物,首尾相衔,围着“舞台”,随着鼓点的节拍,乐器的韵律,边唱边扭,边扭边唱。曲目有《正月里来是新春》、《三娘教子》、《走西口》等一系列传唱了几十年的老曲老歌,也有《常回家看看》、《今天是个好日子》、《咱们的大中华》、《两只蝴蝶》等新曲目。山歌含劳动号子、情歌对唱,有领唱、合唱、对唱等形式。流行于南北二山,山歌虽有规定调式,然歌词允许触景生情,见啥唱啥。坐台无需化装,由一人或多人自弹自唱。初为土曲子,解放后改为眉户,乐器有三弦、板胡、二胡、鼓、板、墹、梆子等。主要流行于龙驹寨一带川道地区,传统剧目有《三娘教子》、《张连卖布》、《卖丝线》、《脏婆娘》等,解放后增加《王桂花纺线》、《十二把铲刀》、《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等新戏。

政府网站查询

  • 选择省份:
  • 选择城市:
  • 选择区县:

天气预报 更多>>

丹凤天气

  • 今日
    高温 24℃
    低温 12℃
  • 明日
    高温 24℃
    低温 13℃
  • 后天
    高温 29℃
    低温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