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保县政府网
- 中 文 名: 德保县政府网
- 官 网: http://www.debao.gov.cn
- 地 址: 广西德保县莲城大街26号
- 服务热线: 0776-3822102
德保县政府网简介
德保县政府官网为您提供德保县概貌、政府信息公开、办事服务、互动交流等信息公开。
德保县政府官网办事服务:http://www.debao.gov.cn/bsfw-search.html
德保县政府官网互动交流:http://www.debao.gov.cn/zxzx-search.html
德保县,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辖县,位于广西西南部,距首府南宁市275公里,距百色市区129公里,距南昆铁路最近的火车站田东站85公里。全县总面积2575平方公里,总人口34.13万人,居住着壮、汉、瑶等多民族。1951年8月,敬德县和天保县解放后合并,各取一字,得名“德保县”。
德保县打造以铝业为主的产业基地,2005~2006年连续两年进入“广西经济发展十佳县”行列,2008年荣获“广西科学发展进步县”,2009年荣获西部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2010年荣获“中国十佳生态休闲文化旅游县”称号。
行政区划
现在,德保县辖5个镇、13个乡:城关镇、隆桑镇、敬德镇、足荣镇、马隘镇、东关乡、都安乡、古寿乡、那甲乡、荣华乡、兴旺乡、燕峒乡、龙光乡、大旺乡、巴头乡、扶平乡、东凌乡、朴圩乡。
德保县
德保县
2005年,德保县撤销6个乡镇。德保县辖4个镇、8个乡:城关镇、隆桑镇、敬德镇、足荣镇、都安乡、马隘乡、那甲乡、荣华乡、燕峒乡、龙光乡、巴头乡、东凌乡。
2007年10月26日,马隘乡举行撤乡建镇揭牌仪式。马隘镇位于德保县城北部,是广西华银铝厂址所在地,全镇下辖21个行政村,总人口39033人,总面积203.43平方千米。
地理环境
区位
德保县东部与田东县、天等县接壤,西部与靖西市相连,北面同田阳县、右江区毗邻。北回归线横穿本县足荣、那甲、巴头、敬德等乡镇。是边境地区靖西市、那坡县与百色右江河谷相连接的咽喉要道。
土壤
德保县境内以石山为主,山峦连绵环绕德保水利资源非常丰富,理论蕴藏量为13.54万千瓦,可开发量达6.88万千瓦,已开发利用4.2万千瓦。主要由浙江、广东、南宁地投资商开发小水电资源。
气候
具有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冬温夏热、四季分明,降水丰沛,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自然资源
经地质勘探,境内矿产有铝土矿、铜矿、金矿、铁矿、煤矿、锰矿、磷矿、锑矿、水晶矿、重晶石、大理石等20多种。其中铜矿储量为1078万吨,铝土矿远景储量达4.5亿吨以上,品位高质量优,是中国乃至亚洲重要的氧化铝开发基地。
经济概况
第一产业
德保县境内山多田少,气候温和,夏秋雨水充沛,冬春雨水偏少,有十年九春旱,三年一洪涝,春寒秋霜冬雪少,农作物病虫害多的特点。
德保矮马
德保矮马
明朝初年,县境内开始引用鉴河灌溉农田。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县内垦荒利用面积2.57万亩,耕作制度为一年种一造:“玉米镇属种者渐广,可充半年之食,惟秋获后良田并不种麦,田地更少,惟玉米一造者,若雨阳不时,贫民即有饥饿之患。”粮食丰歉由天主宰,人民生活贫困,“其郡最贫,有桄榔木为面,百姓资之。”民国年间,水利和土地开发利用比明、清两代有进步。民国25年(1936年),天保、敬德两县共有可耕地面积48.59万亩,开发利用30.79万亩,占可耕面积63.36%。水利方面天保县建引水、排涝、蓄水工程10处,还利用鉴河河床自然落差,架设水车提水灌溉农田。在耕作制度上,县府虽于民国23年设建设科经管农业生产,33年又成立农业技术推广所,但各种农作物科学种植技术,只是限于县农场试验,未能在广大农村推广。民国26年天保县粮食平均亩产106.5公斤,敬德县平均亩产169.5公斤。
1953年进行土地改革后,从外地引进早稻优良品种,逐步在县内推广双季稻生产。1954年全县耕地面积达到44.30万亩,比1950年增加8.19万亩,1955年后,又陆续兴修引水、蓄水、提水、人畜饮水、防洪排涝等水利工程2676处,到1989年止,水利投资3089.57万元,有效灌溉面积13.5万亩,保水田面积13.34万亩,为1950年的7.4倍。
在农业生产体制和生产上,1958年的“大跃进”,浮夸风盛行,在强迫命令下,一些干部违心虚报产量。1969年至1976年,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推行大寨标兵工分、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左”倾做法,1969年全县人均有粮由1966年的218公斤降到169公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纠正了农业生产上的“左”倾错误,改变生产经营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2年粮食生产获得解放以来的大丰收,全县每人平均有粮299公斤。1990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68.5万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84万亩,其它作物种植面积2.99万亩,全县有中型拖拉机、农用汽车、电动机、柴油机、打谷机等农机具7748台,总动力为2.66万匹马力。[4]
德保县在保证粮食种植面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结合“电脑农业专家”系统的推广应用,扩大优质水稻、良种玉米种植面积和特色农业经济,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和农产品的商品率。2004年全县共种植烤烟10500亩,总产量达2.3万担,产值突破1000万元。2005年全县计划种植面积2.3万亩,力争产值超2700万元,全县蔬菜已从零星种植拓展到现今近10万亩蔬菜基地。并计划用3至5年时间种植剑麻5万亩,力争把剑麻种植培育成为德保县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新项目,形成“区域特色农业带”。
第二产业
德保从宋代开始就有手工业生产,如纺、染土布、绣织壮锦、生产竹制品、竹编、陶器等。清雍正十年(1732年),始在黄坭坡(今红坭坡)采硫磺矿,土法煎炼硫磺。民国年间,发展到生产铁制农具,造砂纸等,但还是家庭小规模生产。解放后,工业生产规模逐步扩大。1951年,县组织110多人在都安乡棋江村开采硫磺矿。1952年建立县人民铁工厂、小型火电厂。这一年全县工业总产值60万元(按1970年不变价计算,下同)。1958年在“大跃进”“左”的思想影响下,工业项目竞相上马,办了香料厂等18个工厂,1959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增到870万元。1962年,贯彻国民经济调整方针,不少工业企业停产、下马。1963年全县总产值117万元,其中国营工业企业6个,总产值81万元。1970年,全县工业企业恢复到31个,总产值336万元,其中国营工业企业15个,总产值279万元。进入70年代,新办糖厂、水泥厂、汽修厂、煤矿、磷矿、磷肥厂等一批工业项目,工业生产开始进入稳步发展阶段。1980年工业企业发展到51个,总产值1415万元,比1970年增长2.21倍。在80年代,工业生产在调整产业结构中继续发展。1985年全县国营、集体工业总产值达1721.16万元(1980年不变价),城镇、农村个体工业产值38万元。1990年,全县有国营、集体和个体等工业企业455个,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31个,集体所有制企业24个,中外合资企业1个,城乡个体户办(含联办)工业企业399个;全部工业总产值6181万元(1990年不变价),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3320万元,比1980年增1.35倍;全县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单位50个,年末职工3359人;固定资产原值7543万元,年末固定资产净值5672万元,其中,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25个,固定资产原值6361万元,年末固定资产净值4612万元。[5]
[6]
第三产业
德保县人民在清代以前,从事商业人员很少,据《镇安府志》记载:“郡民男子不习商贾,稍事田作而已。”集市贸易点只有8个。清代以后,外地商人陆续到县内定居并从事商贾,随着商贸增加,清末,天保县集市贸易点增加到27个,嗣后,当地县城和圩场中一些富户也随之操起商业行业。到民国年间,集市贸易点又增加9个,民国36年(1947年)天保县城有大小商号39户,经营种类有文具、熟烟、服装、酒户、车缝、药房、杂货、客店、理发、熟食、纸料等,资本总额国币1326万元。
解放初,在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原则下,开放市场,并增圩场2个。允许私人行商,个体商业颇为活跃。1951年全县共有土产运销业23户;刨烟13户;酿酒业28户;屠宰业37户;饮食业31户;旅店业13户;车缝业40户;药材、理发、照相业9户:运输业4户;经纪业6家;布匹业67摊;百货58摊;杂货业20摊;油盐业45摊;蔬菜水果业25摊。总从业人员454人,资金97022万元(旧版人民币)。1952年以后,国营商业、供销合作社相继成立。1956年县内开始对私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当年所有个体商业先后参加了公私合营商业,或组织合作商店,县城仅剩下十多个小食凉果摊。1969年至1975年公私合营商店又过度为国营商店。1980年以后,允许发展个体小商业。1982年全县有全民所有制商业297个,从业人员1469人;集休所有制商业18个,人员229人;农村代购、代销店154个,人员157人;个体商业286个,人员413人,当年全县商品零售总额2757.58万元。1985年全县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三项营业收入5902.71万元,当年亏损137.37万元。1990年全县有全民所有制商业234个,人员991人;集体商业272个,人员508人;个体有证商业1859户,人员2089人。全县商业销售总额10556万元,当年亏损264万元。[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