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网 > 贵州政府网 > 遵义政府网 > 红花岗政府网

红花岗区政府网

  • 中  文  名: 红花岗区政府网
  • 官        网: http://www.zyhhg.gov.cn
  • 地        址: 忠庄镇海尔大道
  • 服务热线: 0851-8420835 
  •             

红花岗区政府网简介

  红花岗区为贵州省遵义市辖区,原为县级遵义市。地处北纬27°33′-27°48′、东经106°41′-107°33′之间,位于贵州省北部,北倚娄山,南临乌江,位居直辖市重庆和省会贵阳之间,北距重庆323公里,南离贵阳147公里,辖7个镇8个街道,为遵义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境内有汉族、苗族、仡佬族、土家族等民族,以汉族为多,总人口67万(2013年),国土面积624平方千米。区人民政府驻新华路。

  红花岗区境内著名的景点有金鼎山、遵义会议会址。

  春秋战国时期属鄨国,附属于夜郎。

  秦统一中国后,推行郡县制,秦始皇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置鄨县。直至南北朝时均在境内,先后属犍为郡、牂牁郡、平夷郡、平蛮郡。

  唐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置播州,属江南道。唐贞观十六年(642年),播州所辖罗蒙县改名遵义县。今地在播州所辖带水县境内,五代时期先后属前蜀、后蜀、楚、后周等国。唐乾符三年(876年),杨端率部在今城南10千米白锦堡建立世袭统治。

  北宋大观二年(1108年),杨氏家族内讧,杨光荣、杨文献叔侄献地归顺朝廷,宋廷令建播州与遵义军,今地属播州。宣和三年(1121年),废播州,置播州城,隶属南平军;六年(1124年),改播州城为播川县。

  南宋淳熙三年(1176年),杨氏第十二代统治者杨轸将其治所从白锦堡迁穆家川(今老城),开始修建遵义老城,为今红花岗区建城之始。南宋嘉熙三年(1239年),设播州沿边安抚司,属夔州路,今地驻安抚司治所。

  元至元十八年(1281年),播州安抚司升为播州宣慰司。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改隶湖广行省顺元路宣抚司。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升为播南路,不久,恢复军民安抚司。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播州改隶四川行省。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中书省奏准,播州仍隶湖广行省。

  明洪武五年(1372年),播州归顺明廷,隶四川。第二年由宣慰司升为宣慰使司,下辖安抚司、长官司,今地属播州长官司。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明廷派兵剿灭杨氏土司政权,实行“改土归流”,恢复中央朝廷直接委派官员的流官制度。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设置遵义军民府,隶四川布政司,下辖播州长官司改置遵义县。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置威远卫指挥使司,隶四川都指挥使司。今地属遵义县,为府、县治所驻地。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裁去威远卫,改遵义军民府为遵义府。雍正六年(1728年),遵义县随遵义府由四川省改隶贵州省。民国三年(1914年),废府存县,隶黔中道。

  民国九年(1920年),废黔中道,遵义县直属省。民国十六年(1927年),改县公署为县政府。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贵州省建立十一个行政督察区,遵义县属第五行政督察区。

  1949年11月25日遵义解放后,于遵义县城区建立遵义市。

  1951年,撤销遵义市,原辖地改为遵义县城关区。

  1952年,恢复遵义市。

  1955年,专区辖市改为省辖市。

  1958年,遵义市划归遵义专区管理;撤销遵义县,并入遵义市。

  1961年,并入遵义市的遵义县分出,恢复市、县分置。

  区划沿革

  1997年6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市设区更名为红花岗区。

  1998年,高桥镇、董公寺镇划归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4月,遵义县新蒲、深溪、金鼎山镇划归红花岗区。

  2003年12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将董公寺、高桥2个镇,上海路、洗马路、北京路3个街道办事处及长征镇的坪丰居委会、坪丰村划归汇川区人民政府管辖。同年12月28日,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将长征镇、礼仪镇合并,更名为长征镇,划沿江、河溪两村入经济技术开发区。

  2009年,新蒲镇划入新蒲新区。

  至2012年,下辖7个镇45个村,8个街道76个社区。

  区划详情

  截至2014年,下辖7个镇:忠庄镇、长征镇、南关镇、海龙镇、深溪镇、巷口镇、金鼎山镇,8个街道:老城街道、万里路街道、中华路街道、南门关街道、延安路街道、舟水桥街道、中山路街道、北京路街道,共45个村、76个社区。

  红花岗区是历史文化名城遵义的主城区,位于直辖市重庆和省会贵阳之间,北距重庆市251千米,南离贵阳市147千米,北纬27°33′-27°48′、东经106°41′-107°33′,处于黔北山原向黔中丘陵过渡地带。全区总面积62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地质基础复杂,地貌类型多样,境内有绵延起伏的中山和低中山山地、垄状起伏的丘陵、狭长的谷地、群山环抱的山间盆地、切割不深的河谷阶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略呈阶梯状下降,湘江及其支流洛江灌流其间。海拔最高点为1400米,最低点为790米,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区中心丁字口海拔820米。

  气候

  红花岗区属中亚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受季风影响特别显著。年平均气温15.2℃,年平均降水量1094.2毫米。

  土壤

  土壤类型以黄壤土类、水稻土类、紫色土类为主。

  植物资源

  红花岗区境内有木本植物109科,407种,其中国家级保护树木18种,尤其以小板水景区天然南方红豆杉群落闻名。

  动物资源

  红花岗区境内有野生动物108种,其中国家级保护动物21种。

  矿藏资源

  红花岗区有储藏量丰富的锰、铁、铝、硫、钼等资源,其中锰矿储量及品质位居中国前列。截至2012年,探明的锰矿储量1亿吨左右;镁矿储量8000万吨;铝土矿储量3亿吨;煤矿储量1.2亿吨左右,属优质无烟煤;钼镍矿储量500万吨;石灰石储量30亿吨,各镇均有分布;白云石矿储量2亿吨;硅石储量3000万吨以上。

  综述

  2012年,红花岗区生产总值221.49亿元,比2011年同期增长17.4%。其中:第一产业9.32亿元;第二产业66.08亿元;第三产业146.0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3.26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20.25亿元。公共财政收入完成14.0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0100元、8106元。三次产业结构比重调整为4.2∶29.8∶66。

  第一产业

  2012年,红花岗区农林牧渔总产值实现14.61亿元,与2011年相比,增长10.42%。封山育林、天然林保护、石漠化综合治理、农村饮水安全、“五小”水利等工程扎实推进,解决15000余人饮水安全问题。流转土地1.85万亩,新增蔬菜种植面积1万余亩、果园种植面积5400亩。

  第二产业

  2012年,红花岗区争取省市对原材料等基础工业企业补贴资金3338万元,区级财政投入补贴资金728万元,提高企业开工率20%。规模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实现143亿元、28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6亿元,增长55.6%。董酒公司年产8000吨扩能技改、玉隆铝业年产10万吨扩能技改、天蕴纺织异地搬迁扩能技改等项目如期完成,天磁锰业年产6万吨电解金属锰技改、赤天化大兴复合肥50万吨生产线建设等项目有序推进。引进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117家,其中在建企业48家、投产企业36家。

  第三产业

  2012年,红花岗区招商引资新签约项目47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90.5亿元。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38亿元,金鼎山镇银江村生态农庄等一批乡村旅游接待点建成投入使用。共接待游客1076.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12亿元。

  教育

  截至2014年,红花岗有中小学103所(其中:普通中小学100所,特殊学校3所)。在校小学生48182人,初中生27289人,普通高中学生16560人,共计普通中小学生92031人;特殊教育学生260人。全区有留守儿童共2278名。城区内有幼儿园91所(其中:公办11所,企业办2所,民办78所),在园幼儿14368名。

  红花岗区有中等职业学校5所(其中:公办1所,即红花岗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5790人。全区教育系统现有公办在职教职工6369人(含在职教职工4252人,退休教师2117人),其中幼儿园94人,中小学4031人,特殊教育22人,中等职业学校57人。全区民办教职工2352人(其中幼儿园1308人,中小学789人,中等职业学校255人)。

  科技

  2012年,红花岗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正在申报验收,区生产力促进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示范中心,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被认定为全省中小企业服务示范平台,红花岗区被列入全省第三轮县域经济知识产权试点。申请专利360件,获得上级科技项目立项27个,获得科技项目支持资金1000多万元。

  医疗卫生

  截至2012年,红花岗区有遵义湘江医院、遵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等6家医院。红花岗区人民医院通过“二甲”医院评审,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人口出生率为9.21‰,自增率为5.13‰,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8.06%。

  文化

  2012年,红花岗区安装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设备4416套,建成“数字化农家书屋”39个,成功举(承)办西南片区越野自行车挑战赛、“天蕴·南加州杯”龙舟赛等群众文体活动。

  社会保障

  2012年,红花岗区发放2044万元助推350户小微型企业发展,帮助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下岗职工等群体创业,并争取小额贷款2104万元。新增城镇就业3.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3%。发放助学金606万元、医疗救助金532.1万元、社会优抚金1270万元。完成539套廉租房建设分配工作,改造农村危房596户,发放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房租赁补贴569.05万元。建成4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资助城市参保、农村参合2.11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6.37%。

  1949年至1985年,遵义干道公路发展缓慢,仅建成道路4条,总长19.4公里。乡村公路发展得到较快发展,上世纪50年代末和70年代中期为两个修路高峰期,共筑路59条,乡村公路从原来的马道、驿道进步为可以通农用车的机耕道。

  截至2010年,红花岗区形成了以川黔公路纵贯南北,遵铜、遵松公路连接东西,东北、东南和西南公路延伸外埠,构成辐射状公路骨架,其余县、乡公路、乡村公路和专用公路深入乡村和企、事业单位,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全市公路网络雏形。以“两纵两横四连一环线”公路和渝黔铁路为主骨架的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全区8个建制乡、镇、办事处全部通油路或水泥路,52个行政村全部通公路,在全市率先实现了“乡乡通油(砼)路、村村通公路”目标。

  2011年,红花岗区在中华南路、子尹路、碧云路、民主路、解放路、新华路、中山路等路段道路两侧安装人行道护栏11600米。外环路、北京路、中华北路待电网工程改造结束后,也将安装人行道护栏。

  海龙薅秧歌

  海龙薅秧歌堪称黔北汉族民歌中的“瑰宝”。它历史悠久,歌腔丰富、风格浓郁,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一个能劳动、能歌唱的“村寨部落”式的歌唱群体,传唱着老一辈留传的数十首薅秧歌,原原本本地保留了汉族民歌的精华。黔北自古就有地方民歌、山歌、打闹歌、薅秧歌、花灯、傩戏、阳戏等民间文化。薅秧歌在长期的演唱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以单声部为主体的无伴奏演唱形态和自身特有的演唱风格。

  踩山节

  苗族的“踩山节”,又叫踩花山,是苗族同胞凭吊祖先的节日,一般是每年的正月初一至初三为节日。踩山节期间,苗族人民在山顶竖起花竿,每年换一根。男女青年围着“花竿”翩翩起舞,小伙子们个个穿着崭新的绣着大花边的蓝衫,手捧芦笙,边吹边跳,姑娘们穿着各种图案的百折裙,手持彩色花伞,边舞边唱,除舞蹈外,男女青年还常常即兴对歌。

  踩山节,又是未婚青年寻求伴侣的好时光,通过舞蹈和对歌活动,如果男女双方情投意合,便可互相交换绣花腰带,男的送小刀,作为订情的凭证。

  花灯戏

  黔北花灯戏是数百年来流传遵义全境的民间歌舞,是年节时重要的民间艺术活动。演出时花灯簇拥灯烛辉映,表演者唐二幺妹主演主唱,诙谐幽默,众人帮腔伴舞,气氛热烈。近百余年来,花灯接近世俗愿望,具有了酬神祈愿的功能,派生出“春灯”、“寿灯”、“喜灯”、“愿灯”、“孝灯”、“瘟灯”等专项灯事活动,以满足人们节庆贺岁、祝贺寿诞、祝福贺喜、悼念亡故、驱灾避难的世俗要求。黔北花灯音乐、舞蹈、服装、道具均系统完备,表演程式化。贵州省人民政府2007年5月29日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琴戏

  遵义文琴戏起源於清末明初,起初只是敲击扬琴坐唱,是士绅雅聚时的玩艺,随参与人的相互切磋研讨和时日积累,逐渐改坐唱为表演,形成了唱腔、器乐、角色都相对完备的文琴戏。士绅的流动,使文琴戏在贵阳、安顺都有爱好者并搭有班子,三地之间常有往来,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促进了贵州文琴戏的进步。1953年经文化馆和专业人士的指导,成立了遵义业余文琴剧团,试演了《英台别家》《三难新郎》等剧目。1960年,省政府将文琴戏定名为黔剧,作为贵州的地方剧。1961年遵义地区黔剧团成立,业余文琴剧团的大多数成员都进入剧团工作。贵州省人民政府2007年5月29日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政府网站查询

  • 选择省份:
  • 选择城市:
  • 选择区县:

天气预报 更多>>

红花岗天气

  • 今日
    高温 4℃
    低温 1℃
  • 明日
    高温 6℃
    低温 1℃
  • 后天
    高温 6℃
    低温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