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区政府网
- 中 文 名: 千山区政府网
- 官 网: http://www.qs.gov.cn
- 地 址: 暂无
- 服务热线: 042
千山区政府网简介
千山区,隶属辽宁省鞍山市。地处鞍山市区南部,因境内的千山而得名,位于东经122°49′~123°14′,北纬40°55′~41°12′。截止2001年,面积370平方千米,下辖2个街道、3个镇,2010年,全区人口30.46万。1996年4月19日,鞍山市旧堡区更名为千山区。
千山区位于辽东半岛北端,属北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
2013年,千山区地区生产总值88亿元,同2012年相比增长9.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5亿元,同2012年相比增长21.7%;固定资产投资62.5亿元,同2012年相比增长25%;引进域外资金88亿元,同2012年相比增长17.3%;实际利用外资3亿美元,同2012年相比增长17.9%。
区划详情
截止2013年,千山区下辖2个街道:汤岗子街道、东鞍山街道,3个镇:唐家房镇、大屯镇、甘泉镇。
地理环境编辑
位置境域
千山区位于辽东半岛北端,辽宁省的中南部,辽河平原的中下游,总面积370平方千米。地处东经122°49′~123°14′,北纬40°55′~41°12′。南、西南与海城市毗邻,东、北、西与辽阳县接壤,区划调整后仅含鞍山市区南部。
地质地貌
千山区东南部是低山丘陵,中部、西北部是冲积平原。
气候特点
千山地处亚温带,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适宜。夏季最高气温摄氏36.9度,冬季最低气温摄氏零下30.4度,年平均温度为摄氏8.7度。无霜期165天。年平均降水量729.5毫米,多集中在5-9月份,雨量充足。
水文
千山地表水涵养条件较好,几百条沟岔汇成14条小溪,到春、夏、秋游览旺季,能听到密林深处溪涧里的潺潺流水声。地下水露头70余处。在标高200米以上低山地貌单元内,季节性井泉达50多处;200米以下丘陵地貌单元内,有20多处井泉常年有水。在七岭子村南有久著於世的温泉,俗名汤池,今称千山温泉,炙手可热,远近闻名。千山为千山河、沙河的源头。
交通概况编辑
国家高速G15沈海高速公路过境,国道G202,省道S316与众多的城市道路一起构成了全区交通骨架。千山区紧邻鞍山站,哈大高铁鞍山西站位于千山区境内。鞍山腾鳌机场也位于千山区,交通十分便利。
风景名胜编辑
祖越寺
祖越寺(4张)
祖越寺现址为明朝时建筑,清乾隆、道光、光绪年间曾相继重修、整饰,解放后,又多次进行修缮。现有建筑七幢,释迎殿为正殿,它的东侧是胡仙堂和客室,正殿阶下为东西配殿,配殿南有钟楼、鼓楼,呈东西对称。祖越寺的建筑比较紧凑、集中、规整。
龙泉寺
在千山北沟中部,该寺始建于唐代,金元时期规模还小,明代大兴土木,建筑较多,后来重修仍保持明代风格。寺内现存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天王殿等。
寿后山坳有后阁,是明嘉庆年间和尚刘宾创建。寺周围有松门塔影、瓶峰晨翠、螺峰月夜、黾石朝日、狮口钟声等16景。
南泉庵
南泉庵是一座道院。据明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重修碑记载,自唐建庵,中经很多朝代,屡次重修,一直到万历己酉年(公元1609年),清代道教进入千山以后,经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相继重修与扩建,使南泉庵才具有现在这样的规模。
香岩寺
香岩寺在千山南部,是千山的早期建筑,相传始建于唐,最迟也不晚于金、元时期。寺东山上的“双峰塔”是香岩寺的著名景点之一。寺前还有元代和尚雪庵的墓塔,元代皇庆时雪庵碑,寺内有明、清石碑十余块。
香岩寺古迹很多,这些古迹又多半和寺僧连在一起。俗话说:名寺出高僧。雪庵就是香岩寺的高僧。
天上天景区
天上风景区(4张)
天上天景区位于千山风景名胜区北部,东起千山正门,西至五佛顶,面积约5平方公里,海拔450—-550米,为千山第二高岭,平均海拔520米。
1996年在景区内建了索道,无量观和祖越寺位于此景区。
北方梅园
北方梅园位于辽宁省鞍山市南部,距鞍山市中心15公里,距沈大高速公路8公里。
梅园小梅岭栽有梅树1万余株,梅园水景区已形成水面200亩,蓄水量可达到5万立方米。
百鸟园
千山百鸟园与午山五佛顶彼邻,东南是天然弥勒大佛,西面是唐城古道关。四面环山、百鸟齐鸣。
全园占地五万六千多平方米,由外园和内园两部分组成。
英雄山
英雄山(2张)
英雄山原名娘娘庙山。1949年2月16日,为解放鞍山,解放军辽南独立师与国民党的关键一役就在此展开。在这座山上,辽南独立师几千士兵为解放鞍山献出了宝贵生命。为纪念这些牺牲的革命先烈,鞍山解放后,鞍山市政府将此山命名为“英雄山”,并于2002年在此修建了“英雄纪念碑”。(图册“英雄山”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