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县政府网
- 中 文 名: 沁水县政府网
- 官 网: http://www.qinshui.gov.cn
- 地 址: 暂无
- 服务热线: 暂无
沁水县政府网简介
沁水县,隶属于山西省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隶属于晋城市,位于中条山东北,沁河中游。太行、太岳、中条三大山系衔接处。地理坐标为北纬35°24′-36°04′,东经112°47′-115°55′。县境四周环山、东至老马岭、岳神山与高平市、泽州县为邻;西至东坞岭与翼城县搭界;南至仙翁山、舜王坪与阳城、垣曲县接壤;北至香山岭、关帝岭、宇峻山与浮山、安泽、长子县毗邻。沁水县下辖7镇、7乡,共有239个建制村,9个居民委员会,1378个村民小组,全县总面积2676.6平方公里,总人口205400人(2013年)。2013年,沁水县生产总值达到167.1亿元,增长11.7%。沁水历史悠久,自古就有女娲补天,舜耕历山的传说。70年代发掘的“下川遗址”,证明早在2.3万年到1.6万年前,沁水人的先祖们就创造了灿烂的“下川文化”。现存的河头村汉墓群、武安村战国古寨等,映证了沁水历史的遗迹。地理环境编辑位置境域
沁水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隶属于晋城市,位于中条山东北,沁河中游。太行、太岳、中条三大山系衔接处。地理坐标为北纬35°24′-36°04′,东经112°47′-115°55′。县境四周环山、东至老马岭、岳神山与高平市、泽州县为邻;西至东坞岭与翼城县搭界;南至仙翁山、舜王坪与阳城、垣曲县接壤;北至香山岭、关帝岭、宇峻山与浮山、安泽、长子县毗邻。版图东西长,南北窄,东西长约150千米,南北宽约55千米,总面积265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沁水地形东西长,南北窄。东西长约150公里,南北宽约55公里。地势西高东低,最高处西南舜王坪海拔2358米,最低处东南尉迟村沁河出境处海拔520米,相差1838米。沁水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其中中山区面积占40%,低山丘陵区占50%,河谷平川区占10%。山岭多属太岳和中条山脉。海拔1100米以上的高山有历山、鹿台山、大尖山、白云山、柏尖山、仙翁山、岳神山、牛头山、宇峻山、荒山。峻岭有东坞岭、老马岭、界牌岭、夜明珠岭、秋峪岭、关门岭、夫妻岭、山中岭、香山岭、佛庙岭。被称之为“十山”、“十岭”。其中东坞岭、老马岭海拔均在1300米以上。
水系
境内的河流主要有沁河、县河、端氏河等三条河流。
沁河,黄河一级支流。发源于山西省平遥县黑城村,河长485公里,流域面积13532平方公里。县河,为沁河支流,沁水县境内最大的河流。由上游梅河、杏河两大支流汇合而成。两河在县城东南汇流后,经城关、郑庄乡等4个乡镇,在河头村注入沁河。总长60.7公里,流域面积168.3平方公里。端氏河,黄河支流沁河的支流。上游为山西省沁水县境内柿庄河和云首河,两河在固县乡境内汇合后称端氏河。河经端氏镇东山,注入至溪河,在端氏村西入沁河。含上游河,流经东峪、柿庄、十里固县、樊庄、胡底、端氏7个乡镇,全长47公里,流域面积788平方公里。一般流量2.5立方米/秒。
气候
沁水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长夏短,雨热同季,季风强盛。沁水县气候因地形复杂,差异显著,西部寒冷,东部温和,年均气温10度左右,一月零下4.1度,七月23度,年降水量640毫米,霜冻期为十月上旬至次年四月上旬,无霜期160天。
自然资源编辑矿产资源
沁水县是矿产资源大县,初步查明的有煤、铁、煤层气、石灰岩、重晶石、耐火粘土、矿泉水等18种,其中煤炭储量最大。全县含煤面积2421.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90.5%,地质储量265.25亿吨,占晋城市地质储量的32.8%,探明储量109.94亿吨,占晋城市探明储量的40.2%。煤层气资源全县地质储量4372.07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城东。
森林资源
沁水县森林面积达193.04万亩。其中天然林129.1万亩。森林覆盖率48.4%。林木蓄积总量242.5万立方米,人均12立方米。牧坡草地全县175.8万亩。其中天然草地163.35万亩,最大的苏庄草地面积73.05万亩。
生物资源
沁水县共有野生植物400余种,隶属45科,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品种有红豆杉、连香树、领春木等11种。全县共有野生动物220余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有虎、金钱豹、金雕、猕猴、大鲵(娃娃鱼)等26种。(以上数据截至2011年)
行政区划编辑截至2013年,沁水县分设龙港镇、中村镇、郑庄镇、端氏镇、嘉峰镇、郑村镇、柿庄镇7个镇和樊村河乡、土沃乡、张村乡、苏庄乡、胡底乡、固县乡、十里乡7个乡。全县共有239个建制村,9个居民委员会,1378个村民小组。
人口民族编辑2013年末,沁水县户籍人口205400人,比上年末增加285人,其中农业人口160418人,非农业人口44982人。年末全县常住人口214588人,比上年末增加830人,其中城镇人口83324人,乡村人口131264人。沁水县有汉族、回族、满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壮族、俄罗斯族等民族分布。交通编辑截至2011年,沁水县境内公路有省道3条123公里,县道11条271.9公里,乡道44条431公里,通村水泥(油)路235条480公里。2001年,全县通车总里程1328公里,是建国初的23.6倍,是改革开放前1978年的3.5倍。各种运输车辆4281辆,是1978年的25.3倍。铁路有侯月线从境内通过,途经龙港、郑庄、端氏、嘉峰4个镇,长69公里。
社会事业编辑教育事业
截至2013年末,沁水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10所,其中,初中16所,高中3所,职业中学1所,小学68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21所。全年在校学生29368人,当年招生8246人,毕业8534人。
科技事业
2013年,沁水县全年积极争取到了省级科技项目4项,其中“蜜蜂高产高效标准化饲养技术推广”项目列入山西省农村技术承包产业化“百千万”标杆项目,“太行黑山羊种群繁育生物工程技术应用”项目列入成果推广项目;争取到了市级科技项目22项,其中山西嘉沁农业有限公司和中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被列为重点支持项目;组织县级科技计划项目63项,重点支持枫彩苗木基地建设项目、大象农牧集团肉鸡产业化项目、山西博大灵芝北虫草加工等科技项目10项;截止2013年底全县共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个,省级民营科技企业5个,市级工程技术中心2个。全年共完成专利申请量95件,同比增长40%。
卫生事业
截至2013年末,沁水县共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322个,医院和卫生院床位671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738人,每千人拥有病床3.13张,每千人拥有医生数3.44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9.43%,村卫生室覆盖率100%,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达标率100%。
文体事业
截至2013年,沁水县共有群众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史博物馆1个,宣传文化中心1个,老年活动中心1个,青少年活动中心1个,县级剧团2个,电影发行放映公司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4个;全县共有农村电影放映队14支,业余文艺演出团体30余支;全县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项,省级项目7项,市级18项,县级40项。
2013年,沁水县共举办各类文体活动50余场次,举办春节、元宵节社会文化活动9项、“2013年消夏文艺晚会”等大型文体活动10余场次;赴市参加“煤运杯”晋城市第二届“紫薇奖”八音会擂台赛,第二届“紫薇奖”广场秧歌舞大赛,“活力晋城”舞龙舞狮比赛,晋城市第五届运动会等文体活动10余场次;组织举办全县首届围棋大赛,迎“五一”象棋比赛,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等县级体育赛事10余项次;全年组织农村公益电影放映3722场,组织“百姓文化大舞台”乡村文化展演活动251场,组织送戏下乡730场。旅游编辑沁水县有河头村汉墓群、武安村战国古寨、东峪村北齐石刻造像、玉溪村唐代古塔、窦庄村宋代窦将军墓、郭南村元代崔府君庙以及明清建筑柳氏民居、湘峪古城、上阁古民居、窦庄夫人城等名胜古迹。柳氏民居柳氏民居,位于沁水县城西南25公里处历山脚下的土沃乡西文兴村,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保护对象为明清建筑及唐末至清代以来的古建筑群、木雕石刻、名人碑文、书画工艺、壁画、皇赐金匾、石器雕物等。柳氏民居,原为河东解州镇(今运城永济县解州镇)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史称“永州司马”的柳宗元后裔的宅第。1942年,在沁南抗日县政府领导下,西文兴村的世袭柳府始变为民宅至今,故称为柳氏民居。历山自然风景区历山,位于山西省南端沁水、垣曲、翼城三县交界处,面积150平方公里,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历山是华北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原始森林风景区,素有“五绝、十胜、百景”之称,被誉为“天然大公园”。舜王坪是历山主峰,传说为舜帝躬耕之处,山顶有四千余亩的高山草甸,主要景点有南天门、斩龙台、龙翻讪、舜王庙、犁沟、石猴观海等景点。西峡景区距下川村1公里。全长5公里,最窄处3米许。舜王"刀劈一线天,高山湖泊变桑田"的传说即源于此。此外还有天石、楼坎、试刀石等景观。三都古城“湘峪古堡”位于沁水县东南58公里处的郑村镇境内的湘峪村。南距皇城相府6公里,西距赵树理故居5公里,背山临河。
湘峪村因明朝户部尚书孙居湘(万历20年进士)、御史都堂孙可湘、四部首司孙鼎湘三兄弟同朝为官而闻名.其古堡历史上民间俗称“三都堂”。“湘峪古堡”建成于崇祯七年(1634),至今已有374年的历史,是一座典型的防御性城堡,占地面积3.25万平方米。郭壁古镇郭壁古镇距山西省沁水县东部的沁河西岸,西距沁水县城50余公里,东距晋城40余公里,隶属嘉峰镇。古代,这里曾是沁河渡口之一。由于村子地处滩涂戈壁,故名郭壁。赵树理故居赵树理故居,位于山西省沁水县加丰镇尉迟村。故居内存有赵树理生前书籍、柳制箱、皮箱和生活用品等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