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网 > 湖北政府网 > 神农架政府网

神农架林区政府网

  • 中  文  名: 神农架林区政府网
  • 官        网: http://www.snj.gov.cn
  • 地        址: 松柏镇常青路18号
  • 服务热线: 0719-3335609
  •             
神农架林区政府网

神农架林区政府网简介

  神农架林区位于湖北省西部边陲,东与湖北省襄阳接壤,西与重庆市巫山县毗邻,南依兴山、巴东而濒三峡,北倚十堰且近武当山,地跨东经109°56′~110°58′,北纬31°15′~31°75′,总面积3253平方公里,辖6镇2乡和1个国家级森林及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1个国有森工企业林业管理局、1个国家湿地公园(保护区管理局、林业管理局和湿地公园均为正处级单位),林地占85%以上。神农架是1970年经国务院批准建制,直属湖北省管辖,是中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

  地理环境编辑位置

  神农架位于第二第三级阶梯交界处,在湖北西部边陲,东与湖北省保康县接壤,西与重庆市巫山县毗邻;南依兴山、巴东而濒三峡,北依房县、竹山且近武当,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地形

  神农架位于中国地势第二阶梯的东部边缘,由大巴山脉东延的余脉组成中高山地貌,区内山体高大,由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神农架平均海拔1700米。山峰多在1500米以上,其中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峰有6座,海拔2500米以上山峰20多座,最高峰神农顶海拔3105.4米(2011年9月21日修正为3106.2米),成为华中第一峰,神农架因此有“华中屋脊”之称。西南部的石柱河海拔仅398米,为境内最低点,相对高差达2708.2米。

  气候

  神农架,位于中纬度北亚热带季风区,气温偏凉而且多雨,年平均气温

  为12℃,年降水量900~1000毫米。海拔每上升100米,季节相差3~4天。由于一年四季受到湿热的东南季风和干冷的大陆高压的交替影响,以及高山森林对热量、降水的调节,形成夏无酷热、冬无严寒的宜人气候。地处中纬度北亚热带季风区,受大气环流控制,气温偏凉且多雨,并随海拔的升高形成低山、中山、亚高山3个气候带。年降水量也由低到高依次分布为761.4~2500毫米不等,故立体气候十分明显,神农架的气候随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低1℃左右,季节相差3~4天。随海拔增高渐次迭现暖温带、中温带、寒潮带等多种气候类型,境内不同地点的温度从冬季最低零下20℃至夏季最高37℃。九月底到次年四月为神农架的冰霜期。神农架立体小气候明显,“东边日出西边雨”的现象常有发生。其气候时空变化较大,有“六月雪,十月霜,一日有四季”之说。

  资源情况编辑矿产资源

  神农架处于扬子淮地台上扬子坪之鄂中断区内,为一断穹构造。地层出露以前寒武系为主,由轻微变质岩种海相碳酸盐岩、碎屑岩组成,兼有辉绿岩、辉长岩和多项火山喷发岩分布,因此,神农架成矿条件优越,有较丰富的矿藏。神农架已探明的矿种有磷矿、铁矿、镁矿、铅锌矿、硅矿、铜矿、建筑石材等15种(不含砂石、粘土),共有各类矿床(点)53处,其中主要矿种有磷矿、铁矿、铜矿、镁矿、铅锌矿、硅矿等。在开发利用上,主要以磷矿为主,现有磷矿开采企业6家,开采矿区8个,磷矿资源勘查区块13个。磷矿资源是林区优势矿产资源,且储量集中,品位较高,已成为全区经济发展和地方财政增收的支柱产业,年生产能力达到264.18万吨。

  生物资源

  古老漫长的地理变迁和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使神农架全境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一是生物资源。现有森林面积1618平方公里,活立木蓄积量2019万立方米,实施“天保工程”后,森林年净增长量29万立方米。这里有各类植物3700多种。有高等维管束植物119科、872属、2671种,其中列为国家一、二级保护的树种有39种。有各类动物1060余种,其中两栖类33种,爬行类40种,兽类76种,鱼类47种,鸟类308种,昆虫560种。金丝猴、华南虎、金钱豹、白鹳、白蛇、大鸨等67种珍稀野生动物受国家重点保护。神农架可入药的动、植物达2013种。白化动物和千年相传的“野人”之谜为世人瞩目。神农架是名符其实的“物种基因库”、“天然动物园”、“绿色宝库”。

  水资源

  神农架是湖北长江和汉江的分水岭。神农架林区共有四大水系,分为香溪河、沿渡河、南河、堵河四大流域,境内有大小河流317条,其中: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1条。神农架的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年平均降水总量为36.44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22.004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为22~25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13591立方米。

  特产资源

  神农架土特产品资源丰富,其中野香菇、木菜板、绞股蓝、野生蜂蜜、红桦树汁、古润野茶、野生核桃、板栗等农林产品,而神农架当地的各种根雕、野生动物标本、水晶石等工艺品,制作精巧,特色独具,亦是收藏、纪念的上佳之选!木鱼有机茶、绿源公司压缩木耳、望林公司长方冲菜、新华的杜仲茶以及生漆、中药材、香薰腊肉等等地产农副产品。全区无公害牲猪2.5万头,保持有机食品认证3个。

  行政区划编辑神农架林区截至2013年辖6镇2乡。共68个行政村、9个居民委员会、328个村民小组,1个国家级森林及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局,1个林业管理局,1个国家森林公园,1个国家地质公园,1个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其中6镇为松柏镇、阳日镇、木鱼镇、红坪镇、新华镇、大九湖镇;2乡为宋洛乡、下谷坪土家族乡。

  人口编辑常住人口

  2014年,全区户籍人口为79248人。男性人口为42292人,女性人口为36956人,男女性别比为114.4:100。全区共出生881人,出生率为11.1‰;死亡720人,死亡率为9.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0‰,同比下降3.1个千分点。2014年,全区常住人口76700人,城镇化率为47.35%,2013年,全区户籍人口为79640人。全区常住人口7.65万人,出生率为12.5‰,死亡率为6.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6‰。城镇化率为46.21%。

  人口结构

  性别构成:男性人口为42544人,女性人口为37096人,男女性别比为114.7:100。年龄构成:全区18岁以下10863人,18-35岁之间20634人,35-60岁之间32699人,60岁以上15444人。

  交通编辑神农架交通以公路为主,二零九国道、白(白果树)红(红花朵)省道、酒(酒壶坪)九(九湖)区道彼此联系。境内公路全长1300多公里、贯穿全区南北东西。并与襄阳、十堰、宜昌、兴山、巴东等市县公路联成网络。从武汉去神农架可以在新华路长途汽车站乘长途车,也可以从武汉坐火车先到十堰,然后到汽车站去神农架。目前去神农架木鱼镇的最佳路径是坐火车先到宜昌,然后从宜昌坐汽车转到木鱼镇。从木鱼镇到松柏镇大概一个半小时车程。

  经济编辑概述

  2014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2402万元,同比增长8.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964万元,同比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81654万元,同比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101784万元,同比增长9.6%。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上年的9.5:41.3:49.2调整为9.4:40.3:50.3。2013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5745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723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76665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91357万元。全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6219万元。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9960万元。完成地方税收收入18786万元,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62.7%。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58764万元。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93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677元。

  第一产业

  神农架土特产品资源丰富,按照“种植业上板块,畜牧抓大户,水产搞片带,加工进园区”的思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做强做大了蔬菜、茶叶、中药材、干果、畜牧业五大优势产业。围绕特色产业调结构,“一村一品”、“多乡一业”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已经形成。2014年,全区农业总产值37723万元,同比增长6.1%。全年粮食产量22100吨,比上年增加100吨,同比增长0.5%。年末生猪存栏42211头,同比增长10.0%;年末生猪出栏50627头,同比基本持平;山羊存栏27882只,出栏17318只,分别同比增长3.0%和9.1%;牛存栏6983头,同比下降2.0%,牛出栏1359头,同比增长2.3%。2013年,全区农业总产值35551万元。全年粮食产量22000吨,全年油料产量509吨,蔬菜产量42389吨,茶叶产量84吨,香菌产量105吨,板栗产量804吨。全年肉类总产量5744吨,年末生猪存栏38263头,生猪出栏50603头。年末山羊存栏27020只,山羊出栏15868只。全年水产品产量226吨。年末全区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1.2万千瓦,农村用电量1176万千瓦时。

  第二产业

  工业神农架林区

  云海佛光---天门垭工业经济起步于80年代初期,九十年代工业经济逐步发展壮大。2000年前林区工业主要是以木材砍伐和加工为主,随着国家“天保”工程的实施,木材加工企业全部停产。经过近几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工业经济已初具规模,逐步形成了以水电、化工、矿山为支柱的“矿电化”循环经济产业链。全区现有规模以上企业16户,其中:中型工业企业3户;轻工业2户,重工业14户,轻重工业之比为2:14;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5户,占31.3%;私营企业11户,占68.8%;外来投资企业11户,占68.8%;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2家。2013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开采磷矿石189万吨,生产黄磷5879吨,发电量30155万千瓦时,供电量29970万千瓦时。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为75.5%。

  建筑业2013年,全区资质以上建筑业总产值54900万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8207万元,实现利润2011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0.5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国内外贸易

  神农架林区市场体系建设有了长足发展,先后建成了4个有一定规模的集贸市场和松柏、木鱼旅游商品一条街(香溪街)。特别是自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以来,城乡市场开始走向市场专业化,经营特色化,城乡流通网络初步建成,一些流通企业的经营规模迅速提升,基本形成了以试点企业为龙头、乡(镇)级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城乡市场流通网络。2006年—2009年已建设和改造农家店152家,配送中心2个,通过推动商业企业与乡村店加盟连锁,主要商品统一配送,丰富了商品品种,保证了商品质量,防止了假冒伪劣,保障了农村消费安全。2014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200万元,同比增长12.8%。其中:限额以上15500万元,同比下降10.2%。从销售单位地域看:城镇市场零售额43290万元,同比增长15.2%;乡村零售额31910万元,同比增长15.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完成零售额58041万元,同比增长14.8%;住宿餐饮业完成零售额17159万元,同比增长17.3%。201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200万元。从销售单位地域看:城镇市场零售额37568万元,乡村零售额27632万元。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完成消费品零售额50570万元,住宿餐饮业完成消费品零售额14630万元。全年外贸出口总额116万美元。金融业神农架林区有银行类金融机构8个(人行、银监办、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其中营业网点有工行1家、农行2家、中行1家、建行1家、农村信用联社9家、邮政储蓄银行有5家。2013年,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07127万元。其中:个人存款余额158993万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85076万元。全区保费收入2793万元。其中:财产保险收入1401万元,运输工具保险收入1300万元。支付各类赔款1169万元。

  教育编辑基础教育

  2013年,全区在校学生5769人。其中:普通高中招生393人,在校学生1273人;毕业467人,本科录取122人。高中阶段入学率达83.2%,专科及以上上线率达94.06%;初中招生476人,在校学生1402人;小学在校学生3094人。2013年,建成了鄂西硬件设施最好的标准化实验初中1所。新建松柏、宋洛、红坪、新华、下谷、九湖、木鱼等7所中心幼儿园和东溪、板桥、官封3所附属幼儿园,幼儿园在园幼儿1575人,学前幼儿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6.4%。幼儿教育全区共有4所幼儿园(其中民办2所),占地面积3125平方米,校舍面积3223平方米。在园人数592人,教职工35人。小学全区共有小学30所,占地面积217966平方米,校舍面积114467平方米,在校学生3364人,教职工495人。初中全区共有普通中学7所。学校占地64787平方米,校舍面积32365平方米。初中在校学生2560人,专职教师225人。高中全区共有高级中学1所。学校占地面积25123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5354平方米。在校学生1480人,专职教师126人。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全区有职业中专1所。开设有机电班、旅游班。学校采取与武汉机电工程学校联合办学,与林区电力公司等企业联合办班,此外还开展“阳光工程”等培训。成人教育教师进修学校(与林区党校、行政学校合署)1所,教职工8人,专职教师3人,学校占地面积3730平方米;省级示范成人文化技术学校3所,专职教师4人,学校占地面积3810平方米;区级示范成校1所,专职教师4人,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其它乡镇成校4所,主要职能是服务当地经济,开展各类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推广科技,为“三农”服务。

  社会编辑文化事业

  高山湿地--大九湖2013年,全区共有群艺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共有各类图书8.17万册。建成了林区非遗数据库,成功申报《祭祀炎帝神农》、《堂纺叠绣》两项省级非遗项目名录;《薅草锣鼓》已申报国家级项目,正在审批之中。统筹协调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43项。创办“神农架文化讲坛”,邀请区内外文化名人开展讲座8期。传奇神农印象中心建设已进入陈列布展阶段。乡镇综合文化站实现全覆盖,“三馆一站”免费开放,扶持特色文化乡镇建成“下谷坪乡堂戏、皮影戏传习馆”。建成74个卫星数字农家(社区)书屋。全区共有广播电视台1座,通电视的村67个,电视通村率达到100%。电视覆盖人口达7.87万人,电视综合覆盖率为98.99%;广播覆盖人口为5.75万人,广播覆盖率为72.3%;数字电视用户累计达到2.12万户。

  科技事业

  2013年,全区受理专利申请32件,受理发明专利申请15件,发明专利5件。科学技术经费支出485万元。其中: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为367万元。农科领域引进新成果3项,引进新技术5项,成功转化农业科技成果2项,引导企业开展成果登记3项。28家企业和3家事业单位与11所高校和4家科研院所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武汉大学等五所科研院校在我区建立了“教学科研实践基地”、“生活物资采供基地”、“产学研合作基地”、“药用植物资源研究开发中心”。聚能药业与三峡大学、百草园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与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开展校企科技合作并建立校企共建研发中心,着重培育省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

  卫生事业

  会仙台2013年,全区共有卫生机构13个(不含村卫生室),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卫生技术人员234人,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1人;病床床位260张,每千人拥有病床床位3.4张。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稳步实施,率先在全省实现政府举办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全覆盖;人民医院门诊综合楼投入使用,新增中心供氧负压系统、CT、彩超和中央空调等设施设备;建成流感监测实验室,建成中药资源数据库;完成已婚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实现武汉协和专家坐诊神农架和远程诊疗。

  体育事业

  )

  2009年,城乡文化体育事业同步发展,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网络基本形成。城区新增文化体育活动场地两块,室内健身活动中心,使用面积1004.95平方米,总投资162万元。网球场占地面积2046平方米,总投资72万元。新增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4个,总投资80万元。新增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项目10个,总投资20万元,新增全民健身路径3套,总投资12万元。打造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品牌。“民风民俗文艺调演”、“农民体育运动会”、“广场文化活动月”、“广场数字电影放映月”、“全民健身活动周”、“庆五一、迎五四”万人长跑活动逐步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积极参与的文化体育盛会,成为叫得响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品牌,吸引了众多群众文化体育爱好者、企事业单位以及商家的共同参与。

  人民生活

  2014年,全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529元,比上年增加1077元,同比增长9.4%;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810元,比上年增加1677元,同比增长9.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920元,比上年增加615元,同比增长9.8%。农村居民实际增速快于城镇居民0.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倍差2.86,比上年缩小0.02。

  社会保障

  2014年,全区城镇职工居民医保、新农合政府补助提标。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3572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28000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3265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47073人,参合率为99.2%。2013年,全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2854人,城乡居民综合参保率为98.5%;全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3110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47589人,参合率为98.4%。参加工伤保险8300人,参加生育保险3730人。离退休人员及被征地农民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率和社会化发放率均为100%。建立健全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等在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由商业保险公司承办的大病保险民生工程正式实施,惠及全区人民群众。新开工建设保障房1600套,基本建成1449套,分配入住680套,新增发放租赁补贴206户。

  旅游编辑

  神农架也是湖北境内长江与汉水的分水岭,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的水源涵养地,是三峡库区最大的天然绿色屏障,作为全球同纬度地区唯一的绿色奇迹而备受关注。1980年,神农架成立自然保护区;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森林及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纳为人与生物圈计划“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保护网成员,受到全球环境基金(GEF)资助,成为“亚洲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2012年神农架生态旅游区由国家旅游局授予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纳为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成员。神农架主要旅游景点:神农架神农顶、天燕原始生态旅游区、神农架红坪、神农架、燕子垭、小龙潭野考站、板壁岩、燕子洞、景垭、神农架旅游滑雪场、神农架动植物标本馆、武山湖、天门垭、香溪源、神农祭坛、六道峡、金猴岭、小当阳、湖北老君山、杉树坪、古犀牛洞、大九湖、宋洛风光、龙门河国家森林公园、了望塔、松香坪、古梭罗树、神农架自然博物馆、天生桥、官门山、神龙洞。2013年,全区接待国内外游客520.3万人。其中:海外游客3.2万人次,实现区内旅游经济收入186466万元。2014年,全区接待国内外游客701.2万人次,同比增长34.8%。其中:海外游客2.65万人次,同比下降17.2%。实现区内旅游经济收入251689万元,同比增长35.0%。其中:客房收入44339万元,同比增长39.8%;景区门票收入9454万元,同比增长6.6%;旅行社收入6470万元,同比下降23.7%;旅游商品收入74795万元,同比增长38.6%;交通收入20951万元,同比增长42.6%;其他收入45337万元,同比增长40.2%。

  文化编辑民间艺术

  刺绣

  神农架地处偏僻深山,长期以来处于原始封闭状态,与外地往来不多,民间习俗多保持着固有的淳朴和浓厚的乡土气息,独具特色的刺绣便是神农架的一朵充满活力的艺术之花。

  民歌

  神农架民歌的演唱形式、音乐色彩和语言艺术十分古老和丰富。许多民歌珍品历传不衰,成为神农架人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古楚文化。薅草歌、婚礼歌、丧礼歌、民间小调等民歌各有特色。

  堂戏

  堂戏是神农架现存的十分古老的地方剧种,因演出时所需场地较小,一般在农家堂屋里表演,故名堂戏。剧目大多是传说的古装戏,也有民间艺人自编自演的现代戏。演唱风格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为了纪念神农尝百草、造福人间的功绩,老百姓就把这一片茫茫林海取名为“神农架”。

  文化传统

  方言

  神农架建置较晚,其方言是在兴山、巴东、房县等县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1936年赵元任等位先生对湖北方言做了全面的调查,1948年出版《湖北方言调查报告》,里面有巴东(390~411页)、兴山(350~368页)、房县(620~640页)、保康(641~661页)等地语音、词汇的基本状况。神农架地区由于当时尚未建置,所以没有相关的研究成果。198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编撰的《中国语言地图集》中,虽然把神农架归入西南官话,但没有该地区的专门论述。有关神农架方言的零星记载,可见于《神农架志·卷十一·文化教育》(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编撰,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有专门的“方言”篇(266~277页),里面简单地描述了神农架方言的语音,重点列举了,常用词汇和民间谚语。

  神农架方言内部分区图根据武汉大学中文系方言调查小组2010、2012年的调查,神农架方言有19个声母,33个韵母,4个声调。声母、韵母与北京音大致接近,边音、鼻音交替出现,平舌音和翘舌音都有,而且翘舌音松柏镇的比新华乡明显,舌位比北京音翘舌音要前,比北京音平舌音要后。唇齿清擦音与舌根清擦音混同,发唇齿的都发成舌根。舌尖前声母与有u介音的韵母相拼,红举村u介音脱落,如“短”、“酸”、“遵”分别为/dan⁴⁴/、/san⁴⁴/、/zen³⁵/。声调阴平35,阳平53,上声44,去声35。

  石碑

  神农架的历史文化遗迹已鲜可寻觅。阳日的净莲寺,九冲的天观庙,松香坪的白云庵、观音阁,只依稀辨认出断壁残垣。但是兰英寨、松柏寨等古寨堡和大九湖古战场保存得十分完好。1985年在红坪、刘享寨相继发现了两块保护山林的石碑。红坪的护林石碑立于经坪西沟天门洞口的老岩石上,石碑约一米见方,上镌“严禁山林”四个大字,落款为清同治元年,距今有100多年了。另一块石碑立于刘享寨南麓一个名叫新大路垭的峰峦石壁上,石碑长83厘米,宽55厘米,刻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上镌“严禁石木”四个大字。这两块石碑是神农架古代保护山林的“石碑双壁”。

  文化节

  中国湖北神农架国际生态文化旅游节秉承“生态文明、和谐发展”的理念,落实湖北省“两圈一带”战略,着力打造湖北“一江两山”黄金旅游线路,实现华中地区旅游市场与旅游资源的融合,旅游投资与旅游项目的对接,整体提升神农架旅游的知名度,夯实神农架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的核心板块地位。

  黑暗传

  汉民族神话史诗《黑暗传》的发现受到了中国神话学界和德国、高山原生态文化群落带英国、法国、奥地利、丹麦的汉学家的高度重视和热情评价。这部长达3000多行的史诗唱本,记录着汉民族的远古创世神话。被中国神话学专家袁珂先生判定为汉民族广义的神话史诗,是极为珍贵的历史资料。《黑暗传》的保存,是神农架先民崇敬上古开天辟地的英雄而歌唱的结果。他们把神话当做真有其事的历史知识,代代往下传唱。一些老歌手把《黑暗传》手抄本奉为经典,当作传家宝加以珍藏,从不轻易示人。在神农架,把《黑暗传》带进棺材作陪葬或死前埋在地下不为子孙所知的事屡见不鲜。《黑暗传》的发现,是中国古神话的发现,打破了汉民族没有神话史诗的定论,对于中国神话学和楚文化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也因此成为神农架民间文学宝库中最为璀璨的明珠。神农架旧时有大量裸体纤夫,由于纤夫多是家境贫寒之士,如穿着衣服,汗浸盐汲加上纤索的磨损,衣服很快就破了。最重要的是防病,如果穿着衣服,一会儿岸上,一会儿水里,衣服在身上干了湿,湿了干,不仅不方便,而且容易得风湿、关节炎之类的病,所以神农架的纤夫,是很少穿衣服的。

  知名人物编辑高鹏程:医生,撰成《疑难病症施治》书稿,传于族弟必选。李世勋:优秀党员。

  李德祖:党员,劳动模范。

  李德禄:1985年当选为中国摄影家协会湖北省分会理事和湖北省新闻摄影学会理事。

  陈传香:见义勇为模范。梁韫春:1986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

  彭绍友:经济师,1988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

  张金星:探险家。乔仕江:1999年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杨仕煊:林业管理局总工程师,2005年获全国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先进工作者。

政府网站查询

  • 选择省份:
  • 选择城市:
  • 选择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