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宁区政府网
- 中 文 名: 邕宁区政府网
- 官 网: http://www.yongning.gov.cn
- 地 址: 蒲庙镇红星路
- 服务热线: 0771-4727628
邕宁区政府网简介
邕宁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所辖的一个市辖区。位于南宁市区东南部。邕宁区辖蒲庙镇、新江镇、那楼镇、百济乡、中和乡5个乡镇,含65个行政村、9个社区,455个自然屯,总面积129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0190公顷;2010年年末总人口为33.74万,其中壮族人口占95%。邕宁区辖3个镇:蒲庙镇、新江镇、那楼镇,2个乡:百济乡、中和乡。区人民政府驻蒲庙镇红星路。据《广西2011年统计年鉴》统计,2010年邕宁区生产总值41.4194亿元,同比增长10.63%,人均生产总值14711元;财政收入3.070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792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602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58元,农村民民人均纯收入4968元。
中文名称邕宁区外文名称YongningArea行政区类别市辖区所属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下辖地区3个镇、2个乡政府驻地蒲庙镇电话区号0771邮政区码530200地理位置南宁市南部面积1295平方公里人口31.6万方言粤语-邕浔片-南宁话、平话、壮语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性气候著名景点五圣宫、蒲津公园、徐汉林烈士陵园、雷婆岭摩悬石刻机场南宁吴圩机场火车站南宁站、邕宁站车牌代码桂A行政代码450109目录1地理▪地貌▪气候2历史3区划4人口5经济▪概况▪农业▪工业6社会▪城市建设▪科教文卫7文艺▪戏剧▪舞蹈▪山歌8教育9旅游地理编辑地貌
邕宁县地处“南宁盆地”东南部,总的地势是南、北高,中部低,由西向东倾斜。地貌大体分为山地、丘陵、平原3个类型:其中,丘陵面积最大,约占全县总面积的62%;平原次之,约占24%;山地较小,占14%。但山地对自然景观和各地理要素影响很大。
气候
邕宁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长冬暖,干湿分明,日照强,霜期短,冰雪罕见。全年的气候变化是:2~3月为冷暖空气频繁交替期,常有低温阴雨天气;4~5月常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的影响,易有春旱发生;6~8月是夏季风极盛时期,多受台风侵袭,易有洪涝发生;9~10月暖湿气团逐渐撤出大陆,雨量锐减,易有秋旱发生;11月~次年1月,主要受大陆变性冷高压控制,是一年中温度最低的时期。
历史编辑秦以后,今邕宁地属西瓯、骆越地。秦属桂林郡辖地。
沿江居住的蒲庙镇汉属郁林郡领方县及合浦郡治合浦县辖地。东汉因之。三国时代,今邕宁地属吴国辖地。东、北、西境属吴置郁林郡临浦县,南境属合浦郡合浦县。东晋大兴元年(318年),先设晋兴郡,后置晋兴县,属之。南北朝的宋、齐、梁、陈仍基本沿袭。隋罢晋兴郡为晋兴县,属简州。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晋兴县为宣化县,属郁林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在此置南晋州,初领宣化一县,五年析宣化置武缘、晋兴、朗宁、横山四县。(乾元后省横山)贞观八年(634年)改为邕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为永宁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邕州。长庆二年(822年)于此设邕管经略使。宣化县属之。宋开宝四年(971年)更晋兴为乐昌,六年省朗宁入宣北,封陵入武缘,如和入宣化。此间,州、郡、及宣化县治均在南宁。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邕州改为邕州路。泰定元年(1324年)又改为南宁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南宁路改为南宁府。清代仍沿袭,宣化县属之。民国2年(1913年)6月废府改道,宣化县改为南宁县,隶属邕南道。民国3年(1914年)1月改称邕宁县。邕宁县得名之始并延续至今,隶属南宁道,列为甲等县。民国15年(1926年)10月裁道,直属广西省府。民国19年隶属南宁民团区,后设置南宁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公署,改隶该公署。
民国时期的邕宁邮戳1949年12月4日南宁解放,25日邕宁县人民政府在南宁宣布正式成立,县府设在今南宁市糖纸厂。1950年12月,县府从南宁迁至蒲庙,设在今人民医院。1951年8月县府迁往五塘,设在今五塘中心小学。1953年1月县府由五塘迁返蒲庙。1951年,邕宁县隶属南宁专区(后改宾阳专区迁往芦圩)。1952年7月,邕宁县改置邕宁专区,12月,设置广西省桂西僮族自治区(1956年3月20日将区改称州),邕宁专区属之。1953年撤销邕宁专区,邕宁县属桂西僮族自治区。1958年3月广西僮族自治区成立后(1965年10月12日将“僮”字改“壮”字),废州设署,邕宁县隶属邕宁专员公署(1958年11月更名为南宁专员公署,1971年专区改为地区)。1983年10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归属南宁市。2004年9月15日,撤销邕宁县,设立南宁市邕宁区。将原邕宁县的蒲庙(不含莫村)、新江、那楼、镇龙、百济、中和6个乡镇划归邕宁区管辖,邕宁区人民政府驻蒲庙镇。区划调整后,邕宁区辖:蒲庙镇、新江镇、那楼镇、百济乡、镇龙乡、中和乡。2005年3月18日,邕宁县撤县设区,邕宁区正式成立。区划编辑2000年,邕宁县辖15个镇、6个乡。2002年,邕宁县辖18个镇、3个乡、213个行政村、35个居民委员会。年末全县总人口92.6万人。2003年,邕宁县辖18个镇、3个乡:蒲庙镇、良庆镇、吴圩镇、苏圩镇、延安镇、四塘镇、五塘镇、昆仑镇、长塘镇、伶俐镇、南阳镇、刘圩镇、那楼镇、新江镇、那马镇、大塘镇、南晓镇、那陈镇、中和乡、镇龙乡、百济乡。共213个村委会、35个居民委员会,年末总人口93.08万人。2004年,邕宁县位于广西西南部,面积4725平方千米。辖3个乡、18个镇共213个村委会和35个居民委员会,年末总人口938834人。2005年6月25日,撤销镇龙乡建制,整体并入那楼镇,扩大那楼镇的管辖范围。调整后的那楼镇管辖罗马、那盆、那头、屯六、那旺、屯了、中山、那务、坛墩、坛垌、河浪、华佳、那利、三江、那文、那他、那丰、那良、屯良、棠梨等20个村和那楼、镇龙2个社区,总面积354.2平方千米,人口8.77万人。那楼镇人民政府驻那楼社区。7月,撤销镇龙乡,并入那楼镇。截至2005年12月31日,邕宁区辖3个镇、2个乡:蒲庙镇、新江镇、那楼镇、百济乡、中和乡。共有9个社区居委会、65个村委会。
邕宁区
人口编辑蒲庙镇面积249平方千米。辖21个村(居)委会,160个自然坡。年末人口123744人。
那楼镇面积354平方千米。辖22个村(居)委会,102个自然坡。年末人口85550人。
新江镇面积165平方千米。辖9个村(居)委会,61个自然坡。年末人口29294人。
中和乡面积176平方千米。辖8个村(居)委会,37个自然坡。年末人口33118人。
百济乡面积310平方千米。辖14个村(居)委会,137个自然坡。年末人口42867人。2004年末,总人口31.6万人。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僳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分布。
经济编辑概况
2007年,城区实
邕宁区现生产总值24.46亿元,增长15.26%。实现了“四个突破”:财政总收入21728万元,突破2亿元,完成城区人大预算的109.46%,增长20.3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10.03亿元,突破10亿元,增长30.6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163元,突破1万元,增长15.9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200元,突破3000元,比上年增收391元,增长13.92%,增幅首次超过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亿元,增长16.33%;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2.28亿元,增长33.51%;实际利用内资3.68亿元,增长28%。各项经济指标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任务,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2010年全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3251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2%。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67364万元,增长6.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14225万元,增长7.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31662万元,增长17.2%。受消费和投资的拉动,全城区经济结构呈现新的变化。结构由2009年的40:29:31转变为2010年的40.5:27.6:31.9,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经济有所增大,第二产业有所缩小。从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1.6%。全城区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278876万元,同比增长6.30%,其中:农业总产值139036万元,同比增长4.14%;林业总产值9135万元,同比增长56.44%;牧业总产值119776万元,同比增长4.49%;渔业总产值8176万元,同比增长7.75%;服务业总产值2754万元,同比增长10.44%。实现农业增加值167364亿元,比上年增长6.3%。
农业
通过新农村建设,促
桑蚕进了城区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全年城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16.37亿元,比上年增长8.5%。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作物播种比重提升,优质稻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通过实施“稳粮、优蔗、兴果、扩桑、强养、促林”工程,积极推进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农业,培育优质谷、甘蔗、蔬菜、水果四大优势产业,发展淮山、桑蚕、木薯、西洋南瓜、甜瓜、红龙果等六个特色产业。桑蚕发展势头强劲。甘蔗生产已成为城区的支柱产业,种植面积23万亩,预计产量达105万吨,比上个榨季增产13.8万吨,实现了甘蔗总产量三年翻一番的目标。家禽养殖为主导的养殖产业已初具规模,全年肉类总产量3.97万吨,增长10.5%。其中温氏公司发展了80多个养鸡小区,合作养户1000多户,户均获利1.64万元。通过开展建设试点工作,每个试点村都形成了1至2个优势特色产业,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严格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及时兑付良种补贴、粮食直补、能繁母猪等各项补贴730多万元。
工业
邕宁县解放前只有个体和私营手工业。清朝末年,全县形成棉织、打铁、车缝、皮革、砖瓦、酿造、爆竹等行业。民国期间,据广西统计局调查,民国21年(1932年),按当时辖区计算,全县有手工业1036户,从业人员3308人,年产值201万元(国币),主要产品皮鞋销往广东、香港,土白布、爆竹、陶器销往越南和左右江一带。日军侵华期间,手工业遭到严重破坏,战后恢复缓慢,据县政府统计提要载:民国34年,全县有电力、自来水、碾米、印刷、纺织、卷烟、烟丝、酒精、肥皂、机修等小工厂139家,多集中于县城(今南宁市),有手工业355家。解放前夕,全县有个体手工业2474户,从业人员4046人,年产值400多万元(国币),可分为23个行业,较大的行业是打铁、车缝、陶器、棉织。解放后,1951年开始有国营工业,1954年开始建立集体工业,1986年开始兴办中外合资企业,国营工业至50年代末已跃居主体地位。工业生产普遍使用动力机械,但仍保留必要的手工操作。1952年,全县工业总产值184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5299万元的3.4%。至1990年,有工业企业126家,从业人员1.5万多人;工业产值54153万元(按不变价计算),占当年工农业总产值129359万元的41.9%;工业主要门类有食品、建材、煤炭、化学、机械、印刷、造纸,大宗产品有机制糖、水泥等。
社会编辑城市建设
仙葫大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桥一路”建设进展顺利,仙葫大桥已进入桥面施工阶段,累计完成投资8千多万元,预计2006年6月大桥主桥即可建成,年底可通车;邕宁—灵山—浦北二级公路邕宁段一期工程基本完成征地拆迁工作;邕(宁)良(庆)大道拓宽工程已完成主车道建设并安装了路灯。蒲庙旧城改造扎实推进,完成了五圣宫维修(总投资80万元)和林业路等10条小街小巷改造工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530万元,建设了总长109.7公里的21条乡村道路,贯通了那楼至新江、那楼至百济、中和至那楼、百济的乡镇之间的横向道路,解决了18个行政村、5万人的行路难问题。投资400万元,建成17个村(坡)的人饮工程,解决了2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投资1100多万元,完成了清水泉电灌站技改、蒲庙电灌站技改、广良支渠防渗、那寨水库和大王滩东干渠水毁修复及5个小型水利治旱等工程,恢复改善灌溉面积1.5万亩。在蒲庙镇孟莲村开展的总投资660万元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已完成。新建生态文明村2个、沼气池1745座。招商引资:年内,
邕宁区夜景广西华劲纸业集团第一期投资2.5亿元年产5万吨高级文化纸项目、南糖集团投资1.87亿元年产5万吨机械浆项目等一批工业项目正式签约邕宁区。2005年,全城区新签约项目12个,协议投资总额11.8亿元;合同引进内资5.16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14%,实际到位内资1.53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02%;完成新批合同外资409万美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02%;实际利用外资201万美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00.5%。公益性岗位,切实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大龄就业困难人群实现再就业。全年新增就业人数995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1.53%,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03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1.5%。规范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全年培训农村劳动力14125人,向自治区内外转移劳动力3798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83.47%。社会保障:“两个确保”、“三条保障线”和“低保”工作进一步落实,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下岗职工、低保对象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做到了应保尽保,全年累计发放低保金209.1万元。年内为377名白内障患者实行了复明手术救助,完成了7个五保新村建设、43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和23户水毁民房重建。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年内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67件,政协提案77件,办复率为100%。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四五”普法工作顺利通过南宁市验收。顺利完成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基层民主政权得到巩固和加强。顺利完成全国经济普查任务。年内组织开展了“公民道德宣传日、“创建全国文明城”等系列活动。积极开展文明城区、文明村镇、文明行业和军民共建活动,完成了3个市级文明社区的创建任务。
科教文卫
科学教育
邕宁区全年获得自治区、市科技部门立项项目12项,安排城区本级科技三项计划项目35项,落实科技三项费用234万元,重点支持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和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以及科技含量高、产业规模大、经济效益好的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6517万元,项目预计产生效益达2.1亿元。基本上解决了邕宁区大量聘用代课教师的历史遗留问题。“两基”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投资324万元,新建新江汉林小学等5幢共3944平方米的教学楼,完成农村中小学现代化远程教育工程,为所有的教学点配备了电视机、DVD播放机和成套教学光盘,完全小学全部建成了卫星教学收视点,所有的中学都配备了计算机教室。建立了对贫困家庭子女义务教育的帮扶制度,对6723名困难学生实行了“两免一补”。2005年,高考成绩再创历史新高,全城区高考考上大学本科2439人。文化活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50场次,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体育活动19场次。邕宁区运动员在参加市级以上体育比赛中获得第一名22个、第二名34个、第三名24个。协办2005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邕宁歌台文艺活动。2005年,邕宁区农民八音队获中宣部、文化部颁发的“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先进民营文艺表演团体”称号。卫生保健全面实施2001~2010年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规划。抓好为生活困难的城乡肺结核病患者提供免费治疗项目。继续实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强化了医疗机构管理和重大传染疾病防控工作,公共卫生、食品卫生得到有效监督和管理,切实维护了人民切身利益和生命安全。年内全城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137个,床位547张,卫生技术人员1064人。村卫生室覆盖率93%。年内无重大医疗事故、重大传染病疫情出现。计生服务投入180万元作为各乡镇计生服务所硬件建设。全城区计划生育率为86.3%,二孩计生率70.59%,出生统计合格率为97.65%,术后回访率为100%,征收社会抚养费115.1万元。2005年城区人口计划生育各项指标均控制在南宁市下达的指标内,获南宁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管理责任制考核二等奖。
文艺编辑邕宁县民间文艺源远流长,丰富多采,极富有民族特色。民间戏剧除外地流入的邕剧、粤剧外,还有山歌剧、师公剧,采茶戏等;民族舞蹈有春牛舞、斑鸠舞、白鹤舞、师公舞、采茶舞等;民歌歌种繁多,异采纷呈,其中“了罗”山歌的还球歌圩,闻名遐迩。流行于民间的故事、歌谣、谚语、歇后语也相当丰富。
戏剧
邕剧清咸丰七年至十年(1857~1880年),原属邕宁县富庶乡(今属南宁市郊区)的甘圩、甘村建立“光天彩”和“义凤彩”本地班(邕剧)。清同治、光绪年间,有南宁的全新凤、合新凤、寿新凤、乐尧天四大名班。民国初年,以那莲小武黄少金、散发花旦长塘七、那莲七、花脸农瑞安等为主角的金田乐班,闻名桂西南一带,常在南宁、来宾、左江和广东下四府(钦、廉、雷、琼)一带演出,被誉为“广西第一班”。首本戏有《大封相》、《三官堂》、《卖子投崖》、《五龙困彦》、《霸王归天》、《七状纸》等。同时各大圩镇如那莲、蒲庙、苏圩、那陈、良庆、四塘、五塘、长塘等,都有邕剧班社。30年代以后,由于观众欣赏习惯的变化(邕剧唱白均用舞台官话,即俗称的“下国街官话”),白话观众不习惯,邕剧遂渐趋衰落。戏剧
邕宁区为县内城乡流行最广泛的剧种。清末民初,已有戏剧戏班“得得声”、“华隆兴”等到蒲庙演出。民国初年,蒲庙、新江、刘圩、大塘、南晓等地,已有业余戏剧戏班组织。抗日战争期间,来邕下乡演出的戏剧戏班(被戏称为“钻山班”)有个别艺人如难民李、谭少珊等流落本地,以传艺糊口,为传播戏剧艺术出了力。解放后,全县城乡业余戏剧团迅速发展。演出剧目除传统古装戏外,还有大量新编古装及现代戏剧,如解放初期的《九件衣》、《血泪仇》、《小二黑结婚》、《愁龙苦凤两翻身》;60年代的《山乡风云》、《李双双》、《打铜锣》、《补锅》等。一些剧团为配合中心工作,还自编自演现代小戏剧。师公戏流行于那陈、大塘、南晓、中和、伶俐、蒲庙、良庆等地。师公戏由跳神驱鬼的师公舞(唱师)演变而来,用平话演唱,亦称平话戏,多在中秋、重阳等“大排”节日演出,以祝贺丰年,也有应邀为婚嫁、贺寿、新居落成等喜庆活动演出助兴的。初期的师公戏表演形式简单,唱腔单调。伴奏乐器只有一“岳”,(壮话nyak,即蜂鼓)配以锣、钹各一。后来逐渐吸收借鉴邕剧的表演形式,并借用邕剧本子,如《目莲救母》、《四姐下凡》、《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乐器也增加了二弦、秦琴和谷鱼等弦乐及打击乐。解放后,师公戏仍有演出。采茶戏流行于县境大部分地区,盛行于南晓、大塘、那陈、中和、南阳等南部乡村。采茶戏系由采茶舞发展而成,戏剧情节简单,内容多为描述男女爱情,人物一般为二生二旦(茶娘二、茶公、财主各一),唱腔采用民间小调,如“鲜花调”、“卖茶腔”等,以二胡、秦琴等乐器伴奏。常见剧目有《新春拜茶》、《补鞋》、《补缸》、《十送夫君》、《小五更》、《钓鱼》、《卖红丝线》等。解放后,有以现代题材编演的采茶戏。山歌剧为解放后兴起的新剧种。清匪反霸、土地改革运动中,民间艺人以真人真事编成山歌剧演唱,对群众进行阶级教育,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使山歌剧这一艺术形式得到观众的承认。之后,又出现由民间艺人和戏剧工作者结合,以民间故事或现代题材编演的、艺术性更高的山歌剧,颇受群众欢迎,从而奠定了其在文艺舞台的地位。新江俱乐部自编的壮歌剧《宝筒记》,获1956年自治区文艺会演创作奖。刘圩业余文艺队创作的山歌剧《妹娇历险记》,获1984年南宁市“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专题文艺会演创作二等奖、演出三等奖。
舞蹈
采茶舞流行于邕宁县各地。据说于清末民初时由广东省钦县、灵山传入。中和乡采茶用壮话演唱,其他地区则用白话或平话演唱。采茶队一般有1~2对茶公、茶娘(茶娘由男扮女装,唱假嗓),以锣、鼓、钹伴奏,道具有纸扇、手帕和钱鞭。演唱时,茶公摇纸扇或钱鞭,茶娘挥手帕,踏着鼓点翩翩起舞,舞罢,互相问答对唱,唱毕又舞。采茶舞一般用于春节时登门贺年。师公舞流行全县。大多用于宗教活动。如师公“三元舞”,以3个面具代表师公始祖唐、葛、周。此外,还有送船舞、配岳(蜂鼓)舞,以及用于驱邪、祭祀等活动的“安龙”、“升油”(或称荡油)、“求花”、“架桥”、“还愿”等舞蹈。县文化馆以师公舞的舞蹈动作和音乐为基础创编的唱师表演《新风赞》,1965年参加广西民间文艺赴京代表队在北京演出,获得嘉奖,并被拍摄电影,收入《新中国文艺大系·曲艺集》。春牛舞流传于吴圩、苏圩一带。其表演形式有独脚春牛、两脚春牛和四脚春牛3种。独脚春牛也称“撑春牛”,用竹篾扎成牛头形,糊上纱纸,画上牛眼、牛毛,并用稻草编成牛尾。舞者用一竹杆撑起舞动;两脚春牛,以土布一幅,在其一端缀上一对黄牛角,由一人披在身上舞动;四脚春牛,用竹篾制成牛头,联以布块,绘上灰、黄等颜色,另一头缀牛尾,由2人钻进去,如舞狮状。舞春牛活动在每年开春的“会客节”期间进行(农历正月初二至二月初二,个别村坡为三月初七)。是时,春牛队会同采茶队到过节的村坡逐户登门“贺春”,讨红包,演唱春牛戏。1984年.在南宁举行广西首届“三月三”歌节,邕宁县苏圩春牛队应邀参加表演活动。斑鸠舞流行于南晓、大塘的部分村坡。系由师公表演的带有宗教色彩的舞蹈,穿插于民间喜庆丰收、祈求安吉的跳神活动“调大排”中。表演时,由3~6名师公扮演斑鸠。舞者头戴竹扎、布裱彩绘的斑鸠头,肩披青白相间的垫肩,下穿开摆裙,用手展开裙摆,象征翅膀,旁有乐师击乐伴唱。舞蹈内容有戏水、求爱等,由摆翅、揉嗉、耍尾、耍翼等基本动作组成。1985年,斑鸠舞应邀参加广西第二届“三月三”歌节表演。蚌鹤舞流传于百济乡,以前在庙会期间,常与舞龙、舞狮一起活动。何时何地传入不详。1956年县第一次民间文艺会演时,此舞曾参加表演。民歌邕宁县民歌的歌种繁多,特色明显,异彩纷呈。有山歌(壮话称“唱家”,九塘称为“fwen”,即壮欢)、儿歌、哭嫁歌(“家客”、“哭客”)、水上民歌等。
山歌
以语种分,有壮话山歌、平话山歌、白话山歌、客话山歌。多为单声部,二声部山歌有:了罗山歌、五塘山歌和伶俐五合山歌。山歌的句式结构大多是七言四句或五言四句,也有三句的(如九塘壮欢、下南山歌)或多句(如了罗山歌中的“曲巧歌”)。山歌多数要押韵,也可不押韵。要求押韵的山歌,在对歌时很讲究韵律的运用,应对者必须根据对方唱的韵脚对答。如要改变韵律,必须唱“改韵歌”提醒对方。如要改唱“迷西”韵,则唱“云(我的)朋友,齐齐改韵唱迷西;久吃猪肉肚子腻,久唱一韵眼迷西”。也有在歌词中提示对方,自己用的是什么韵的。如:“手巾新呀手巾新,金银、手巾遮头是哪人?”提示自己唱的是“金银”韵。对歌,是县内各族人民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文化活动。其形式主要有:歌圩、喜事对歌、节日对歌等。歌圩:流行于新江、百济、那马、大塘、南晓等乡的部分村街。还球,是歌圩的高潮。节日对歌,也是歌圩之一,多于春节及中秋节、三月三等重大节日举行。哭嫁歌各地都有。姑娘出阁前数日,十姐妹每晚集中在新娘闺房内唱哭嫁歌,出阁之日达到高潮。哭嫁歌内容对控诉封建礼教和买卖婚姻占有很大份量。曲调虽然简单,但唱来情真意切,催人泪下。出嫁娘上轿前在厅堂上辞别祖先、父母时,唱得凄切动人,甚至有唱至昏迷不醒的,满堂宾客为之哽咽。解放后,已基本绝迹。(歌词)680—6851985年三月三歌节,全县举办第一届山歌大赛,有15个乡镇105名歌手参加,在蒲津公园设6个歌台,分歌种进行对歌,观众达1万多人。这届歌节共评出优秀歌师一批,其中县一级歌师10名,县二级歌师9名,乡级歌师16名。至1990年,三月三歌节先后举行两次。其他八音班分文武场。武场八音只有哨呐、锣、钹等吹奏、打击乐,吹打《八仙贺寿》、《仙姬送子》、《大开门》等曲目;文场八音除吹打乐器外,还有粤曲清唱,以多种管弦乐器伴奏。邕剧、粤剧流行地区多有八音班组织,被聘请为婚嫁、祝寿等喜庆活动时助兴。另外,邕宁县传统民间文艺还有:诗联社、大蓬圩等文艺集社;雕刻(刻饼模、屋宇浮雕、塑神像)、壮锦(背带心)、刺绣、剪纸、陶瓷器、泥塑哨子、扎花灯、龙头、狮头、戏剧头盔等工艺美术。
教育编辑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科举,设学堂,全县共有学堂15所。民国初年,学堂改为学校。民国12年(1923年),全县共设初等小学205所,高等小学47所。至民国38年,全县小学有484所,其中中心小学86所,国民基础小学398所,在校学生5.9万人,占全县适龄学童8.7万人的71.8%。普通中学8所(含私立初中2所),在校学生2828人。解放后,教育事业发展较快。1951年,全县有小学1382所,在校学生50902人;中学3所,在校学生627人。1957年,全县小学发展至844所,在校小学生73553人,分别为1951年的1.23倍和1.44倍;中学7所,在校学生3651人,为1951年的5.82倍。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教育遭受严重破坏,全县中小学普遍停课闹革命,不少学校领导和教师被乱批乱斗,致使教学秩序混乱,教学质量下降,耽误了一代人的学习。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教育经过拨乱反正,逐步恢复正常,至1990年,全县有幼儿园569所(班),入园幼儿23116人,教养员614人;小学1275所,在校学生116250人,分别为1957年1.51和1.58倍;普通中学64所,在校学生30894人,分别为1957年9倍和8.46倍。专业学校有党校、壮文学校、教师进修学校、职业高中、农机校等,填补了专业教育的空白。
旅游编辑友谊关是中国九大名关之一。关楼左侧是左弼山城墙,右侧是右辅山城墙,尤如巨蟒分联两山之麓,气势磅礴。友谊关位于广西凭祥市西南端,322国道终端穿过友谊关拱城门,与越南公路相接,是通往越南的重要陆路通道和国家一类口岸,距凭祥市区18公里。早在汉朝这里就已经设关,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最初叫雍鸡关,后改名界首关、大南关,明朝设镇南关。1953年1月,经当时的政务院批准,改称睦南关。1965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改名为友谊关。1995年2月,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命名为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友谊关关楼在帝国主义的侵略炮火中曾两次被毁。1957年基本按原貌重建。整座关楼由底座和回廊式楼阁两部分组成,通高22米。底座建筑面积为365.7平方米,长23米,底宽15.9米,平均高度为10米。公路从隧道形单拱城门通过,拱门上方用汉白玉雕刻的“友谊关”三个刚劲有力的大字,是当年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的陈毅元帅题写的关名。关楼底座上原来只建有一层木结构回廊,重建时改用钢混结构,并加了两层回廊,每层回廊平均为80平方米。回廊的四周是拱形大窗,窗棂装饰了各式图案,外墙为墨绿色石米贴面,显得庄严、古朴。回廊第一层以图片形式陈列着镇南关大捷、镇南关起义和红旗插上镇南关的历史。第二层是中越高级领导人会晤室。五六十年代,周恩来总理曾两次在这里亲切会晤越南人民的领袖胡志明主席。第三层是中国九大名关展览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