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业憧憬“大工程”

火车票在线订票
时间:2012-05-06 20:46:39  来源: 客运站
昨天,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装备制造业和纺织业这两个产业振兴规划,这对两大行业的相关公司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 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企业界人士和分析师,对这两个产业振兴规划从多角度进行解读,寻找产业动向,捕捉投资机会。此外,还对即将提交国务院审议的石化产业振兴规划进行解读。   “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下称“规划”)昨日下午通过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审议,并获原则通过。该规划中,引起业界注意的包括两点:依托大型工程,大力振兴国有自主化工作;推进联合企业重组。   业内人士表示,从规划内容中可以看出国家对于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决心和行动在加强,不过更希望看到具体的落实细则。   “依托重点工程”   规划中强调,要加快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大规模开展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工作。中联重科(000157.SZ)董秘李建达昨晚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这一点就很重要。   “此前我国就有一个产业依托的说法,即某个大型工程直接与所用设备挂钩,而后主管部门(或建造单位)拨钱给设备制造方来做这个项目,但后来没有继续下去。”   他认为,规划鼓励重点工程使用自主产品的重要性在于,一些国内企业已具备了生产和制造大型装备的能力,但还没有参与的机会,而很多项目主管方因看重国际巨头的实力,倾向选择国际产品。如果这次政策能够落实,对企业而言,影响将很大。   国务院常务会议还要求,要建立使用国产首台(套)装备的风险补偿机制。平安证券研究员叶国际告诉记者,“补偿机制”的出现,就是政府希望推广国产自主化产品的最好例证。   “4万亿”刺激经济计划的推出,预计今年以及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公路、铁路、能源等都有数千亿的众多项目开工,因此,如果能够多用国产设备,势必会带给企业更多的市场机会。   推进联合重组   规划中还提到,要支持装备制造骨干企业进行联合重组,发展具有工程总承包、系统集成、国际贸易和融资能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这表明了国家对于一些具备实力的企业并购是极其支持的。”平安证券研究员王合绪对《第一财经日报》说道,“在此之前,政府还没有明确的提出过支持装备制造业的重组。”   目前,大型跨国公司如GE、西门子、霍尼韦尔等都具备上述总承包、集成等多个特点,而中国虽拥有很多装备公司,但真正具有跨国型实力的企业凤毛麟角。

  “这是由于中国的企业股权结构决定的。比如三一重工这样的企业,如果想收购国有同行,一方面国有企业的管理层会反对、被收购方的管理单位——地方国资委同样不会同意,其难度可想而知。如果未来可以通过行政协调的方式来做,势必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影响。”叶国际表示。

客运站微信号:wwwkeyunzhancom

分享到: 0
往下看,下一页更精彩
随时随地查汽车时刻、查汽车站、看客动资讯,客运站手机网一手掌握! 手机输入: m.yunzhuan.com

免责声明:客运站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热门公交资讯 更多

最新专题推荐

元旦

春运

12306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