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交通部长:政策的优惠永远朝向公共交通

火车票在线订票
时间:2012-05-29 17:42:42  来源: 客运站
10月25日下午,马里尼亚结束了在亚欧交通部长会议上的发言。伴随掌声走出会场,来到休息区,他一脸神秘地对记者说:“昨晚,我在锦江河边看到有人放风筝,风筝飞在空中,还带着星点灯光。成都和巴黎一样浪漫,不过呢,巴黎市内不堵车。”

  记者:像巴黎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如何做到不堵车?巴黎有哪些治堵经验可以和成都分享?

  马里尼亚:在巴黎,堵车的情况并不多见。但我来中国几次,每每都会听到这里的朋友抱怨,车太多,路太堵。我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发现堵或不堵,都有各自的理由。

  巴黎之所以道路通畅,首先是因为其公共交通网络非常发达。巴黎地铁网辐射极广,票价实惠。自1900年起运行至今,地铁一直被政府视为一种社会福利,一种必须努力发展并惠及所有市民的福利。除了地铁,巴黎周边的大区快速铁路网和公交车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公交车,可谓巴黎市民的生活好伴侣。巴黎设置了480多条公共汽车专用道,全天或部分时间禁止其它车辆使用。政府对公共交通特殊的政策倾斜,使得巴黎交通网得以不断丰富和延展。

  巴黎不堵车的另一个原因,是政府在治堵时没有忽视细节和方法。比如,巴黎比较大的十字路口中间也设有红绿灯,有些红绿灯甚至安置在左转与直行的交接点上。这些小措施可成为缓堵的“利器”。

  记者:私家车数量不断攀升,是中国城市治堵难的原因之一,法国是否也遭遇同样的问题?

  马里尼亚:巴黎的私家车很多,但它并非不可替代。事实上,大多数人需要利用公共交通工具。现在法国中心城区内出台了新政策,限制私家车的使用,很多地方鼓励拼车,有些大区甚至要求单人的驾车不许进市区,人们在路边很容易搭到顺风车。因此,巴黎大堵车情况相对较少。政策的优惠永远朝向公共交通设施。

  中国的私家车量不断攀升,这可能涉及到社会层面的问题。以前,法国的私家车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还和社会地位有密切关联。如今,即便没有车,你也可以是中产阶级,私家车不再是核心的标志。法国的驾驶文化可往前追溯一个世纪,私家车进入中国家庭时间不是特别长。以后,中国人的驾驶文化会慢慢变化。

  记者:您在中国体验过哪些公共交通方式?对中法两国之间的交通合作有怎样的期待?

  马里尼亚:我曾经坐过京津城际高铁,时速在320至330公里之间,和法国的快速列车速度相当。在高铁领域,未来中法两国或许竞争大于合作,中国很有实力。刚到成都时,我目睹了双流机场的功能齐备、美观大气。和巴黎的老机场比起来,双流机场太棒了!中国在定位高端的公务航空领域刚刚起步,相信今后与法国有很大合作空间。中国交通发展很快,这方面的投资就显得尤其重要。目前两国在铁路建设上已有不少合作,地铁、集装箱港口、飞机制造……每一次合作,都让我们站在新的高地审视自己,并对未来满怀信心。

客运站微信号:wwwkeyunzhancom

分享到: 0
往下看,下一页更精彩
随时随地查汽车时刻、查汽车站、看客动资讯,客运站手机网一手掌握! 手机输入: m.yunzhuan.com

免责声明:客运站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热门公交资讯 更多

最新专题推荐

元旦

春运

12306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