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黑龙江旅游景点介绍

手机订火车票
时间:2013-04-09 07:20:48  来源: 客运站

  简称:黑

  位置:我国纬度最高的省份,与内蒙古自治区和吉林省接壤,以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与俄罗斯为界。

  气候:黑龙江省地处中纬度欧亚大陆的东岸,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气候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春秋 两季气候多变。年平均气温1℃,年温差高达38-48℃。

  面积:45.39万平方公里。

  人口:3700万

  民族:汉、满、朝鲜、回、蒙、达斡尔、锡伯、鄂伦春、赫哲、鄂温克、柯尔克孜等民族。

  省会:哈尔滨

  区划:下辖大兴安岭地区、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鹤岗市、双鸭山市、鸡西市、大庆市、伊春市、牡丹江市、佳木斯市、七台河市、黑河市、绥化市等1个地区,12个地级市、46个县、19个县级市、1个自治县。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东北的省份。早在距今三至四万年的旧石器时期,此地就有人类活动。先秦时期,这里分布着肃慎、澮貊和东胡三大族系的先民。公元前2000多年,肃慎向帝舜献楉矢石砮。肃慎在汉代称挹娄,魏晋称勿吉,隋唐称靺鞨,金代称女真,清代始称满洲。黑龙江地区最早建立的地方政权是战国后期的夫余国。唐代设室韦都督府、黑水都督府和渤海都督府。契丹灭渤海后,一度建东丹国。金代建都于会宁府。迁都燕京后,在黑龙江地区元代为辽阳行省所属开元路、水达达路。明代在东北设奴儿干都指挥使司,辖384卫、24所。清初设宁古塔昂邦章京,后移吉林,改称吉林将军,并增设黑龙江将军,分别管辖黑龙江流域的广大地区。17世纪80年代,清政府取得雅克萨战役的胜利,打击了沙俄侵略气焰,签订《尼布楚条约》,确定了中俄东段国界。19世纪中叶,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中俄瑷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割去我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黑龙江省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设有黑龙江、嫩江、松江、合江、牡丹江五省,不久合为黑龙江、松江两省。1954年合并为黑龙江省,省会设在哈尔滨市。

  黑龙江省有满、朝鲜、回、蒙古、达斡尔、锡伯、鄂伦春、赫哲、鄂温克、柯尔克孜10个世居民族,在历史上对促进中华民族的融合和发展、对保卫祖国作出过特殊的贡献。早在南北朝时期,走出大兴安岭的鲜卑人在中原建立北魏政权,留下了云冈、龙门等艺术瑰宝。金代摧毁了腐朽的北宋政权,促进了中原和黑龙江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交流。明末清初,沙俄南侵,是达斡尔人首先打响了抗俄的第一枪。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东北,是黑龙江人首先进行了江桥抗战。东北抗日联军共有11个军,除一、二军在南满外,有9个军在黑龙江活动,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

  抗日战争胜利后,黑龙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完整的省份,哈尔滨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座大城市。黑龙江各族人民消灭了近7万土匪,巩固了革命根据地,又送出自己的子弟近70万人,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并将大批粮食、被服和军用物资送往前线,支援解放全东北、解放全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黑龙江省已逐步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煤炭、石油、林业和机械工业基地。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沿边已形成开放带,边境贸易有很大发展,全省经济也有较快增长。

  黑龙江位于中国版图的最北端,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省份,这里以前被称做北大荒,而如今,已有了沧海桑田的变化。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有连绵起伏的大、小兴安岭;有沃野千里的松嫩平原;有气势磅礴的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水域;有风景秀丽的镜泊湖、五大连池;还有绿草如茵的天然牧场,这些无不勾勒出一幅幅绚丽的画卷。

  这片45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绵延2800多公里的水界和200多公里的陆界中俄边界线。纵贯西部的大兴安岭与内蒙古自治区相邻,西南部与吉林省相互依傍。黑龙江省是北魏和辽、金、清朝的发祥地。

  多少年来,满、赫哲、鄂伦春、鄂温克等少数民族生活在这片北疆领域。原始、粗犷、神奇,正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壮美的黑龙江风情。

  前往黑龙江,最吸引人的莫过于众多的冰雪娱乐场所,游人可以自行选择适合自己的滑冰、滑雪、冬泳、冰帆等冰雪项目。

  有关黑龙江,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很久以前,江里盘踞着一条白龙,经常兴风作浪,使江水泛滥,田野荒芜,使得东北人烟稀少。有户人家此时,生下一个带黑龙尾的孩子,认定他是怪物,赶走了孩子,在江边,孩子遇上了一个孤独的老人,便与他同住。渐渐的,孩子长大了,知道江边有白龙作怪的事,主动要求去降伏白龙,经过几个昼夜的苦战,终于战胜了白龙,人们为了感谢黑龙尾的孩子,便将这条江叫做黑龙江。

  旅游最佳时间

  黑龙江省地处中纬度欧亚大陆东岸,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全省从南向北,依温度指标可分为中温带和寒温带;从东向西,依干燥度指标可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

  其主要特点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春秋两季气候多变。年平均降水量589.6毫米。年平均气温1.3°c,年温差高达38-48°c。

  春季易发生春旱和大风,气温回升快而且变化无常,升温或降温一次可达10°c左右。平均季降水量50-80毫米,仅占全年的15%左右。

  夏季炎热湿润多雨。1月份平均气温19-20°c,最高气温达38°c。平均降水量200~400毫米,占全年的60%-70%。由于降水集中,间有暴雨,易发生洪涝灾害,因此,夏季需防洪、防涝。

  秋季降雨减少,平均50-100毫米。昼夜温差变幅较大。平均气温1月份一般为10°c,1月份北部地区已到0°c,南部地区2-4°c。秋季易出现霜冻。

  冬季漫长而寒冷干燥,雪覆大地。1月平均气温零下15°c-零下30°c,最低气温曾达零下52.3°c。季降水量只有11-20毫米,占年降水量的5%左右,冬季应防大风和雷暴。

  交通指南航空

  黑龙江现有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四个民用机场,其中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是全国八大民航机场之一,已成为我国东北第二大国际航空港。

  哈尔滨国际机场有定期航班飞往北京、天津、上海、南京、青岛、温州、厦门、广州、深圳、沈阳、大连、西安等三十多个大、中旅游城市。此外,还有飞往俄罗斯远东的布拉格维斯申科、哈巴罗夫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韩国的汉城和日本新泻的航班。

  铁路

  黑龙江是我国修建铁路最早的省份之一,交通运输以铁路为主干,沙俄势力侵入我国东北后,于1897年开始修筑黑龙江省的第一条铁路北满铁路。

  全省铁路26条,干支线以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4个经济中心城市为轴心向四周辐射,并通过国际干线和国内干线外接俄罗斯、朝鲜,内联吉林、辽宁和内蒙古。

  其中,滨绥和滨洲铁路与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铁路相接,牡图铁路与朝鲜相通。京哈、拉滨、平齐、通让、牡图5条铁路干线与全国铁路相接。全省铁路营运里程5121公里,居全国之冠。

  公路

  黑龙江省现有国道7条,公路通车里程46617公里,居全国第五位。高速公路已建成大庆哈尔滨牡丹江绥芬河、102国道省界哈尔滨佳木斯鹤岗2条,大庆齐齐哈尔,佳木斯同江,102国道省界长春的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中。届时,从齐齐哈尔或同江经哈尔滨走高速公路可直达首都北京。

  水运

  黑龙江省水利资源丰富,居东北三省之冠,全省内河通航里程达4696公里,现有直营客运航线9条,以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为骨干,以哈尔滨和佳木斯港为枢纽的水运网贯穿全境。

  其中,松花江航线是黑龙江省水运干线,每年5-11月通航;黑龙江航线位于中国最北部,在同江和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与松花江和乌苏里江相接;乌苏里江航线为中俄界河航线,冬季封冻。

  美食小吃 黑龙江省地处北疆,是全国气候最低的省份,养成了黑龙江人饮食味重咸辣的特色。黑龙江菜系是由本地化的传统菜和创新菜,风味化的民族菜和专业化的便餐菜组成的大菜系,兼含满汉全席、全羊席、豆腐席、饺子宴、冰雪宴等。黑龙江菜的特征是取料广泛,调味多种;咸辣酸甜,色味香形;汤菜双佳,味浓口重。

  黑龙江菜有完善的烹调技法,以爆、炒、熘、烤、涮、焖、蒸、氽、煮见长。代表菜有红烧大马哈鱼、渍菜粉、东北四大炖、烩鹿尾、飞龙汤等。比较出名的小吃有哈尔滨红肠、松仁小肚、老鼎丰糕点等。

  购物指南 黑龙江省各主要旅游城市可供购物的商场、店铺很多,如哈尔滨市的秋林公司、哈尔滨市第一百货商店、哈尔滨商厦、松雷大厦、道里菜市场等。在这些商店中游人可以买到很多物美价廉的皮货及其它一些当地的土特产品,闻名中外的东北特产人参、鹿茸等珍品也能在这些商店中以很低的价格买到。

  民俗节庆 黑龙江省的地方节令性活动很多,由于这里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之一,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习俗、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节令性活动。但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节令性活动是黑龙江省滑雪节和哈尔滨市冰雪节。

  黑龙江省滑雪节,一年举办一次,时间定为12月5日至翌年的1月5日,为期一个月,游客若在此时来到黑龙江,可以到滑雪场上去一试身手,尽享冰雪运动的乐趣。

  哈尔滨冰雪节也在这时举行,游人可以到哈尔滨市一睹冰灯、雪雕的美景,欣赏冰雪文艺晚会,还可以参加很多冰雪娱乐项目。

  注意事项满族忌杀狗

  满族忌杀狗、吃狗肉和用狗皮,不戴狗皮帽子。因为满族长期从事狞猎,狗乃不可缺少的"助手",冬季还用狗拉爬犁,成为重要的"生产资料",还有看家和军事上传递情报的作用。

  相传努尔哈赤起兵初期,因追兵步步紧逼,在芦苇荡里被明兵点着的大火包围,幸亏一只狗用自己身上的毛浸水,救了过度劳累睡着了的努尔哈赤。因此满族有敬犬之俗,平时对狗精心豢养,狗死埋葬,他们不打狗杀狗,不吃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铺狗皮褥,外族人戴狗皮帽迸满族家,主人会不高兴。但满族哈达部却无此禁忌,后从努尔哈赤部之俗,沈阳市东陵区后陵那氏调查资料。

  满族见面礼种种

  历史中古老的黑龙江满族可谓风度翩翩的礼仪之族。满族传统的礼仪表现在衣、食、起、居、言、行、举、止各个方面,十分讲究,单是见面打招呼的礼节,就可见一斑。

  按辈分、性别不同,满族的见面礼分做跪叩礼、抱腰礼、擦肩礼、握手礼、抚鬓礼等等。跪叩礼为青年男女向长辈人所行的大礼。老人坐在炕上,年轻人一跪三叩首。男子叩头时,手须扶地;女子叩首称行万福礼,用手按腿三叩首后,手抚鬓角后起身,后以平辈人抚鬓点头行礼称之为抚鬓礼。抱腰礼也是满族大礼,至亲相见或贵宾来临时行此礼。行礼者右腿抢上一步,两手张开,双手抱住受礼者腰部,如受礼者年长,则左腿半跪;受礼者以抚下拜者后背做为还礼。擦肩礼,俗称碰肩膀头,即平辈男子相见时相互拱手致意后,互碰双肩,以示亲近。此外,男女青年相见时,多以握手或拉手致意,不必更多拘礼,俗称握手礼或拉手礼。

  在名目繁多的见面礼中,最为常见的要算是打千礼和蹲安礼。打千是辽金时代的古礼、延续到清代仍在使用。其动作是,先掸箭袖使袖头放下,然后左膝前屈,右腿后弯,头与上身向前俯倾,左手贴身,右手下垂,口称给xx大人请安。受礼者弯腰、两手前伸、掌心向上表示还礼。蹲安则是清代女子的行礼方式。行礼时双腿平行站立,两手相握放于左腰间,膝略屈成半蹲状,口称给xx大人请安。已婚妇女在早晚向婆婆问好及见过客人时,均行此礼。

客运站微信号:wwwkeyunzhancom

分享到: 0
往下看,下一页更精彩
随时随地查汽车时刻、查汽车站、看客动资讯,客运站手机网一手掌握! 手机输入: m.yunzhuan.com

免责声明:客运站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最新专题推荐

中秋

国庆

12306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