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山南旅游超详攻略

手机订火车票
时间:2013-04-09 19:00:30  来源: 客运站

  1月29日

  整理好一切,检查每人的衣、食、住等用品。大概8:00左右,我们简单吃了个早餐,期间,我们每人向老黄交了2500元车油费。另交200元给舞风,舞风负责管帐,小罗即负责记帐。一切安排妥当。终于可以出发啦!

  我们的车是一架北京吉普车和一辆V3000,经过改装的吉普车,车顶上搭了一个车篷,上面装满了我们的背包和日用品。车身贴了好多颗红五星,车头装了两盏大车灯和两个大喇叭音响。整架车用军绿色像海草般的帐 盖住。车头插了一支红旗,样子很酷。无论走到哪都很引人注目。也许是太兴奋了吧!我们的车还没出到拉萨闹区,就放起了节凑强劲的音乐,音乐震耳欲聋,穿越吵闹的街道。公公正要提醒冯豪把声音收小时,我们的车就被警察拦住。警告了一番才放我们通过,当时我也觉得我们太过招摇 ,嚣张了点。后来一直出到郊外我们才继续放音乐。出了拉萨,一路都是好走的柏油路,开始是沿着拉萨河走,走了好长一段路,我才认出是去年走过的机场路,只是发生了好大的变化,去年还是泥石路,今年却变成了柏油路,再往前走,路两旁种满了树,远处零零星星地种了一些荞麦。我们今天的目的地是山南地区扎囊县的清朴修行地和桑耶寺,可能是大家都还陌生吧!一路上大家都没作声,我和橙橙、老布、小罗小叶坐公公的车,吴老师就坐在公公身边,不时为公公递水、递烟,听说公公带了女朋友出来,一直以为会是三十来岁的女人,没想到会是这么年轻的高校教师,没亲眼看到,任谁也想象不到他们会走在一起。感情那东西!我还真搞不懂了。

  12点左右,我们在乃东县吃了午饭,十二个人才吃了一百多一点,菜色挺丰富。饭店老板告诉我们,目的地环境恶劣,物资缺少,吃的东西很差,建议我们最好去附近的菜市场准备晚上的一些食物。于是,我跟着舞风、老布、橙橙一起去市场买了一些青瓜、西红柿、馒头和煎饼回来。市场的青菜挺多,最奇怪的是当地的一种花生。每颗都有三颗种子。本想购买尝试一下,一问价格却不菲,也就作罢,挑好了东西,我和舞风吃力地和摊主讨价还价,尽量把价钱压到最低。但每次眼看还价就要成功的时候,老布就会来到我们身边来个价钱大回升。把我们气过半死。我和舞风不禁背地里直骂:自以为是的家伙又不禁感叹,讨价还价处终是女人的专利!

  出了乃东县,路开始变得难走,都是泥石路,车变得很擅抖,我们一路上走走停停,中间还坏了一次车,就快接近桑耶寺的路段时,两旁的风景出现奇怪的反差,靠近河的旁边长了郁郁葱葱的树林,路的右边却是光秃秃的山头,可谓寸土不生,并不时出现一堆堆的沙丘。车子终于来到了一条小村庄。停在一家宾馆前进行修车。因刚才在路上碰见到一群小孩子在裸泳。趁修车时间,我和吴老师、橙橙又跑回小溪边去拍摄他们了。路上碰到一老人背着一大捆收成的青稞。孤单地行走,像小山堆的青稞杆把老人压得无法直起腰来,花白的头发零乱地贴在颊头,脸颊被岁月分裂成无数斑斑痕痕的皱纹。老人走得很缓慢,很吃力。残垣般的村庄和前方光秃秃的山脉溶成一体,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它们的过去,又像在祈盼着它们的未来。那是怎样的一种凄美?一股很强的动力让我想马上把他拍摄下来。见我们拍摄,老人很配合地停下来,眼神中透着一种不知所措的纯朴,我们试图跟他沟通,许上语言问题,他只会对我们和蔼地笑,并不明白我们说什么,生怕我们拍摄不好,站着一动也不动。考虑到老人背上的重物,我们不敢再多作打扰。其实当时我真有一种冲动想给点钱给他。但又怕污蔑了这里纯洁的民风。又觉自己这种想法很可耻,钱又能代表什么呢?只好作罢。离开老人,我们来到小溪旁,见我们过来,正在晒太阳的小孩子们都害羞地捂住下身赶紧跳到水里。并在水里做出不同的游泳花样让我们拍摄。见我们拿着摄影机和相机,孩子们还是好奇不已。尽管害羞,但还是慢慢的围了上来。只有其中一小男孩儿会说普通话。他告诉我们他的藏语名字,可惜我们都听不懂,只是觉得发音像 青菜罗卜。他跟我们聊起他的学校,他的妈妈。青菜罗卜不相信我和吴老师都是老师,他认为老师应该是很老的,因为教他的老师都是很老的。令我们哭笑不得。当我们问他有什么理想时,他希望长大后能做警察,因为做警察可以持枪很威风......在我们要离开时,青菜罗卜变得依依不舍,一路跟着我们,直到我们进了旅馆。

  我以为晚上会住在寺庙里,无耐却因我们的车一直还在修,无法继续赶路。公公和老布商量了一下路线,又向旅馆老板了解了一下情况。决定先住下,明天再去修行地。费了很大的劲才让老板把价钱压少一点。分了房,大家各自忙开了,有的洗衣服,有的四处游览,老布他们四个男孩儿非常积极地张罗着晚饭,我不禁偷笑,这帮大男人会做出什么样的晚饭呢?见我们忙着做晚饭,老板娘很奇怪我们带的厨具如此齐全。干脆好意地让出自己的厨房给我们用,在放好米煮饭后,那几个男人就不见了。于是无聊的我和橙橙一起到厨房张罗着晚饭,这时的橙橙发挥了她的厨艺,弱不禁风的她做起事来非常有条理,干净利落。心里不禁想:人真的不可貌相。

  晚餐经我们一番精心的烹饪,终于做好了,旅馆苍蝇很多,老板娘说是因为这里的人不杀生,所以苍蝇在这里就可以横行霸道, 四处作恶。点上蜡烛吧,那样苍蝇就不敢接近你们的菜了。老板娘说。到这时,我才知道驱赶苍蝇还有这样的的方法。老黄、公公一直在忙修车,还没空吃饭,在等待期间,肚子已经饿得不行了,又见老板在旁做凉拌面条吃,那面条实在是诱惑我,于是向老板娘讨要了一碗,自己学着做凉拌面条,味道还挺不错,只是辣椒太多了,辣得我不敢多吃。做好的晚餐足足等了2个小时,终于等到修好车的消息,于是讲究情调的橙橙把菜式从形状上,颜色上作了摆设。我们的晚餐是稀饭、馒头、凉拌青瓜、西红柿、炒青菜、红烧鱼。晚饭间,公公兴趣勃勃,一直说过不停,他们在讨论关于活佛的问题,然后又说到泸枯湖走婚的习俗等。老布席间一言不发,只顾满头大汗地吃,并不时地往碗里倒老干妈。好像吃得很香。只是太热的原故,又不停地拭汗珠,湿了的头发贴在颊头上,变得有点狼狈。。。。。。

  晚上,冯豪他们去了拉萨河那边钓鱼,本来我也很有兴趣跟着去,但听说要走好远,考虑到安全,也就作罢。他们回来时,说是水太急,一条也没钓上。

  清朴修行地

  清朴修行地离旅馆还有一段距离,一路都是坑坑洼洼的尘土路,只有拖拉机勉强可以上去。也许是环境所限吧,这里见得最多的交通工具就是拖拉机,一大早,我们十二人挤上一辆拖拉机上山了,尽管我们已经用防潮垫布置好坐的地方,仍然感觉屁股底下的硬梆梆。一出村口就觉得身子不听使唤地跟着拖拉机东摇西摆、蹦蹦跳跳。为了能看风景,开始大家都是坐在车箱的边上。路颠倒得利害,我们的手得死命扣着车边。才不会被抛下车,每当另一辆拖拉机向我们迎面而过时,都会夸张地带给我们沙尘暴般的风沙,可恶地污染我们的衣襟。很快我就发现有些不戴帽子的同伴们,头上的黑发变成白色,我们的衣服上,帽子上都沾上灰灰的一层沙子。这时的墨镜发挥了它的作用,只有眼睛部位是沙子没法入侵的。开始时还是在平野行走,不多久拖拉机便开始爬山了。路便越发不像路,拖拉机像一只爬行在石头和泥坑里的小壳虫。不停随路左右、上下恍动。路也变得九曲十八弯。我只感觉屁股好像不停地被车箱的硬铁切割着。疼痛难当。扣住车尾的手几乎耗尽我的所有体能和耐力。舞风和橙橙、小杨都忍不住蹲了下来。尽管如此,大家却热情高涨,心情轻快。随着拖拉机的震荡不时发出狂热的欢叫声。老布更是闭上眼睛陶醉地享受着这份来自肉体的痛苦所带给他的快感。这确实是有生以来最特别的一次体验。这里的山头光秃秃,高原气候造成的干旱地带。当然不会长出一棵树。只是凄凄凉凉地长着零星的矮小灌木。再看前方的山头同样的荒芜,看不出一点有人烟的痕迹。正在深思着将去的地方会是如何的一个原始地带?冯豪惊呼:快看!那里有一只野兔啊!众人的目光朝着他所指的方向寻找,小杨很快也跟着叫嚷起来。后面的路不断地发现远远近近的三两只灰色野兔。时而被拖拉机的声音吓得飞奔进洞,时而又顿足停观。再往前行,又出现了一群一群的野鹌鹑。它们像一群小鸡,大模大样地在路边觅食、嘻戏。全然不顾我们的拖拉机从它们身边经过。站在车前方的老黄终于忍不住它们的熟视无睹,和冯豪跳下车来想捉上几只。吸收了大地灵气的野鹌鹑精得很哪!弹起轻盈娇小的身躯向四向迅速飞散开来。又很快姿态优美地落在不远处。好像在等候冯豪他俩过去。冯豪他们追了好一会儿,扑了个空,连一根羽毛都没抓到。鹌鹑们也不走远,就是停在我们拖拉机附近,停观我们,好像在嘲笑着:这里是高原,我们是用翅膀飞,你们用的是双脚。等什么时候长了翅膀再和我们斗过吧!捉不到鹌鹑,冯豪和老黄恨恨地上了车。

  拖拉机越往上爬行,灌木变得开始密集和茂盛。路两旁多是长刺的小叶子灌木。有时拖拉机一不留神,就会把我们的身子带到灌木边。好几次能感觉长刺的小叶子灌木轻轻地抚摸我的脸庞,并一扫而过。我赶紧把身体往回收。否则下一次难免不会被狠狠地留下一道疤痕。大约走了一个半小时,拖拉机在一个变得有点潮湿、并能看到绿色的地方停下来。听说已经到了清朴修行地了。清修朴行地是中国最大的一个修行地,海拔4300米,因寂护、莲花生、 松德赞等吐蕃时期的著名历史人物和众多高僧佛活曾在这里修行而出名,至今仍常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僧众信徒在这里修行。路上公公就取笑我们,如果山上有空的洞穴,你们有意向的就可留下啦。当然我相信同伴们还没有一个人打算出家的。说起修行,就让我想起武打小说中的一些高僧,想起神话故事中修行的妖精。所以自我理解为修行就是让自己静思,渗悔、领悟生命的真谛,解除心灵的恶魔。洗涤心中的罪责,让灵魂达到忘我的境界的一生种行为。要到尼姑修行的洞穴,还要爬行到好长一段山路,因她们的洞穴都是在山上的。我们一路走得还挺吃力。一路上,偶然会碰上一俩个下山的尼姑,她们都很善良害羞,我们跟她们打招呼时,都是憨笑着闪开去。羞于和我们搭讪。

  修行的尼姑们部份是住在洞穴里,洞穴不会太大,门口很小,装得像一般的藏式门一样,挂着蓝白图案的门帘。一般人进去都要低着头,弯曲着腰。我们相继进了三个洞,空间都差不多一样大,大约七、八平方米左右,非常干燥。有的在里面放着窄窄的床,被子是红红花花的羊毛被子,床边放置了一些经书,油灯等,酥油味很浓。空间虽小,却报置得很温暖,让人感觉不到洞的阴湿。我们猜想那应是她们的卧室。也有的洞很空,没床,墙上贴着许多一毛或一块的钱,底下有烧黑的痕迹,中间有一些石头围成的凳子,我们猜想应该是她们打坐思过的地方。有一个洞内供着一蹲小佛像,点着香油,布置得像一个袖珍寺庙。在我们伸头好奇地往里探看时,里面坐着的那位老尼姑向我们招手,请我们进去,因洞穴太小,我们只能进去一个。橙橙最先进去,跟老尼姑聊了几句,语言却不通,拍了照片,并捐赠了香油钱。就退了出来。见是如此,我便没有再进去的欲望。时间关系,我们不能再往上走了。大家在一洞口拍了个合照,也就是此行的唯一一张合照。

  开始下山,看看时间是中午11时左右。这时陆续碰到几批人上来,看样子都是西藏人,有的还在草地上搞野餐,西藏人对尼姑都很尊敬,都会主动地给经过的尼姑捐赠一点香油钱。在快要下到停泊拖拉机的地方时,一老尼姑在不远处的山坡向我们招手,一只手拿着手摇玛尼经轮,另一只手拿着一串佛珠0,穿着一身变得发黑的红尼姑服,满头银丝,朝我们擅擅抖抖地赶过来,样子就像迎接久别重逢的亲人一样。似是欣喜若狂,而我们只能跟她说的只有:你好,、,扎西德 她一味地憨笑和点头。脸上透着祥和永恒的安宁。那是一张艺术极致的脸谱。我示意她坐在大石头上,为她拍了好几张经典照。老尼姑很合作,很开心地坐着任由我们拍摄。脸上处终带着微笑。因要赶时间,只得离开。走时,我们都给了一些零钱给她,她高兴得像个小孩。

  下到山脚下的小寺庙时,我们稍作了休息,正是午饭时间,有的尼姑正忙着做饭,当然她们的菜也很简单,只要是以土豆、椰菜为主,主食是面。见她们在切菜,很真实的生活一面,我赶紧举起相机,见我们要拍摄,那两个尼姑害羞地把头埋得很低。她们的生活深深吸引了我们,于是我们好奇地跑进她们的厨房想了解个透彻,厨房很宽敞,干净,深红色的马赛克装饰得方方正正的炉灶设在中间,切好的土豆和椰菜放了几簸箕。角落放了一大堆的柴。看来要吃饭的人还真不少。一尼姑正忙着包饺子。酥油味很浓。正在这时,小杨兴奋地告诉我们,他碰到他的一台湾同胞。那是一位二十来岁的女孩子,头发刚刚碰肩,很清纯,漂亮。也正在傍边和尼姑一起包饺子。听她说在这里和尼姑一起生活了十多天了,打算还要呆上一段时间,我们背后议论她是不是要在这里修行?我觉得她只不过是想深入了解尼姑们的生活罢了。还想要多问,切土豆的那位尼姑不小心割破了手指,台湾女孩子跑去找药。便无瑕顾及我们了。小杨还在依依不舍,想跟去帮忙,以便能和她聊上更多。也难怪,来到这种地方,还能碰上同乡,当然会倍觉亲切。只是那女孩子对我们的问题不多大感兴趣,只是紧张尼姑们,看样子她们相处得挺融恰。

  从厨房出来,听到一阵飘飘渺渺如天籁般的诵经声,来自对面的新寺庙。诵经声伴着牛角号的阵阵吹奏。我朝着声音方向觅去。来到一道门前,冯豪他们已经站在门口正朝里面瞧。里面是一间暗得看不清人脸的室。昏暗的灯光下,中间坐着一位主持模样的尼姑,对于好奇的站在门口的我们,熟视无睹。左边一排坐着年轻的尼姑们。右边的几位尼姑是负责吹号的。每念完一段就会吹一次号和敲。不时有一个尼姑托住油灰碟子出来。对我们也不加干涉。于是我们开闪光灯大肆地拍摄。只是我内心总觉是防碍了她们做功课。见我们拍摄,有两位年轻的尼姑开了小差,不时冲我们微笑。我在门前逗留了好一会。那种诵书经的调是多么的悦耳动听。声音微妙,如佛音和唱,压倒众人,感觉像在欣赏一首来自天际的音阶。是那么的清脆,飘渺。。。。。

  桑耶寺遇骗记

  吃过午饭,大约是两点多了。听说游桑耶寺很容易逃票,公公本打算让我们各自施展自己的本领混进去。但为了安全起见,我们便又向老板娘了解了一下情况,热情的老板娘却答应亲自带我们去,说是认识桑耶寺的什么僧人,也许不用买票,大家自然是高兴起来。都觉得老板娘很热情。从旅馆到桑耶寺步行十分钟就到了,桑耶寺的东门口很简陋,在外面根本看不出桑耶寺的宏伟。只会以为是哪个衰落的有钱人家的旧址。进到里面,经过了一条有商品店的小街才能见到一坐彼有气势且金碧辉煌的藏式寺庙,寺庙门口有两位僧人守着,我们径直往里走,老板娘过去跟他们商量票的事,我和橙橙、吴老师乘机往左边有转经轮的走廊混了进去。地下一层都是转经轮,我们上了二楼,二楼是僧人的宿舍,一间一间的列在走廊边上,那些房间都关着门,有两三位僧人坐在门口看经书。我们正奇怪跟在后面的老布为何又返回去?吴老师还直骂傻布,混了进来,干吗又回去找同伴。这时听到小罗在楼下喊我们,说是我们走的地方是不用票的,他们已经买了6人的票。先去看要票的大殿再折回这里。

  跟着人群一起进了一道很窄很暗的小门,上了乌策大殿的二楼。桑耶寺始建于公元762年,建成于779年,是藏传佛教史上的第一座佛法曾俱全的寺庙。

  桑耶寺的寺基由莲花生大师测定,整个寺院的建筑由寂护设计,松德赞主持奠基。桑耶寺建成后,松德赞宣布吐蕃全民一律尊信佛教。桑耶寺完全按照佛经中的大千世界布局。宏伟的乌策大殿代表世界中心须弥山;大阳、月亮殿象征宇宙中的日、月两轮;乌策大殿四角的四座佛塔代表四大天王。桑耶寺建筑群占地面积11万平方余米。其实我个人觉得西藏的很多寺庙都差不多,只不过历史背景不同罢了,乌策大殿有四层,我们开始是跟着一个旅游团的一位导游的。以便对桑耶寺了解多些。只是本人着实对寺庙没太多兴趣。听了一半,也没再有耐心往下听,一人跑开去了。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在二楼时,碰见一藏民在五体投地跪拜殿中间的一尊佛像。口中念念有词,我自然是听不明白。只是被他的那种毅力所折服,从我见到他那一刻直到我一个小时后的离开,他都没有停过重复着的卧拜。在他跪拜的大佛像傍,有几蹲小佛像,最让人惊奇的是一蹲男女面对面打坐的佛像。听说是叫欢喜佛,意思是男女双修,是秘宗的一种修炼方式,佛教里,本来有男女双修的修炼习惯。但是传到中原,为儒家思想所不容。这部分内容,就保留下来,秘密传授,所以叫做秘宗

  第三层的佛像更是琳立众多。佛像身上的饰物以黄金、绿松石、红珊瑚为主,我和舞风摸着那些饰物惊叹不已。做手饰生意的舞风摸着一颗大红珊瑚舍不得放手。她说那颗红珊瑚至少值3000元,数了数,那佛像的衣襟有至少十来颗那样的红珊瑚。我却对绿松石感兴趣。一看就知道是上等的石。加上闪闪的金块。那是何等的一个宝藏。听说,用在佛像身上的饰物都是真的,而且是最好的,因为佛在他们藏人心中是多么的神圣。多么至高无尚。舞风认为在桑耶寺最大的收获是可以实实在在地触摸到那些饰品。布达拉宫的佛像虽也很珍奇,可只能够远远地看。而不能像桑耶寺那样0距离接触。

  大概地游览了一番。出了乌策大殿。跑到标志着四大天王的其中一塔底下拍了个照。这时,见到早已游遍全寺的冯豪和小杨。听说我们买了6人的票,大呼我们上了当。那天是寺庙做法事,每到那天,寺庙是全面免费向游客开放的。

  我们又不禁背地里责怪起老板娘,觉得太过于相信她,她每天都要来桑耶寺烧香,不会不知道寺庙这个规举。自然地我们对刚才还感激不尽的老板娘另眼相看了。橙橙感叹:真的不能随便相信人哪!回来的路上,大家都心痛那二百多元门票钱,没人再跟老板娘说话。

  羊岗码头的夜色

  出到当乃县城的时候已是下午6点。考虑明天马上要起程走阿里方向。所以我们又要把车开到修理处。大家下了车,在一傍等候着,我们几个女的围在一起聊起出发之前的计划和想法,吴老师也加入我们的半边天会议。后来又把话题转移到洗澡和住宿上,出来玩的,好在都有这个思想准备,忍受与污垢的抵抗。男孩儿也蹲在一起不知聊着什么。修理处是县城郊外的一间加油与汽车修理综合站。又等了一个钟,车还在修。望着碧蓝的天空与彼有沧桑感的秃山岗形成的强烈反差。我努力想象正在吹台风的家乡,家乡的天空会是如何模样?家乡的妈妈正在干些什么?这时无所事事的橙橙让我教她唱起《珠穆朗玛》: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的祈盼。。。。。。。。转而我又唱起我最喜爱的一首《我的家乡》,纯粹因为爱西藏所以爱这歌。我的家乡在我心中其实已很模糊,我并不留恋我的家乡,那只是一个令我感到灰暗、厌恶的地方。也许全世界只有我一个人这样大逆不道。在家乡成长的十多年来,它确实没曾带给我太多愉快美好的回忆。而此时此刻,冥冥中仿佛西藏就是我的家乡:蓝蓝的天上白云朵朵,美丽河水泛清波,雄鹰在这时展翅飞过,留下那首动人的歌。。。。。。。。。

  定定地看着那山,远远地看见山头立着些白色的东西。山上会有些什么呢?我举起望远镜向不远处的山岗瞎看。山上乱石很多,被我放大无数倍的镜片里突然映出头的东西,盯着我,异常鬼秘。我大吃了一惊,心一下子加速跳动。赶快让橙橙看看,结果她也说不上那是什么,这时冯豪过来了,他的望远镜清晰度很高,一看,却原来是山顶上立起的玛尼堆,缠着白色的经幡随风飘动。只是那堆玛尼堆形状有点像人的头。

  天色渐暗,太阳已落到山的那一边去了。看来车子是一时半刻修不好的。大家商议先去吃饭,留下公公和老黄看车即可。走了好长的路,好多饭店已关了门,最后才找到一家新疆人开的牛肉面店。大家简单地吃了一碗拉面,都饿了,也不管好不好吃,当是填肚子的东西罢了。

  大概深夜12点,车终于修理完整,公公向修车师父打听到离当乃县20公里处有一平地非常适合扎营,当乃县的公路很好走,多是柏油路,夜间车辆更少,我们两辆车驶入黑暗的马路上,有如行驶高速公路般飞快。经过白天好几个钟头的颠簸,现在在平稳中飞驰,有种说不出的快感。也许太舒服,竟然在朦胧中睡去,不知过了多久,我们的车停了下来,我伸头一看,四周一片乌黑,没见有灯,应该是在郊外。感觉一阵阵凉风吹来,听到沙沙的声音,可以确定傍边是一个树林。老黄那边的车比我们走得还要前,公公建议冯豪跟老布下车探路。我们几个也下了车,外面空气凝聚着寒冷。舞风忽然惊叫起来:春儿,看天空,好美的星星!我一抬头,满天的星星如一颗颗晶莹的钻石,一闪一闪透着清冷的光。一条朦胧得梦幻般的云带包裹着无数的星星,我猜疑那是不是银河系?不自觉地又想起去年那曲草原之夜,那晚雨后的天空,星星也是如此的闪烁。。。。。。。

  好一会,老布回来了,说是公路两边不可能扎营,因为会不停有车经过,不宜我们休息。倒是前面有条小路可以下去树林,树林那边有水源,最适合不过,透过车灯,我们的车转入小道驶入树林,小道两傍有些潮湿,似乎是干涸的河床。车子再往前开,停在一块宽敞的地面上,地面很干爽。四周仍是树林。跳下车,赶紧环视四周,听公公说前边是一个湖,好多的萤火虫飞满天,美丽极了。不禁跑过去探个究竟。到了湖边,许是风太大的原故,浪拍打着岸,只是没见到公公说的萤火虫。湖边很潮,也很湿,怕不熟地形会出意外,不敢多逗留。回到扎营处,大家开始扎起帐篷,摸黑中,我们的东西很零乱,虽是深夜,心中却莫名的兴奋起来。好久没有这种漂泊的感觉了:午夜、独自和一群陌生人、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开始自虐般的享受。那种满足感完全取代了我的孤寂。。。。。扎好帐篷,已经是零晨1点多,冯豪他们兴致勃勃地去钓鱼了,考虑到大家肚子问题,公公吩咐老布煮点稀饭。一天的赶路把我累得只剩下半个自己,头开始有点痛疼,于是一头扎进帐篷睡觉去。橙橙、转转也很快睡下。睡了大约一个多钟,听到老布他们煮好粥,闻着米的香味,感觉肚子空空然。于是爬起来分享他们的劳动成果。一班人围成一圈,吃着白粥配榨菜,还有鸡蛋,大家开着头灯。怕影响到橙橙她们,我们低声说笑着,倒也一片乐融融。

  吃完东西,却没了睡意,于是跑到河边看星星,这时的星星却变得稀少了,冯豪正坐在河边的小船上钓鱼。过去一问,什么也没钓上。却还是不甘心。小杨和舞风在不远处看月光,墨黑且深的夜空挂着一轮朦朦胧胧的弯月儿,凄凄戚戚、清清淡淡!傍边是那颗永恒的北斗星。猜想那应该是北边。微弱的月光投影在湖面上,那是一片波光粼粼,令人窒息的美。小杨驾起三脚架,想把这一刻拍摄下来。我和舞风也在傍胡乱地拍摄了一番,结果大家都是拍下一片的乌黑。我忍不住地发出遗憾的感叹声。阵阵的寒风刺骨的冷,刚才起床时没加外套,冻得确实是受不了,只好跑回帐篷,看看时间,已经是零晨4点了。想着明天还要赶路。也就睡过去了。

  一清早,就被树林里的一种怪声惊醒,好像是一些动物的声音,此起彼落,应该数目不少。不会是什么危险动物吧!心里产生一种不安,身体换了个姿态,头好沉重啊,眼晴也不想睁开,傍边的舞风一动也不动,睡得正香呢!其它帐篷也没动静,心里想:管它呢死了就算!于是继续蒙头大睡。但不多久,就觉睡袋里沉闷得没有空气,太阳直射帐篷,身体无端地热燥起来,只好爬起来,听到帐篷外传来阵阵细语。细听,是藏语。伸出头一看,一群藏民在我们的帐篷边好奇地旁观我们,样子就像小孩子第一次见到了大猩猩,新奇、兴奋。冯豪和橙橙早已起床,他们说,冯豪煮早餐时,那些藏民还对我们的那一袋米研究了半天呢!正在帐篷里整理东西,忽然见一男的藏民眼睛直盯盯地往我帐篷里看,许是想知道我们是怎样住在里面的吧!眼神虽没有邪意,但私隐上还是让我心里直发毛。赶紧把拉链拉上。

  出了帐篷,晨曦仍弥漫着树林,阳光透过树梢射下来,一片清新怡人的景象,让我感觉身体好像突然间充满了力量。认真观察了四周,原来我们身处在一个小码头,说它是码头,是因为那停着一条船。小码头上来了一群要过渡的藏民。我和橙橙跑了过去,跟他们聊了起来。他们当中只有一年轻小伙子会说汉语,小伙子正在读大二,他们将要到河那边的山朝圣,说是山那边有几个山洞,很奇特的,但要徒步一天的时间方能到达。我请求他们一起拍摄,有几个妇女跑着躲开我们的镜头。小伙子表示,如果今后能把相片寄回给他们,她们会很乐意让我们拍摄的,我和橙橙马上答应了。于是大家兴高彩烈地拍摄了好多张,并了解到我昨晚认为的湖其实是雅鲁藏布江的流域。期间藏民们热情地请我们喝她们亲手做的青稞酒,盛情难却,拒绝呢?又怕会触范他们的族规。我前后喝了好几碗。味道倒不怎样,淡淡的青稞味,总是觉得再浓些才完美。

  在冈底斯山与念青唐古拉山的南方,有一片土地朝向光明,雅鲁藏布江在此缓缓流过,灌溉出全西藏最富庶的土地山南。山南地区是藏民族历史文化的发祥地,保留着不少古代的文化遗址,包括:松赞干布墓、拉加里王宫遗址、敏珠林寺、沃卡温泉等。在藏民族传说之中,经观音菩萨点化的猿猴与罗刹女在此结合,繁衍出藏民后代,而由高地农业文明发展壮大的吐蕃王朝就在此兴起,在这里留下了西藏的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

  雍布拉康

  雅砻河谷,首位赞普降临之地

  从西藏贡嘎机场往南,两个时间就可抵达山南地区的首府泽当镇。绕城而过有一条平静的河流雅鲁藏布江的支流雅砻河。与西藏大部分地区严酷的自然环境相比,雅砻河谷是一个良田百里、沃野千顷的小江南。这里诞生了西藏历史上的众多第一:第一本经书、第一块青稞地、第一座佛堂、第一幢寺庙、第一个村庄,乃至第一个墓葬群,其中最奇瑰的建筑是西藏的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

  说到雍布拉康的历史,不能不提到西藏的第一代赞普聂赤赞普。传说中聂赤赞普本是天神的儿子,后降临人间,到了现在山南境内羌脱神山,被十二个放牧者看见了。牧人问他从哪里来,他以手指天示意,众牧人见他相貌英武,仪表非凡,认定是天神下降,便以肩为舆,抬之而归,成为雅砻河谷各部落的首领。因他以牧人的颈项为座,就被称为聂赤赞普,也就是颈座王。雍布拉康二层的壁画上绘的就是这段故事。

  传说当然不过是藏族人引以为傲的演义,聂赤赞普却是实实在在的历史人物。根据《雍布拉康志》、《迪乌宗教源流》等藏文史籍的记载,聂赤赞普出生在西藏波密,因相貌古怪、性格刚烈,被家庭放逐,当他游历到雅砻河谷时,结识了12名代表当地各部落利益的苯教徒,并被推举为王。随后,聂赤赞普将周围小邦收归为属民,划分尊卑,宣扬苯教。从那时开始,藏民族冲破以血缘结成的氏族障碍,开始以地域来划分属民。这是公元前360年前后的事。

  奇瑰的建筑

  母鹿后腿上的宫堡

  为了防止其他部落的侵犯乃至野牦牛群的冲击,聂赤赞普建造了雍布拉康城堡。从泽当镇往南,大约半小时的车程,便能看到这座位于扎西次日山上的城堡身影。这座外表普通、形似碉堡的多层建筑,其构造的精致程度也许无法与布达拉宫等建筑相提并论,但在藏民们的心中,雍布拉康却是藏族文明的起源。

  关于这座城堡的名称,藏文史书上有不同的写法。有的史书记载为翁布拉康,意为红柳香沙宫,在雅砻盛产红柳与莎草的山岗上建宫,故而得名。雍布拉康则是更普遍的称呼,雍布意为母鹿,拉康意为神殿,雍布拉康就是母鹿后腿上的宫堡。这实在是一个非常形象的称呼。远望雍布拉康所在的山岗,恰似母鹿往后伸出的一条腿,而城堡就建在这条腿的关节处。城堡不大,却瘦削冷峻,易守难攻,蔚为奇观。据说,布达拉宫建造之初就是以雍布拉康为原型分建两端,然后再连接中部而成今天的形貌。

  沿着陡峭的马道盘旋上山,四周雅砻河谷的壮美景致尽收眼底。传说西藏的第一个村庄就在山下,而在山的西北边,能看到紧靠公路有一块梯形的田地,一头竖着一块碑,这就是西藏的第一块农田,当年是赞普亲自耕作的御田。

  宗教圣地

  从藏王宫殿到宗教圣地

  走近雍布拉康,酥油的香气就紧跟着人。佛像和喇嘛现在是城堡的主人。

  这座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城堡,共3层:第一层距地十数级石阶,前半部为门厅,厅外是一个带檐的小平台,往里是佛殿,殿内供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尺尊公主等的塑像;第二层前半部为三面环绕矮墙的平台,后半部是带天井的回廊;二层以上原有第三层,后廊有小门通入碉楼式建筑中,现在尚未修复。

  据王毅《西藏文物建文记》记载:殿内中塑三世佛,北壁为松赞干布、赤松德赞两王像,南侧壁塑文成公主、尺尊公主坐像。在两边塑像之外,北塑吞米桑布扎立像,南塑禄东赞立像。藏桑布扎之侧还塑有文殊像及长寿三尊像,在禄东赞之侧,则有木制神舆。造型极精美,塑法浑厚朴素。如释迦面部宽而短,眼较狭长,两耳偏上,这是西藏早期雕塑手法特点。

  自聂赤赞普以后,雍布拉康成了历代藏王的王宫,直到第33代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高原,将王都迁往拉萨。不过,松赞干布并未忘了雅砻这块吐蕃的根本之地,还不时回来居住,自那时起,雍布拉康也就成了藏王的夏宫。据说文成公主远嫁到吐蕃后的第一个夏天,就是在雍布拉康度过的。而雍布拉康与宗教的结缘始于第28代赞普拉妥妥日聂赞时期。当时有印度高僧来到雅砻,将《六字真言》、《诸佛菩萨名称经》等经书以及黄金宝塔、牟陀罗手印等宝物献给赞普。据说,赞普虽然并不知晓这些物件的意义,但还是奉为神物,供奉在宫内。

   由此,雍布拉康见证了佛教传入西藏的开端。尽管由于当时苯教在吐蕃势力太盛,佛教入藏之初受到压制,但及至五世之后,松赞干布即位即开始扶持佛教的发展。日后该宫殿因为藏有西藏最早的经书而成为佛教圣地,随着公元九世纪后吐蕃王朝的解体,此地更彻底演变为一佛殿,成为许多高僧大德修行之地。

  今天,这座城堡形的寺庙成了山南圣藏之根旅游形象的标志性建筑。从山脚登上堡顶,不过数百米,游客经历的却是一段完整的西藏历史。

  地理背景

  山南地区位于冈底斯山至念青唐古拉山以南的河谷地带,雅鲁藏布江中游,面积7.97万平方公里,人口31.8万人,有藏、汉、门巴、珞巴等14个民族,其中藏族占96%。境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

  雍布拉康就处于山南首府泽当镇附近。泽当,藏语意为猴子玩耍的坝子。泽当背后的贡布日山是藏民族四大神山之一,此山是藏民族先民繁衍的母体,猿猴变人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游览提示:参观需时1小时

  交通提示:由于雍布拉康离泽当镇并不远,大约十公里左右,可以选择多种方式前往。泽当镇上有许多桑塔纳出租车可以跑这条线,来回包车价格¥60元/车。还有一更便宜的方法,满大街跑的机动车的三轮车去过。当然,您骑自行车前往也是一个好方法,只要您体力稍微可以。这条泽-雍公路,现在是一条很棒的黑色水泥路面,就是走路都可以了。

  在和出租车或机动三轮车司机们讲价时,一定要先说好会在雍布拉康附近呆多久,时间上最好说宽裕一点,以免因时间耽误久了司机师傅加价而发生纠纷,不管什么车都只能到山脚下,上雍布拉康去还得自己爬山,现在山脚有老乡在出租马匹供体力不佳的人乘坐上山。自己爬上去也就10分钟左右。

客运站微信号:wwwkeyunzhancom

分享到: 0
往下看,下一页更精彩
随时随地查汽车时刻、查汽车站、看客动资讯,客运站手机网一手掌握! 手机输入: m.yunzhuan.com

免责声明:客运站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最新专题推荐

中秋

国庆

12306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