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气难“打的”难 滨州出租车遭遇“气”寒流

时间:2014-11-11 09:41:44 来源:滨州的士出租车公司 编辑: 客运站

加气难“打的”难 滨州出租车遭遇“气”寒流

  随着寒冬的到来,滨州不仅气温骤降,滨州出租车行业也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寒流:加气难导致“打的”难现象比比皆是,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现象发生,记者进行了调查。

  现象:加气车排队平均六小时

  滨州市区目前有赛德、新赢东站和新赢西站以及205国道边一家共4家加气站。新赢西站因为设计的冬季气压低于其进口压力,已经无法使用,只有其他3家能够加气。

  市区出租车保有量为700多部,加气的公交车100多辆,合计800余部,理论上讲,两个加气站是能够满足现有公共车加气需要的,那究竟是为什么加不上气呢?因为还有17000多部“油改气”的私家车!

  出租车司机孙师傅给记者讲了一次他加气的经过:中午11点30分去加气,等到下午3点好歹排上号了,加了2元钱的气就没了,接着再等,一直到零点15分才算加上一罐气。其实,这种情况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绝不是偶然,出租车司机加一罐气最少用时是4个小时,多了根本没法计算,平均估计得6个小时。

  两笔帐 一件事

  天然气在压力正常的情况下,加一次气的时间大约5分钟。出租车每天需加2—3次气,平均每天每辆出租车的天然气需求在35—45立方米。每辆公交车平均加气时间至少需要15分钟,每天大概有60立方米的天然气需求。按出租车每天加气需要10分钟算,公交和出租两项相加,所需加气时间每天就超过140小时。而3家加气站一共有24杆加气枪,平均每杆枪需要工作6小时。

  加气站方面,由于压力过低,每次打压需要1.5小时,一天有时需要打压4次以上,这就占有了6个小时。私家车就算3天加一次气的话,平均每天有6000部车,一部车用时5分钟,就是3万分钟,500小时。24杆加气枪,平均每杆用时就得20多个小时。

  这样算来,就是加气站每天不停歇地工作,也远远满足不了车辆加气的需要。

  原因:气候、利益、人为

  了解到,加气难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

  首先是天气原因。据加气站人员介绍,加气的标准气压应为0.5兆帕,而目前由于滨州市供暖燃气需求量过大,气压只能维持在0.2到0.3兆帕,车辆加气时间延长到10分钟。通常来说,气温高的时候,加气站压力高,加气速度相应更快。一旦出现降温,导致管网压力降低,因此无法正常加气。

  其二是利益原因。据记者调查,国家今年给滨州的计划约26万立方,中油燃气卖给工业用气是每立方2.90元,给加气站的价格则是1.90元,两家差价为1.00元,供气单位自然愿意优先供应工业用气,这就导致了加气站气源紧张,经常出现“断气”现象发生。滨州市政府的政策是首先保居民生活用气,其次是保加气站的公交用气,最后才是工业取暖用气(因为取暖另有渠道),但现实却不是这样。

  其三是人为因素。滨州之所以拥有大量“油改气”的私家车,首先与汽油与天然气价格有关,目前,滨州市93号汽油的油价是6.82元 / 升,天然气价格在2.94元/立方米。二者比较,这么多私家车主纷纷“油改气”就不难理解了。无怪乎有人感慨,“买得起马却配不起鞍子。”其次,与有关部门敞开口子随便“改”也有直接原因。

  据了解,紧邻滨州的东营气源也很紧张,但是他们采取的政策却值得借鉴:专门给公交车辟出两个加气站,价格也比其他加气车每立方便宜1元钱。

 

分享到: 0

免责声明:客运站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随时随地查汽车时刻、查汽车站、看客动资讯,客运站手机网一手掌握! 手机输入: m.yunzhuan.com

最新专题推荐

元旦

春运

12306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