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运华让更多幸福列车迈入“空调时代”

时间:2013-01-23 10:38:29 来源: 客运站

  3月11日,铁路春游扫墓运输正式启动,今后40天内,苏锡杭甬等邻近城市,将成为上海市民的主要出行方向。目前,上海到苏州、无锡,已经基本进入高铁、动车时代,但依然有一些“怀旧”的旅客,特意选择了临客L216次,希望赶在它停运前,再回味一把乘坐绿皮车去苏南扫墓的感觉。

  每年春运,铁路部门都会在热门方向增开很多临客列车。今年,L216次(上海-成都)是上海开得最早(1月13日)的一趟临客列车。 1月末、2月初,它曾搭载了数以万计的川籍农民工回乡,为上海铁路局做好春运工作立下过汗马功劳。春运结束后,L216次的客流日趋减少,考虑到西部地区可能还有不少农民工有外出打工需求,上海铁路部门将L216次的运行期限一直延后到了3月12日,使它又成为上海停运最晚的一趟临客列车。有网友回忆说,自己在上个世纪90年代,几乎每年都是乘坐这样的绿皮车去无锡扫墓的,没想到10多年过去了,票价还与从前一样。“车票真便宜,上海—苏州只要7元,到无锡10元,到常州13元,到南京24元,就算是乘到终点站成都,也只要151元。”另一些网友则表示,绿皮车虽然性价比高,但开行时间较长,车厢内的卫生状况也不太如意。

  众所周知,“绿皮车”曾是中国铁路客运的主力,深绿色的车身,低廉的票价,可以推拉的车窗以及烧水、做饭、取暖等全都依靠燃煤解决等一系列的“特色”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绿皮车”价格便宜,是农民工出行、返乡的首选,又被形象地称为农民工专列。绿皮车是上世纪70~80年代由我国自行制造的旅客列车,没有空调,最高时速120公里。然而“绿皮车”存在许多问题,人们的出行需求越来越高,与人们生活节拍不相符合,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出行的需求。

  改革开放30多年,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穿补丁衣服的人们越来越少,农村高楼房越来越多,吃穿住行质量越来越丰富,使用太阳能、沼气等生活方式越来越城市化,人们希望乘车出行方式更多快捷、方便、舒适。有不少乘客呼吁火车要提速,改善乘客环境,与时代同步前进。为此,铁路部门取消“绿皮车”,用速度快,乘座舒适的红皮车、白皮车替代绿皮车满足人们出行的需求,也是加快铁路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铁路“高密度”“公交化”列车运行方式,客流高峰时段可基本实现“随到随走”,快速运行的动车和空调车拉近了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乘客们出行也更方便了。

  如今,从“绿皮车”到“夕发朝至”,从“城际列车”再到“子弹头”,每次列车提速都记录着国内铁路的飞速发展,见证了时代不断前行的坚实足迹。让更多幸福列车迈入“空调时代”,不仅仅是老百姓出行一种快乐、美的享受,更给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快捷,真正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也展示着祖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的富裕安康。

分享到: 0

免责声明:客运站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随时随地查汽车时刻、查汽车站、看客动资讯,客运站手机网一手掌握! 手机输入: m.yunzhuan.com
热门高铁资讯 更多

最新专题推荐

五一

端午

12306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