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 地铁见证十年发展
2012年10月27日西安至成都客运专线陕西段全面开工建设,这是我国首条穿越秦岭的高铁线路。建成后,将与大同至西安、成都至绵阳至乐山、徐州至兰州等多条客运专线衔接,形成西北与西南地区最为快捷的客运通道,届时,西安至成都、至重庆也将由目前的10多个小时缩短至3小时。而位于我市的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承担了此项工程的勘察设计,这条铁路专线是他们多年来众多铁路勘察设计中的一条。
解说1
这里是地处我市西影路上的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郑西、西成、宝兰等重点客运专线、以及青藏铁路、秦岭公路特长隧道都是他们的大手笔。
中铁一院集团副院长彭文盛同期:“我们院从1953年建院到现在,应该说承担的铁路勘测任务量在十一五期间是最多的,最忙的。
解说2
彭文盛是中铁一院集团副院长,主持参与了郑西客运专线、包西铁路、新丰镇编组站、西安北客站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据他介绍,铁一院主要承担西北地区铁路的勘察设计,2005年,由兰州搬至西安。七年来,他们勘查设计了23条国家重点铁路干线,更是见证了我国铁路十年的发展历程。
中铁一院集团副院长彭文盛同期:在2000年前后,速度能达到100公里(每小时)的都算高标准的铁路了,一个是认知水平,另一个就是国家的经济实力有限,因为速度越高,曲线半径越大,这个铁路的投资越大,为了节省投资,当时我们选线的时候都是顺着地形来走,标准就提高不上去。
解说3
彭院长介绍,十年前,由于经济、技术等原因,我国铁路的时速较慢,线网也仅能满足大部分省市居民的出行,当时,在西北双线铁路也仅有“陇海”这一条。2009年初,为完善我省铁路网络,配合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调整规划》,我省提出了两纵五横八辐射一城际”铁路路网规划,简称2581。计划在2015年,将形成以西安为中心连接南北、横贯东西辐射全国的铁路网络,而这一规划也是由铁一院设计的。
中铁一院集团副院长彭文盛同期:“一个是包西线全部双线,陇海客运专线也都是双线,同时,也开工建设了西康,黄韩侯等铁路的增加二线,路网规模,从十一五初我省铁路3200公里,到十一五末提高到近4000公里。另外陕西省铁路的复线率,就是单线铁路由十一五初的18%提高到十一五末的50%,而在提高列车运行数值这块,除了将西宝既有线由120到160到200提速之外呢,同时我们也开始建设高速铁路。
(2010年2月6日,记者在郑西高铁上的出镜:从速度测试屏上看,现在列车的速度已经达到了时速300公里了,而且还在不断攀升。)
解说4
这是2010年2月6日,郑西高铁开通第一天,记者在列车上拍摄的镜头。郑西客运专线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第一条高速铁路,也是由铁一院勘察设计的。
中铁一院集团副院长彭文盛同期:高铁的各方面的标准都很大,轨道是5大轨道,要求平衡性要高,包括桥梁、投资要比普通铁路高得多。
解说5
郑西高铁是我国第一批建成通车的高速铁路,也是我省2581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西接西宝、宝兰客运专线,东连徐郑客运专线,并与郑武客专相连,共同形成纵贯东西的高速金腰带。
中铁一院集团副院长彭文盛同期:铁路的概念上不太一样,过去都是客货共享铁路,既跑货车又跑客车,当时大部分是120,好一点的是160,后来对既有线进行了基础改造,提速到200了,但是这个是有限的,对货运能力也有较大的影响,现在,铁道部对繁忙干线像陇海线进行客货分线,把既有铁路留给货运,新建客运线,这样速度可以提高了200、250、300、350,这样的时速。
解说6
采访中,彭院长告诉记者,曾经,高速铁路主要普及在日本、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而今天,我国的高铁建设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像铁一院规划设计的青藏铁路就创造了高原冻土铁路时速的世界纪录!同时,勘查设计的郑西高铁也突破了在湿陷性黄土建设高铁的技术难题。记得两年前,郑西高铁开通时,记者仅用了短短五个多小时就穿越了1010公里,往返了西安、郑州两地。而今,郑西高铁开通运营2年多来,运送旅客达到了50多万人,不仅拉近了陕豫两地的距离,更促进了铁路沿线城市经济的发展。
中铁一院集团副院长彭文盛同期:9月28日郑州到武汉的高铁开通,这样就形成了西安到郑州到武汉、长沙广州方向高铁全部贯通了,目前西安铁路公布的数字是到武汉4小时40多分钟,到长沙是6小时,到广州是8个半小时到9个小时。明年,西安到宝鸡就要开通,明年年底西安——北京开通之后我们到北京是5个小时。
解说7
彭院长说,在修建铁路时,架桥,修隧道是必要采取的手段,主要是用来降低铁路坡度,缩短线路长度,尤其在高速铁路建设上,更推荐使用长隧道。而近年来,铁一院的隧道施工技术不断进步,尤其在长隧道技术堪称国内领先,其中,乌鞘岭隧道突破了20公里,青藏铁路,西宁到格尔木这段的隧道已经达到了32公里。堪称天下第一隧道的秦岭公路隧道达到了35公里。 中铁一院集团副院长彭文盛同期:“十一五之前,隧道的施工技术也比较落后,一般都不超过10公里,大于小于7公里的比较多一些,我们设计西康铁路时,跨越秦岭山区,如果仍然采取短隧道,线路绕行的比较多,爬坡比较困难,利用长隧道降低线路的坡度,缩短线路的长度,这块搞了个18公里长的隧道,这个当时也是全国首创。
解说8
可以说,隧道技术的提高是高速铁路快速发展的先决条件。目前,除了郑西、包西铁路已经建成通车,我省铁路2581规划中“两纵五横八辐射”的铁路网络目前大多都进入了繁忙的建设期。
中铁一院集团副院长彭文盛同期:“黑色的线是已经建成的项目,蓝色的线表示在建铁路,这里面包括西康增加二线、西宝客运专线、西安——平凉铁路、西安——太原——大同的客运专线,包括西安到黄陵——韩城新建铁路,韩城——侯马市增加二线,现在在建铁路总里程也将近1000公里。
解说9
用彭院长的话说,目前,陕西铁路的框架已经基本形成,不但有客货共线铁路、高速铁路、还有运煤为主的货运通道。在我们制作这期节目时,我们得知,宝鸡至兰州、西安至成都的客运专线也相继开工,而近期,我省的城际铁路网络”也有了新的进展。
中铁一院集团副院长彭文盛同期:“关中城市圈主要是以关中地区为主也往北做了延伸,这个总规模规划了1500公里,分阶段逐步的实施,以陇海线为主轴,往乾陵、延安、韩城、商周、汉中、安康等地区进行延伸,有些建设城际网,有些利用高铁系统,形成放射性、环形的交通圈,基本上,省内这些城际铁路都在一小时范围内。这个项目的内容纳入了国务院批复的中长期铁路发展规划了,具体内容需重新编制,目前已经编制完成报国务院批,近期国家发改委要来西安调研。
解说10
不论是城际铁路还是客运专线都将拉近我市与其它城市之间的距离,十年来我省的铁路网络不断完善,规划的2581铁路线网一部分已建成通车,大部分也都开工建设。2010年,由铁一院规划设计的西安北客站也投入了使用,由此,我市铁路交通枢纽中心地位更加凸显,已经成为了继北京、上海、武汉、广州、成都之后的第六大铁路客运中心。据西安铁路局统计,十年里,从西安发往全国各地的列车新增了9列,其中,新增线路5条,时速在200以上的动车组2列。
解说11
近年来,铁路路网的不断完善促进了我市的对外交流,提升了我市的交通运输能力,西安地铁2号线的开通运营,更推动了我市迈向国际化大都市的步伐。我们了解到,我市地铁1、2、3号也是由铁一院总体设计的。
中铁一院集团副总工程师李团社同期:“我们参与了上海承担了轨道交通的任务、天津、深圳、27个城市进行轨道交通的设计,但是大规模整个线网的规划,以及整条线的生产任务还是在西安,当时,建设2号线的时候,有非常大的压力,以前一直在其它城市做,归宿感还不强烈,但是参与西安地铁2号线时,有一种主人翁的责任感,因为这个也是我们将来要乘坐的,压力非常的大,非常重视,50多个专业技术人员,从事2号线的整体规划设计。
解说12
2011年9月16日,是李团社难忘而骄傲的日子,这一天,由他担任总体设计的西安地铁2号线正式通车运营,西安从此进入了地铁时代。采访中,李团社告诉记者,地铁2号线开通后,每天平均运输乘客13—15万人,去年黄金周更是达到了30万。而作为中铁一院集团副总工程师,李团社除了主持西安地铁一、二、三号的总体设计外,也参与编制了西安地铁线网的规划。
中铁医院集团副总工程师李团社同期:“06年国务院批复建设规划,当时我们编的规划是给予当时西安市的财政,编了2条线,一个是北客站到韦曲,第二条就是三桥到纺织城,就是建设我们南北向和东西向两条大的骨干线,但是到了后期,随着我们西安市经济的快速发展,08年的时候,又做了一次建设规划的调整,调整方案里面就加入了3号线,港务区到高新,从西南到东北方向的第三条线,这三条线形成了轨道交通的骨架。
解说13
李团社介绍,西安地铁从1987年开始酝酿,到1994年开始项目申请,但真正起步则是在2006年,这一年,西安的地铁规划通过了国家审查,在随后的几年1、2、3号线陆续开工建设。去年2号线开通,1号线、3号线将分别在2013、15年建成通车。而随着我市经济的不断增长和城市骨架的不断扩大,09年,在原有地铁建设规划的基础上,他们又重新编制了地铁新一轮的建设规划,主要增加了4、5、6号线,这一规划在今年6月已经顺利通过国家发改委的评估。
中铁医院集团副总工程师李团社同期:“十一五是西安地铁实质性的建设阶段,而在十二五进入了大规模的建设期,到2015年1、2、3将全部开通,而到了十三五,西安地铁就到了开花结果的时候,那时候,西安地铁网络全部行程,现在我们计划是每年开建一条线。”
不论是高铁还是地铁都是一座城市经济发展,城市综合实力的具体体现。十年来,铁一院设计的铁路时速不断提高,从既有线改造到勘查设计高速铁路,设计的铁路网线逐年增加,标准也越来越高。十年来,他们突破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他们见证了我市铁路轨道交通的发展,他们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免责声明:客运站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上一篇
京广高铁开通后同向机票大降价
下一篇
推进关中城际铁路前期工作
-
热门高铁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