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楼宇集群打造高铁经济承载体
规划建设中的杭黄高铁穿桐庐而过,这条高铁,将改变桐庐不通铁路的历史,也将把杭州至桐庐的交通时间缩短至18分钟,上海至桐庐的时空距离只需1小时。规划中的高铁桐庐站,是杭黄高铁在杭州西部4县市的站点中,唯一一个融入主城区的车站,以实现桐庐高铁和桐庐主城区的无缝对接。以高铁站点为依托,桐庐正在打造一个集商业、办公、酒店、服务等为一体的商务商业综合体,成为城市发展新地标。
高铁站附近,即是桐庐迎春商务区——桐庐县商务楼宇最密集的区域,更是今后桐庐县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和商业中枢。作为杭州西部首个大型商务商业综合体,迎春商务区规划建设26层以上的高档商务楼20幢,楼宇总建筑面积88万平方米,总投资50亿元。截至2010年底,13幢楼宇、约55万平方已竣工使用。远观桐庐商务区,十里长街被红花绿树缀满,休闲气息浓郁;鳞次栉比的现代化高楼和富春江山水互为映衬,加上繁华的商业街区和旺盛的人气,把整个商务区渲染得俨然一座创业休闲兼得的商业新城。“商务区目前正从基础建设向楼宇经济发展转变,高铁的建设将为迎春商务区引进大量高质量的楼宇项目和需要的各类高端人才,商务区有望成为高铁经济的承载体。”桐庐县外经贸局局长、县迎春商务区管理办公室主任钟一平表示。
“城在山水中,山水在城中”,桐庐县虽然只是一个行政区划面积1825平方公里、人口40万的县域,但早已是长三角知名的休闲旅游目的地。桐庐自古以来拥有“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之美誉,以富春江山水风光为核心,桐庐目前有28个知名景点,每年来桐庐的游客达470万人次。除了秀美的富春江,桐庐还有大奇山、瑶琳等一大批知名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75.8%,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一年达300天以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上海、杭州市民爱上了桐庐,将其作为旅游目的地或“第二居所”。
桐庐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距离上海205公里,杭州60公里,萧山国际机场90公里,杭新景高速、320国道、20、23、05、16省道构筑起桐庐道路主框架,形成内外交通联动和辐射的路网。拥有“黄金水道”美誉的富春江,有年吞吐能力达385万吨的综合码头,直通钱塘江出海口。杭州都市经济圈、义乌商圈,两个商圈在桐庐形成重合。原本已十分优越的地理位置,在不久的将来会更胜一筹:规划建设中的杭黄高铁、临金高速,再加上杭州—桐庐公交一体化进程,桐庐与杭州、上海的时空距离越拉越近。
钟一平介绍:“现在从桐庐县城出发,上杭新景高速,58公里即可到达杭州南出口,耗时仅需半小时左右。杭黄高铁建成后,这一时间将被缩短至18分钟以内,桐庐到上海也只需1小时,这将有力助推桐庐融入杭州都市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桐庐成为‘沪杭后花园’指日可待。”
如此高度集中和高品质的商务区实属罕见
作为一座现代化的山水新城,优良的生态环境使桐庐引以为傲。依托这一独特的资源,从2007年开始,桐庐县委、县政府就提出建设县城商务区的战略性决策,计划通过5年左右时间,在桐庐县城区位最优越、环境最优美、配套最齐全、人气最集聚的迎春南路区块,规划2000亩土地,在沿迎春南路5公里街区,形成融传统人文景观与现代化建筑、集商务与服务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商务商业中心,桐庐县的目标是:努力打造全国一流的县级现代化商务区。
一个县建设如此环境休闲、楼宇集中、高品质、高起点的现代化商务区,实为罕见。当初,桐庐县委、县政府的“建设现代商务区”这一决策,也曾经受到不少人的质疑——在桐庐这样一个小小的县域城市里,是否真的有必要建设商务区?时至今日,当一幢幢现代化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矗立在县城的核心区块,当一家家人们耳熟能详的大企业、大商家纷纷落户商务区,桐庐人民才真正领悟到县委、县政府决策的重大现实意义。人们在艳羡鳞次栉比的高大楼宇群、深深为自己是个桐庐人而感到骄傲的同时,更无不佩服本届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瞻远瞩。
的确,桐庐自然生态环境良好,交通便捷、配套功能完善、人居环境优越,作为杭州的后花园,营运成本相对较低,具备很多大都市所不具有的优势,是行政办公、金融、文化创意产业和发展总部经济非常理想的平台。从产业发展看,在传统产业比重还较大的桐庐,如果还是按照“二、三、一”的模式和顺序来发展,只会永远步人后尘,甚至会成为“被竞争遗忘的角落”。要想在区域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保持人不可及的胜算,那就得拥有“差异化”特色优势,在巩固发展工业的同时,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战略,让现阶段桐庐的产业提升实现“三级跳”。因此,在桐庐集中一个区域建设商务区完全可行也很有发展前景,这一决策正当其时。
环境、品质和政策
是三大看点
据桐庐县迎春商务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潘其君介绍,“迎春商务区不仅仅是高楼的集中,与大城市商务区相比,商务区在建设过程中,高度融合了桐庐优美的山水特色,在环境营造、楼宇品质、设施配套、产业规划、扶持政策等六个方面下足了功夫,真正做到了高起点规划、高品质建设。可以说,迎春商务区既充满商业气息和发展活力,又凸现自然和生态,达到了商业和生态的有效结合。环境、楼宇品质和政策是商务区三大看点。”
据了解,该商务区将以企业总部和服务业为主要承载产业。为了吸引项目入驻,桐庐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高的扶持政策。规定对入驻商务区的企业在三税(营业税、所得税、增值税)以及装修、租金补助等方面给予全面扶持,所有入驻项目落实专人实行全程代办服务。截至今年3月底,商务区共有意向入驻项目194个,其中已注册入驻项目43个,总注册资金13亿元。融玺基金、华睿基金、中信银行、恒丰银行、开元名都等一大批金融机构和服务企业已成功入驻,迎春商务区正成为桐庐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企业总部集聚区、服务业主平台。
免责声明:客运站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上一篇
京广高铁开通后同向机票大降价
下一篇
高速铁路开启省际“同城生活”
-
热门高铁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