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速350公里动车年内下线
昨日(9月1日)中国铁路总公司组织召开中国标准动车组设计方案评审会。会议决定中国标准动车组的研制工作由中国铁路总公司主导,分阶段研制时速350公里的中国标准动车组。
中铁总公司人士对财新记者表示,研制中国标准动车组是今年铁总在车辆技术领域力推的项目之一,并指定副总经理卢春房负责具体实施。其主要目的有三个。其一,针对中国的运用需求,推出适合中国国情、路情的高速动车组设计制造平台,从而实现全面自主化;其二,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体系,实现动车组在服务功能、运用维护上的统一,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其三,以自主化、系列化和简统化为目标,打造中国标准动车组品牌,助力中国高铁“走出去”。
关于统一动车组技术标准最早可以追溯至2010年。据中国南车相关人士对财新记者透露,2010年,原铁道部就通过非正式渠道对“南北车”发布过技术标准,南北车按照标准制造出了最初样车。这是指在两家不同的动车组技术平台上,对列车的车型、主要性能、服务设施、操作设施、定员等进行了统一设计,在车辆制造企业内部将之俗称为“统型车”,现在南北车都有自己的“统型车”。

随后2013年10月18日中铁总公司正式发布《关于印发铁路产品认证采信目录内动车组零部件技术条件的通知》,铁总运〔2013〕44号(下称《通知》)。《通知》及相关标准性技术文件对动车组车轮、车轴、轮对、空气弹簧、转向架、车体制动系统、电气系统等关键部件的技术条件作了相应规范。
中铁总公司人士对财新记者表示,统一技术标准是一个过程,2013的《通知》既是为做好动车组零部件的认证工作而做的准备,在此后的一年中,中铁总公司负责组织、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牵头,中国南车、中国北车、科研院校、各铁路局负责具体实施。各方就中国动车组技术标准进行了全面沟通并修改完善,现在准备工作已经完毕,中国标准动车组进入实施阶段。预计今年年内,最迟不晚于明年二季度,南北车将按照技术指标各自生产一列样车,并进行联调联试。
北京动车段一位人士对财新记者透露,南北车通过引进不同的技术平台,发展出了CRH1至CRH5各型动车组,以及CRH380系列,由于型号众多,采用技术参数不一,这在维修中,尤其在路局动车段中进行的一、二级维修造成很大困难。他举例称,不同厂家、不同型号、不同编组的动车组检修因操作界面、零配件等不一样,不能实现互换;每型车的长度、架车点位置以及轴距、定距等都也不一样,动车组架车工艺一直是检修中的难点,统一标准后,培训、维护、维修难度会得到相应降低,维修成本也将随之减少。
统一标准后运营成本也有望降低。北京铁路局一位人士对财新记者表示,当前在动车组运用中普遍存在不同型号的动车组不能重联运行的问题(即将8辆编组的标准列组成16辆编组的长编列);而为保证载客运营车辆的万无一失,各铁路局对动车组车次都会有热备车底(指设备完好、随时可以投入使用,但没有输入车次的动车组),而热备车底一般要与现役车底型号相同,这就需要路局针对不用型号的动车组各配热备车底。统一车型后,热备车底的数量肯定会减少,运营成本也会降低。此外旅客的感受也将一致,乘坐体验将会更好。
中国北车人士对财新记者分析称,动车组某些关键部件的技术标准统一后,生产企业只要按照该标准生产并通过中铁总公司的认证,就可以进入该部件的市场。这将对国内众多生产企业形成利好,打破一些企业在动车组关键部件上的垄断局面。
免责声明:客运站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
热门高铁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