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动车医院
2015年3月10日,历时40天的2015年春运将落下大幕,今年春运期间,武汉铁路局每天接发旅客列车540对,60%的旅客出行选择乘坐动车或高铁。以京广高铁武广段为例,日均发送旅客11万人次,每组动车日均运行2000—3000公里,如此高的运转强度,动车组吃得消吗。一起来看看华中动车医院。
凌晨1时许,记者经过层层安检走进一座灯火通明的检修库,检修库极其开阔,长度约摸有千米。一列列动车几乎停满所有检修线,多名身着制服的地勤机械师在列车旁忙碌作业。“动车组运行时间大多在白天,所以检修只能在夜间进行。春运期间检修任务也相应增大,10条检修线20组动车满负荷同时检修,300名机械师连轴转,一直到第二天早晨8点。”检修班工长汪龙文介绍道。
“G525次进D91道,准备接车。”凌晨1时25分,对讲机传来调度员的指令,地勤机械师立马在轨道两侧拉起警戒线。随着一列亮着炫白大灯的 CRH380AL车型缓缓开进检修库,周举创和刘丹举起手电筒、半蹲在地,目不转睛地盯着列车的下部,查看有无损伤。汪龙文介绍,动车检修共分5个级别,这趟列车进行的是一级修,即每组动车每运行48小时或4000公里就要做一次的常规检修,比如京广高铁每跑一趟来回就需要进来检修一次。
列车停稳后,周举创和刘丹麻利地钻进地沟,弓身仰头,像啄木鸟一样仔细检查车底的每一个零件,并用粉笔标注日期,周举创告诉记者,检查螺丝是个细致活,动车螺丝不能用锤子敲,只能用手来摸,时间一长手上都磨起了泡长起了茧。而螺丝拧多紧更是有讲究,由于高铁运行速度快,螺丝拧太紧承受力大,容易崩断。一组动车,地勤机械师需要检查的大大小小零件加起来足有一万多个,一次作业下来,他们至少弯腰500回,徒手点检6000次。
驾驶室,是动车组的核心大脑和神经中枢,地勤机械师李世朝一边娴熟地操作着驾驶台上的动车网络控制系统,一边用对讲机报告“16辆编组信息传送正常、紧急制动复位正常……”李世朝一一记录下显示屏上跳出的各种数据。“动车运行一天的行程、制动、牵引、空调等信息在这里一目了然,只需要把这些数据和列车出厂原始数据做个对比,就能判断出列车的“中枢神经”是否健康。”
过去人们常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而动车组却恰恰相反,两端的车头是没有动力的,动车组的动力来自于中间车厢顶部的受电弓与25千伏高压电网接触获得。因此,列车电力系统的检修显得格外慎重。机械师孙力小心翼翼地挂起接地杆,通过多次验电,确认已切断。他爬上列车顶,查看受电弓和绝缘瓷瓶,用一把钢尺反复测量碳滑条。孙力说,要确保碳滑条的磨损厚度不能超过5毫米,春运期间磨损增大,要更换的更频繁。为了保证绝缘瓷瓶的表面光滑,以至于在行进中尽量不吸附杂质尘埃,孙力先用专业清洁剂对受电弓和绝缘瓷瓶去污,再用棉布清水擦洗,最后用海绵吸水抛光。一组动车检修完毕,孙力已累得直不起腰。
24岁的孙力介绍,干这活最重要的就是细心和责任心,保证动车组’零故障’出库!他的老家在孝感,即便如此之近,春节期间他仍然没能回家,工作3年多来,年年如此。像孙力这样的90后“动车医生”在武汉动车段占到了90%,他们早已把检修库当成了家,过着黑白颠倒的日子。
凌晨3时40分,华中动车医院刚刚做完一级修的G525次悄悄驶离,夜已经很深了,还有动车陆续驶入灯火通明的检修库,“动车医生”们依旧在忙碌,他们用青春和汗水默默地守护着春运的平安。
免责声明:客运站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上一篇
京广高铁开通后同向机票大降价
下一篇
下月高铁动卧票打折
-
热门高铁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