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澳门:感受葡萄牙式的浪漫

  • 2013-03-29 16:20:21
  • 来源:客运站
  • 点击次数:477

澳门,不论是热闹的南湾街、还是新兴住宅区沊仔岛,不论是主教山、还是路环海滨,到处都是一片浓绿。在澳门,一切植物都绿得那么理直气壮,那种盎然的生机,使你不得不相信,无论用什么稀释剂,也不会使澳门冬天的绿减掉一分一毫。

一片苍翠之中,间或地露出一座葡萄牙式建筑,带有白色门窗框的、小巧玲珑的楼房,或粉红、或淡黄、或苹果绿,蓝天白云之下,那么美,好象抒情芭蕾舞剧中的背景,美得甚至有些不真实。

特区政府门前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无声而庄严地昭告着澳门已经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而这座前澳督府粉红色的葡式建筑又展示了这个不足24平方公里的南国小城独特的风情。

澳门的白天明显衬出澳门人纯朴的一面。澳门的街道窄,即使行人不多,当地人遇到你仍然低头礼让,侧身而过。而那个与你擦肩而过穿着衬衫的人,很有可能是腰缠万贯的富豪。

澳门人讲究财不露眼,这是他们做人的通则。在需要排队的地方,看不到有人霸道地插队,每个人都会自觉地排好。在公交车上,如果是老人、孕妇、病人等等,必定会有人让座。

很远地,就可以看到大三巴顶上的十字架。大三巴不同于中国传统牌坊,作为教堂的前壁,它的墙面上刻满了圣经故事,精美的浮雕让整座建筑物笼罩着浓重的宗教意味。

牌坊前的广场上聚集着不少白鸽,见着人一点也不害怕,不时扑楞着翅膀,从我们的身边低飞而过。也许是已经矗立了三百多年的缘故,大三巴牌坊好像一个见惯了大场面的老人,安静地立在一旁,任凭脚下的世间独自纷争喧嚣。

如果说白天的澳门还是一副懒散安逸的模样,那入夜以后的澳门就完完全全是另一种风情了。仿佛是在一瞬间,人流随着初上的华灯从各个街口涌出,填满了日间遗留下的空白。

澳门人都有昼伏夜出的习惯,难怪白天的澳门竟会如此冷清,夜晚又是如此的热闹非凡。马路两边的店铺上绵延的霓虹为澳门的夜镀上了艳丽的色彩,闪闪烁烁,于不经意间掳获住人心。

葡京酒店鸟笼似的建筑被灯光勾勒出完美的弧形,赌场的金碧辉煌与霸气在夜色的映衬下显露无疑。当地人把赌场叫做娱乐场,有一点他们说的“小赌怡情”的意思。赌场听起来好像电影里的黑社会据点,不如娱乐场听上去轻松活泼。

澳门的赌场日日爆满,本地人不多,来的多数是港客、国外大亨,或是大陆的老板。除去在各个赌台前穿梭的相当数量的观光客之外,对于那些稳稳坐在台前,一脸镇静的老赌客们来说,整个澳门的激情,已经全部浓缩在骰子的翻飞中了。

美国拉斯维加斯泊来的威尼斯人酒店,坐落在凼仔岛,与其说是酒店不如说这是一座宫殿,一座西方的美丽豪华殿堂。建筑群雄伟,气势超群,整个威尼斯运河都给搬进了酒店。

殿堂内极尽奢华,巴洛克式风格的穹顶,美丽的壁画,金色的雕像,站在铺着考究地毯的宽大通道上,放眼望去,诺大的赌场一望无边,赌客们酣畅淋漓,艳舞女郎们妖艳性感,好一个纸醉金迷的世界。

漫步在酒店逼真的人工苍穹下的威尼斯运河旁边,冈朵拉在绿色的运河上摇曳,蓝天上的白云似乎在轻轻地移动,船上的人们欢快地笑着,岸边的行人犹如画中移动的风景,一切如梦似幻,让人恍然不知身在何方。

圣奥斯定教堂,澳门的教堂是澳门另一种别样的风情。每一处教堂都静谧神圣,脚步靠近时总是不自觉地轻下来。在澳门的街道走多了到了教堂里便感到空间的奢侈,宽敞明亮,洁净安宁。

无论是静默伫立的耶酥基督、圣母玛利亚、圣徒、传教士,还是静静或坐或跪祈祷的信徒,都透出一种让人心神宁静的安详。步出教堂,静静地站在某一隅,又恍然让人觉得身处欧洲某个城市,不大,但古朴清净,充满了令人向往沉醉的文化历史风情。

澳门街巷,到处是反差,到处是碰撞。这里有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的广东大宅院,也有你在欧洲经常能看见的建筑风格。老城区里房子破破烂烂,市井气很浓,到了赌场集中的地方又极尽奢华,富丽堂皇,她就象中国的绿茶,喝第一杯时比较清淡,多喝才能品出芬芳的清香来。

可还记得这首《七子之歌》,十年前唱响大江南北时,澳门这个流浪已久的孩子终于回到母亲的怀抱。十年了,那个呼喊着“我要回来”的孩子变得更迷人了,而今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美妙之音呢?

澳门很小,小到氹仔、路环和澳门3个小岛加起来的总面积不到27平方公里,却巧妙地面海背山,起伏的山势给整和城市带来天然的层次感。澳门又很大,住着近54万澳门人,虽然没有繁华的大商场,却让你逛上很久也不觉得乏味。

独特静谧的大街小巷,古色古香的骑楼教堂,无论是在著名的大三巴牌坊下,还是在随处可见的波浪形黑白碎石路上,都能感受到中西文化交融的深厚底蕴。

更值得一提还有澳门的美食,从高档餐厅到路边饼屋,舌尖都可以来一次美妙之旅。难怪人人都说:在澳门,你可以真正领略到放松的滋味,这里才是真正寻找慢生活的理想城市。

十年来,澳门旅游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赴澳游客也越来越多。但很多人都说:澳门的慢活悠闲却一直没有变,去澳门才能真正领略放松的滋味。

澳门是寻找慢生活的理想城市,无论是不小心闯入的特色教堂、曲径通幽处的古老骑楼,还是宁静安详的小街小巷、随处可见的黑白碎石路,都值得让你细细品味。

早在16世纪,天主教教士到来建起一些灰白色的建筑物,如大三巴牌坊昔日完好的圣保禄教堂,以及主教座堂、东望洋灯塔和仁慈堂,组成澳门早期的城市印象。不少教堂还以粉黄色为主调,展现一派古典韵味,加上配以白色墙身线条和亮绿的百叶窗,增添立体感及活力。

此外,淡绿色的葡萄牙式民居透出异国风情,如凼仔龙环葡韵五间昔日葡萄牙人居住的小屋、岗顶剧院、包围着阿婆井前地的葡式住宅等,这些建筑是昔日土生葡人社群居住和娱乐的地方。

红黑栅栏、青砖瓦顶则是中国传统的“代言人”。妈阁庙、哪咤庙等遍布全城的庙宇,漆上了中国传统色彩观念中的神圣、吉庆意思,浓烈的红与黑色令人印象深刻。具有岭南建筑特色的卢家大屋以及现正修葺中的郑家大屋,青砖墙身朴实无华,浓淡有致,各具特色。

在澳门,不单能从名胜景点的色调上看到中西交融的特色,更因多年来住着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信仰的人,能看到中西方各种不同的仪式和节日。游览澳门,也许能碰上源自南欧的苦难耶稣圣像巡游,模拟当年耶稣背着十字架走苦路过程,庄严肃穆。

每年五月举行的花地玛圣像巡游则能让大家感受宗教的神圣。同时,中国传统的哪咤诞、谭公诞以至妈祖文化旅游节也分别到来,这些佛教及道教的活动展示截然不同的面貌,各种祈福仪式、大锣大鼓舞龙弄狮,让人眼界大开。

十年回顾,澳门旅游业走向多元化。

1999年回归后,澳门特区政府在旅游业方面首个重要政策为开放赌权,明确以博彩旅游业为龙头、以服务业为主体,其它行业协调发展的经济政策。

2002年,政府改向三家公司发博彩经营权牌照,世界各地赌场开发者纷纷进军本澳博彩市场,博彩业逐渐发展成为旅游业的龙头。

2003年7月28日, 中央政府实施港澳“个人游”计划,一般称做“自由行”,2003年游澳旅客总人数超越1180万人次,比2002年增长3%。其中,内地游客占48%,升幅达35%,内地取代香港成为澳门最大的客源地。

2004年5月“自由行”计划开放北京、上海,同年七月又开通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的九个城市。

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宣布:将澳门24处历史建筑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标志着澳门进入获世界认可的新历程,极大地推动了旅游业发展。

2006年,澳门旅游局展开系列庆祝活动,在中国内地、香港特区、中国台湾、日本、韩国、欧洲、北美、澳洲等国家和地区宣传澳门历史遗产,不遗余力地推广澳门“世遗”景点。

2007年1月,港澳“自由行”开通范围已扩展到全国49个市。

2008年,澳门会展活动由1999年的仅206项增加到1240项,根据统计暨普查局的公布,2008年入境旅客总数达2,290万人次,最多的三个市场分别是内地(1,159万)、香港(700万)和台湾 (130万)。

2009年上半年澳门举行会议展览活动730项,其中690项为会议及大会(占总数的95%),参与人数多达21万多人,极大地带动了旅游业的多元化发展。

走在澳门的大街小巷,不断映入眼帘的是葡萄牙黑白碎石路,独特的碎石艺术在你的脚下延展,遍布全城的葡式黑白图案,不仅让你觉得身处一个城市艺术馆里,更为你的休闲旅程平添几分浪漫。

想要将浪漫进行到底,可以前往澳门多年来的拍拖胜地南湾及西湾。和爱人在南湾湖畔的露天酒吧呷口美酒,细赏音乐激光喷泉的绚丽,或去西湾湖广场旁边的澳门旅游塔边散散步。从西湾沿民国大马路缓缓前行,不仅便到了澳门三大古剎之一的妈阁庙,不妨求一枝姻缘签,再由下环街手牵手至旧城区。

回归十年来,澳门建成了不少大型消闲娱乐设施。闻名国际的太阳剧团在澳门建馆并上演首个亚洲表演。天王巨星和世界级体坛高手来澳门表演,连足球界劲旅曼联的旗舰店亦在此落户。而浪漫的威尼斯城也在此重现,绝不是海市蜃楼。

搭乘著名的贡多拉船游荡在人工运河上,倾听船夫优美歌声,诗情画意。偶尔见到真人扮演的雕像,搞不清孰真孰假,引得途人开怀大笑。与澳门威尼斯人连成一条风景线的新濠天地,精彩不遑多让。闪闪生光的玉龙在天幕飞翔,带领每位观众在仿如置身水底的环境中感受奇幻的体验。

澳门文化中心也是艺术家筹划展览、文化人制作演出的最热门场地。多年间带来不少世界级表演,更提供理想场地予本地艺术爱好者一展所长。沿着澳门文化中心走一趟,你会发现这里具有空间感。

在户外广场坐下,宁静舒适的感觉令你仿如走出了城市的樊笼,顿然获得一刻心灵滋养。这里的设计以线条为主,有圆型有长方型的建筑设计。偌大的玻璃外墙、地上的石板等皆由很多线条组成,纵横交织,象征人与艺术之间条理清晰却又不能分割的关系。

据澳门海关27日公布的数据,今年中秋节期间三天入境澳门旅客人数为46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减少1.26%。其中,中秋节翌日是入境高峰期,共18.3万人次旅客入境。

中秋期间,由于受台风“凡亚比”的影响,澳珠边境的拱北、横琴、湾仔和跨工区等口岸出入境人流并未出现高峰,以往每逢假期,在珠海拱北口岸广场必然会出现的长长的人龙,今年中秋出入境的游客则无需在广场轮候。

据澳门海关预测,今年中秋、国庆两节相邻甚近,拱北口岸真正客流高峰料将出现在国庆“黄金周”的七天长假。澳门海关提醒旅客,在出入境的过程中理性选择通关时间、地点,尤其是在拱北口岸的客流高峰期应尽可能改由横琴、湾仔等口岸过关,以减轻拱北的通关压力和缩短自己的候检时间。

澳门到处散发着悠闲慵懒的气息,停一停,走一走,就能感觉到澳门平稳的脉搏跳动。密集而错落有致的骑楼、童话般艳丽色彩的小房子、庄严圣洁的教堂、香火鼎盛的庙宇……澳门就像一间博物馆,汇集了中国最传统的一面,又融合了西方宗教和民俗元素,自成一体。

信步其中,让久经尘嚣的都市人放低繁重的心情,享受悠然雅兴。更难得的是,被誉为"东方拉斯维加斯"的澳门依然保持了当年的纯朴、本分、热情、好客的民风。他们会如遇到知音般带你去领略他们的文化。

澳门历史城区是中国境内现存最古老、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和最集中的东西方风格共存建筑群,当中包括中国最古老的教堂遗址和修道院、最古老的基督教坟场、最古老的西式炮台建筑群、第一座西式剧院、第一座现代化灯塔和第一所西式大学等。

澳门半岛历史城区游览线路:妈阁庙→港务局大楼 (位于妈阁庙左侧的妈阁斜巷)→(往前经妈阁街)郑家大屋 →亚婆井前地→(往前经高楼街至风顺堂街)圣老楞佐教堂 →(往后至三巴仔横街)圣若瑟修院圣堂→(右折至岗顶前地)圣奥斯定教堂、岗顶剧院和何东图书馆→(新马路旁边)民政总署大楼→(对面)议事亭前地→(左边)三街会馆(关帝庙)→(右边)仁慈堂大楼→(转左)澳门主教座堂(大堂)→(到大堂巷)卢家大屋→(板樟堂前地的左边)玫瑰堂→(大三巴街的尽头)大三巴牌坊→(右边)大炮台→(旁边)澳门博物馆→(左边)旧城墙遗址→哪吒庙→(往左拐出花王堂街)圣安多尼教堂→白鸽巢前地→东方基金会会址→基督教坟场双→东望洋炮台、灯塔→圣母雪地殿圣堂(澳门半岛的最高峰东望洋山的山巅上)。

用时:一天

线路景点介绍:妈祖阁是澳门妈祖文化的象征,也是澳门三大禅院中最古老的一座,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坐落在澳门东南方,妈阁山西面山腰之上,守望着珠海。

开放时间:7:00-18:00

交通指向:可乘公交10、10A、11、18、21、21A、1、1A、2、5、6、7、9、26、28B、34到达。

小提示:每年春节和农历3月23日娘妈生辰日,是妈祖阁香火最鼎盛的时候。除夕午夜开始,不少善男信女纷纷到来拜神祈福,庙宇内外,一片热闹,而诞期前后,庙前空地会搭盖一大棚作为临时舞台,上演神功戏。

免费巴士:众所周知,澳门在各大关口附近都有很多免费的赌场接送巴士,但坐上这些车的很多人也许都是为了直奔赌场,纯玩的旅游者也许更多地选择PUBLIC BUS,然而赌场巴士绝对是非常有用的资源,利用好了觉得给你省下一大笔交通费。

如果你想不花一分钱游澳门,必须从珠海拱北口岸过关,如果从香港过来的话,船票可是不能免的哦。吃饱饭,带上一个水壶,装满水,这样就不用花钱买水喝。完全可以不带一分钱,只需要带上港澳通行证就OK了。

拱北口岸连接澳门和内地珠海,过关人特别多,因此,这个环节要做好充分准备,排队一两个小时都是正常的。不过澳门比较小,过了拱北口岸就是城区,因此没必要像香港一样必须乘坐火车前往市区。

最值得称道的就是澳门卖手信的地方是可以免费吃特产的。在内地生活久了不免对澳门卖手信的大加赞叹,人家那叫一个大方。在通往大三巴的小路上有十多家手信店,一家挨着一家,简直就是琳琅满目,更让我们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满大街都是手信店的员工举着装满各种特色糕点还有肉干的容器拉生意,当然这些特产和肉干都是免费品尝的。

跟我们内地拿着牙签切一丁点品尝不同的是人家可是实实在在用剪刀把一大块肉干切下一条或者一块让你品尝,一种品尝一下,一个摊位下来就几乎吃一大块了,各种糕点也不是切开,而是整个让你拿着吃,吃完以后买不买都没关系,没有人会给你白眼,更没人因为你白吃了东西就不再免费品尝。

我去的时候本来是想买一些肉干的,可是一条街走下来基本各个味道的都尝遍了,而且当时就没有了再买的那种欲望,最后干脆作罢,已经吃饱了。

澳门真是一个不错的地方,能让你一夜暴富也能让你倾家荡产,难怪有人坐着飞机来这里体验一夜暴富的刺激。当然我是不主张赌博的,小赌怡情,大赌伤身。利用这些方法免费吃喝、免费游玩才是平淡的生命中一种满足的经历。

分享到: 0
下一篇: MACAU~ 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