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牛津,自然想到牛津大学,这所英国最早的大学,至今已有九百余年的历史,几百年中,牛津大学产生了4位英国国王、25位首相、一位美国总统、各国政要更是难以计数。牛津与政治之间的关系是如此密切,以至于有人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牛津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英格兰历史的缩影。
牛津大学一角
追寻名人的足迹
牛津是个充满故事的城市。走在城里的随便哪条街上,一座不起眼的房子里就可能藏着让人回味无穷的故事。千余年来,这里出了太多名人,他们或以此为起点,或以此为舞台,在文化、政治、宗教里纵横驰骋,改变了历史的走向,也在这座城市里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走上谷市街3号的二层,一间保存完好的伊丽莎白一世风格的房间展现在眼前。当年莎士比亚经常往返于伦敦和他的家乡斯特拉福德之间,途中总是在此住宿。而他的《哈姆雷特》就曾在距此不远的Golden Cross演出,只不过当时的驿站今天已经变成了商店。在弯弯曲曲的新大学小巷中,著名的叹息桥附近坐落着哈雷故居,这位天文学家就是在这幢房子的屋顶上发现了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哈雷彗星。 当然,故事最多的还要数牛津大学。在每所学院的校友名单上,都能找到一串让人浮想联翩的名字。其中既有布莱尔(圣约翰学院)、克林顿(大学学院)等政治人物,雪莱(大学学院)、王尔德(莫德林学院)这样的文学巨匠,也有休· 格兰特(新学院)这样的影视明星。徜徉在他们曾经就读的校园中,你尽可以放纵自己的思绪,想象他们当年的生活。不过,他们中的很多人在学生时代并未显露出什么过人之处。比如为小爱丽丝创造了迷人奇境的刘易斯·卡罗尔,当时就只是基督教堂学院中一个默默无闻的数学教师。
现在,和牛津有关的名人中又多了哈利·波特。虽然这个戴着圆眼镜的男孩并不是现实中的人物,而且在原书中哈利和牛津之间也没有什么关系,但作为那部同名的好莱坞大片的拍摄地,牛津同样引发了哈迷们的热情。影片中霍格华兹的宏伟饭厅取自基督教会学院,而Bodleian图书馆成了电影里哈利·波特的教室,相距不远的Divinity学院的小厅则被改装成了霍格华兹的医务室。站在基督教会学院幽暗的饭厅里,微风轻拂,烛光摇曳,一时恍惚,似乎自己真的置身于那个奇幻世界。
尖塔下的牛津
城区漫步
人们常说的牛津其实只是它的市中心,远远看去,绿树掩映,一座座教堂尖塔浮现在树冠之上。一位著名的诗人曾为此写下这样的诗句: “梦幻般的尖塔,可爱的城市,牛津无需六月的季节来装点它的美丽。” 牛津城的四周为小山环抱,山顶是欣赏这种牛津的标志性风景的最佳地点。
像英国的大多数城市一样,牛津最繁华的一条街也叫做High Street,它的两侧集中了许多优美的中世纪建筑,包括著名的万灵学院、女王学院和大学学院。与大多数初次到访者的想象不同,牛津大学没有统一的校区,而是由四十所独立的学院构成。这些学院建成于不同的年代,星散于城内各处,成为市中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每所学院都有自己的教堂,建筑风格各异。学院的布局大同小异,有点像中国北方的四合院。四周是学生们的宿舍,也是他们吃饭和学习的地方,中间是方形的庭院,绿草如茵,花木环绕。英国的气候极适合草坪生长,不需特殊的养护,所以也没有“请勿践踏”的标牌,随人行走坐卧。牛津大学的中庭却是个例外,只有最杰出的学者才能获得穿越草坪的特权。 High Street的40号还有欧洲最老的咖啡馆,开业于17世纪30年代,四百年的岁月沉淀,这里的咖啡自然是格外韵味悠长。
位于HighStreet和布罗德大街之间的Radcliffe广场四周的一组建筑组成了据说是欧洲最美的建筑群之一。Bodleian图书馆地下的书库中藏书多达数百万册,其藏书量仅次于大英图书馆。阅览室的四壁镶嵌着高达屋顶的书架,上面陈列着手工制作的古代图书,外面包裹着的羊皮封面依然鲜艳精美,无声地俯瞰着室内一代又一代伏案攻读的学子。
城就是大学 大学也是城
牛津资讯补给站
交通:Express每天都有多班汽车往返于伦敦维多利亚车站与牛津之间,火车则从伦敦的Paddington车站出发。牛津的火车站和长途汽车站都距市中心不远,出站后就会看到一个斜体小写的“i”标志,沿着它的指引就可以找到当地的旅游问讯处,里面有很多实用的信息,包括公交车时刻表、名胜古迹、食宿安排以及各种活动等等。还有一点小小的提醒,英国的各种公共交通都设有往返票(包括当日、次日、一个月内、三个月内甚至半年以内往返),价格只比单程票稍贵,在安排旅程时如果能利用这一点,一定能够节省不少费用。
游览:游览牛津最好的方式是徒步或骑自行车,悠然自得地领略随处可见的美景。Market Street上有一家叫做Bike Zone的商店有自行车出租。如果时间有限,也可以乘坐市内的双层游览车,一票通用,可以随意在各处名胜上下车。车的上层是露天的,天气好的时候,格外受到游客的欢迎。牛津大学的各所学院一般都在下午对公众开放,但时间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