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伦敦

  • 2013-04-06 16:47:49
  • 来源:客运站
  • 点击次数:131

我住的地方在温布尔登地区,就是那个大满贯网球场所在地温布尔登,环境相当美,很安静很绿色。唯一不足就是离上班的地方要做40分钟的火车,略有些远。但这在伦敦实在属于正常的范围。伦敦的公共交通特别方便,铁路网络包括地铁覆盖整个伦敦地区,可以与曼哈顿的地铁系统相媲美,所以几乎不用自己开车。交通费并不便宜,大约100磅一个月。

伦敦是个历史名城。城区里到处是古迹,周边也保持着小镇的风格。相对于美国,伦敦的居住密度偏高,但仍透露着舒适。维多利亚风格的建筑随处可见。房子一律不高,大多两三层。看的出来房子很注意采光,房子的一边有很大的玻璃窗,像是温室,又可作书房或会客室,实用且美观。伦敦人爱花,每家每户门前都有一个小花园,玫瑰是最普遍的,还有一种叶子长刺的接着红果子的矮树,和很多叫不出名字的植物。

有一个地方叫RICHMOND,在伦敦的西北面,算是我去过的最漂亮的一个小镇了。小镇显然很古老,街道是小石子或青石板铺的。街道两边全是花岗岩的建筑,风格简单而厚重,虽经风雨,仍不见衰败。沿着街道是富有浪漫情调的咖啡屋和摩登的服装店。这两样永远是讲究时尚和追求休闲的伦敦人的最爱,生意自然好得很。说起伦敦人的时尚,这的确是美国不能比的。似乎每个人都刻意打扮,男士们衣冠楚楚,女仕则是衣香鬓影。初冬的天,寒风飕飕的,摩登女郎们却还穿着短裤,真是要风度不要温度。

看上去RICHMOND是个相当受欢迎的地方,周末的下午人挤得满满的,也不知道他们中那些是旅行者哪些是伦敦本地人,也许就像我一样,半是游客半是伦敦人。当然少不了戴着高帽子的英国警察,他们好象都有些懒散,站在路旁被游客挤得东倒西歪的,又有些滑稽。比起美国的警察,他们要安静友好得多,没有美国警察那么粗鲁,也很少拉警笛。红色双层的公共汽车也是伦敦的特色之一(当然香港也有),它们和伦敦的警察倒是相得益彰。

同热闹的大街不同,两旁的小胡同静静地卧在那里,长长窄窄的,向远处伸去。选择一个小巷子向里折去,走几步路便好像和外面的热闹分开了,零零散散的游客在选择角度拍照,想留下这美好的瞬间。我想起安徽歙县的古巷,因为有愉悦的心情,我觉得怎么拍都会好看。再往前走几步,空气变潮湿起来,几只海鸥飞在天上。我猜前面定有个湖泊或池塘,加急几步转了个弯,眼前一条河在小巷尽头流过。

小河宽约两百米,河对岸是郁郁葱葱的树林。河的上下游不远处各有一座石桥,上游的桥的一侧好象有个旧码头,几条游船泊在桥洞边,等待着游客。这些船不是威尼斯的刚朵拉,船身有些宽船两头也没那么翘,似乎更平常些。小船随着河水轻轻荡漾,仿佛有些顽皮又有些不耐煩,想快些奔到河中间去。河岸是青石码成的,结着厚厚的青苔,早已与河水连为一体。几只水鸟游在岸边:一对白天鹅,两对灰雁,和一群水鸭子,还有在空中滑翔的海鸥。这些水鸟并不怕游人,只顾自在觅食。白天鹅永远是最优雅的,它们雪白的长长的颈项时而插进水里,时而低颔胸前,好像天生的舞蹈家,觅食也不忘记讲究美感。其中一只翅膀略有些收起来,放在雪白的背上如同开放的百合。它们滑水也并不费力气,河水下隐见红色的脚掌有节奏地滑动,倒像是花样滑冰运动员在冰上舞蹈。灰雁和野鸭也是愉快的,比起天鹅它们并不美丽,但如果河水中有它们爱吃的小鱼和水草,谁又在乎好不好看呢河水是清澈的,略有些发绿,是冬天的灰绿色。缓缓流动的河水,像是满怀心事,或是在低诉一段感情。一会儿,水鸟们开始向下游去,水波便像绿稠缎一样展开,到了眼前晃动又一下不见了。天气略有些阴郁,低云和树木倒映在水里,两桥之间的这段真是一副天然的画卷。

回去的路上翻开地图查看,猜刚才的小河是泰晤士河。想不到伦敦的郊区如此动人,有时间真应该好好计划领略一番英格兰的乡下美景了。

分享到: 0
上一篇: 伦敦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