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的街坊小吃

  • 2013-04-17 21:56:39
  • 来源:客运站
  • 点击次数:185

在繁华的都市广州早已经吃惯了山珍海味,有时候却是要在广州的街坊小吃,他们的店铺规模虽然不太大,但是小吃却又着不一样好吃的感觉。

广州的街坊小吃,这次我们抱着尝试好吃的信念去寻找林林总总的美味。于是,在繁华都市中,我们找到了这样那样规模不大、于处偏街巷中的传统小店。

鸡记艇仔粥:小艇上的热粥飘香位于海珠区琶洲街石基村的鸡记艇仔粥虽然开业还未够一年,其名声却不小。这几个月以来身边的朋友不断向我介绍说,在某只小艇上能吃到正宗的艇仔粥,后来才知道原来大家说的是同一个地方。

虽然这里离市区比较远,但交通非常方便,卖粥的小艇也很好找,人们不怕路途遥远来到这里,图的就是闹市中缺乏的那份宁静。在淳朴的渔村里,石基村旁边的河涌上,一条十来米长的小艇就是传闻中的“鸡记艇仔粥”。船头就是厨房,有客人来了,店主会先把配料放进碗里,再把滚烫滚烫的粥淋在配料上,再端给客人品尝;船身和船尾就是客人喝粥的地方。船内并没有特别的装修,一切与它周围的环境一样,自然、淳朴。

苏记牛杂:趟栊里的西关风情

有人说一个地方的小吃等于一个城市的名片,爱上当地的小吃等于令人爱上了这个城市。提起广州的传统文化不得不提西关大屋,而广州的传统小吃不得不提牛杂萝卜,“苏记美食”便是这两种结合。位于海珠区昌岗东路与江南大道交汇处的“苏记美食”是原开在中山四路城隍庙口的牛杂档口。店里的装修完全是按照传统西关大屋的风格设计。趟栊门、酸枝桌椅、木刻屏风,柔和的灯光,每一个细节都让人感受到浓浓的西关风情。

由霍师傅(乳名苏虾)创制的这档“苏记”牛杂,不用香料和药材,用秘制的酱汁焖制。老板娘霍小姐告诉记者,为了保持传统牛杂的原汁原味,店子采取的是传统的制作方法。一碗牛杂从内脏变成美食要经过很多复杂步骤,首先要反复清洗内脏和其他污垢;接着用盐腌制;之后文火煲至九成熟;然后再一次冲洗至最干净;再放酱汁焖熟。一副内脏从制作到出街大概需要4至5个小时。靓牛杂的出炉除了有一系列繁复的步骤,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

太平沙财记

位于北京南路的太平沙财记,对于广州市民来说一点都不陌生,门前的两棵树更成为其独有的标志。首次前往的食客若是找不到地方,问问附近的居民,他们会不约而同地告诉你:“门前有棵树的就是了。”故意避开中午的就餐高峰时间,选择在下午来到太平沙财记,我发现尽管财记店内装修宽敞明亮、干净舒适,大部分顾客却宁愿坐在店门前树下的小桌子。细问之下才知道他们觉得坐在树荫底下享受美食会别有一番滋味。于是小记坐在树下,叫上一碗驰名的牛腩粉,决定亲自体会他们所谓的“别有一番滋味”。

分享到: 0
下一篇: 元旦去哪里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