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岛风情

  • 2013-04-23 11:23:23
  • 来源:客运站
  • 点击次数:312

十年以前,那首《我的1997》唱出了我们对远东这个不夜城的无限好奇,八百伴究竟是什么样?八百伴衣服究竟怎么样?明星闪耀的红勘是怎么样的?午夜场是怎么样的?

十年以后,我踏上这颗东方之珠,九月九,重阳,天蓝云碧,空气闷湿。地下铁,穿过大屿山、青衣,经香港岛达九龙,行色匆匆,自动扶梯速度很快,人们井然而漠然却得列成右边一排把左边的空间留给有急事的人赶路。下一站尖沙咀,繁华似锦,熙攘如潮,而这十年间,八百伴早就灰飞烟灭,海港城才是新宠儿。星光大道,皇后大道,弥顿道,油麻地,元朗,湾仔这些是地图上的香港;迪斯尼,铜锣湾,中环,旺角,维多利亚港,免税商品这些是软红十丈的香港;许留山,九龙冰室,重庆大厦,苏丽珍这些是电影里的香港。香港香港到底怎么样,脱去华衣,沿长长的天桥,往离岛码头去坐渡轮,海对岸有个“舶寮洲”,那是香港人心中的南方之珠,那是我心中的南丫岛,那里是周润发的故乡。

陆地太大看不到边际,所以我们选择岛屿。在榕树湾一个杂货铺老板的手里接过钥匙和一小纸片绘制的地图,找到我的租屋,带厨房,每周700港币。“嗨”,我的邻居Joey光着脚啃着烤鱼微笑地站在对门。白天,他在洪圣爷海滩上玩水,晚上在弹吉他唱摇滚,有时候兼职在宠物店给狗们洗澡。他来了大半年,他的室友前几天出发去印尼了。我笑笑,我们都是过客,但是我们真心地停留过那一刻。Joey递给我烤鱼,邀请我夜走家乐径,一路他和原住民打着招呼,经过沙滩的时候,许多人就在露天冲凉嬉闹,月照海上花。 路过一家小餐厅,竹编的渔灯昏黄的光,门口有架老式的缝纫机。Joey和美丽的法国女子Sophie言笑,她曾经是个设计师,最初受聘到东方,而后喜欢上这个岛屿,再不肯回去。渐渐的学会说粤语,开了现在的餐厅,空下来依旧缝制霓裳,丝,绵,麻,然后自己染色,自己拿画笔白描。突然有了喝酒的年头,想起昔日苏州河边的旧仓库,愈发体验到生活着不容易,只不过真的很便宜。 隐匿在各种民居中,小小的门洞上有不少书店的招牌,上窄窄的楼梯,进矮矮的门,那么百来平方的铺子,有新书也有二手书,也总有那么几个爱书的人如饥似渴。老板大抵都是老外或者夫妻档,即便是那么小的空间,也要摆上一两张沙发,放一些低音浅唱的音乐,这里经营着上下的五千年。

我承认,我喜欢鬼佬,因为他们可以有勇气生活的率性而自由。岛上住着很多象Joey这样的人,为了寻找一种失落的地平线,渐渐的很多人留下来,后现代主义和理想主义在这里衍生,山壁上有长发画家的涂鸦,沙滩边是异国情趣的酒吧,他们告别城市,来到彼岸,出海捕鱼,篝火烧烤,化外生活,绿水青山。 南丫或许真的是个桃源,但我终究还是不属于这里,海对岸的霓虹闪烁,终究是要回去的,但是我会想念这里,因为我们把理想留在这里,过着自然朴素,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生活。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