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趁着长假最后一天,我起了个大早跑去了早已闻名已久的下海庙。说起来也是上次听几个老香客谈起来,才知道上海原来还有个下海庙。当时我就觉得这名字挺奇怪的,网上查了一下才知道原来是我洋盘了。
下海庙俗称“夏海庙”、“义王庙”,位于虹口区昆明路73号。始创于清代乾隆年间,原是当地渔民、居民为祈佑平安、奉祀海神的民间神庙。嘉庆年间荒塌,由心意师太重修,此后作为一所临济宗的比丘尼道场。下海庙位于虹口区商业闹市提篮桥地区,当时夏海义王庙地处下海浦,长江船只入海处,现正对庙门的马路就叫海门路,居民船民进庙烧香,常常提篮而过桥,故名提篮桥。夏海庙也讹名为下海庙,以后正式以“下海庙”为名。实际上现在那里别说海了,连条河都没有呢。
下海庙门票不贵,才5元一张。上海的寺庙向来都偏小,像著名的玉佛、龙华两寺,其面积与国内其他有名的寺庙相比可真是小的很了,静安寺的面积则更加浓缩。我本来也以为这是座小庙,进了山门一看,嘿,前后分三进,两旁也有偏殿,外带个小小的花园,还真不错呢。
第一殿天王殿自然是供奉笑口常开的弥勒佛,背面是护法天尊韦陀菩萨,两旁则是代表风调雨顺的四大天王。正殿大雄宝殿正中供奉的是‘释迦三尊’像,即中央莲台上端坐着释迦牟尼佛祖,两侧胁侍为左迦叶、右阿难,两旁分立着十八罗汉。后殿供奉的则是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大士手持净瓶、足踏鳌头,善财、龙女与诸天侍立四周,构成一副海陆空三维立体的海岛观音图。也许是寺庙面积的原因,后殿还同时供奉了驾青毛吼的文殊菩萨与骑白象的普贤菩萨,加上东侧偏殿第一间则供奉着幽冥教主的地藏王菩萨,这便是佛家中代表悲、智、行、愿的四大菩萨了。
两侧的偏殿供奉着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佛、千手观音、文武财神赵公明与关公。因以前庙宇近海,沿海百姓崇拜护海神妈祖,因此庙里也特地供奉了天后娘娘和海龙王。虽是分属两个不同系统,但在此地竟丝毫不显突兀。我求了妈祖和海龙王保佑我这一生不遭水难。地母娘娘自然也是不能落下,保佑我一生不遭地震之类的灾难,顺便种啥活啥。西侧偏殿里端坐着本地的城隍老爷城隍奶奶、城隍老爷着一袭明代大红袍官服,白面长须、相貌文雅。城隍奶奶则一身凤冠霞帔,竟是出乎意料的年轻漂亮。两旁又供奉着眼睛娘娘和陆家庙菩萨,眼睛娘娘手里捧个眼睛,自然是保佑信众不害眼病。可这陆家庙菩萨?我真是孤陋寡闻了,回来一问老妈才知道,原来那里医院多,而陆家庙菩萨正是管外科开刀的。OtL,真是分工专业啊!
后殿是诸位尼师的生活区了,底楼是一间食堂,不大却收拾的简洁干净。正殿与后殿之间隔了个小花园,草木修剪的错落高低,地上鹅卵石铺成的小径,花园虽小却颇为雅致,足见这里的尼师们品味不凡。一只黄色的小猫在院中东跳西窜、扑腾的正欢,另一只白猫正懒洋洋的趟在石阶上,一副惬意之极的模样。此时正逢诸位尼师作道场,我便坐在廊阶下,手中逗着可爱的猫咪,耳边传来虔诚的梵唱,此刻的我身犹处闹市,心却早已远离红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