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民币20元的背景图(实景拍摄)
阳朔的名气之大,大大降低了我到此地旅游的兴趣,总是习惯游走那些人气一般,民俗风情浓郁的地方,那里,人不多,那里,风景独好,似乎,阳朔不是,于是,阳朔在每年的旅游计划中一直推后,直至黔东南之旅,当作是顺路,排上了行程。
阳朔与桂林,是同一条旅游线路,因为漓江的关系。每天有许多汽车、游船带着世界各地的游客穿梭在这两个旅游点,桂林山水的美丽风光首先是课本文字中读到的,后来从网上看到的图片得到了印证。而阳朔的魅力,是老外发现的。徒步、骑车、攀岩,泡酒吧、许多玩法都是老外开辟出来,与乘坐大巴“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传统封闭式旅游模式,这些玩法无疑比较有吸引力,所以,虽然没有古老的建筑,没有浓郁的风情,没有摩天的大楼,依然有络绎不绝的游客踏上了这个地方。
从三江到桂林,到车站买票,2个小时后才有车,于是我们开始考虑包车,350元,上了一辆9成新(7个正座)的面包车,车况出乎意料的好,大中午的,天有些热,空调很够,我们开始打牌,空气中弥漫明显的FB气息。
忘了看具体时间,几个小时后到了桂林,直接入住青年旅馆,TRACY喜欢背包族的旅馆,我自从有了昆明驼峰客栈无眠之夜(太吵)的经验,对于纯背包族旅馆的兴趣有些下降,更喜欢家庭旅馆一些,不过还是要有些组织精神的,TRAXY当团长,挺辛苦的,小兵我没有具体出力,沉默是金呀。桂林的青年旅馆(车站旁)入住率很高,老外很多,感觉蛮安静的,可以看碟,打桌球,喝茶看书,还不错。不过上网要收费,不太能理解。
第二天一早,离开桂林,直接到了阳朔,车程一个小时左右(票价14元)。
4月30日的阳朔,人气渐旺,订房有些紧张,一番折腾后入住驴行驿栈(旁边是龙门客栈、老船长,感觉老船长更好,只是没有房间),准备5月2日离开,安定下来后开始商量怎么玩法,有要橡皮舟漂流的,竹筏漂流的,泥巴浴的,想法很多,决定隔天各取所需,自由活动,今天一起集中活动,先吃饭,后骑单车去小漓江(遇龙河),然后乘坐竹筏漂流。
很久没有骑车了,一路的风光很能抓住眼睛的注意力,响水桥、瓜田、鸭子、枇杷、 甘蔗林,秀丽的山水,还有躺着跑着的狗狗兄弟,同伴们都是飞车的速度,我有些想不通,这些可爱的同伴,又不是上班赶什么时间呀,只怪他们太年轻吧,精力旺盛,我就押后吧,只要不掉队就好。
骑单车与漂流都是我喜欢的玩法,武夷山九曲溪漂流跟楠溪江漂流都给我留下了好印象,遇龙河的漂流也是,一样的漂流,不一样的美景,同伴玩起了打水帐,战果是小朋友(同伴中年纪最小的广东DD)成了水人,骑车回去的途中自然风干,有些担心他可能因此感冒,还好此人素质够硬,没问题。
晚餐可不能马虎,阳朔是最后一站,大伙们大有把旅费都花光的架势,在陈*姐、刘*大姐、谢*姐的屋前屋后溜达了一下,都差不多,随便选了一家(忘了哪家),菜色很丰富,只是我们从桂林后一路腐败,一餐比一餐好,已经没有特别的感觉。
饱餐后开始逛街,在小店里看到一本《沙地黑米带你游阳朔》,挺实用的,想买下来,跟店员讨价中,一分钱不少,在当当网买书都打折的,有些不习惯,于是放弃了。同伴们想喝酒,一行人去了酒吧.
阳朔的夜晚,最令人留连的或许是那形形色色的酒吧,或是呼朋引伴,或是二人世界,或是单独一人。认识的,陌生的,国内的,国际的,在昏黄的烛火里或迷离的灯光下,在音乐的旋律中,用不同语言,不同神态,不同姿势诉说或倾听自己和别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幸福、伤痛或孤独。
也有例外的。有些人独自或逃或躲地来到这里疗伤,就是为了寻求一份宁静,慢慢等待伤口的愈合。
还有更例外的,象我。暂时只能算一个过客,一个单纯的旅行者。我很难去融入这样的氛围,如果要聊天,我觉得静吧是更好的选择。
音乐很嘈杂,我的耳朵从进去后就开始抗议,头很晕,开始后悔走错门,先行离席,自己一人闲逛西街,独自走在石板路的夜色里,倒是很惬意的感觉。突然觉得自己似乎不太合群,不管了。把《沙地黑米带你游阳朔》买了下来,想一想在西江把相机给丢了,那损失才重呢,这点钱也省,干吗跟自己过不去呢?西街很热闹,老外很多,菜单都是中英文对照的,小店的东西标价都很高,说是给老外看的,如果是同胞问的话,价格直接缩水几倍,也算是高规格接待外宾呀。这一国两制的国策执行得彻底!离开西街,到几条安静一点的小巷随意走走,看到许多喜欢的东西,荷包缩水中。跟一个卖蜡染的老婆婆聊家常,相谈甚欢。回到客栈,带回了一堆蜡染的布,把书上的功略认真比较了一番,决定隔天徒步漓江.
徒步漓江的路线是乘巴士从阳朔到杨堤,从杨堤徒步到兴坪,再从兴坪坐车回阳朔,徒步需要5-6小时,来回2小时,预计7-8小时。5月1日的阳朔,人潮涌动,据说今年算是淡很多了,因为取消5.1黄金周的关系。提前吃了中餐(10:50),跟 RENAE 到车站乘巴士从阳朔到杨堤,TRACY去橡皮舟漂流。广东的同伴好象还在睡懒觉。估计昨天酒吧喝多了。
到了杨堤,买了徒步的门票16元,要走这一程,要过三次渡,杨堤一次(免费),浪石一次(免费),九马画山一次(另付4元),许多热情的阿姨招呼着我们坐竹筏,我们铁了心徒步,继续走,有一阿姨很有耐心,也是铁了心一路跟随,任凭我们拒绝,一直说没关系,就陪着我们走,她说她刚好要回家(浪石旁),帮我们免费指路导游解说也无妨,我们也知道她的想法,不过没啥恶意,看上去也淳朴,就跟她同行了。从杨堤到浪石有两条路,一条在岸上的乡间小路,一条是河边的鹅卵石路,许多人都走岸上的路(比较醒目跟宽广),但这是歧途! 鹅卵石路才是正道,托阿姨的福,我们走对了,顺便充分发挥了大爱,扯扯喉咙把N个人从歧途引上正道,岸上的路没有风景呀,鹅卵石路举目是传说中的桂林好山水,走了半个小时,到了浪石,抱着对阿姨的感激之情,又受到沿途许多竹筏上游客的悠闲神情所感召,我们俩很有默契的决定改成竹筏游,到九马画山后再徒步到兴坪。革命意志不坚强,说到底就是腐败的根没除。自我检讨一番, 坐上了竹筏。
宽敞舒适的竹筏只有船夫和我们俩,船夫(阿姨的老公)很好,一路帮我们指点江山,对于这些解说我都是一分钟记忆的,现在完全想不起来了,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那是一种旅游的好心境,至于象什么呢,观音也好,如来也好,老虎老鹰神龟什么的,不在乎拉。
不到一个半小时到了九马画山,在渡口下来了一会儿,许多小贩在卖吃的喝的东西,不远处有一群戏水的鸭子,看看四周的山水,有“船在水中,人在画中”的感觉。坐着竹筏,清风抚面,美景当前,偶尔赤足涉水,时间缓缓,这种感觉真的很好,船夫问是不是继续漂流到兴坪。我们俩相视而笑,恩,继续腐败到底。
下午5:30到了兴坪古镇,因为要赶车(兴坪到阳朔最晚6点左右),在古镇稍加停留就离开了,TRACY打电话来,说她也在古镇,因为人太多的关系,橡皮舟没法好好的漂流,看来我们的竹筏游是最好的选择,英明。
虽然没有完成徒步的革命理想,虽然滋长了腐败风气,虽然也作了深刻检讨,不过一点都不遗憾。晚上赶回来观看张艺谋的《印象刘三姐》(打8折150元门票),很大气的演出,我没有艺术细胞,仅从业余欣赏的角度看,还是值回门票的。
离开阳朔,觉得这个地方应该不会重来了。很奇怪的感觉。没有眷恋,没有排斥,平静的收拾行囊,平静的告别朋友,独自一人平静的离开。在离开的瞬间,我感到格外从容。
如果有人问我,阳朔好不好,我想我会说,找点时间,去走走吧,还不错的。或许因为她的小资情调吧。或许因为她懒散的生活节奏吧。这是个可以将腐败进行到底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