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早上起来,外边天气依旧,这才知道为什么有那首歌“太阳出来喜洋洋”,现在要是能见到太阳,我们都不是喜洋洋了,简直就要喜极而泣了。不过今天我们要去大圩古镇,这样的天气倒也不坏。
来到古镇,看到一座古镇门,大家又兴奋起来。大圩古镇规模不大,非常原生态,商业痕迹很少,少到连公厕都很难找。“圩”在南方指集市,“大圩”顾名思义就是很大的集市喽。不过大圩也确实名不虚传,是一座有千年历史的古镇,古镇始于北宋,兴于明清,鼎盛于民国,成为当年广西四大圩镇之首。然而,今天的大圩,繁华已经褪去,没有了往日的熙熙攘攘,也不见了昔日的坐贾行商,就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安详的注视这这个世界。小镇全是青石板铺路,两边老房子都是两层木结构,木板门窗,有些人家还挂着大红灯笼。房子一看就是未经修饰的,偶尔在门口能看到年迈的老大爷老大妈依门而坐,青石路上也没什么人,只有些放学的小学生三三两两的走着。整个古镇其实就是一条老街组成,沿漓江岸而建,岸边都是码头,一路上我们只看到三个游人模样的人,整个镇子极安静,偶尔能听到狗叫,也都是被我们招惹所致。这里曾经是漓江边上一处重要的埠头,孙中山北伐前夕还来过这里,经指点,我们在岸边找到了“孙中山先生登临处”的石碑,沿着中山先生的足迹走了一遍。
镇子里有两家很古老的商号旧址,几家药房,还有就是几家专门卖旅游产品的小店,这里可能旅游刚刚开发,游人少,店铺不好出租,我们看到好多临街的老屋都空着,紧闭着木门,有一家竟然贴着一张纸条儿,写到“房屋出租不收费”,很让人惊愕。镇子好像一切都很古老,走在老街上,好像时光倒流回了几百年前,唯有人们的穿着和偶尔出现在街角的摩托车,提醒着我们这确实是在现代。镇上的青石、木门、老杂货店、河埠头,甚至一草一木都让我们充满了好奇。镇子中有一座古石桥——万寿桥,真的很古,石阶好像是被踩了几千年似的,已经磨成了弧形,桥头立有四个石狮子,被我们左右上下拍了个遍,拍完还互相炫耀一番。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落下这个毛病,就是一遇到石狮子就来了劲头,拍个没完,好像是从那次颐和园门口拍狮子开始的。
出了大圩,租了一辆三轮车,前往另一个老聂介绍的古镇子“熊村”。当时,我们把镇名忘记了,只记得有个“熊”字,好在当地的司机知道我们说的就是那个“有老房子”的地方。这个小镇更小,更加原生态,不过镇子的建筑不同于大圩,全石砖石结构的,砖也都是黄色的大方砖,听说是用黄色泥巴打的。小镇也是青石和鹅卵石铺路,不同的是在路边上有一条一米多宽的水渠,渠上用大青石板搭“小桥”,水渠里还有鸭子游来游去,也算是小桥流水人家吧。
由于雨势渐大,这小镇路上就更没有人了,只有鸭子被我们打扰,惊得直躲。老张还在一家人门口招惹了人家的狗,冲着他叫个不停,老林则在一户人家误把猪哼当成大型凶猛动物发出的声音,也着实吓了一跳。看来,我们打扰了这个镇子的宁静,所到之处真是鸡飞狗跳啊!
天色渐晚,雨势渐大,我们也实在不忍再打扰这样安静的小镇,便启程返回市区。回到客栈已经下午五点多,虽然这是我们回来最早的一次,但是确是感觉最累的一天。强打精神整理了照片,原计划先小憩一下,再起来吃饭,结果连衣服也没脱就昏昏沉沉的睡着了。
半夜窗外电闪雷鸣,屋内老张也配合得紧,就这样轰隆隆的过了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