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去了一直想去的东极岛。在码头看到广告词:南极北极太远,不如去东极。东极归来不看海。
3个小时的船在大浪里颠簸,几乎所有人都吐了,我一点晕的感觉都没有。
只是空气中弥漫的怪味让我一阵阵干呕~~~~
越往公海去,海水越来越清,开始呈现迷人的绿色,往远处的海平面看去,深深浅浅的绿色很美。
船上的一切不适在船靠岸的瞬间烟消云散,每个人的眼神在看到这样的海水后都焕发了光彩。
爬上高码头看海面,海水呈现着像绿松石一样的色彩,每一个角度都如明信片一样。
不知道怎么形容惊喜之情,我们只好像一群疯子似的手舞足蹈得对着大海乱叫。
由于刮南风,我们只能在岛的北码头靠岸。
首先在码头感受了军民鱼水情。
很多军人在这里等待班船到达,维持治安和帮助人们从摇晃的船上下到码头。
要走一条小土路翻过一座小山,才能到达南面住人的镇中心。
顶着正午的烈日爬山实在是件很痛苦的事。
我们只好任凭汗水流着,回头看看海水享受很偶尔飘过的一缕海风。
小土路终于和水泥路相连了。路边开始有些老房子和菜地了,还有一所已经被遗弃了的学校旧址。2米左右宽的水泥弄堂蜿蜒着穿过镇的各个角落,这些路应该是四通八达的。
我们拎着行李穿过最热闹的小街。接受着当地人的注目礼。
路边有很多岛上的居民坐在自家屋外和邻居聊天吹着弄堂风,
还有很多打牌和搓麻将的人,这大概是岛上唯一的娱乐方式了。
没有任何商业气息,很偶尔得才看到一两家小卖部。
出售游泳用品和很多三无产品,以及一些居民基础用品。
小卖部的价格并不贵,当地的居民的平和让我们着实有些感动。
毕竟这些产品都和我们一样是坐了3个多小时的船来到这里的。
值得一提的是,西瓜特别好吃。也或许是水果在这里太少见了,所以特别好吃
我们住在一个叫海边画庄的私人旅馆,面朝着一片很小很小的沙滩和南码头,真是无敌海景啊!
可惜风浪实在太大,我们无法在住的门口下水去玩。
想着18天左右的南风天过去后就能在门前游泳,真是遗憾,没有来对时间。
我们只能整天在岛上四处游走,看看风景,吹吹海风,听听浪声,吃吃喝喝。
夜晚睡下的时候,整个岛都很安静,只听到巨大的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听着听着习惯了这样的节奏,睡得很安静。不需要风扇还需要盖薄薄的棉被。
岛的南海岸线是个完美的半圆,我们刚好处于半圆的正中间。
这里不刮南风时,是个风平浪静的避风港。岛的东西两侧拥着这片碧绿的海水。
没风时就可以直接在这里游泳,海水很清,可以直接从礁石跳入海水。
我们没有赶上好的日子。我也没有好的游泳技术来跳海。
码头边住家的房子都造得很高,地基外都砌着石墙来抵御南风天或台风时的巨浪。
尽管如此,据说台风时节很偶尔得还是会有海水会进入这些房子。
沿海的石墙上都画着东极最出名的渔民画,这些画色彩都很艳丽,色彩对比极其强烈。
内容多为一些渔民捕鱼生活的写实,或是庆祝丰收,祈福的画面。
我们住的旅社的女主人和她的几个同伴就是这些画的作者,曾经获过很多奖。
东极岛上的楼房大多数都已经翻新过了,只剩下少量一些平房还是石头房子。
但对面的青浜岛上的房子大多数还是石屋,因为房子都是沿着山造的,远处看去层层叠叠错落起伏,尤其是我们在巨大的“穿龙裤的菩萨”雕像这里看过去,果然像极了海上布达拉宫。
说起“穿龙裤的菩萨”雕像,这是个真实的事。以前东极岛又叫庙子湖岛。古时有个人船翻了后被当地渔民救起,从此他在这里生活,并且也开始帮助在海上捕鱼的渔民,做了很多好事,救了很多人。
他死后,庙子湖岛和青浜岛上的居民把他当菩萨一样得供奉,但是他的像是穿着渔民的龙裤的。
因此就有了“青浜庙子湖,菩萨穿龙裤”这一说。
我们每天都在码头边上吃晚餐。海浪拍打着紧贴着我们的海堤,吹着还带着丝寒意的海风,
偶尔会有浪花溅到身上,吃着新鲜的海味,实在有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幸福~~~~~~~~
在岛上四处乱走时,漫山遍野都是芦苇随风摆动,映衬着淡蓝的天白色的云;
沿着一段水泥路边的鹅卵石小路顶着猛烈的北风往北走了一段路时,有一片粗沙的滩涂突兀得出现,
旁边的大礁石上铺满了绿色的海苔;
岛的北面还有很多已经被遗弃了的石屋废墟,掩映在芦苇丛中,被海风吹了多年越来越颓败;
所谓的沧海桑田也大抵不过如此。
我们沿着通往东海第一哨的专用的水泥路。遇见了岛上唯一一辆汽车和为数极少的自行车。
岛上西面的山头几乎都是属于这支部队的。
所以经过时,觉得这里平添了一些神秘的感觉,眼神也不觉好奇起来。
这里是重哨,问了很多居民谁也不知道这里有多少军人。
路过时还看到有些山石上都开着门,这些山可能已经被挖空了,里面可能是防空洞和武器弹药库吧。
从西面的路沿着坡一路下来,刚好是炊烟四起时,并且飘起了一点点雨丝。
人们都忙着做饭,连路边的草狗都懒得理我们。
这样的路一直是我喜欢的,沿山而造坡度不大,路旁都是住家,陡峭处需要一些台阶。
我在沈家门,厦门,和香港都走过很多这样的小路,感觉很相似,只是繁华和平庸的区别而已。
东极岛的唯一缺点就是没有好的沙滩。
我们在第3日租了船去了对面的青浜岛寻找传说中的那片沙滩。
沙滩让人非常失望。开始退潮了,海水很冷也很浑浊。
但是我们还是下了水,纯粹只是因为来了海边怎能不下水这个理由说服了自己。
没多久,就去沙滩旁半山上的庙里冲了澡换了衣服回对面的岛了。
回来时烈日暴晒的结果已经出来了。我晒得开始褪皮了。身上被晒出一件鸡心领背心的形状。
虽然留了很多遗憾,但东极的海水是绿色的,光是这一点就足够吸引人了吧。
(墙上的渔民画)
(海上布达拉)
(海水是绿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