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澳门 曾经辉煌的黄金岁月(组图)

  • 2013-04-17 20:16:40
  • 来源:客运站
  • 点击次数:268

澳门相对于香港,有如一剂安定凉茶,让生活与身心都慢慢安静下来。它比香港更符合“弹丸之地”的称谓,却也是更浓缩的中西风情结合体。建筑、美食、风土、人情,一切的一切,我们更愿意把它们当成艺术品来看待,在那些厚实的外墙上,有着几百年岁月的沉淀与别样的异国风情,记载了那段发人深思的历史。

澳门夜色

作为澳门一景的还有街头的小电单车,精致小巧,呼啸着在街道上穿行,如果你看过电影《伊莎贝拉》,你也许会更有感觉一些。

伊莎贝拉的影子

内港指沙梨头海边街、河边新街及新马路西段毗邻河口内港一带,以巴素打尔古街上的十六浦码头为中心,半径约1公里的辐射面积。澳门内港的历史很悠久,渔业、航运、货运及娱乐饮食业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盛极一时。不过自九十年代后,这里的多个特色行业相继式微,内港光芒渐淡。

16号码头

16号码头

16号码头坐落于巴素尔古街,是内港的大码头,建于1948年,这里曾是盛极一时之地,车水马龙,运作日夜不停。而今一切繁华不复,倒是“16号码头”的标志仍牢牢镶嵌,因此也就成为今日重新建设的核心。

古老钟楼

古老钟楼是十六浦的中心点,400多年前葡国人就是在这里首次登陆澳门。到今年年底时,这里将呈现一座5万平方米的大型娱乐城以及一所糅合中西建筑特色的五星级豪华酒店,而沿岸亦将兴建充满欧陆风情的海滨长廊。如今正在建设中的这一带,以原有的16号码头为核心建设,码头的优美线条将会保留不变,而园内的其他建筑物则以廿世纪至中期的澳门建筑为主题,其中包括兴建一座昔日澳门利维旅酒店,令市民和游客能重温昔日的历史和文化特色。酒店的名字也有意思,叫“十六浦”―――根据字典,“浦”字解作“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方”,用来形容内港,十分贴切,“浦”字亦是公园葡文名称“Ponte16”中“Ponte”的音译,也同时寓意叫人多些来内港区“浦”一“浦”,一字多释,中西合璧,象征澳门“东西菁华”的文化特色。

文化会馆

文化会馆坐落在新马路上,前身是大型老当铺德成按。这里共有三层,许多旧有元素依然保留在建筑物内,如折扇门、老板视察大厅的天窗等。文化会馆内设有古色古香的精品廊和艺术广场,还有一个金庸图书馆。

文化会馆

一门之隔,这门里的世界,有如另一个时空,进去了,就走进了历史。

福隆新街

内港很小,从16号码头,再到文化会馆,再到福隆新街,都不过几条街的距离。

福隆新街

福隆新街有迄今为止保存得最完整的中国青楼建筑群,曾是澳门最繁盛的商业中心之一,风花雪月,纸醉金迷。如今,这里是澳门传统的商业旅游区,汇聚着大批老字号酒家食肆以及手信店。短短十几米距离,小路交叉,布满了卖猪肉干、凤凰卷的小店,很多阿姨站在门口,一手持剪刀,一手持肉干,不由分说地递过来:“试一试吧。”走上几转,光是试吃都饱了。

祥记虾子面与保健牛奶是这十字路口上两家小店,常是食客攒攒。祥记的虾子捞面,味道一级棒,到了吃饭时间店门口总是排着长长的人龙;保健牛奶则是澳门的特色甜品―――炖奶和炖蛋,味道浓郁,连店里都散发着浓浓的奶香。

炖奶

福隆新街附近的十月初五街上的大龙凤港式茶楼已有五六十个年头,是现时澳门为数不多的旧式茶楼之一。每天下午三点至七点,一楼的小舞台会上演粤剧小曲,很像西关的粤式茶楼,多的是发烧友,听着小曲,一盅两件。茶楼以出品怀旧菜为招牌,出名的是霸王鸭,鸭子里面塞满了由蛋黄、莲子、绿豆、百合等十多种食材做成的咸馅料,吃得甚有惊喜。

实用资讯

交通:从广州出发,乘坐前往珠海拱北的大巴,然后在口岸过关,就可以抵达澳门。

住宿:澳门的住宿相对于内地的大城市以及香港并不贵,好一些的酒店是七八百一天,五星级酒店也就一千块左右,另外也有很多三四百元一天的酒店,环境都不错。需要注意的是,澳门各酒店除收取房费外,还附加10%的服务费及5%的政府税。

购物:到澳门必买的手信是猪肉干、蛋卷等,其中又以咀香园与钜记最受欢迎,推荐是钜记的山猪肉干,比起其它肉干来更胜一筹。而发财手信得过奖的猪肉干也相当不错。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