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莲花广场
澳门人对莲花的喜欢很难用语言来表达,对莲花的那种情有独钟,在大鹏几次的澳门之行中犹然感觉颇深,如果你在没去澳门之前,从澳门的地图中可以发现,澳门半岛的轮廓如同一朵莲花;据说经过地形的变化,在澳门与大陆之间有一条长2公里、宽10余米的沙堤,澳门渐成陆连岛,昔称“莲花茎”,似藕如茎的岛形经过填海造陆工程,再加上凼仔岛、路环岛形成三个不规则长形,直线排列延伸至海,整个澳门形状轮廓更似莲的叶茎和根茎。
图二:莲花广场
也许因此,莲花在澳门人的心目中有特殊的感情。澳门回归祖国后,区旗、区徽上的莲花寓意澳门更加繁荣昌盛。澳门自古有“莲花宝地”、“莲花福地”之别称,而莲花又是圣洁、祥和、宁静、太平、善美、高尚的象征。可见,澳门人很祈盼有这些美好的赞词常临“福地”。
图三:澳门总督
澳门人都相信:莲花宝地,大吉大利;莲花福地,化险为夷。甚至连许多地名、街名、村落名、庙宇名都与莲花有关。像莲峰山、莲峰庙、莲溪庙、莲茎巷、莲茎园、莲峰球场等。沿街乘车或徒步,偶有见到以莲状为型的物品,连导游兜售的手表也是特制的底纹为荷花造型,称为迎回归纪念手表,游客购买的很多。听人介绍说,澳门过去植荷者多,人们以赏荷为乐事,且“荷文化”内容丰富多彩,民间艺术中也不乏以荷为题材的。我还看到“花迎镜海,下枕莲峰”的对句。
图四:澳门总督
卢园是澳门唯一的江南园林式公园。园内有令人陶醉的江南景色:亭台楼阁桥榭,修篁飞瀑,回廊曲径;假山怪石奇峰,百态峥嵘;引松山山泉入宽广池塘,群鱼悠游;夏日田田荷花,摇曳生姿。
图五:港务局大楼
据说历代不少仁人志士都把这莲花福地视为逢凶化吉的庇护地。如明末高僧大汕和尚等曾避难于澳门观音堂;1839年7月,林则徐来澳门专事禁烟,在莲峰山会见葡国官员,申明中国政府禁烟立场,正气凛然。158年后,澳门名医龚树根先生在此建了莲花庙,塑林则徐塑像。人们把插有一朵朵莲花的花篮敬献给林公,以示景仰。
图六:港务局大楼
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在首次策划武装起义失败后从广州逃难澳门;康有为、梁也及时安排家属逃往澳门;抗战期间,四周国土硝烟弥漫,而澳门未被日寇涉足,当时难民很多涌进澳门避难……由此人们把化险为夷的事情都归结为莲花的庇护,形成了“莲花福地”的美好传说。
图七:港务局驻地
资料:美丽而富有诗意的澳门区旗、区徽寓意:
区旗是绘有五星、莲花、大桥、海水图案的绿色旗帜。区徽的中间是五星、莲花、大桥和海水,周围写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和葡萄牙文“澳门”字样,图案寓义深刻,五星象征着国家的统一,澳门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部分,含苞待放的莲花是澳门居民喜爱的花朵,三个花瓣表示特别行政区由澳门半岛和凼仔、路环两个附属岛屿组成,大桥和海水反映着澳门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
图八:海事局大楼
图九:海事博物馆
图十:印务局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