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澳门

  • 2013-04-11 20:50:46
  • 来源:客运站
  • 点击次数:756

澳门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珠江三角洲西侧,由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和路氹城四部分组成,在总面积共32.8平方公里生活了50余万人, 澳门以前是个小渔村,它的本名为濠镜或濠镜澳,因为当时泊口可称为“澳”,所以称“澳门”。澳门的外文名字则源于渔民非常敬仰的一位中国女神──天后,即妈祖,她又名娘妈。 据说,一艘渔船在天气晴朗、风平浪静的日子里航行,突遇狂风雷暴,渔民处于危难。危急关头,一位少女站了出来,下令风暴停止。风竟然止住了,大海也恢复了平静,渔船平安地到达了海镜港。上岸后,少女朝妈阁山走去,忽然一轮光环照耀,少女化做一缕青烟。后来,人们在她登岸的地方,建了一座庙宇供奉这位天后,名为妈祖阁。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葡萄牙人从当时明朝广东地方政府取得澳门居住权,成为首批进入中国的欧洲人。当时葡萄牙人从妈祖阁(妈阁庙)附近登陆,向当地人问这里的地名,因在妈阁庙旁,当地人便回答「妈阁」,于是澳门便被命名为「Macau」(「妈阁」葡萄牙语的译音),在其它地方多拼写为Macao。 ­

早在六月份的时候我们就计划去澳门了,谁知道给一些事情耽搁了,一拖就是两个多月。这次能够成行还多亏我们单位去阳朔考察学习的计划没有获得市政府的批准,要不还说不准要到什么时候。­

终于在上星期五的中午,我们踏上了赴澳门的旅程。与上次的香港之旅相比,这次的人数上有了小小的变化,多了一个不会开车的阿博。但同样是老调牙的故事,主任依然精神不好(在车上最多话的就是他),阿福依然不会开手波(尽管在前一天我还亲眼看见他开着单位那部最难开的长安哈飞在我面前卖弄着他的车术),没办法,我这个久经考验的兼职司机唯有再一次锻炼自己开高速公路的能力咯。­

从沿海高速去澳门比去香港快多了,上高速的时候我看了一下公里表,去到珠海也就380多公里吧。不过我们路不是很熟,一路上带吃饭的时间大概用了五个多小时。星期五的晚上我们是在珠海拱北度过的,拱北位于珠海市东南部,毗邻澳门,陆路与澳门相连,地理位置特殊,是“一国两制”的交汇点,也是珠海市最繁华的城区。我们把车停在酒店附近的收费停车场,价格和上次停在深圳的一样,每天四十元。­

第二天,我们早早的洗刷完毕,背起行囊就直奔拱北口岸。拱北是全国第二大口岸重地。每年经拱北口岸进出境的海内外旅客4000多万人次,是珠海市人流最旺的地区,口岸工作时间是7:30-24:00。拱北口岸位于珠海城区东南部,属于珠海市最热闹、最繁华的地界,有陆路与澳门相连,跨出口岸就是澳门。澳门回归后,这里成为“一国两制”的交汇点。据记载说还在160年前,即1849年,口岸即已设立,只是人气一般般。改革一开放,澳门一回归,这里一跃而成中国第二大陆路口岸,­

口岸联检大楼于1999年启用,所占面积很大,是那种中国传统大屋顶的建筑式样,红琉璃瓦覆盖,粉饰白墙,颜色搭配得不错;大楼前的广场亦够宽敞,广场正中的大型彩色马雕腾空而起,色调虽则俗了点,也还有生气。但那大楼只有三层,站立的位置稍远一点儿,视觉感觉就很低矮,仿佛是一个巨人趴在了那儿,让人于满足中不能不有几分遗憾。­

但拱北口岸并未因为“矮”了一点而自惭形秽,相反,它的客流量迅猛增长。这不,据说若大的联检大楼才用了十年,如今已经是“不堪重负”,当局正在紧锣密鼓策划,准备重建新的、更宽敞、更壮观、功能更齐全的联检大楼了。­

我们去的时候正值周末,也是客流量最大的时候,我们到的时候九点钟,人龙已排到侯检通道外了,这时候天气也不是很好,天空开始飘起了细雨,但人龙还是有增无减,等我们进了大厅的时候,队伍末尾就已经逼近广场北侧马路。但这时候雨忽然一下子大了起来,广场上的人龙纷纷打起伞来,花花绿绿的煞是好看。这次我们从在拱北这边到出澳门海关前后花了40分钟,据说这算快的了,要是忙时要等上一两个小时呢。 ­

澳门是中西文化历经400年磨合的产物。因其众多的名胜古迹、宗教建筑,既有传统的中国文化色彩,又有浓郁地萄国情调。因其兴旺的博彩业,素有“东方蒙特卡罗”之称。众多的名胜古迹、中外建筑及街区小巷,各大博物馆都成为凝固的澳门文化,散发着其特有的迷人气息,成为澳门历经数百年风雨的见证。中国境内现存最古老、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和最集中的东西方风格共存建筑群-澳门历史城区,2005年被正式批准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其中圣保禄教堂的大三巴牌坊已成为澳门的象征。由于博彩业发达,到澳门旅游的游客都会到遍布特区的各大赌场去一试身手。在澳门,赛马已从赌博发展成为一种文化和娱乐形式。众多的娱乐城、赛狗场等博彩娱乐业场所也吸引着南来北往的游客。­

走出关闸边防大楼,雨已经渐渐小了,一片矩形的小广场出现在眼前。广场靠近边防大楼的一侧,有一座凯旋门式建筑,整个建筑是那种拉丁建筑中常见的鲜亮的淡黄色,这便是所谓的关闸。广场的另一端,是略显陈旧的高楼,一楼是一排门面,两替店,小杂货店,小服装专卖店,旅游公司门市,地产公司门市杂乱相间,有些香港的感觉。我们在兑换店里换了些港币(在澳门,港币与澳币等值使用,币值上澳币比港币稍低一点,如果需大量使用,不妨兑换成澳币,也可以选择刷银联卡,它按银行当天的汇率折成人民币结算的,而且不收手续费的,所以可以放心使用。如果非大量使用,还是港币比较方便),便跟随大部分游客右行,过了工会体育馆,就可以看到很多赌场的免费巴士。皇冠,新世纪,新濠天地,永利,英皇,葡京,威尼斯人,金沙……,其中以“新葡京”和“威尼斯人”的车居多。坐在去新葡京的巴士上,粗略的看了一下澳门的风景。澳门的桥起伏和弯道都比较大,巴士开上去就像是坐过山车一样。巴士一路行驶了大概十分钟左右,便进入了新葡京的地下停车场,下车就可以直接进到新葡京的地下大厅。­

新葡京果然是名不虚传,进到里面,同样气派非凡的室内设计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奢华!地板全铺着地毯,天花板挂着一盏盏华美的水晶灯,一眼望去就只有金色、红色、和晶石闪出的五彩色,但是真想拍张照,可惜赌场里不允许拍,所以只能躲到厕所里照了张,也是足够华丽的了。大厅里大概有一百来张赌桌,百家乐,二十一点,大小,俄罗斯轮盘,还有一些我叫不出名字的,总而言之你能想到的玩法这里基本都有。大厅的右侧还有几十台老虎机,就是那种投一枚硬币进去分分钟能赢一千万的那种。可能是早上的缘故,大厅的客人不是很多,这一楼的大厅一般都是给那些来澳门游玩的散客提供服务的,这里的筹码分50,100,500,1000,5000。一般赌桌每位最低投注200,最高投注5000。买点色或者和局才能投注50。赌场一般一二楼都是注码比较小的,想玩大的就要去贵宾厅了。贵宾可以免费享受葡京酒店最好的套房、最好的餐厅、豪华轿车接送,甚至可以不用拿现金就能先领取巨额筹码等。赌场方面怎么知道这些“贵宾”究竟有多少家底有知情人告知,赌场的线人早已形成了一个惊人的网络,有时一些“尊贵”的客人刚刚进入赌场,客人的资料就已经通过传真发到了赌场某部门,于是赌场方面马上就能做出反应,“即使客人没带那么多现金,赌场也会在客人‘家底’限度内将筹码先给你”。 而各个赌场贵宾厅与赌场老板之间的关系,类似于承包摊位者与出租场地者的关系,但又不尽相同。何鸿燊自己对各赌厅十分重视,他每晚都要挨个打电话给各大厅主,询问当日经营情况。各大赌厅厅主,俱非等闲之辈,各有来头,比如向氏家族(向华胜)的金城赌厅、吴伟(街市伟)的新世界赌厅、吴利群(群爷)的皇庭赌厅、澳门政坛教父马万祺的儿子马有礼(马老八)经营的葡京宝岛厅、澳门大地产商冯志强的葡京蜂房赌厅等等。入乡随俗,进了赌场没理由不玩上几把的。而且在这里赌放心得很,不怕你赢多了走不了,也不用担心公安叔叔会突然闯进来。赌场是用港元的,你用人民币也行,1:1。大厅设有兑换店,但比外面的汇率差了很多,外面人民币兑港元是100:113,这里是100:109,当然这点小钱对那些赌徒来说根本是微不足道的。我们在赌场区的筹码兑换柜台里换了些筹码(赌场的筹码也可以直接用钱币在赌桌上兑换),然后分头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赌桌。在大厅中间的一张赌桌上我看到有几个游客居然直接用港币和人民币下注,头脑这么发热,连换筹码都等不及了,不输才怪呢。据说在葡京赌场里面玩是可以刷卡的,怪不得这几年大陆的信用卡业务蒸蒸日上,真是无所不用其极。我选择了一种很简单的玩法,就是一张扑克定输赢,最多可以买六份,不论花色,A士最大,2最小,双方打和你可以选择投降输一半,又或者加赛,也就是你加倍投注来二博一。这张赌桌最低投注200,我第一手押了200,运气很好我的是红桃4,庄家是方块2。第二手我粘了上去,又赢了。第三手我压了300,输了。我决定就始罢手,能在赌王开的场子赢上三百块也算对家乡的人民有所交代了。呵呵!

澳门的赌场一般都提供免费的饮料,新葡京在这方面更是服务周到,热茶、奶茶、咖啡、花旗参茶、果汁、汽水,凉茶应有尽有。我喝了一杯凉茶,味道还不错。这时候我也找到他三俩。阿福俩个各输300,阿博赢了700,呵呵。我和阿博把筹码换回港元后,四人便从赌场的左侧大门步出酒店大厅。新葡京酒店的大厅正中央有缩小的新葡京酒店的造型,荷花宝瓶样,伴有潺潺流水。荷花宝瓶前立有一个橱窗,内有圆明圆水力钟上的马首铜像,质地细腻圆润,情态逼真。马首铜像价值6910万港元,由何鸿燊拍得捐赠给国家。马首铜像下面是何鸿燊的面部雕像。人们在两座雕像前流连观赏,拍照留念。大厅里还有其它装饰,但都不及荷花宝瓶和马首铜像。

出了新葡京酒店大门,这才来得及仔细端详一下它的全貌。外间对于新葡京酒店的整体建筑的评价大多都与风水学说拉上关系,包括:酒店外型有如火炬(有指寓意化解对面永利澳门之财气),赌场的门口是虎口的形状,整体像鸟笼(有寓意进入虎口,插翅难飞),赌场外围尖刀状装饰(有指寓意大杀三方)。就我看来,也说不出它像什么,可能更像金庸笔下《倚天屠龙记》中的圣火令吧。

旧葡京酒店和新葡京酒店只隔着一条马路,相形之下,葡京酒店显得毫无色彩,老葡京赌场是70年代建成的澳门首家五星级酒店。不过自从新葡京开业以来,旧葡京冷清了不少,赌徒大多都是贪新厌旧的。不过旧葡京作为澳门的地标性建筑,肯定要去看看的。葡京酒店经过三十多年不断扩建之后,现由三幢啡黄与白色相间相连建筑物组成,包括:东座(旧翼)、西座(新翼)两幢酒店大楼,其主建筑为一个圆筒型的葡萄牙风格建筑物,远看形状像一个鸟笼,另东、西座各有一附翼大楼与圆形主建筑物彼此相连。葡京酒店内之葡京商场设有数十间商铺,包括有:各式餐厅、饼店、银行、当铺、找换店、珠宝店、投注中心、洗衣店及浴室等。据葡京商场内的店员介绍, 澳门所有赌场,概无例外,不管是已经完工的,还是尚未全部完工、部分开张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总有几间房间、若干场所在进行装修,从不停止。若问缘由,请听:按照当地口音,装修两字的读音,就是“庄收”。庄收者,庄家收也。 我们去的时候正值葡京在搞抽奖活动,给通行证登记一下,就可以有一次抽奖的机会。当然大奖一万美金是没我们的份的,不过每个人参加抽奖的人都可以进入葡京二楼的餐厅享用一杯甜品。味道不错,甜而不腻,滑而不粘。

葡京周围的小街上有许多典押行,也就是当铺,许多输红眼的人可以很方便的用身上值钱的家当换取现金回去翻本,但是每个月都有人血本无归,从葡京前面的跨海大桥上跳下去。当铺里面卖二手的名表、首饰,听说识货的本地人买东西就到这里,比专卖店里便宜20-30%。以前听说澳门赌场里面有很多中纪委和国安局的便衣人员,主要是监督和防止一些内地政府要员、国有企业领导在澳门豪赌致使国有资产流失。但我在赌场看来看去都没有发现有可疑的人物,可能是他们隐藏得太深了吧。不过有用吗?不知道。因为现在厉害的都跑到游荡在公海的赌博游轮上去了。顺便说一下在澳门买金比较抵买,大概每克便宜30元左右,而且金的成色比内地要好很多。

从葡京出来就能看到海,再往上走就能看到“葡萄酒博物馆”和“赛车博物馆”,两个博物馆在同一座建筑里面,两个入口面对面。我们并没有进去,而是直接去了金莲花广场,作为澳门回归的纪念广场。金莲花广场位于澳门新口岸高美士街、毕士达大马路及友谊大马路之间。为庆祝1999年澳门主权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致送了一尊名为《盛世莲花》的雕塑。分别大、小各一件:置于广场上的大型雕塑重6.5吨,高 6米,花体部分最大直径3.6米;小型雕塑直径1米,高0.9米,于澳门回归纪念馆展出。 主体部分由花茎、花瓣和花芯组成,青铜铸造,表面贴金装饰,形似莲叶的基座部分则由二十三块红色花岗岩相叠组成,寓意澳门三岛。莲花是澳门特别行政区区花,莲花盛开、亭亭玉立、冉冉升腾,象征澳门永远繁荣昌盛。旁边还有个展览厅,里面放着各省为庆祝澳门回归赠送的象征各自地方特色的物品,其中以香港送得最为恶心。去看了你就知道。让你都不敢去想像这就是香港同胞送的。在此不多说,有时间去看看就知道。

在澳门有几个景点是必定要去的,除了葡京外,最能代表澳门的就是大三巴牌坊。大三巴牌坊原来并不是一座牌坊,而是大三巴教堂的前壁。大三巴教堂的正式名称是圣保禄教堂,三巴则是“圣保禄”SAOPAVIO的音译。因附近建有另一座较小规模的圣保禄教堂,所以称其为“大三巴”。后来,因大教堂失火,几乎全部烧毁,只残存教堂前面石壁,仿佛是一座中国传统的牌坊,因此人们便称它为“大三巴牌坊”。看过大三巴牌坊,我们来到了与之相邻的大炮台。

大炮台座落在大三巴牌坊侧,是澳门主要名胜古迹之一。大炮台建于公元1616年明神宗年间,本属教会所有,为保护圣保禄教士而兴建,用以防御海盗,后转为军事设施区。炮台四周均置有巨型钢炮,现今古炮虽已失去军事作用、却成为澳门的古旧文物和历史见证。大炮台四周景观优美,可俯瞰全澳景色,更可远眺珠江口及拱北一带的风光。现今大炮台上有二个博物馆,一个是澳门博物馆,直通大炮台下之大三巴牌坊。而另一个比较规模小的,是介绍大炮台历史的博物馆。

大三巴牌坊下面的那条街两边分布着各式各样卖澳门手信的。听一些去过澳门的人说,到澳门其实不用吃午餐,全仗这条街上免费的手信。各家手信店的店员会站在店门口过路过的游客免费试吃,凤凰卷,杏仁饼,花生糖,各式肉干果脯,你可以一路吃到大三巴下。如果一遍不够,你可以来来回回走。哈哈!手信店中最出名的当属“钜记”和“咀香园”了。本来“咀香园”一直是龙头老大的,但这几年“钜记”迎头赶上,已经成为澳门手信市场的排头兵、领航人,市场占有率达70%。对了,钜记的杏仁饼还真的好吃,外脆内酥,吃了一块还想吃第二块,连我这样不爱吃干点心的也忍不住出手,一下子买了几盒。这里的甘草柠檬等干果脯也很好吃,女孩子应该会喜欢。肉干推荐野山猪肉和猪颈肉,很有嚼头。

原本以为可以在这条街吃上最有名的是“玛嘉烈蛋挞”,但找来找去也没有见到。就随便找了一间买了几个了品尝一下,蛋挞没想象中的好吃,不酥,感觉还没肯德基的好吃,可能是没吃到最正宗的。需要说一句澳门的物价好便宜呀,一个蛋挞5元钱,三个10元钱,一杯鲜榨木瓜才6元钱,还都是澳币哦,比我们湛江的还便宜。(后来在威尼斯人酒店住宿时,与一个澳门土生葡人的闲聊中得知。原来在“玛嘉烈蛋挞”背后还有一段令人唏嘘不已的故事。英国人安德鲁偶尔在葡萄牙里斯本附近的小镇上,吃了当地的传统点心Pasteis de Nata后,决定在传统食谱上加进自己的创意,于1989年在澳门路环岛开设安德鲁饼店,用猪油、面粉、葡挞水和蛋,以及英国式的糕点做法,自创“安德鲁蛋挞”:多层酥脆的盆状饼托上满满的牛奶和鸡蛋混合的羹状馅料,刚出炉时,浇在上面棕色的焦糖层还在冒泡,浓香扑鼻,微甜不腻。1996年,安德鲁和妻子玛嘉烈婚姻破裂。安德鲁继续在路环岛经营老店,玛嘉烈离开安德鲁另起炉灶,把原先属于自己名下的店子改名“玛嘉烈”,又落户香港和台湾,生意一直很红火。后来还把安德鲁视为至宝的蛋挞配方卖给了肯德基。不过,全世界人民都要感谢玛嘉烈,因为她的有私奉献,我们不必千里迢迢跑到路环,就能吃到安德鲁蛋挞了。怪不得肯德基的蛋挞那么好吃呢,原来是这样。再后来,50余岁的安德鲁因哮喘病突发,于2006年10月去世。安德鲁的妹妹来澳门,将哥哥苦心经营的事业接管了下来,继续蛋挞小屋的坚守) 

我们的午饭就是在这条街上解决的,当然不是那种免费品尝的吃饱。我们选了一家饭店,叫“翅翅好”,专营鲍参翅肚的。没在内地奢侈过,今天可得放开肚子,大吃一番。每人一碗“鲍鱼翅捞饭”,外加两位“佛跳墙”,两位“菊花五蛇羹”。很快的,菜陆续的端了上来,四双筷子一起出动,很快的桌面便一片狼籍。买单结帐, 400元港币,真的好抵食。

从大三巴牌坊到民政总署大楼只要几分钟,依旧是游人如织。澳门民政总署大楼的位置在历史上原为一座中式亭楼建筑的议事亭,为明朝政府宣读政府命令和作为中葡官员会面的场所。 784年(清乾隆四十九年),葡萄牙人购买了该地皮,并兴建具葡萄牙风格的议事公局大楼,成为葡萄牙人在澳门的地方政治心脏,一切市政事宜,以至葡萄牙的集会和庆典,都会在此举行。后曾多次重修,目前规模是1874年重修时形成的,具明显的南欧建筑艺术特色。议事亭前地就座落在民政总署总部对面,整个广场由碎石子铺成波浪状,附近道路已辟为行人专用区,周围有长椅,所以人们都喜欢聚集在这里憩息和休闲。在广场的中央矗立着一座喷泉,它同时也是这里的标志。在广场的建筑物都是重建或重新装修的,包括有旅游司,邮政局和仁慈堂;仁慈堂是亚洲地区最古老的慈善机构。每逢有节日和大型活动,如农历新年,国际艺术节等,有关机构都会在这里举办表演供大众观赏。

澳门是信奉天主教的,玫瑰堂是澳门众多教堂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间, 沿议事亭前地前面的小路往下坡走,回到来时的路,对面就是玫瑰堂了,也叫板樟堂。其实板樟堂才是它的本名,因为奉的是玫瑰圣母,所以又叫玫瑰堂。鲜艳的外观可能让人觉得玫瑰堂这个浪漫主义的名字更适合它。玫瑰堂属于葡萄牙十七、十八世纪在东方流行并采用的建筑风格。

教堂有三殿,主殿深而宽,一道用实心砖建造的拱门将主殿和堂身分隔开。圣堂内的天花板布满图案装饰,其中有一皇冠图案,恰好就在主坛上,大门雕工精细;圣堂内部色彩缤纷,形状不一的彩色玻璃组合而成的图案,予人明快之感;祭坛上置有圣母手抱圣婴的塑像,教堂内供奉有花地玛圣母像。花地玛圣母,是葡国人很崇拜的神。

从玫瑰堂出来,我们步行了大约二十分钟来到了金沙娱乐场 。但这次我们只在外面看了一下,并没有进去,而是直接乘坐赌场的免费巴士前往威尼斯人酒店。两家酒店同属拉斯维加斯金沙集团( Las Vegas Sands Corp),晚上我们准备在那住宿。

车行到路氹金光大道,远远望见威尼斯人酒店,已经有种逼人的气势迎面而来。巨大的石雕外墙、高耸的塔楼、欧洲风格的高大石柱、连绵的拱门,酒店外围波光粼粼的人工大运河以及横跨在河面上的拱桥……据说酒店是仿照意大利威尼斯水城的格局而建造的,还未曾进门,我已经体会到了。蜿蜒的大运河水清如镜,与湛蓝的天空交相辉映,两边是充满欧洲风情的三层小洋楼、鲜花怒放的阳台、优雅精致的铸铁街灯、石板路、河上的拱桥、阳光下的咖啡小座……一切都是那么惬意且闲适。

分享到: 0
上一篇: MACAU 自由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