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北戴河依托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圈区位优势和周边20多所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人才优势,凭借自身资源禀赋,坚持以文化艺术为核心推动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目前,文化产业已成为区域经济增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2年,北戴河区在河北省文化产业“三个十”评选中被评为河北省文化产业十强县。面积70平方公里的小城北戴河充满着文化自信,更是名副其实文化创意的沃土。 深入实施重点文化项目,增强文化产业发展实力 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过程中,北戴河区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城市规划、旧城改造有机统筹,谋划实施了一批重点文化项目,促进北戴河区文化及相关产业快速、高端发展。硅谷湾信息产业研究中心、俄罗斯度假区、文化创意产业研发基地、海上音乐厅、《海上生明月》大型滨海情景演出项目进一步提升了北戴河的文化产业档次。结合自身发展空间小的特点,北戴河整合老别墅资源、高校资源、空闲资源,重点打造了以奥林匹克公园为中心的东部文化创意产业片区和五凤楼创意园区、雍剑秋别墅创意园区、怪楼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沈钧儒、何香凝别墅文化创意园区等四大园区。 目前,北戴河东部文化创意产业片区和“四大园区”已初具影响,北戴河博物馆、轮滑博物馆、民俗博物馆、鸟类博物馆、贵德艺术馆、蒋世国艺术馆等19座艺术场馆建成投入使用,以北京歌华、宣亚国际、北京大陆桥、均衡博弈、德雅玮尔(北京)投资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近百家文化创意企业入驻。 2012年7月,国内首家具有国际标准的秦皇岛•歌华营地正式落户北戴河怪楼文化创意产业园,开启北戴河文化创意产业跨区域、跨领域发展的新模式。 不断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彰显文化产业发展魅力 北戴河按照“寸土规划、以米设计、精心施工”的原则,实施城市亮化、绿化、美化工程,以城市文化内涵的丰富提升,彰显城市文化魅力,带动区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 按照“以点连线、以线织面”的思路,对城市区所有建筑、景点、道路、节点进行整体亮化;按照“园林化”、“景区化”的要求,相继实施了道路绿化、景区绿化、游园绿化、社区绿化、农村绿化等生态文化工程;坚持走“生态+人文”之路,按照“一街一景、一街一品”的思路,将海宁路、联峰路、鸽赤路等8条街道建成德式、俄式、法式风情街,再现了百年前北戴河“万国建筑博物馆”的风采。结合城市品牌特点,着力引进国内外知名的画廊、艺术品策展等艺术机构入驻,卢禹舜和刘影钊艺术家工作室(画廊)、贵德艺术馆、汉衢艺术馆、天下创意馆、航海者雕塑工作室相继落户。在主要路段、重点部位及城市角落设置城市雕塑、叠水景观、树干画、岩石画、墙体彩绘等文化景观小品,从不经意中散发出文化的熏陶和惊喜,使整个城市在点滴之处都体现文化的浸润。 全面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强化文化产业发展动力 北戴河充分挖掘和展示“夏都”的文化底蕴,促使文化创意与旅游的相辅相成,齐头并进。精心打造了轮滑、时尚球类、铁人三项、健走等时尚运动基地;130余位海内外 知名艺术家入驻的名人创作基地;中央美院、天津美院、北京服装学院等名校实践基地;利用鸽子窝湿地吸引国内外观鸟爱好者举办观鸟艺术节的国际观鸟基地;利用疗养院、景区进行婚纱摄影的全国影展基地,并打造“运动之春、浪漫之夏、时尚之秋、休闲之冬”四季主题文化品牌。 文化资源、自然资源正在形成一种产业动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特别指出,要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要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北戴河文化创意产业正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由秦皇岛天际旅行社转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