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上午10时,覆盖在我国南海海域的热带系统环流中心位于海南省文昌市东偏南方大约320公里的南海西北部海面上(北纬18.7度、东经113.7度附近)。
从中央气象台台风与海洋预报中心获悉,预计,14日下午至夜间,此热带系统发展为热带低压可能性大,且14日夜间至15日白天可能达到热带风暴强度。此外,该系统未来将向西北转偏西方向移动,并可能于15日在广东雷州半岛到海南东部一带沿海登陆,登陆强度为热带风暴或热带低压,登陆后强度迅速减弱。
受其影响,14日至16日,华南南部和东部及南海海域将遭遇较强风雨袭击。届时,海南、广东中南部、广西南部、福建南部等地将有大雨或暴雨,局部大暴雨,过程累计降雨量一般为50~80毫米,局部地区可达120~160毫米。另外,今天白天到明天,南海西北部海面、广东沿海、海南沿海、广西沿海及北部湾将有6~8级大风,阵风9级。
中央气象台提示,一般情况下,南海热带气旋(扰动)相对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其预报和分析具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提醒华南各地及南海海域需密切关注南海热带云团的变化趋势,及时收听当地天气预报,尽早做好风雨防范措施,相关海域渔船和海上水产养殖人员应及时注意避风避险。
据台风专家介绍,当热带气旋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达10.8~17.1米/秒(6~7级)时,为热带低压;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17.2~24.4米/秒(8~9级),为热带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