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梅是什么意思
梅雨季节据说是雨季的象征,很多人不喜欢梅雨季节,可每一年梅雨都是如约而至,出梅是什么意思,什么时候出梅呢。
从此开始天气阴沉,空气潮湿,下雨下雨还是不停的下雨,到底,出梅是什么意思呢?下面为大家整理资讯:出梅是什么意思以及出梅标准。
很多人不喜欢梅雨季节,可每一年梅雨都是如约而至。从此开始天气阴沉,空气潮湿,下雨下雨还是不停的下雨,到底什么时候出梅呢?下面中国吃网为大家整理资讯:出梅是什么意思以及出梅标准。
出梅又称为“断梅”指:梅雨结束的日期。中国江淮一带梅雨通常在7月8-12日结束。有些年份出梅期会延迟,如1954年到8月2日才出梅,梅雨期持续达63天。梅雨结束后,绝大部分地区进入了盛夏高温季节
我国传统方法上,入梅和出梅的确定,是根据节气结合干支来推算的。按照历法规定:芒种后逢第一个丙日或芒种当日为丙日为入梅,小暑后第一个未日或小暑当日为未日为出梅。
入梅出梅指梅雨期的开始与结束日, 为我国沿江江南一带动特有的天气现象,入梅和出梅时间的确定,是根据节气结合干支来推算的。按照历法规定:芒种后逢第一个丙日或芒种当日为丙日为入梅,小暑后第一个未日或小暑当日为未日,天晴出梅。
出梅的标准是:连续5天不下雨,且平均温度(最低温度加最高温度除以2)超过30度,就意味着出梅了。
其实,出梅有天文、气候、天气3个标准:
天文标准,即根据我国古代历法节气结合干支来推算,这是我国传统的推算方法,一些现代出版的台历、日历上公布的出梅时间均是根据该标准推算出来的;
气候标准是根据某一地区多年的出梅平均值来确定该地区大致的出梅时间,该标准对人们的生活、生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以上就是有关出梅是什么意思的介绍。各地气象部门根据这些指标来发布出梅时间。所以,日历、台历上标明的出梅时间只能作为参考,市民还是要以气象部门发布的“出梅”时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