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景区2013年接待游客497万人
1月17日,从山东泰山景区工作会议上获悉,泰山景区在国内各重点景区游客量普遍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实现2013年进山进景点游客497.57万人,其中进山游客375.5万人,连续8年创历史最高纪录,领先国内其他山岳型景区。景区实现门票、客运、索道等收入9.72亿元,同比增长8.9%。
据介绍,2013年,在国内旅游形势遇冷,各重点景区游客量普遍减少的情况下,泰山景区按照“扩展省内市场,保促省外市场,抓住龙头市场,开拓境外市场”的思路,做好“吸引人、留住人”的文章。”除了常规的抓促销、抓客源外,泰山景区还“剑走偏锋”,利用微博、微信、微电影、APP手机客户端等组成立体网络营销平台,这些看起来“微而小”的事物在为游客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同时,也为景区的营销宣传做了重要贡献。
据泰山景区管委会宣传办主任马玉飞介绍,景区去年投资500万与韩国文化传媒公司合作拍摄《祈愿遂愿之泰山》微电影在韩国播出,针对韩国市场策划打造了天烛峰徒步登山线路。2013年,泰山景区接待韩国游客9万余人,同比增长了40%。黄金周、旅游小长假游客量均创历史最高纪录,彩石溪、岱庙及红门宫、普照寺、玉泉寺等景区景点也取得较好效益。
2013年,泰山景区创新东岳庙会、泰山冠军、成人礼三大产业,泰山东岳庙会推出“中韩民俗文化周”“台湾信众泰山行”等16项主题活动,引入原汁原味的韩国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特色产品体验项目;“泰山冠军”系列登山大奖赛举办揭幕赛和环泰山超级马拉松赛两场正赛,吸引2000余名国内外运动员参赛;团中央在泰山举办“与人生对话——我的中国梦”成人仪式全国示范活动,高规格推介“中华泰山成人礼”,并与北京国子监、南京夫子庙、曲阜三孔共同打造了国内首条完整的成人礼修学旅游产品。
据悉,景区在2013年不断提升软硬环境和旅游满意度,被授予全国旅游服务质量标杆单位,荣获“中国最美地质公园”“中国最令人向往地方”、首批“中国楹联名山”等荣誉称号。
三大文化产品“搭台唱戏”
登泰山、保平安深入人心
在泰安,很多市民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每年到东岳庙会上品尝特色小吃、看传统曲艺;到泰山国际登山赛和万千选手一起征服岱顶;再看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子们踏上“孔子登临处”,迎来他们的成人之礼……这些,就是泰山景区打造的三大文化旅游产品。
“坚持传统与现代结合、名山与信仰结合、文化与宗教民俗结合,景区提出打响‘登泰山、保平安’品牌,做大‘泰山东岳庙会’、‘泰山冠军’系列登山擂台赛、‘中华泰山成人礼’三大文化旅游产品,努力在形成产业上做文章。”泰山景区党工委书记谭业刚说,要通过泰山文化挖掘研究、宣传展示等各种形式和手段,让“登泰山、保平安”的泰山品牌更加深入人心。
2013年,泰山东岳庙会创新推出“中韩民俗文化周”、“台湾信众泰山行”等16项主题活动,引入原汁原味的韩国民俗、文化艺术、特色产品体验项目;“泰山冠军”系列登山大奖赛举办揭幕赛和环泰山超级马拉松赛两场正赛,吸引2000余名国内外运动员参赛;团中央在泰山举办“与人生对话——我的中国梦”成人仪式全国示范活动,高规格推介“中华泰山成人礼”,并与北京国子监、南京夫子庙、曲阜三孔共同打造了国内首条完整的成人礼修学旅游产品。
景乡一体化共享共赢
乡村绘出发展新蓝图
大津口乡是泰山景区所辖的唯一一个乡镇,这里四面环山,苍松翠柏环绕,物产丰富。大津口乡沙岭村的陈兆凤养殖了4万多尾赤鳞鱼,这个泰山第一家从事赤鳞鱼养殖的专业户在2013年12月随着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的镜头,把泰山这一独有的特产介绍到全世界。
泰山景区按照“共建共享共赢和谐景区”理念,邀请12家国内一流设计单位参与,完成大津口乡旅游产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规划,确定要把大津口乡建设成国际水准、国内一流的泰山国际生态文化旅游小镇的目标定位。目前,位于大津口乡艾洼村泰山文化产业园的泰山东街项目已完成建设和招商,将于今年3月正式开业,该项目投资2.6亿元。投资2600万元实施柴草河景观整治,建成了艾洼39栋回迁楼,村民喜迁新居。
通过深入实施“强村固基”工程,加大对村级集体经济扶持发展力度,不断扩大特色农产品种植养殖业规模,目前茶叶种植突破3000亩、花卉苗木达到4300亩,干鲜果达到3万亩,赤鳞鱼存养量达到140万尾。去年,泰山景区13个村居集体经营性总收入4908万元、同比增长12.3%。景区全年累计投入各类民生保障资金近3000万元,同比增长9.8%;推进义务教育事业和中小学“校安工程”,大津口乡中小学全部实现多媒体“班班通”;提高城乡低保标准,新农合参合率达到100%,全年受益群众超过6.8万人次;推进农村集体土地、宅基地确权发证和基层水利服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道路建设、饮水安全、环境卫生和文化惠民措施,促进乡村发展,实现群众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