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

手机订火车票
时间:2013-05-22 10:33:35  来源: 客运站

  今年的端午节临近,粽子火速走俏。可是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呢?这关系到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端午节又名“粽子节”,这就是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的一个原因;至于其他原因,我们要从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讲起。

  粽子,清香、软糯、甘润、膏腴不腻,是端午节汉族的传统节日食品,更是深受大众喜欢的一样食物。粽子又称“角黍”、“筒粽”,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粽子的口味和风格也千差万别。北方的粽子多是个头较大,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南方粽子则个头较大,正面方形(金字塔),后面隆起一只尖角,状如锥子。但是不管如何,说明天南海北都是有吃粽子的习俗的。

  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之一

  相传,端午节吃粽子是为纪念了屈原而流传下来的。当年屈原投身汨罗江之后,百姓莫不感叹哀伤。为免让鱼虾损伤屈原躯体,老百姓纷纷将米粮投入江中,希望鱼虾只顾吃这些米粮而不损伤屈子肉身。 而后,据古书记载,是屈原托梦百姓说,米粮投入江中实则被江中的蛟龙所食,如果用艾叶包裹,再绑以五色绳,则可以免遭蛟龙吞食;这才有了后来的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之二

  苏州、嘉兴等吴地人民则认为,端午节吃粽子是纪念伍子胥投钱塘江。在苏州,流传着划龙舟、包粽子这些习俗源于纪念“象天法地”筑苏州城的伍子胥。春秋末年伍子胥被杀、投尸胥江后。民间有传吴地百姓为保护伍子胥的尸体不被鱼虾啃食而将粽子掷于江中。

  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之三

  另外,端午节还有曹娥救父之说。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之四

  除此之外,也有人主张五月五端午节与介子推有关。还有的说是为了祭祀先祖。类似传说五花八门。端午节的起源可能是为了祭祀水神或龙神而举行的祀神仪式,后来各地又根据自己的历史文化,对端午节起源作了自己的解释,其中纪念屈原还是比较流行的说法。

  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有很多,尽可选择自己认为更合理的。至于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虽没有定论,端午节吃粽子却成了流传至今的习俗。直到现在,每年端午节,老百姓在端午节那天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过端午,而且在每个地区的粽子都是不一样的,不管是做法,还是作料,人们总喜欢在里面加上自己喜欢的东西。

客运站微信号:wwwkeyunzhancom

分享到: 0
往下看,下一页更精彩
随时随地查汽车时刻、查汽车站、看客动资讯,客运站手机网一手掌握! 手机输入: m.yunzhuan.com

免责声明:客运站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最新专题推荐

中秋

国庆

12306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