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南炮台简介

来源: 漳州旅游景区    景区:漳州南炮台    编辑: 客运站

 龙海市港尾镇的军事古迹南炮台,址在石坑村屿仔尾东南临海突出部的镜台山上。炮台濒临东海,紧靠大陆,居高临下,雄视万里海疆。它与厦门岛上的胡里山炮台南北对峙,互为犄角,扼守着厦门海口,拱卫着祖国东南大门,素有“天南锁钥”之称。

    屿仔尾南炮台系闽浙总督邓廷桢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春,配合民族英雄林则徐在广东开展禁烟运动,为御侮备战而建筑的。迨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进行扩建并改装德国制造的克虏伯大炮,计有主炮一门,副炮三门,同厦门胡里山大炮为“姐妹炮”。炮台建有城堡、兵舍、战壕、弹药库、练兵场设施。炮城三合土建成,呈现椭圆形,城墙周长约240米,高6米,厚1。5米。城墙上建有女墙、垛口、枪眼,虽然经100多年来风雨剥蚀,而城垣至今仍坚实完好。三门副炮早已拆毁,一门主炮也于1953年修建厦门高(崎)集(美)海堤时拆走。

      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时,侵华英军总司令义律率领兵舰40余艘进犯广东。因遭到我军民的有力抗击,无隙可乘,乃率舰侵扰厦门。7月2日和8月22日,英舰先后窜入青屿口和厦门内港,遭到厦门军民的英勇反击。8月24日下午,英国舰队以3只舢板追逐一艘中国商船,屿仔尾南炮台的官兵目睹此景,义愤填膺。他们把炮口瞄准英舰,猛烈轰击,打出了中国人民的威风,英舰被迫退走。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者企图占领我国东南海防前线厦门岛。于8月24日从厦门撤走了最后一批日本侨民,接着宣布封锁包括厦门在内的中国南部海域。9月3日凌晨4时许,日军贸然出动“羽风号”、“若竹号”等多艘舰艇,驶进大担岛灯塔前的海面上进行挑衅。屿仔尾南炮台的爱国官司兵,早就有抗日御侮的思想准备,此刻在炮长何荣官的指挥下,愤怒的炮弹射向日舰,打响了厦门地区抗日战争的第一炮。厦门岛上的白石炮台开炮响应。日舰凭借其武器精良,也开炮向我反扑,阵地上硝烟弥漫,弹片纷习,抗日勇士愈战愈勇,炮战持续了半个多小时,日舰“若竹号”腰部冒起黑烟,渐呈下沉之势,侧边的两艘日舰慌忙向它靠拢,夹持着该舰向台湾方向溃逃。 

    光阴荏苒,岁月飞驰。鸦片战争与抗日战争的硝烟早已消散,但南炮台这座在百年来反帝斗争中有战功的古建筑,仍岿然屹立在祖国东南海疆,成为人民游览与缅怀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