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箩在地质学上叫漏斗,是因为南方地区雨量充沛,在石灰岩地质区,雨水沿着岩石的裂隙渗入地下,一路溶蚀四壁,逐渐扩大,在地下形成大型的溶洞。溶洞的洞顶在重力的作用下,不断往下崩 塌,直到最后洞顶完全塌陷,形成了喀斯特漏斗。美国的阿男西波漏斗号称世界第一,它的洞口直径是622米,深70米。而通天箩在海拔690多米的石灰岩高原上垂直陷入地下近100米,阱口呈圆型,直径 73米,底部最大直径140多米,箩底周长450米,号称“中华第一洞”。整个洞穴四壁反坡峭立,呈倒立梯形,形似一个肚大口小的巨大农家所 用谷箩,“通天箩”名称由此而来。因在其底部是一片面积 约3500平方米的原始森林植物群落,这个自然体系,几乎与外界的生态系统相隔离,尚属世界罕见, 是粤北石灰岩地貌的一朵奇葩,被冠称为"地下森林",它又有“广东第一奇观”之称号。
通天箩是1981年被发现的,1988年以前,是没有人能够下到通天箩底的,但自1988年,来自英国和法国的洞穴 探险者凭藉他们的探洞技术和装备首次征服了通天箩。后来,韶关的一批探险爱好者也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作为首批闯入的中国人,他们进入了通天箩的神秘地底世界。在这地区的石灰岩溶洞和漏斗形洞穴特别多,仅方圆10平方公里的范围之内,有较大的洞穴达15个之多。1992年华南 师范大学洞穴研究会广州地区业余队应用单绳垂直上落的国际先进技术进洞穴,测得通天箩是15个洞穴中最大的一个。